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使那些人回去告状,也翻不出风浪。”
世子在一旁听着,当下翻不出风浪,岂知将来如何。
只是那些人像不像翻出风浪罢了。
义忠王又道:“你爹我和他们打过一些交道,如果北边的人动了念头,无事也会弄出事来,你以为每个女子都是褒姒或者妲己,惹出一番纷乱, 兴许在那些人眼中,和死了家畜没有分别。”
义忠王的眸子里渗出寒意:“安义伯这么做, 是向你伯父的投名状。”
义忠王想到自己以前被夺走的一对孪生宫女,想起第二任王妃。
当天子的人, 最不需要的就是光明磊落, 厚颜无耻, 心机深沉。
这位被架起来的太上皇, 他的好皇兄,更要加上睚眦必报,皇权之下,没有兄友弟恭,更不见父子亲情。
只可惜,皇兄他老了。
义忠王冷哼一声:“呵,自不量力。”
随即歪在塌上,叮嘱儿子:“往后天冷了,你少往外面去,染了风寒父亲心疼。”
多事之秋,他不好将儿子送走,那就让他少出门惹事。
阿希达公主的侍从没有被送回去,宫里担心另一位阿勒米没人照管,将那些侍从送到了阿勒米身边。
阿勒米比姐姐幸运,她嫁的人家虽不喜欢自己,但谈不上虐待,她来到京城,本来就不喜出门去,那些夫人姑娘都会笑她。
刚好婆婆和丈夫也不想她出去丢脸,只要她不惹事,必然少不得她的吃穿,因为阿希达之死,宫里特意叮嘱,阿勒米的用度还比之前更好了。
黛玉从外面回来,心情似乎回转过来,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书册之中。
事情总要一件又一件的办,黛玉虽然心头依旧不安,但往前走一步,总比每日伤春悲秋,守在后院中悲戚嗟要有用。
若是阿希达有个求告的地方,兴许能博得一线生机。
黛玉先前在外就有几分名声,当下印出的游记,并不在市面出售,只在几处文馆免费赠送,当天一早就被抢空。
至于朱谦、苏哲、荣国府等相熟人家,都送了一份。
只到第二日宫中散朝,才从殿内出来,朱谦就拉着林如海:“玉儿的游记,多有柳州八记的遗风啊!”
苏哲也道:“定然费了一番心思,好文,好文!”
当下朝中也有不少大臣赶个新鲜,好些人家都抢到了黛玉的游记。
原先只是想看看林大人家那位宝贝千金又在玩什么花样,甚至有几家大人还抱着看笑话的心思。
结果一看,免费的册页,印刷精致,配图考究,文辞清雅灵秀,在当下能看到的游记中实为上乘。
都围上来向林如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180-200
海夸赞黛玉,有些真心欣赏黛玉文采,亦有不少为了在林如海跟前讨个巧宗,留个好印象。
贾母带着水晶叆叇,看了一回册页上配的插图,又让宝玉坐在身边,挑一篇让宝玉念给自己听。
老太太虽不太通辞赋,但是会听,会欣赏,不住夸赞:
“好,玉儿写的好,比那些唱戏的唱词还好,画也好,若有大幅的画,我定然装裱之后挂在屋子里!”
宝玉听贾母如此说,赶紧出主意:“老祖宗,请外面的画画的先生描成大幅,装裱起来,岂不是有了?”
贾兰、贾桂、贾政、贾赦都在,王夫人心底暗自嘀咕,为着一个表姑娘写的册子,一家子真是齐整。
贾桂觉着贾宝玉的提议简直多此一举,于是仰着头:“二叔,依我看,还不如直接问林家姑姑,让她画几幅画,岂不妙哉?不必舍近求远。”
宝玉好脾气不生气,赞同道:“是,林妹妹最有孝心,知道画给老太太,肯定乐意。”
贾政画风一转,问贾珠:“珠儿,你觉得你林妹妹的文章如何?”
贾珠答道:“极好。”
贾政看不得贾珠这种唯唯诺诺的样子,黛玉年岁小,写出文章来都有模有样,贾珠读了这么些年书,贾政没见贾珠写出来一篇。
贾政又问:“比起你呢!?”
贾珠虽早为人父,但在贾政跟前,仍旧是老鼠见猫,斟酌片刻,才道:“自然……这等小品之作,自然是林妹妹更胜一筹。”
贾珠还给自己留了几分余地,想来黛玉写不来八股文,那一方面自己应该比得过。
贾赦最烦贾政的就这一点,什么好兴致都被他扰了。
贾赦道:“好端端的,一家子高兴,比什么比?科举文章和随笔小文,能比吗?”
贾政被贾赦一句封喉,再看老太太也不乐意,没有当堂继续训斥下去。
众人从贾母这边散了,各自往各自院中去,贾兰和贾桂两个小孩脚程慢,还要一起去小书房,几个嬷嬷和丫鬟领着他们慢慢走。
贾兰的嬷嬷只当贾桂是个小孩儿,很多事情都一知半解,嘴上说话就不讲究。
今日二房这边被骂的是贾珠,不是宝玉。
宝二爷行事沾天不着地,先前被二老爷打也打过,骂也骂过,多骂一回少骂一回没什么大不了。
二老爷这回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不给珠大爷脸面,可不是林家那个姑娘写文章惹出来的。
半点姑娘的规矩都不讲,一天天掐尖要强不饶人。
真是讨厌。
嬷嬷道:“姑娘家家的,那么多花样,写了几个字,还惹得大爷挨骂。”
贾兰默默不语,父亲贾珠被骂,他也心头不痛快,林家姑姑和表姑父是厉害,却也太爱显摆了!
贾桂听着嬷嬷说话不好听,停住步子:“若我有妹妹,以后也要她和林家姑姑学,要把她养成才女。”
贾桂挺着小胸脯,他母亲如今肚子里有小娃娃,以后他就可以当哥哥,有兄弟姐妹。
兰大哥可没有!
那嬷嬷见贾桂天真,笑道:“俗话说,多子多福,哥儿怎么能说自家养得妹妹,要兄弟才对。”
贾桂觉得这个嬷嬷正是啰嗦,把头一扭:“哼,不和你讲话,臭婆子。”
说罢自己牵着大房丫鬟的手走了,贾兰也懒得出来主持公道,闷声往前走。
落单的小丫鬟不由奚落嘴碎的婆子两句:“妈妈,你说那些做甚,就让桂哥儿念得一个妹子,不是正好?”
嬷嬷这才反应过来,都说小孩儿嘴巴最灵,她可不愿见大房那边再添一个哥儿,岂不是又将他们压下一头去?
大房那边的王妃娘娘就撞了大运,生生把大姑娘压得抬不起头,可不能再添哥儿了。
那婆子,自己散了自己的老脸一巴掌:“就是我这张嘴,讨嫌。”
冬日里就是猫冬的好时候,霍云安顾着儿子,不太出门,黛玉就更没有出门的理由,仍旧在家中写文编书。
先前她的游记虽然有几分反响,但也只是热闹了一时,至多得几句夸赞,她一介女儿家,仍就没多少分量。
但黛玉并不气馁,父亲说得对,只凭一本书册,她还不足以成名,那就多写多印,哪怕每次只得一点点,也能积少成多。
而且她还要想法子做实事,毕竟只看文章,人是看不饱的。
一如财帛动人心,就像管家理事,对各样的人要用不同的法子,你念再华丽的文章,还不如赏他一吊钱有用。
黛玉预备下一回,将施粥捐衣的事提上日程,还要将以前为女子著书立传的事也加上。
她最先选择游记山水,因为这样的文章不会犯忌讳,若是将来她有点积累,也要将其它东西写起来。
翻过年去,各家亲戚间会请年饭,荣国府当然要把女儿贾敏请来。
老太太自觉福气好,这么大年纪,阖家团圆,儿子和女儿都在身边。
预备给贾敏的宴席,必然要端上荣国府最好的食材,老太太见今日宴席,少了几样大菜。
“怎么少了几样?”
崔氏晓得老太太问的是什么,赶紧上前道:“老太太,今年北边雪大,比往年更冷,熊掌难得,故而没送来。”
王夫人难得也帮腔道:“那边还报了雪灾,想问明年能不能减几分租子。”
贾敏生怕因为一个熊掌扰了宴席,连忙道:“这一二年,年景都不太好,况且我也不太爱那个。”
贾母这才颔首,没追究下去:“你们斟酌着办,左右我也只是这一口吃的。”
崔氏和王夫人在一旁布菜,老太太坐上首,跟着贾敏、尤氏、黛玉、探春、贾兰、贾桂,至于宝玉、贾琏、贾珠皆在外院入席。
至于几个媳妇都在一旁传菜应候,等贾母吃完,再盛饭入席。
天冷,探春和黛玉也没什么玩法,一处在探春屋里说话。
探春想到今日母亲和伯母都紧张的样子,其实是怕老太太真的细究起租子。
探春蹙眉道:“虽说老太太只一口吃的,当中又要多少心思,就说各色精米就不易得,前儿还担心胭脂米不够。”
“还有上下多少人口,花费都不少,若不仔细打算,必是后手不接。”
黛玉听探春说得有理,频频点头:“确实如此,你们家的人,比我们家……”
探春看向黛玉的眼神充满羡慕:“是啊,我却没有那样的闲钱,去印册子。”
黛玉正想问探春要出集子的事,一直没有消息,原本想问自己能帮什么忙,或者把靠谱的印刷师父介绍给探春也使得。
黛玉疑惑:“前儿外祖母不是说过?”
探春垂眸叹息:“只那一阵的事,没有人提,马上就忘了。”
她又不是宝玉,要什么便有什么,冲着老太太撒个娇的事。
屏风后面人影一闪,宝玉笑吟吟抱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180-200
着一个手炉走进来:“你们在谈些什么?”
见二人不答话,宝玉又笑道:“我都听见了,小小年纪,怎么就愁这些事了?”
黛玉看不下去,好心提点:“这叫未雨绸缪,古往今来,旧时王谢堂前燕还飞入寻常百姓家呢,府上人多,走一步看三步也不为过。”
宝玉浑然不在意,自个儿挨着凳子坐下:“怕什么,反正短了谁,也短不了咱们。”
黛玉别过脸,心底暗骂一声。
蠢材!
作者有话说:
蠢材!蠢材!
我看原著,有一段,黛玉闲时算过荣国府的账,那里宝玉也说,短了谁都不会短了她们。
真的是……家里的爷们是这种态度,你家不败才怪呢!
……感谢在2023-10-24 20:02:232023-10-25 20:40: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只在晋江看红楼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我就是要问为什么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84 ? 第 184 章
黛玉无奈, 冷笑道:“将来老太太的东西,自然都短不了你,常言道, 靠山山倒,二哥哥总该想一想将来的安身立命之法。”
本来黛玉就对宝玉不管不顾闯进来的行为不满, 肯定是他不叫丫鬟通报,外面才半点生息也没有。
一年大过一年,宝玉先前和袭那件事,黛玉回想起来都会做噩梦,真是不讲究。
黛玉是不会哄着宝玉的,贾宝玉虽然会在姐姐妹妹跟前付小做低,但一牵扯读书上进的事, 贾宝玉就要犯痴病。
宝玉当即呛声:“怎么,妹妹也是好见识,我自然比不得两位表兄,走得了仕途,弄得分明学问。”
黛玉可没提让宝玉走仕途,只说寻个安身立命的方法,就像林家也不单指着父亲和哥哥的俸禄过活,家里的花用都是靠祖辈积累的产业经营。
将来宝玉成家肯定也会分得一份产业, 难道不经营。
罢了,终归是他们贾家的事, 一会儿说得多了,不知又传出什么流言。
黛玉懒得与他理论, 更讨厌宝玉把自己的哥哥们也一块贬低。
“我与你说不清, 莫要将我哥哥们牵扯进来。”
话毕, 黛玉披上斗篷, 抱着自己的小手炉,自去大伯母那边。
只留下探春和宝玉,探春哄那个都不是,虽然黛玉说的没错,可是如今宝玉在气头上,探春再说话,怕是真大吵大闹起来。
宝玉是她哥,探春也没那个由头出来争一时之气。
宝玉把手炉往旁边一摔,鎏金铜手炉滚了一个圈,没有散架。
宝玉埋怨道:“好好一个妹妹,也学起追名逐利的做派,真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