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就是小钱钱啊。那你这么上心?”
小毛看黎夏面前摆一堆吃的,她也没怎么动。便干脆挪到自己面前吃了起来。
“全国人民都晓得这是我心头好啊。而且,我做什么生意不是从小到大的?当年黎裳起步的时候钱也很少啊。”
小毛想了想,“那倒也是的。最开始我们一个月才挣多少啊!”
旅行团的人半个小时就集合离开了。他们今天要跑的景点还挺多。
一辆一辆的大巴开走,乐园里的人也少了很多。
黎夏这才和小毛一起出去。
“听说王越洋又去国防大学深造了?”
小毛点头,“要读两年呢。”
“出来就是副师长了,这还不好啊?”
徐海去年升了正团级,刚追上。结果王越洋又有了升迁苗头了。
黎夏问了他几句,好像是他之前带着队伍在中印边境又立功了。
小毛扶黎夏慢悠悠走着。郭权带着人散布在旁,把挤过来的人都挡住了。
“我当初要是也去参加了特种兵,也命大活下来了。你说今天会不会我也有望将星啊?”黎夏忍不住憧憬了一下。
当年王越洋都打不过她的。可后来大家走上不同的道路,她跟他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了。
小毛道:“别,你还是下海造福的人更多。”
黎夏看看郭权,他要不是战场上杀俘虏,还是拿着机关枪突突的。如今怕是军衔也不低。
郭权看出她的意思道:“我没文化、而且年纪大了。王团长这样的大学生兵,人年轻,又立了那么多功,才是提拔的重点对象。”
王越洋升得是非常快的,不过也都是拿命换回来的。
黎夏想了想,“你和顾芬芳交换一下吧,这两年你去北京。超市这边的L7都是轮调的。王子翰的学籍,你问问王越洋需不需要帮忙。”
小毛道:“好,有需要肯定不会跟你客气的。另外,林副厂长是个能人,怪不得你姑父当年极力推荐他。顾芬芳马上回来了,你打算怎么安置他呢?”
黎夏道:“升L7,让他去西部建新厂吧。”
黎夏刚走到最外面的广场,就看到不少人排着队等着跟黎菁合照。
她的国民度比安慧、耿清欢可高多了。那俩人还能走动走动,她差不多就定在那儿了。
二十块钱就可以拍一张,那真的是趋之若鹜。尤其是内地旅行团还没走的时候。
黎明瞪一眼黎夏。看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八零后创业记》860-880
你搞的名堂,我闺女都成拍照工具人了!这么久了,水都不敢多喝。
甚至这里专门替她收钱、找零的都有两个。
如今还不兴扫码支付,都是给的现钱。20块钱也没谁刷卡。所以收钱真还挺忙的。
黎菁挺敬业的,一直保持着微笑。只是变换着姿势,让自己重心不在一只脚上。
亏得她是练舞的人,不然这么久站着还真有点吃不消。
黎夏也有些讪讪的,但此时也没法让她休息。
“我又不提成。你闺女今天光拍照都能挣几万,这还不好么?”
黎明道:“我家又不缺钱。她说了,这钱回头都捐给清凉一夏慈善基金会。”
耿清欢合照挣的钱自然也是这么处理。
而且黎菁说了之后,其他人也纷纷表示这么做。
本来收20块钱,就是为了设个门槛。不然,按之前内地旅行团在的时候的架势,她们得被挤成照片。
黎夏道:“捐给红十字会吧,清凉一夏不收捐款。”
“为什么?”
“省得有人的手顺着就伸过来了。我就单纯做个慈善,懒得跟那些家伙斗智斗勇的。”
目前为止清凉一夏的资金都是自筹,谁的手都插不进来。
黎夏正打算往里走,重点在里头呢。忽然看到一个有些眼熟的身影。
她眼都瞪大了,然后拉拉黎明的袖子,“你看那是谁。”
黎明的眼也瞪大了,盯着那个躲着他视线的女人:闻樱。
然后把头转开,省得被黎菁注意到。
黎夏道:“她家的事都解决了?”
“解决了,老头子走了几个月了。她和老头长子一人分了一半遗产,达成协议和平共处。”
那些钱有些来路不明,但又不是什么太大的数目。没人故意去检举揭发,不至于出事。
为了钱、为了老头的身后名声。老头还在的时候,双方坐下来协商解决的。
“所以,她这是在我网站的广告上看到了,带儿子来香港旅游,顺道找菁菁合照啊?估计看你站了半个小时都不走,她心一横就带着儿子在后头排队了。我走了,你自己解决吧。”
黎夏撑着腰走开了,和小毛一起往里头走去。
大陆旅行团走了大几千人,乐园里终于不是水泄不通了。
而黎明这会儿拿铁了心排队合照的闻樱还真没什么办法。
只能看着她越排越近、越排越近。
颜甯同魏蓉、古娜一起在里头逛了一圈出来。路上和黎夏打了个招呼,走过来看他后槽牙都鼓起了,忙快步走过来,“怎么了?”
众目睽睽的,难道还真有人敢吃菁菁的豆腐不成?
黎明道:“那边排第七个的是菁菁生母。”
“啊?”颜甯下意识要转头去看,又忍住了。
“小声点,我不想让她知道。”
闻樱和儿子排到黎菁跟前。
她儿子仰头道:“黎菁姐姐,我好喜欢你哦!我和妈妈特地从内地赶来的。”
黎菁低头对他笑笑,又对闻樱道:“谢谢你们!”
三人一起合了一张影。
闻樱一直盯着黎菁看,都挡到后面的人了。
“妈妈,走了——”
他们过去后面打印的地方领走了相片。
黎明做了几个深呼吸。碍着那小孩在,也没有立即上去找闻樱。
只让人跟着。看他们在哪里落脚,回头再说。
黎夏和小毛慢慢悠悠的一个场馆一个场馆的逛。
第一个场馆自然是属于《朝花夕拾》的。
然后是影视子公司几部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
都是戏中的场景搭设,还能试穿戏服。还有演技课的老师指导。演得好的,甚至有机会和原男主、原女主对戏。
开园庆典嘛,肯定有福利。
而程程和王子翰他们都在旁边的儿童乐园玩耍。游乐场基本的项目,这儿都有。
玩儿累了,还有小卖部卖零食和喝的,都是直接从深圳的超市拉过来的。
另外,魏蓉还带了深圳餐馆的人过来搭建了临时的灶台。桌椅摆上,就是一个移动的黎夏餐馆。
中午这里提供饭菜、面条,甚至连黎夏妈当年那个手摇石磨豆浆都有。这还是餐馆的一大特色呢。
这会儿服务员正在很有韵律的推磨。
黎夏妈和婆婆就在这儿看着。黎夏妈还道:“没想到这还一直保留着呢。很醇厚的!一会儿开十五分钟就可以喝了。咱们先去走走。给我们留两碗啊!”
“二位老太太放心逛去,肯定给你们留着。”
一路上都有黎裳的人在卖周边。这几年做周边也都做出经验来了,十分的精致、可爱。
一个‘陆宜’娃娃,再加一个‘方中信’娃娃才99块。
‘陆宜’父母的玩偶娃娃加起来88块。
各处场馆都很热闹,黎夏就没进去细看。她和小毛直接到了最后一个场馆。
黎好这会儿就在这儿,她在帮她爷爷收钱。
这个场馆都是黎夏请来的老手艺人。
她当初不是拍过十二期非遗传承的纪录片么。
竹编、印染、扎绒花等等。这些手艺人这几年日子都比从前好过了。
但是影响力还是不足。
黎夏之前筹备的时候就想到了他们。
香港是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可以让这些老手艺人来做一个展销、推广,宣传我们的非遗文化。
同时,也可以让这个乐园上个档次。
因为是黎夏主办的,这些老手艺人本着对她的信任,都不远千里的来了。
之前开园的图文消息上传到网上,很多对这些手艺感兴趣的香港人或者外国人直奔这个场馆而来。
黎夏主要就是进来看这个场馆情况的。
现场很多人在拍照、在录制,尤其是那些外国友人。
第864章
这些老手艺人接到田瑶打去的电话,到离家最近的黎夏超市报到。
然后就被送到了深圳,在深圳的员工中心住着。
这段时间都在准备自己拿手的物品。今天摆出来,数量还是挺多的。
价格也是黎夏找人帮他们定的。回头交6%的平台抽成费给她,食宿和车旅费用也会从中扣除。
剩下的就都是自己的。
黎夏承诺了,如果卖不出去,一切费用她包了。
她说的话,老手艺人们还是肯信的。
前些年他们都过得苦哈哈的。是她拍的纪录片,让他们受到了一定的重视。
也是她的超市这么些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八零后创业记》860-880
年一直在代销他们的产品。
6%的代销抽成,多年不变。
于是各自都备了不少货。
这会儿香港人和外国人看到了,纷纷掏钱购买。
每个摊子黎夏给他们配了一个懂粤语和英语的工作人员做介绍。
然后他们自己带来的晚辈帮着收钱。
这次的展览,黎夏是跟文化部门报备过的。政府门也很赞成这样的活动。
三叔的摊子前面很多人在看。
他老人家什么东西看过,想一想都能编得出来。
帮他做介绍的工作人员跟人用英语介绍道:“这是祖传的手艺”
三叔和黎好都听不懂,反正一个怡然自得的编着,一个乐呵呵的收钱。
这会儿各个摊子生意都很好,老手艺人们都乐呵呵的。
黎好才八岁,但是钱她是老早就认得的。收钱、找钱还挺麻利的。
黎夏轻咳两声,用英语道:“才传了两代人,还称不上祖传。”
她03年过年的时候在黎家村反复找人问过。这就是她爷爷那辈才开始的。
虽然她要推广,但不敢胡乱往脸上贴金。
她指着墙上的视频给围观的外国友人介绍着。
这还是当年黎菁和她三爷爷一起拍的宣传视频,如今弄成了英文版的。
这些外国人倒是不少都认得黎夏。如今网络太发达了!
便有人问道:“黎总,你怎么会这么清楚的?”
黎夏指指三叔,“这是我的亲叔叔。”
当年拍这个视频的时候,有所关注的人就知道这是她亲叔了。
不过黎夏跟这些外国友人说了,请他们如果要上传照片、视频,把黎好的脸遮住。
她扭头对工作人员道:“实事求是的说就是了。”
按照非遗甄选的标准,三叔入围不了。
不过当年拍纪录片就是从三叔开始的。而且这几年他手艺又长进了,还玩出了不少新花样。
而且竹编,也是编织的一种,有古老传承的。
三叔问道:“夏夏,洋人说什么?”
“夸您手艺好。您不用管,径自编您的就好。”
旁边是中国结的摊子,大大小小的中国结摆着、挂着,大的有灯笼那么大,小的只有核桃大小。
外国人看了大呼中国人的手艺神奇。
一边看摊子、一边继续编的手艺人,递给黎夏一个里头变成平安字样的中国结,“黎总,送您一个平安!”
“谢谢!”黎夏两手接了过来。
同她一起的小毛得了个‘发财’。
“她大概觉得你已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