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无论对方有多少阴谋诡计都能粉碎。
这是韩星霁曾经跟他说过的话。
韩子勉听进去了,甚至复盘了屈知国和西迟国的战争,他也觉得很有道理,所以在敌人来袭的时候他决定迎战。
这一点边关将士们倒是没有反对,因为楼时巍防备犬戎的事情一直也没瞒着大家,甚至这些边关将士已经习惯了时不时跟犬戎产生摩擦的日子。
毕竟那些犬戎人一旦缺短了食物就会带人冲过来抢劫,甚至他们食物充足的时候也可能会过来劫掠。
只不过互市开了之后,这些犬戎人就算劫掠也比较有分寸,不杀伤人命也不会把所有东西都抢走,多少会留下一些食物让当地的百姓活下去。
倒不是他们多善心,而是担心大雍的报复。
的确,在权衡利弊之后,大雍放任了这些行为,只要不杀人,上面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治粟内史甚至留出了一部分粮草救济边关百姓。
这样一看,互市开了之后大家的日子反而好过了不少。
所以大家虽然习惯了面对犬戎人,但是没想到犬戎人这次居然大举来犯。
韩子勉也没想到,他在作出决定之后就召集了边关将士,哪怕在朝上见过关于犬戎的许多情报,但当地人对犬戎自然是更加了解的。
他生性谨慎,自然不会莽撞的打上去。
只是边关将士没有想到的事情,他同样也没想到,他认为这次不过是犬戎的又一次劫掠,所以调动武器的时候并没全部调过来。
那些武器都价值不菲,而且很是难得,就算是韩星霁每次也运送不了多少。
可惜他没想到对方这么多人,按理来说犬戎人再多也不该是手握火箭炮的大雍的对手,可问题在于武器有限的情况下,双方将领的指挥很重要。
当韩子勉将战场设定在互市上的时候,败局就已经注定。
更何况韩子勉的对手是新上任的犬戎可汗。
如今犬戎可汗是曾经的大王子摩提耶,在三个月之前,摩提耶成功弑父篡位当上了犬戎可汗。
这还是在楼时巍一直在布置干扰不想让这对父子过早决出胜负的情况下,摩提耶用了四年的时间取代了父亲。
不过在这四年之前他还努力了多久就不是韩星霁能够知晓的了。
摩提耶虽然在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但犬戎内部不和谐的声音还是存在,忠于老可汗的部落不服他,甚至那些部落还有几个规模不小。
他当然不可能对那几个大部落出手,代价太大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他对这些部落下手难免会让其他部落产生兔死狐悲之意。
摩提耶读过很多书,他想得自然也比一般人更多一点。
所以他将目光瞄准了大雍,在内部有矛盾的时候且不可调和的时候,将矛盾转移到外部才是最合适的。
西迟国和屈知国相继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陷落他是知道的,只是没有更进一步的情报无法判断大雍到底用了什么手段做到这一点。
但是这并不能阻止摩提耶的脚步,他将所有部落的首领都聚集到一起雄心勃勃说道:“雍国在短时间内连续跟两国作战,哪怕取得了胜利必然也是外强中干,我们何不趁此机会一举南下?”
他说得有道理,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没脑子,当场就有人表示了怀疑:“雍国那位摄政王必然会有所防备,焉知我等趁此机会南下不在他的谋算之内?”
摩提耶却是笑着说道:“他一人再厉害又能如何?能变出钱财和士兵吗?两场大战耗费无数是一定的,我们完全可以谨慎一些,多带一些人冲过去,若是大雍真有防备,便将边境抢一遭就走又如何?左右不过是出动的人的多了一些。”
犬戎年年都会劫掠大雍边境,尤其是在秋天,他们需要准备入冬的食物。
摩提耶没有强硬要求大家去攻打大雍反而让这些人接受了他的提议。
的确,不过是多出一些人罢了,多一些人还能多抢一些,万一……真的趁着雍国虚弱占领那片富庶土地呢?
在这一场战事之中,摩提耶甚至没有强硬地总揽指挥权,别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得很清楚,最近大雍边境频频异动,想来那位摄政王肯定是在防备犬戎的。
越是成规模地进攻越是容易入了那位摄政王的圈套,更何况那些本身就对他不服气的大部落也不可能听他的指挥。
那就别怪他心狠了。
摩提耶故意放出消息,将那些异动最是频繁的边境小城十分富庶的消息传递出去。
当然这些消息也不假,楼时巍防备最严密的就是开启互市的城池。
原本互市是设置在边境线上的一处空地,四周没有任何遮掩,这样杜绝了双方埋伏抢劫的可能性。
但因为交易频繁,久而久之这边就有人开始居住,一开始是茅草屋、帐篷之类的简易居所,后来则是房屋,再后来又有了各种集市。
这里俨然发展成了一座极其热闹的小村落,还是十分富庶有着各种珍贵货物的小村落,资源丰富自然也是正常的。
不过,只要没跟大雍撕破脸,犬戎就不可能去攻击这个小村落。
摩提耶一边诱导那些人,一边让自己的人佯装成某个大部落的成员去冲击村落成功引来大雍的警惕。
他原本只是想要引起那些部落跟大雍之间的摩擦,而他则坐镇后方看情况是战是和。
在听到炮火响声的时候,他就知道了大雍连续打败两国的底气所在。
那的确不是人力所能抗拒的东西,但他也不是毫无办法。
为了劫掠更多钱财的那些大部族给摩提耶带去了十分有用的情报,比如说什么地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穿梭两界后我帮古人搞基建》360-380
方防守薄弱。
新的武器的确好用,但就是因为太新了,指挥者并不擅长用这些,也不太清楚怎么才能让这些武器做到毫无破绽地防守。
更不要提这些武器本身也不是为了防守,而是为了进攻。
互市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市场,无险可依也没有城墙可以阻拦。
摩提耶十分从容地用人命找到了破绽,又用人命去撕开了这个口子。
韩子勉意识到不对的时候想跑也晚了,他在最后关头知道自己肯定跑不掉,所以掩护了其中一位侍从,只留下了一道命令:边境守军无需顾虑朕之安危,攻灭犬戎!
为怕边境将领心有顾虑,他甚至连自己的印信都让人带了回去,身上也换上了平民百姓的衣服没有任何证明身份的东西。
到时候大雍完全可以否认皇帝身陷敌手这个消息,至于他……死了对大雍影响也不大,但他不能活着做大雍的罪人!
之前已经错了一步,这一步万万不能再错。
可惜韩子勉在短时间内想到了一切却独独没有想到他安排逃生的侍郎并没有按照他的话来传令,反而拿着皇帝印信拼死阻拦边境守将攻击犬戎。
边境守将也只能闭门不出,眼睁睁看着犬戎屠戮平民和将士们的性命之后,带着他们的皇帝悠然而去。
第366章
韩子勉被抓引来了一系列的后果,最大的后果就是边境将士只能守城不敢反抗,而之前被韩子勉以帝王之名调动出去的三万大军最后回来的没有几个。
加上互市上来不及逃跑的商人,可以说是损失惨重。
而那位侍郎一开始的确是靠着皇帝印信有了话语权,只是边境守军不敢动他,绣衣使者却不怕。
在多次审问之后,侍郎终于扛不住说出了实话。
至于为什么要假传圣旨……主要是那位侍郎这样传令并不是因为他忠于皇帝,珍惜皇帝的性命,而是因为他更在乎自己的前途。
现在传令万一皇帝出了什么事情,到时候会不会问罪于他?
退一万步说,他好不容易混到了皇帝身边,皇帝出了事情,他怎么办?他以后还有前途可言吗?
实际上他担心的正是最后一点,他的立身之基是皇帝,所以他不想此前的努力白费。
而因为他假传命令,三万大军就这么永远留在了那片草原上,留在了这个秋天。
韩星霁突然冷笑了一声:“他胆子倒是大,假传圣旨多大的罪名,难不成以为事情平息之后他能活?”
丞相慢悠悠说道:“陛下若是活下来,那他就是救驾的功臣,正是因为他当机立断没有听陛下的命令才能救回陛下,足以抵消他的罪名,甚至还能让他更进一步。”
侍郎被逼问出来的道理很简单,虽然陛下孤注一掷,但谁不怕死呢?能活着当然比死了强。
他也是在赌,赌朝廷不会不管皇帝,赌皇帝活下来他能赢。
至于大雍可能遭受的损失以及那三万名将士的性命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韩星霁却还是追问道:“他的身份没有疑点?”
“有也不重要。”太后忽然说道:“现在不是追究他的时候。”
无论这个侍郎出身何处,以何种目的藏身于皇帝身边,他都不重要,甚至他的生死也不重要。
当然造成这样不可挽回的后果,那人死不足惜,甚至楼时巍都不会让他轻易死去,甚至肯定也要将朝中上下清洗一遍,但在当下的场景的确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在这样一个小人物身上。
韩星霁沉默半晌最后还是没有继续评论此事,只是将文书递还给楼时巍问道:“现在犬戎那边可有消息?”
无论是什么原因,事情已经出现,现在最主要的就是解决这件事情,至于追究……相信摄政王的绣衣使者不会让那个侍郎安稳活着的。
说不定已经开始将主要责任都归到他身上,因为他进献谗言才导致皇帝身陷囹圄,也是因为他贪生怕死,才葬送了将士们的性命。
而皇帝只不过是识人不明罢了。
实际上韩子勉也的确是识人不明,他没看清形势,也没看清自己,甚至没有看清身边的人。
只是他从小就不是被当成皇帝培养的,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也并不能让他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皇帝。
识人这件事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身边之人。
责任归谁不需要过多讨论,现在必须先解决眼前的麻烦。
鸿胪寺卿慢慢开口说道:“犬戎可汗递来了国书。”
不用说,国书上就是犬戎提出的换取人质的条件。
韩星霁看都没看就说道:“不能答应。”
他表现的实在是太果决,以至于连太后都愣了一下。
如果换成韩晓或者韩子韶,昭郡王这个反应都不会让人觉得奇怪,但是韩子勉跟韩星霁关系很是亲近,这次韩子勉出行,昭郡王也是耗费了无数心力跟金钱给他安排了护卫,而且已安排就是二十个人。
不仅如此,他还给韩子勉带去了一件衣服,能够刀枪不入的衣服。
只论这件衣服都可以算得上是价值连城,而这一切都是昭郡王自己掏钱,压根就没安排人出来谈判,都是个人行为,足以见得他对皇帝就算不是忠心也十分看重。
怎么现在却一口回绝了。
韩星霁说完之后也觉得自己回绝太快不太合适,沉默半晌又问道:“算了,犬戎可汗到底提了什么样的要求?”
他没有说出摩提耶的名字,如今他们是敌人,也没必要那么亲密。
鸿胪寺立刻拿出来一份清单说道:“还请昭郡王过目。”
韩星霁有些纳闷,难道摩提耶要的东西很多?
不应该啊,到了国与国交锋的地步交易的时候最大的大头就三样:土地、钱财、人口。
剩下其他都是细枝末节,摩提耶最大的目的应该就是土地,人口倒在其次。
等他接过来之后发现清单上的东西的确不多,也正如他想的一样摩提耶提出了要重新划归国土。
他甚至还狮子大张口的要将两国边境线设置在垅郡。
垅郡是拱卫京畿的重要存在,若是将国境线放在这里就意味着将大雍都城的安危放在了摩提耶手上。
大雍国都什么时候沦为犬戎之手就看摩提耶什么时候高兴了。
想也知道这个是不可能答应的。
不过真正让鸿胪寺卿不敢读出来的是摩提耶还提出了另外一个要求——让大雍用昭郡王去换皇帝。
也就是说国土钱财外加一个昭郡王,换取皇帝。
韩星霁在看完之后反而不好说让朝廷不同意了,毕竟跟他有关,一再坚持反而让人觉得他为了自己的性命不顾皇帝死活。
他放下清单抬头环视一周问道:“那么……现在要怎么做?”
他想了想补充说道:“如果摩提耶真的会信守承诺,让我去也不是不行。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