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10-12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sp;周自言受之有愧,以袖掩面。

    殿内站位也有讲究,王孙贵族在最前面,然后是一二三品大官。

    四品往后就按照品级站,品级越小越靠近大殿门口。

    所以像周自言现在这个品级的,刚刚好久在殿门口三步远的位置,待会一下朝,周自言觉得自己定能第一个离开大殿。

    文官一列,武官一列,中间留出一道供人行走的行道。

    周自言发现闵西镇与他一样,站在武官那列的最后位置。

    这会儿还没上朝,众人还能小声交谈一会。

    周自言便蹭到闵西镇那,互相一交流才知道,闵西镇因为他父亲的关系,在会试之后又去参加了一轮武举,现在虽然是同进士,但能跟着他爹进入京郊大营,做一众军爷里的文臣。

    像闵西镇这样又能打又能写的人,最适合军营。

    两

    个人聊了没一会,敬宣帝便和詹公公从帘后走出来。

    殿外钟声悠扬,上朝了。

    周自言以前觉得古代上朝一定都是唇枪舌战,互相打机锋。

    后来自己亲自体验了一回后才知道,原来他以为的上朝,只是他以为的。

    大庆上朝有一套固定流程,最开始便是要敬宣帝撑着下颌,听各个部门的大臣汇报昨日工作和近一段时间的长期工程的进度。

    敬宣帝听过还不行,还要针对每一项都询问清楚,提点一番,细致到边边角角。

    所有大臣拿不定主意的事情,敬宣帝全都得过一遍。

    汇报的时候,一般都是一个人,或一群人一起。

    这些人举着笏板说得激情澎湃,可他们身后的人,听得那叫一个昏昏欲睡。

    无他,仅仅是因为和自己没关系嘛!

    等所有部门都讲过一遍后,敬宣帝会把自己最近比较关心的事情再单独拎出来问一问,再敲定一番。

    若是有什么将要发生的事情,也得拿出来商讨商讨,最好直接定下一个章程。

    讲到这里时,能插嘴说话的,不过几个朝廷重臣。

    其他的小虾米臣子?还是昏昏欲睡中。

    这些都讲完了,才轮到大臣们主动上报一些突发事件。

    哪个商行和哪个商行开始强压价格了,哪个外府道路坏了,哪个官道驿站缺马匹了……

    谁家儿子打了谁家儿子,求陛下做主。

    谁家不厚道,定了亲又反悔,求陛下做主。

    谁家儿女两情相悦,准备成亲,求陛下准允。

    谁家……

    总之,陛下很忙。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110-120

    除去家长里短,还有什么‘京郊频发偷窃事件’‘京城米面价格上涨,百姓夜不能寐’‘彪悍民风盛行,实难忍受’……

    这些事情,全都要敬宣帝定夺。

    所以,陛下真的很忙。

    周自言认真听着,不过越听,头点得越厉害,像小鸡啄米。

    若是以前,他身居高位时,这些事他都得操心。

    可他现在只是一个五品小官,这些事情还真轮不到他来考虑,所以整整一个多时辰,他都站在最末尾打哈欠。

    打哈欠还不能明着打,得用袖子掩住下颌,不能被其他人看到,不然就算冒犯天颜。

    “周兄……周兄!”周自言旁边的一位大臣时刻看着前方的敬宣帝,小声呼喊周自言。

    周自言清醒了两三分,低声道:“什么事?”

    “你可千万别睡着了啊。”那人似乎极为害怕周自言睡着,“咱们都是第一天上朝,若是被陛下记下一个上朝睡觉的大过,那就麻烦了。”

    “……放心,我、我有分寸。”周自言暗自掐了自己一下,瞬间清醒,“这位兄台,姓甚名谁啊?”

    和周自言说话这人,周自言还真没什么印象。

    不过他既然是第一天上朝,那必然是和自己一样,刚从殿试走出来。

    果然,那人用更小的声音道:“周兄,在下宁兴和,和周兄同场殿试,不过周兄是状元,在下是乙等三十五。”

    这人说一句,就要看一眼前方的几位大人和陛下,然后再说下一句。

    “在下是京城本地人,所以捞了个京城五品小官做。”

    宁兴和的五品,和周自言的五品截然不同。

    虽然同是五品,可宁兴和只是工部清吏司下一个小小的员外郎。

    周自言却是翰林院的五品官职。

    宁兴和大概也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所以也不指望自己能在上朝时说什么惊世之言。

    他只求安安稳稳上朝,安安稳稳散朝。

    但他身边有一个周状元。

    而这个周状元,偏偏还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

    这要是让陛下看到了,难保不会连累到自己身上,所以宁兴和怎么也得叫醒周自言。

    叫醒周自言后,宁兴和也开始小声闲聊,“周兄,待会散朝,我们几个共同留在京城的进士打算聚一聚,周兄来否?”

    他们在的位置实在太靠后了,声音小点,不要乱动,前面的人不会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周自言想一想号房里还堆着的文书,苦下一张脸,“你们去吧,我现在还没安顿下来,事儿多,还忙。”

    “那成,周兄若是得空了,咱们再约。”宁兴和没想到周自言这个状元这么好说话,又道,“周兄,今儿点卯时你可太吓人了,怎么就被林相公抓到了?”

    林范集这人是出了名的严苛和守礼,任何不从管教之事被他遇上,那铁定完蛋。

    宁兴和今天看到周自言吃包子被抓住,还以为周自言定要被狠狠数落,没想到周自言安安稳稳地‘活’下来了!

    “张翰林保了我一下。”周自言实话实说,“不过那林相公实在是太小肚鸡肠,我不过——”

    后面那句话还没说完,周自言便听到最前方,敬宣帝的声音直直传到自己耳边。

    “新科状元郎,此事你有何想法?”

    敬宣帝眯着眼睛,看向周自言所在的方向。

    那双幽深的眸子里,满是抓包的冷嘲。

    周自言:“……”

    宁兴和:“……”

    宁兴和顿时心慌。

    他和周状元刚刚一直在说小话,现在可怎么办啊!

    周围一直关注着周自言的大臣们齐刷刷把目光落到他身上。

    就连最前面的林相公等人也回头看来。

    宁兴和更心慌了,忍不住朝旁边的人询问。

    被询问到的人本着道义精神,用口型告诉宁兴和。

    可这谁能看得懂啊!

    谁料周自言捧着他的象牙笏,往旁边迈了一步,朗声道:“回陛下,臣以为现在还不是大行海运之策的最佳时机。”

    “海运不像陆运那么简单,一旦出海,那非十天半月不能回航,在此期间,若是船员生病,或是船只出现问题该怎么办?陆运途中出了事,商队尚且可以找驿站寻求帮助,可茫茫海面,咱们的人并不能在海上支起一个驿站。”

    周自言由点及面,掰开了揉碎了,把现在施行海运之策会遇到的问题一一讲出来。

    方才他虽然在和宁兴和说话,不过他还留了一个耳朵听着,自然知道现在大家正在讨论什么。

    大庆商业发展的很顺畅,不过贸易之路只走到关外几个国家。

    他们大庆是临海的国家,所以从前朝开始,朝廷就想组织一只海运商队,带上他们大庆的各种宝物,航行到远方去看看。

    这个办法提了一年又一年,却始终搁置难办。

    一是他们现在没有办法确定海运的安全性,也没办法保证航行出去一定能顺利返航。

    二是大庆还有其他沉疴亟待处理,稍微排一排轻重缓急,海运这件事便被排到后面去了。

    不过现在海运也是时候再提起来了。

    从顾司文他爹带回来的那些稀罕物件不难看出,在海洋那边定还有另一个国家,说不准就是周自言熟悉的西方大陆。

    那些物件制作精巧,技术精密,难说西方大陆现在是不是已经发展到了工业化。

    这个时候,能尽早交流上才是最好的。

    宁兴和诧异地看着周自言,他还以为周状元与自己一样,并没有在听朝廷商讨的内容。

    原来……原来只有他自己没有听啊!

    周状元那是一边和他聊天一边关注着上朝内容。

    要不说……人家是状元,他只是一个二等进士呢,这份谨慎度,这份自信心,他差得太远了些!

    敬宣帝从一上朝就时不时看一眼周自言,自然也看到他打瞌睡的模样。

    打一下,忍了,待会说不定就醒了。

    还打,再忍一下。

    现在居然还在说小话,忍无可忍!

    结果周自言这臭小子,说小话的时候还能记着他们方才讨论的内容,被点到名字时直接出口成章。

    不仅说了他见解中的困境,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剩下的,只要其他大臣一商量,制定出一个可行的办法来即可。

    敬宣帝:“……”

    还以为能揪住这小子的小辫子,无趣,实在无趣!

    林范集等人本来也是想看周自言热闹的,结果他们被周自言提的几个办法吸引过去,忍不住与他一起开始细致完善海运的各项制度。

    这不是一件小事情,所以他们要讨论的内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110-120

    容很多。

    “……你如何保证航行的安全?”

    “单一方面肯定不行,最大头的一件事,便是船只本身是否稳健……”

    “大夫随行倒是可以,不过若是用完了药物那可如何是好。”

    “不如问问太医院有没有可行的,长期储存药物的办法?”

    “海上航行的话,吃食方面也是个大问题啊。”

    “是的,所以更应该用那些好携带,好储存,不易生变的吃食……”

    不管大家提出什么问题,周自言都能趁着一口气,冷静回答。

    他知道的,不吝解释,他不知道的,那就只提出一个模糊的想法,是否可行再继续商讨。

    一问一答,一来一回。

    今儿这朝堂,仿佛周自言一个人的朝堂,所有人的中心都围绕在周自言身上。

    如此难得一见的场景,殿中新臣只在林相公等大人身上见过。

    可那些大人,都是当朝重臣,都是一二品的大员啊!

    周状元即便是新科状元,也不能直接和林相公等人相提并论吧?

    可是……他们悄悄台上陛下的面色。

    不仅面色如常,眼角眉梢还皆透着满意之情和惜才之意。

    满意?

    陛下在满意?

    也就是说……陛下并不生气,也不觉得被冒犯。

    陛下……原来是这么和颜悦色的吗?

    胡乱得出这么一个答案,新臣们竟然也开始蠢蠢欲动。

    以往他们在朝堂上,一直是默不作声的存在,除非陛下点名,不然他们能不发一言直到散朝。

    可现在……要不他们也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或许,陛下并不介意呢。

    周自言讲着讲着,发现以他为延伸点,许多年轻面孔似想迈步,却又不敢。

    反复踌躇,像个鹌鹑。

    不过眼中倒是有许多渴望的意思。

    周自言笑了,直接道:“陛下,方才那些都是下官一家之言,相信其他大人定有更好的想法。”

    都当官了,还做鹌鹑,这怎么能行。

    敬宣帝和周自言默契十足,一看周自言的眼神便知道他要做什么,干脆顺着他的话道:“是么……既然如此,几位爱卿,你们有什么想法都说说看吧。”

    敬宣帝也不含糊,直接把那几个鹌鹑都点出来。

    突然被揪出来的鹌鹑们吓坏了,捧着木笏板的手都在颤抖。

    “回、回回回回回陛下……臣、臣等——”

    周自言往旁边一侧步,目不斜视道:“几位大人,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