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80-10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谦的妻子滑胎,养了三五个月,身子才渐有起色,当中贾敏往朱家送过好几回滋补药材,原先两人还谋算在京中做点文墨生意,但贾敏生产,梅姑身子不虞,只能作罢。

    梅姑用自己的积蓄在江南盘下一个小田庄,把先前做生意的心思歇下。

    京城里跨过年,今年气候回暖的快,没见着冻害,正当大家都过着平静无波的日子时,圣上突然下去一道外放的旨意,牵连好几个官员,当中就有林如海。

    庐州知府在任上老死,吏部的意思要林如海去补缺。

    荣国府里贾母还欢欢喜喜,早和崔氏叮嘱过,今年小哥儿五月里满周岁要办得热闹,后面又是林璋生日,还能接着乐。

    老太太正忙着预备给孙儿们的玩意儿,就见赖大家的着急忙乱跑进来,喘着粗气。

    “老太太,不得了,二老爷传出来的消息,圣上让林姑老爷去庐州补缺,出任知府。”

    贾母当即脸色就一变,崔氏忙上前道:“你这奴才,怎么如此不经事,这是件好事,掌一个州府的父母官,应当高兴才对,慌慌忙忙作何?”

    崔氏很见不得这样作派,传出去显得荣国府轻狂。

    她知道赖家这几个奴才老几辈的资历,祖辈服侍过国公爷,那时候宁国公和荣国公手上兵权在握,奴才们跟着自持身份,传到赖大这些小辈上,话里话外听着,看不起地方官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80-100

    。

    崔氏当家没少被这样的老奴穿小鞋,见赖大家的行事不妥,扫老太太的兴致,当场就说话刺他。

    赖大家的抹了脸上的汗水,把笑容挂出来,“是小的跑的太急,咱们姑老爷升了四品官,二老爷让小的来报喜。”

    贾母却不太喜,让人出去打听消息。

    崔氏把赖大家的打发出去,回头安抚老太太:“原本这些进士,都要外放,林姑爷在京中还多住了几年,若是和那些翰林一样三年外放,妹妹还得在外面生孩子,肯定比不上咱们京城。”

    贾母闷着不说话,见贾赦进来,问大儿子:“史家那边怎么说?”

    现下林如海在中书省,皇帝跟前,知府听着品阶高,可对于贾家、史家而言,在宫里的中书舍人比远在庐州的知府大人更有价值,京官就是比地方官金贵。

    贾赦把自己探到的消息如实向母亲禀报,不年不节,也不是官员述职的时候,宫里下旨派差使,不像好兆头。

    贾赦道:“我打听到的消息,圣上不知什么缘故,跟前那几位都外放了,也不单妹夫一个。”

    贾赦又安慰贾母:“母亲,妹夫去庐州,那边也是文风蔚然的去处,不是荒蛮不通教化的地方。”

    贾母敷衍的点点头,让人去林家问消息,懒懒的饭也没用几口。

    贾赦和妻子回到自己住处,贾瑚领着贾琏和贾迎春一起进来请安,看着几个孩子眼巴巴盯着自己,贾赦想着他们几兄妹,多半舍不得林璋。

    于是和对面的妻子崔氏道:“我看母亲的模样,像是舍不得璋哥,真想和她老人家说,莫不如把璋哥接过来养着,妹子家老二离不得人,但璋儿眼看就要开蒙,咱们家孩子多,不拘再养一个。”

    贾赦这么一说,贾瑚、贾琏和贾迎春眼睛都跟着发光,对面崔氏嗔怪看他一眼:“母亲舍不得,你就愿意见人家母子分离,林姑爷未必答应。”

    此言一出,几个孩子的眼中黯淡下去,崔氏给领头的贾瑚使了一个眼色,贾瑚心不甘情不愿扯着弟弟妹妹回避。

    贾赦吃瘪,皱着脸委屈道:“我是心疼孩子,原本想着还不如让妹妹和两个哥儿留在京中,妹夫自己去任上,可我开不得这个口。

    旁的地方再如何人杰地灵,也比不得京城繁华,吃的用的,看病瞧大夫,皆不能比。”

    反正贾赦也挺喜欢小外甥,不介意家里多一口人吃饭。

    崔氏看着贾赦这样,心底埋怨,他们男人就想着养孩子不过是给口饭吃,哪里晓得当中琐屑的辛苦?

    他们府上不怕多养一个,老太太肯定愿意,到头来最操心的还是崔氏,而且又不是像先前一样把林璋接过来住一两日。

    璋哥儿父母都在,没来由叫人骨肉分离。

    贾赦就知道顾着自己痛快,崔氏嗔道:“你一片好心,莫要在母亲面前开口,我瞧着老太太还真有这样的心思,你一撺掇,她真的对妹妹开口,你让妹妹和妹夫如何答应?老太太再怎么疼人,家中那么多哥儿姐儿,她年岁也大,操心不过来。”

    贾赦本来是想做个慈祥舅舅,被妻子一念叨,好一肚子气,忙不迭点头如捣蒜:“是是是,奶奶说的是,我记着了。”

    崔氏也觉着自己太过了,连忙笑道:“前儿老爷不是看中了一个丫头,要不要提上来做姨娘?”

    贾赦就更生气,奶奶把他当什么人,用这样的事来讨好他。他跟着林如海有样学样,现在也有些读书人交道,关心朝中局势,也没先前那么贪色。

    贾赦冷着脸:“现在就好,你操心这个,还不如预备物件,母亲那边肯定要你办事。”

    崔氏赶紧起身,亲自给贾赦捏肩抱歉:“大爷交代的,我都记下了!”

    贾赦独个生了好一会儿气,吃饭时候孩子们都在,他把迎春抱过来给她夹菜,让闺女坐在自己身边吃饭,看着自家文文静静的小闺女,方才消气。

    可惜可叹,虽然面前有迎春丫头,但贾赦早已忘记迎春生母沈姨娘的模样。

    今日见贾赦生气,崔氏打定主意,她也不愿装贤德样,反倒是得罪人,今后哪个通房生了一儿半女,再提上来当姨娘不迟。

    比起荣国府里,贾敏听到林如海要去外任的消息,十分淡然。

    兴许先前苏大人被发配到文渊馆修书就是个影儿,林如海还能当个地方父母官,知府官阶已经不小了,贾敏没那么眼高于顶。

    贾敏满心想的能出京城赴任,多走几个地儿,顺便带着林璋出去见一见世面,马上就翻出方志,开始盘算今后去庐州如何安置。

    林如海出宫回家,见妻子正在灯下看图册,这是林如海先前花大价钱从名家手里买回的风景小品,林璋太小,贾敏都舍不得拿出来给儿子糟蹋。

    上面有几幅黄山的风景图画,林如海一见,心知妻子多半已经知晓宫里消息。

    贾敏抱着册子站起来,夫妻二人极有默契对视一眼,相视而笑。

    林如海走进去,贾敏迎出来。

    笑道:“刚刚哥儿还问我,从京城去泸州,要多少久?”

    林如海只觉心底一片柔,早前在宫中听见朝廷任命的惊愕荡然无存,对于要去前世没去过的庐州,似乎也坦然了。

    他坐下,看看外面,家里很安静。

    “璋儿莫不是哄着弟弟睡觉,反而把自己又哄睡了?”

    贾敏摇头:“今日我收到消息没多久,母亲就说想把他接过去,要他在身边多住几日,送过去了。”

    🔒83  ? 第八十三章

    ◎“前路不平”◎

    第八十三章、“前路不平”

    荣国府里, 贾母坐在自己的紫檀塌上,旁边是一方香几,上面摆着翡翠玉雕渔樵耕读盆景, 燃着香,袅袅的烟飘散开。

    老人家穿着一袭深蓝刺绣缂毛袍, 带着黑底描金的抹额, 支着脑袋看贾迎春和林璋在下面一起玩七巧板。

    想到女儿马上要和林如海一起外任, 庐州隔着京城要有千里的地, 一去三五年,能见面都奢侈。

    贾敏嫁到江南,母女五六年不得见, 后面林如海在京城里当官,贾敏也跟着在京中住几年, 老太太几乎都忘记母女份离的痛, 再看璋哥儿聪明机灵招人喜欢,贾母心头像是割肉一样疼。

    小丫头过来回话:“老太太, 二奶奶说大姑娘已经好多了,多谢老太太记挂。”

    贾母缓过神来,又道:“让厨房做软烂的山药粥送去,那东西对脾胃有益处。”

    丫头得话, 又匆匆掀帘子出去。元春前儿积食了,身上不好, 贾母要是关心落了一个,下人们又要说嘴。

    自打王子腾得圣上青睐,二房那边水涨船高, 不安分的下人又冒头了!

    大房那边的人未必规矩, 贾母管过家, 奴才丫头都是这等脾性,可大房媳妇面上弹压得住,二房媳妇镇不住也罢,还会被下面的人撺掇,叫人头疼。

    如果林如海被指派到金陵一带,荣国府祖辈积累,还有史家的人脉尚且能用,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80-100

    外任的去处,偏偏是摸天不沾地的庐州,贾政在工部探听不到多少消息。

    贾母长吁一口气,没有林如海圣上跟前人,荣国府今后探查圣意,那就难了!

    荣国府里留着林璋养几日,去给林家老二过周岁,给林璋过四岁的生辰,孩子们都热热闹闹,养在一处玩,平日里林璋就歇在贾母屋里,贾琏每日都和林璋依依惜别,恨不得一日背一首送别诗,贾珠和贾瑚有课业,不像贾琏每日能演好几出。

    林如海把宫中之事交割完毕,去吏部领旨,九月里天不热,带着一家大小出京赴任。

    临别之前,自是有一番同僚相送,贾赦和贾瑚骑着马一直送到城门外的驿站,林如海看着远处越来越远的城门,思绪飘回与朱谦和苏哲小聚的那一晚。

    自从他们先后离开翰林院,相聚的时日只少不多,今年以来未曾凑齐过。

    原先几人一起还会玩笑一二,林如海远行之前最后一聚,席面上的气氛像是凝住的墨,沉沉化不开。

    三人中话最少的朱谦自饮一杯:“圣心难测,诸位谨慎。”

    林如海亦是带着几分感伤,勉强笑道:“自是该饮,我们许久不聚,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如此把酒言欢。”

    苏哲沉默着,有一下没一下拨弄着窗边的兰花叶子,林如海开口问:“我许久不得见你,东宫那边为何训斥?”

    苏哲道:“不是什么大事,先前我给你通风报信,东宫那位心里生了芥蒂,大约是觉得我处事多有私心。”

    林如海心知肚明,上回苏哲在宫门前拦过自己以后,两人的关系变得微妙,不是苏哲变了,而是苏哲背后的有些牵扯,让他不得不变。

    朱谦马上道:“殿下不至于此,那件事情与殿下无关。”

    朱谦明摆着是太子的人,当然要维护太子,苏哲给他斟满酒,笑了:“若真与殿下有关,恐怕我早就被发配道爪哇国了。”

    太子不至于专程与林如海为难。

    苏哲把林如海跟前的酒盏也满上,扯着唇笑道:“而今已成陈年旧事,我也不瞒你了……那人是尚书大人的一个门生,想使绊子,中舍人的位置原本是他的,应当轮不到林兄。”

    挡了旁人的道,还是黄尚书的人,怪不得有这么一遭,礼部的人会管到一部分宗亲之事,消息比别处灵通。

    朝中当官的多数都谈不上光明磊落,抓紧一切机会,能给你使绊子时恨不得再挖个坑,所以才有结党一说,互相庇护。

    听苏哲一说,朱谦脸上也带着几分讪讪:“你长得好,又招圣上喜欢,肯定有人看不惯。”

    朱谦冷眼看着,林如海素来行事低调,只因生得出挑,前面被退出去顶事反而得圣上欢心,背地里好些龃龉。

    那些大人读圣贤书考功名,依旧会妒忌人的相貌出身,若不是林如海立身持正,私德甚好,御史台肯定会参他好几本。

    林如海笑笑,举起杯盏:“我早想到有这样一日,若不是朱兄有过人之能,大约也会被外放。”

    朱谦的境遇又好到哪里去?现在太子和圣上留着他,还不是因为有用、能用、好用。

    苏哲又道:“先前圣上采纳东宫提议,削去不少勋贵势力,现下见殿下羽翼渐丰,圣上心底不安,又将那些人提上来互相制衡,你出去也好。”

    大家都看得明白,圣上第二次下江南,提拔上来的人是哪边的,结合前世的经历,天家父子斗法,才刚刚拉开序幕。

    甄家接驾身份水涨船高,再有贾、史、王几家联合,王子腾一路高升,甄家女儿进宫为妃,贾家也把贾元春送进去谋求出路,四王八公抓住机会敛财揽权,相互串联,权势愈盛,最后随着新帝上任,盛极而衰。

    先前被压制的几位藩王和各处公府,马上就会被圣上倚重,有好日子过了。

    林如海收回心神,与苏哲碰杯,一脸诚挚道:“我还羡慕你,也想去文渊馆修书……”

    他扫过朱谦和苏哲:“就算你们二人同在京中,今后也不能互相照应。”

    甲之□□,乙之蜜糖。

    黄尚书和苏家都痛惜苏哲被发配到文渊馆,成为一颗朝堂废子。

    林如海却心心念念,想要文渊馆那样万事不管,只须办事领俸禄的职位。

   &n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