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80-90
第81章
宋豆丁他们还没离开, 全都围到二人身边,忍不住上手摸摸,“这是什么呀?”
“好黑啊!”
“看起来有点像……特别大的墨条。”
刚上手, 就摸了一手黑。
“这就是……最简单的墨。”周自言分给大家一人一只毛笔, 让他们试一下。
宋豆丁第一个上手,蘸取墨石上的墨汁, “咦!还能写字……就是颜色好淡。”
“比不上外面卖的好墨,不过是不是也能书写了?”周自言找来一个盒子, 把墨放进去,“况且这种墨做的时候,周期短,价格低,最适合平时用来写写文章。”
周自言这话一出, 大家才反应过来!
是哦!虽然颜色淡淡的, 但是也能写字。
要是真的不贵, 那就能大大减缓读书的费用,是件好事呀!
周自言捧着他们做的这块小墨石,直奔衙门。
关上门, 和钟知县等人小声密谋了许久。
自那天起,镇上几家空闲着的房院突然搬进去许多人, 在屋内敲敲打打, 似乎做了许多东西。
但是要大量制墨,就需要松油。
关于这点,周自言倾情推荐了上河村。
于是钟知县亲自到访宋家,准备和宋父商议一下这件事。
钟知县来的时候, 宋父正在正屋的摇椅上喝小酒。
文秀提着裙子急急忙忙跑进来,“老爷, 县令大人来了!”
“啥?!”宋父身子一颤,手里的酒壶差点掉下去。
满身酒气是去不掉了,宋父只能换了一身衣服,赶紧出去接人。
钟知县和主簿一同进门。
周自言晚他们一步,跟在后面。
宋父一片惶恐,等钟知县开口才知道,原来衙门是需要他们上河村的松油!
只是不知道要这松油做什么啊?
钟知县摆摆手,“莫问,莫问。”
事情还没成,不宜大声宣扬,免得引来是非。
但是衙门给的价格非常公道,还是长期工,宋父没有理由不同意。
当天便记下衙门说的各项事情,又跑了一趟上河村。
老村长一听,衙门竟然要与村子合作,共同采摘后山的松油?!
这是天上掉馅饼了吧!
反正每年都要往外卖,还卖不了几个钱,衙门给的银子可比往外卖划算多了!
几方一合计,没用两天便达成合作。
由上河村定期供应松油给衙门,至于衙门要做什么,暂时还不能说。
有了这么一个长期进项,上河村各家各户的腰包总算鼓了那么一点。
周自言回去后当着学生们的面,又重新做了一遍。
务必要让他们全都记住。
这样以后就可以自己制墨,不用因为墨贵就抠着用,也不用因为普通训练还要再去外面买那些上好的墨。
这样也算减轻一点负担。
几位学生得知这个方法后,每天除了上课便是搅弄烟灰。
周自言家小院中短短几天,便摆了一堆墨。
家里没有正规的模具,所以孩子们随意发挥,做出来一堆圆形的,方形的,还有奇形怪状的墨石。
几个小孩天天查看自己的墨石,简直当成了自己的心肝宝贝。
毕竟他们还是第一次亲手制作自己使用的东西呢!
宋卫风被周自言的考题折腾的不轻,每天都灰头土脸,深度怀疑自己以前上课是否走了神,不然怎么一道题都回答不出来。
但他在做题之余,忍不住把周自言出过的所有考题全都整理下来,每每夜深,都要拿出来再品一品。
自己的记完了,就把宋豆丁的折本拿过来一起记上。
再后面,便是王小妞,二棍,蒋庆庆……
不到半月时间,宋卫风的记录就已经变成厚厚一沓,叹为观止。
“……我以前,有写过这么多东西么……”
课间休息的时候,宋卫风看着手上的成果,不免回忆起自己以前读书的模样,那时候,好像重在背诵理解,并没有这么厉害地下笔作答。
宋豆丁趴在旁边,一页一页翻看宋卫风的记录,“哇哇哇,我居然已经写出来这么多文章了……诶,还有小妞他们的啊。”
“都记下来了。将来等你们考中了,我拿出去卖钱。”宋卫风捏捏宋豆丁的鼻尖,“不知道几位小秀才的亲笔注解,能卖几个银子。”
周自言背着扇子走过来,插嘴道:“那可是能卖许多钱。”
周自言也挺震惊的,没想到宋卫风已经无师自通了错题集一样的东西。
翻看这份记录,周自言仿佛从这些考题和墨迹上,看到过去用功读书的日日夜夜。
周自言从腰封中摸出二钱银子,“宋公子,周某买下这份记录,这些银子,拿去买些零嘴吧。”
“这本来就是你出的考题,你若是需要,拿走便是,何必再给银子。”宋卫风这么说着,却收下银子,笑着说,“但我知道你定是不会再拿回去的,这银子,待会就变成各色点心零嘴,进到孩子们嘴里。”
“就你机灵。”周自言合上折扇,敲了宋卫风一下,拿走宋卫风的记录。
坐在主位,周自言看着这份厚厚的记录,心中颇有成就感。
原来在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教过这么多东西了。
而他的教学成果也很明显,只待过完年的童试,便能知晓。
周自言对这份记录爱不释手,忍不住点灯熬夜,在里面又加上自己的批注。
现在题集也有了,那怎么能没有内容的讲解?
周自言又提笔,根据自己的了解写下一份关于科举考试的考纲重点。
他从前只按照心意讲课,还从未把心中那点大纲写出来。
如今有了机会,周自言一写就停不下来,竟然一口气把童试和乡试需要注意的地方都写了一遍。
原本只是厚厚一沓的记录,最后在周自言手上变成……厚厚三沓。
装订到一起,厚的像砖头。
宋豆丁他们举着这块‘砖头’,真切感觉到学问的重量。
反正写都写了,那就得用上。
这本书就算做周自言自己的教科书,用来专门教导学生如何有的放矢地准备科举。
既然要做教科书,那一本自然是不够的。
王小妞等小孩自告奋勇,开始没日没夜的抄书。
用上自己制作的墨石,便宜好用,写再多字都不怕!
做好的墨石被他们敲成好几块,带回家中,当做奖励分给家里的弟妹。
还有外面跟着他们学认字的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80-90
小娃娃们。
有了这些,他们就不用再在地上用沙土练字了。
转过年去,马鸣沟发生一件十分耐人寻味的事情。
原本只能在墨坊买到的墨条,突然出现在几家小书铺中。
就连宋父的小铺子里,也在杂货旁边摆上一排整整齐齐的墨条。
许多读书人摸不着头脑,“这……这是哪里来的墨条?怎的价格这么便宜?”
“便宜还不好吗?你愿意去买墨坊二钱银子一根的墨条吗?”前来购买的读书人络绎不绝,大多都是家境贫寒,用不起二钱银子一根墨条,只能退而求次选择书铺售卖的便宜墨条。
只是有人觉得不大靠谱,“咱们镇哪来的制墨坊,怎么可能有这么便宜的墨条出售?”
书铺小厮端着砚台走过来,“两位书生,咱们这有现成的砚台,二位可以试一试。”
两个书生对视一眼,抬起袖子便蘸墨,“竟然还有这等好事,那必然要试一试。”
毛笔蘸墨,随手写下一句诗。
“这墨……颜色有些淡啊。”写字的书生回想刚刚落笔的手感,“其他的倒还算顺滑,不错,可用。”
“不过是颜色有些淡,那算什么,用作练习已经足够。”说话的书上直接抱上三根墨条,“先买三根,这样半年都无需再买了。”
“说得也是,我等家境困苦,何必追求墨色。”另一人也拿下墨条,准备付银子。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马鸣沟城南,城西各大小书铺。
就连宋父的小铺子也开始人满为患,不为别的,就为了买便宜好用的墨条。
要是还有余钱,顺便买点小玩意也是可以的。
宋父看着拨弄不停的算盘,拍拍肚子笑开。
周自言看着衙门送来的分红银子,也拍拍扇子,笑开。
但笑不出来的便是马鸣沟上的墨坊。
“到底是谁,哪个人泄露了制墨的方子?!”负责在马鸣沟贩墨的掌柜不停走动,每走一步就臭骂一句。
旁边的下人恭敬道:“老爷,这制墨的方子也不是什么秘密,难保有人在外面听说了制墨的流程,回家做出来。”
“这都十多年了,怎么早不做晚不做,偏偏在我刚上任的时候做出来?”掌柜的气到喝不下茶,他前年才刚刚从总行调到马鸣沟来,正打算大赚一笔,结果就出了这么一档子事!
“这不是摆明了针对本掌柜?!”
“老爷……”下人觉得不应该,也许只是一个巧合。
“不成,不成,得打听一下到底是何方神圣耽误本掌柜发财。”掌柜盘起手中两个圆球,还是咽不下这口气。
下人弯腰,“早就派人去了,这会儿应该已经找到消息了。”
正说着,被派出去打听消息的人跑了回来,“老、老爷,打听到了,打听到了,那几家铺子,听说……听说货源都是衙门的衙役送来的!”
“衙门?”掌柜坐到椅子上,眉目耸下,不敢置信。
他们能在马鸣沟大赚,就是仗着这里不知道制墨的具体方法,朝廷为了那些读书人没办法制约他们。
现在衙门主动开始贩卖便宜的墨条,那不就代表,朝廷已经不受他们威胁,可以自行产墨了吗?!
那他们还赚个球!
此人,可恨,可恨啊!
周自言站在街尾,望着书铺门庭若市的模样,长眉轻挑。
宋卫风站在周自言身旁,着实没想到他们在上河村做的东西,现在竟然能引来这么多读书人购买。
“瞧着吧,等再过几年,衙门研出更精细墨条,到时候,马鸣沟这里就不再需要倒卖外面的贵墨了。”
周自言那天和钟知县商议的时候,不仅商量了制墨,还研究了一下毛笔和纸张的制作。
他们都知道马鸣沟的记忆有限,所以并不追求质量,但要能够量产。
足够支撑马鸣沟贫苦人家的读书郎,日常书写就足够。
周自言把现代听过的一些制作过程说出来,主簿记下,交给衙门里懂这些的匠人手上。
这些匠人会根据周自言说的过程,研制出最适合马鸣沟使用的笔墨纸砚,确保让每一户人家都能购买需要的笔墨纸砚。
“到时候,便能让人人都读书识字。”周自言想着万千子民共同读书的场景,轻轻笑开,“定是一番盛景。”
“周大哥……”宋卫风偏头注目着周自言,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位周夫子。
周自言总是拿着他那把扇子,不声不响的,然后就改变了身边的人和事。
他好像极为关注身边人的读书情况,也非常希望人人都能读书。
到底为什么呢?
小小一介夫子,却有这样的慈悲心肠。
“周大哥,你若是做官,一定是最好的官。”宋卫风站到周自言身边,肩碰肩,看着周自言肩上起来的衣衫毛刺,“一定是那种会被民间传唱的好官。”
“好官吗?”周自言摇摇头,“我可算不上什么好官。我既无本事,也没宗族,就这么一个孤寡汉子,能成什么事。”
哪有好官做到一半就被罢官的。
他充其量就是把一个现代文化的搬运工,时不时搬运一点现代文化到大庆。
“有的人做官,手段狠辣,能成就大业,有的人做官,并无大望,大行中庸之道。许多人说前者是奸臣,说后者是那米缸里的蛀虫。”宋卫风说,“但我觉得只要他们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