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不检点的嫌疑。
不过林如海掐指一算,他已经出孝三个来月,那些御史大人不会这么闲吧?
“那就……再等等。”
林如海嘴上说是再等等,心里早七上八下不得安宁。
他怀疑是不是弄错了,前世可是多少年求子不得,看大夫吃药,等到三十多岁才养下一个女儿,后面的儿子三岁上一病就夭折了。
但林如海又抱着一丝侥幸,这一世好些事情都变了,就说贾瑚前世也是三岁多就没了,还有贾琏还在襁褓中就没娘。
现在贾瑚和崔氏都活得好好的,兴许贾敏真是有了呢?
一贯沉稳的林如海心里不断挣扎,一时觉得不可能,一时又觉得兴许是真的,梦里都在纠结此事。
第二日起来头脑昏昏沉沉,疲惫不堪,还要强打着精神去赴苏哲的约。
……
苏哲见林如海今早见面就是一脸的茫然,“如海,你怎么心不在焉的。”
林如海收回心神,垂眼:“无事,许久不在官场,不习惯。”
苏哲一脸了然,当官本来就不是一件好玩的事。
“没办法,谁让圣上一直惦记着你,都不用旁人提,况且你又没个灾殃病祸,圣旨一到,不得不来。”
林如海沉着脸又道:“折子已经递上去,上面兴许不久就有任命。”
回来的官员都要上折子,他也只能按流程办事。
苏哲皱眉:“怎么,你想去外任?”
🔒55 ? 五十五章
◎“翰林院混吃等死日常”◎
五十五章、“翰林院混吃等死日常”
若是能外任, 林如海自然想的,不过他一想到如果贾敏真的有了身孕,当下还是在京中最好。
林如海还没来得及答话, 苏哲就严肃道:“消了这个念头,前儿你才在翰林院当值多久, 吏部必定要你补缺。”
肯定走不了, 圣旨一到, 林如海就算不情愿, 还不是乖乖往京中来。
林如海笑道:“自然要在京中当值几年。”
苏哲见他还是口到心不到的四处打量,邀请林如海:“我这宅子还不错吧?关键是离着宫里近,周边也有几家同僚, 你要不要搬到附近,今后咱也好串门。”
林如海见他这么热心, 故意问:“苏兄就不怕旁人弹劾我们私下串联结党。”
苏哲却很无所谓:“怕那些作甚, 我们二人本是同窗好友,就是圣上那边都过了明路, 装模作样避嫌作甚。”
这两人的关系朝中好些人心知肚明,一个地方一个书院的出来,装模作样反而落下刻意,同窗之谊, 历来为清流推崇,毕竟好些人就靠这样的关系结党提携。
那些起先没什么交情的都要上赶着攀同窗或是同乡, 若真要弹劾林如海和苏哲,朝中大部分人都跑不了。
林如海摇头,“多谢苏兄相邀, 旧宅我住惯了, 那边宽敞。”
苏哲原本想说让林如海下回带着弟妹一起过来串门, 但想到黄氏现在又是身怀六甲,有所不便,话到嘴边又咽下去。
过了一会儿,乳母把苏哲的儿子抱出来玩,现下已经三岁上,会喊人行礼,板正文静,不像是贾琏那么闹腾话多。
林如海看见孩子,回身把礼物中的一个小匣子拿出来,责备苏哲:“你这个做父亲的也不给我引荐一二,若是乳母不把人抱出来,我都差点忘记了。”
说着把匣子亲自交给乳母,里面是贾敏亲自预备的一套黄金镯子和长命锁,给小孩子戴着又能辟邪,又吉利。
乳母领着哥儿上前谢礼,好像小大人一样,谢过之后,就带着孩子先告退。
林如海问苏哲:“他年纪虽小,倒是有模有样,取名了吗?”
苏哲摇摇头,给林如海的茶盏添了点水。
“还没取名儿,怕养不住,等再大点,开蒙取。”
看这个年纪,也要开蒙了。
苏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50-60
哲当下养了一个儿子,好像完成了家里的某种任务,感觉轻松很多。但另一方面,每日在宫里当差,规规矩矩的行事,日子叠着日子过,总觉得浑浑噩噩。
苏哲和林如海简单讲了讲当下京中的局势,还有翰林院的情况。林如海那一批的进士几乎都放了外任。
原先三年期满以后,状元张豪和榜眼陆友原本是留在翰林院继续当差,在去年有了缺,两人一前一后谋到知州外任。
一般庶吉士从翰林出去外任,多谋到七八品的县官,若能谋到一个六品都很有能耐,他们二人多留一年,就能谋到知州,着实有几分本事,还有一点就是二人都年岁不小,兴许有朝廷的意思在。
林如海辞别苏哲回到家中,凳子都还没坐热乎,吏部那边的任命就送上门,派给他仍旧是编修一职,林如海却没什么意外,这是最好的安排,一切如常。
林如海换上翰林青衫,和几年前一样去翰林院当差,还是那道宫门、还是朱红的墙,一样的景致,叫人分不清今夕是何年。
贾敏那边仍不肯请大夫来看诊,只说再等等。
林如海心里存着事,时常走神,万幸他业务熟悉,才没出纰漏。
新换上的侍讲大人忽然进来,把一摞折子放在书案上,直接招呼年龄最小的林如海:“林编修,今日圣上在议事厅,这几封折子你送去。”
回乡守孝五六载,归来之后,林如海还是翰林院年纪最小的翰林。人就这样的,多长几岁年纪,就免不得要把年岁小、面皮嫩的林如海当孩子看。
林如海起身,从善如流:“是。”
一路捧着四份折子,还走那条回廊,往六部尚书时常商量过家大事互相争吵的议事厅去。
林如海才转过去露了个头,老远就见掌事公公笑眯眯招手:“哎呀,林小探花,快进去。”
这既是先前去江南顺路传旨的公公,原先是个很随意的名字,现在混出模样,宫里人都尊称一声李公公。
林如海颔首谢过他的招呼,迈过第一道门槛。
“微臣林如海,奉命送……”
这时又有个掌事的公公出来,挥着拂尘笑道:“林小探花,放着,放着!”
林如海下巴一僵,这一位是圣上身边的大公公,看来今日圣上也在,怪不得翰林院又推他出来送折子。
深深无力,看来以后自己肯定是公认的跑腿常客。
掌事公公把那几分折子接过去,林如海进到议事厅里,圣上坐在主位上,冲着他招手,岁月留下痕迹,皇帝陛下比五六年前老了很多,脸上的松垮的皱纹在微笑之时,平添慈祥。
“过来让朕瞧瞧,这几年还真长高不少,样貌没变,朕瞧着你,好像是回到几年前,那时候程大人和房大人都还在。”
圣上看着年轻挺拔的林如海,深感岁月不饶人,想到原先自己用着很得力的老臣,想到朝堂之上的物是人非,大为感慨。
林如海面圣行礼,身形颀长,风度翩翩,圣上看着赏心悦目,把里面几个大臣指给他看。
“这几个大人,除了黄尚书你认识,其余的大人怕是不熟吧?”
林如海绷着身子,微笑道:“微臣离京多年,回来当值不足十日,各样事务尚不熟悉,还未见过几位大人。”
“这是户部尚书王起,这是兵部尚书何萧,这一位吏部史进尚书,这一位工部尚书赵州,这是刑部尚书钟愈。”
圣上亲自引荐,落到旁人身上真是天大的脸面,只有林如海,一面恭谨与各位大人见礼,一面在心底叹气。
有这样一出,他算在各部尚书跟前都挂号了,这对于一心混吃等死的林如海而言,不是一个好兆头。
人家主意你,多夸你几句好,还是幸事。怕的就是揪着你挑毛病,要是哪天翰林院拟的章程他们不满意,会不会把帐多往林如海头上算几分?
谁都说不准啊!
林如海敏锐的注意到,不常见的刑部尚书今次也在,不知他们又在商议什么大事而未果,林如海现在长了心眼,来之前翻看过翰林院那几分折子,只是寻常的公务,不至于惊动六部尚书。
圣上拉着他闲话的举止和多年前赏赐糕点何其相似,多半都是为着缓和大臣们剑拔弩张的气氛,怪不得外面守门的掌事公公见他像是见到救星……
不过,林如海一个小翰林,懒得揣测其中关节,就当是圣上突发慈爱之心,给他介绍诸位大臣。
林如海全须全尾从议事厅退出来,回到翰林院也差不多是散伙回家的时候,他和苏哲没有公务,一起从宫内出来。
走到宫门外,恰好撞见刑部尚书的轿子,老远那刑部尚书钟愈就扯着大嗓门叫人。
“林小探花。”
苏哲附耳到林如海耳边:“这是原先工部侍郎,似乎是因为长得吓人,圣上把他弄到了刑部。”
这钟愈还真长了一个钟馗模样,身板魁梧,胡子蓬松一把,挂在脸上。
苏哲和林如海肃立在一边,双双行礼。
“见过大人。”
刑部尚书捋着大胡子,眯眼感叹:“小探花长得果然还是几年前的模样,我还真老了。”
又问林如海:“你这几年都在江南,对海岸商港一事,有何高见?”
林如海心头一凛,看来今天是在讨论这个。
他垂首惭愧答道:“回大人,下官不才,一直深居简出,姑苏不近海,对海岸商港,下官未曾见过,朝中熟悉此道的人不多,大人不妨找些出海远洋的商户询问,兴许他们更有经验。”
刑部尚书皱了皱眉头,“有些意思……回去和你们侍讲大人说,以后翰林院的折子,多让林小探花送。”
说完这话,刑部尚书就坐着轿子走了,留下苏哲和林如海一头雾水。
什么时候刑部尚书也管到开港通商的事了?
说起送折子,林如海方才狐疑看一眼苏哲:“先前我没来的时候,议事厅的折子难不成是你送?”
苏哲笑着摇头:“不是,尚书大人在,我要避嫌,谁那日倒霉谁送,多半是朱谦。”
林如海今日还没见到朱谦,怪不得轮到了他。
“今日怎么不见朱谦?”
苏哲道:“白马寺大殿修缮,户部那边缺算账的人,朱谦算学出众,户部尚书将他提调过去帮忙。”
林如海啧了一声。
“怪不得呢!”
怪不得朱谦后面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带着尚方宝剑,各处清算税收账目,属实充分扬长避短,把他的算学才能用在刀刃上!
户部还真是慧眼识人。
京城的日子十分悠哉,大约有苏哲和朱谦这样的同乡作伴,林如海觉得没有前几年那么难熬。
当然,让他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前几日贾敏可算是愿意请太医,一号脉息,果然喜脉,将近两月余。
累得贾母也将贾敏念叨一回,先前老二家媳妇瞒着,现在自己亲生女儿也不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50-60
说实话。还是贾敏温声软语,只怕有人闲话林如海和她孝期不检点,解释了好一通,贾母方才气消。
林如海每日欢欢喜喜上班,晚间又欢欢喜喜回家,唯一不欢喜的就是圣上讲经这一日,多半要拖堂。
比如现在,圣上就在和几位侍讲和尚书大人讨论国事。
林如海和苏哲记过一回圣上明言,坐在廊柱后面的小桌旁,并排挤在一处,等几人唠完一回,圣上御驾走人之后才能回家。
林如海看见苏哲唇上的那撇八字胡子,很不习惯:“你怎么续起须来,真是奇怪。”
苏哲正色道:“我年岁也不小,这样稳重些。”
林如海也小声道:“先前我也续过,和样貌不相称,我家娘子说难看,还是剃了。”
苏哲看看林如海那水灵灵的面皮,实在难以想象他长个胡子的样子,也摇头:“罢了,你这样子留个胡子,也忒古怪,像是小孩偷穿大人衣裳。”
林如海焦急的拿着笔在纸笺上涂了几个大黑圈。
苏哲用手肘撞他一下,“你今日怎么和热锅上蚂蚁一样,凳子难不成是针毡?”
林如海总算忍不住,和同窗叨叨:“我家娘子有喜了,我想回去照管她来着,几时能放我们回去,我们又不顶什么大用。”
苏哲缩着手冲他恭喜:“你就算回去,又顶什么用?!”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