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40-5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着一大一小两只木船,显然,这两只木船,正是为去湖心别馆而准备的。

    此时远看湖心别馆,在清早艳阳之下,琉璃瓦光彩奕奕,左右两幢楼阁式建筑,雕梁画栋,飞檐斗拱,中间以回廊沟通,既显得气派非凡,又有幽深清丽之情调,不觉令人倾倒。

    宋慈叹道:“不愧是大手笔啊,没想到别馆建得如此讲究。”

    何县丞道:“谁让人家岳父是有名的富商呢。”

    正说着,湖心岛上传来喊话声道:“你们是什么人?这里是知县徐大人的别馆,你们没事去别处玩。”

    何县丞道:“放肆,这位是广南东路宋提刑宋大人,本官是开建县丞,你等速速划船过来,接受问讯。”

    那人犹疑了一会儿,便划着停在别馆面前的一只小船过来了。

    等那人到了宋慈等人近前之后,县丞问他道:“你叫什么名字,是谁让你守在这里的?”

    那人道:“小的李朴,是徐知县徐大人雇我守在此处的。”

    何县丞道:“守在这里作甚?这别馆不是早就废弃了吗?”

    李朴道:“徐大人未言废弃啊,只是他公务繁忙,没空来此,又怕别馆无人,馆内东西会被人偷,于是就雇小的来守。”

    何县丞道:“你是何时来此值守的?”

    李朴道:“就是别馆停工以后啊,停工前这里都有人的,徐大人的管家带着几个家丁都在,所以不须要看管,一旦停工,这里没人了,徐知县就雇我前来值守。”

    何县丞道:“就你一人吗,这荒野之地,你又怎么吃饭呢?”

    李朴道:“明天会有人来替我。值守别馆的一共有两人,我们每两天一换,来之前带足干粮t?就行。”

    何县丞道:“知道了。现在宋大人与本官要进别馆查看,你来领路吧。”

    李朴道:“未经徐大人允许恐怕不好吧。”

    何县丞道:“徐大人已经被捕下狱了,你最好清醒一点。”

    李朴一哆嗦,道:“那好,那小的领路就是。”

    于是众人分头往三只船中坐下,划至湖心岛,来到了别馆面前。到了近处,宋慈才知,别馆两幢楼,各有名字。左边一幢,叫“东喜楼”,右边一幢,叫“庆湖楼”,两幢楼用了“东湖喜庆”这四个字来命名,可谓匠心独运,寓意吉祥。

    宋慈在东喜楼前驻足一番之后,便令李朴打开房门,进入楼中查看起来。

    别馆毕竟没有完全竣工,因此里面的陈设其实非常简单,楼上楼下很快就看尽了,也没什么异常发现,只觉得壁上窗上一些彩图,画得非常精美,众人议论纷纷,何县丞说那就是崔文川的手笔。

    宋慈驻足欣赏,赞美一番,道:“走,穿过回廊,去‘庆湖楼’看看。”

    于是众人便遵照宋慈的意思,前往“庆湖楼”查看。

    “庆湖楼”显然比“东喜楼”要修得更加成熟,里里外外基本算是竣工状态了,屋里的陈设也明显要比“东喜楼”丰富。各式的桌子,椅子,书画,香炉,几案,书架……无不精雕细琢,华丽精致。

    而正当众人津津有味地留连观赏间,武德庭却挠头奇怪道:“我记得这书桌边的青铜鼎明明是一对啊,现在怎么只剩下一只了?”

    宋慈道:“你如何知道这青铜鼎原先是一对的?”

    武德庭道:“这对青铜鼎是我父亲送的贺礼啊,一只是龙纹的,一只是凤纹的,是特意为了庆祝别馆落成,从有名的礼器店‘崇古堂’买来的,我印象很深,不会有错的,但现在只剩下一只龙鼎了。”

    何县丞道:“其中一只会不会被徐知县拿到别处去了,或者送人了?这别馆建成以前,就有不少徐知县的亲友来参观,如果参观者看上了这青铜鼎,徐知县将其中一只送给某位贵客,也是有可能的。”

    武德庭道:“或许吧,不过要送也不应该把好好的一对鼎,拆散了送吧。”

    何县丞被武德庭这么一说,倒也哑口无言,不知怎么回复了。宋慈没有插话,但看神情,也似乎对此有所思量。

    “走,去楼上看看吧。”宋慈道。

    “宋大人请。”何县丞道。

    于是一行人又鱼贯地走上楼梯,来到二楼。刚到二楼,宋慈的注意力便被西墙吸引住了。吸引宋慈的,倒不是西墙有什么好字好画,而是它的杂乱无章。

    不仅宋慈理解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都无法理解,这庆湖楼二楼的西墙,为什么要用红漆涂成血淋淋的一片,半晌,还是萧景看出端倪,道:

    “大人,我觉得这红漆是在掩饰什么。仔细看去,这西墙原先是画了画的,可不知为什么,都被这大片红漆给涂抹,掩盖了。”

    宋慈道:“你说得对,宋某也已看出来了,而且涂红漆的人,明显心浮气躁,胡乱涂抹一通,一些边边角角的地方,没有顾及到,导致底下的画,有部分构图,线条,还是露了出来,没被红漆所掩盖。”

    何县丞诧异道:“这可真是奇怪了,这到底是谁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分明是在搞破坏,完全糟蹋了这堵墙啊。”

    宋慈道:“你说得没错,何大人,这确实是在搞破坏,也确实是糟蹋了这堵墙。那么可以想见,这么做的人,只可能是徐扬徐知县本人了。除了他,没人有这胆子,敢把知县大人的别馆给糟蹋成这样。现在的问题是,徐扬为什么要这么做?”

    何县丞道:“莫非是徐知县不喜欢底下的那幅画吗?”

    宋慈道:“这别馆的彩绘和画作都是著名画师崔文川的杰作,崔文川曾经也是徐扬岳父顾琰的座上宾,顾琰的如意山庄就是他作的彩绘。

    能被大富商请去作画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宋慈探案之毒阎罗》40-50

    的人,想必不是泛泛之辈,而徐扬在请崔文川来别馆作画之前,早就已经知道,他岳父的如意山庄,正是崔文川作的彩绘了,知道了,还要请,说明徐扬对于崔文川的画技是充分认可的。

    东喜楼的彩绘和画作,以及这庆湖楼一楼的画作,大家也都看到了,无不是技艺高超,巧夺天工之杰作,就算二楼西墙的这幅画作,稍有失误,但崔文川的实力摆在这儿,想必也不会失误到哪里去,徐扬何苦至于整面西墙都毁掉,也非得把这幅画作给涂抹,掩盖了呢?诸位仔细想想,这正常吗?”

    萧景道:“下官认为,徐扬之所以要用红漆,抹掉崔文川留在西墙上的这幅画,其原因与这幅画的画技无关,而是与画的内容有关。

    论画技,崔文川已经一次次地证明了自己,相信不会突然出现大失误的,那么剩下的,便是绘画的内容了。

    下官认为,崔文川一定是‘以画代口’,在这墙上,画了一些足以令徐扬感到不快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也果然刺激到了徐扬,并最终导致了二人的决裂,而崔文川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

    宋慈道:“好,很好,萧景所说的‘以画代口’,是说到此事的关键处了。遥想神宗年间,郑侠因不满‘王安石变法’,不也画过‘流民图’进呈神宗吗?这便是‘以画代口’,以画来发泄愤慨,以画来发表进谏。而王安石不也因此离职了吗?

    然而王安石走后,又推荐吕惠卿担任参知政事,‘新法派’继续把持朝政。郑侠仍然不满,再次‘以画代口’,画了唐朝的奸相李林甫,卢杞,来暗讽吕惠卿,吕惠卿奏请郑侠死罪,而神宗不忍,只将郑侠流放英州。

    宋某又想到姜文英在徐扬的岳父面前,曾经直言他对于徐扬的不满,说他是‘面善而心狠,量狭而性躁”,当然,这不满是姜文英用嘴巴说出来的。

    那么作为画师的崔文川呢?他如果对徐扬有所不满,他会不会像神宗年间的郑侠一样,‘以画代口’,来向徐扬抗议呢?

    宋某认为是完全有可能的。只不过郑侠幸运,因为神宗的护佑,逃过了一死,而崔文川不幸,便成了徐扬手下的怨鬼。”

    萧景道:“大人所言,句句深合我心。下官以为,接下去要做的,当以搜寻崔文川之尸骨为急。只要东湖湖底,果真起获崔文川之尸骨,则‘鱼龙献宝’事件无异于是坐实了,武氏父子对于‘徐扬杀崔’的推测,也就有了最可靠的佐证。”

    宋慈道:“茫茫东湖,你认为徐扬会将崔文川的尸体沉于何处?”

    宋慈如此一问,萧景一时倒也无法回答,不觉陷入沉思里去了。

    第四十七章 遗骨重现

    东湖是一个几乎接近正圆形的湖泊,因此当地百姓又把它叫做‘龙眼湖’。而别馆所在的湖心岛,又几乎在湖的中央,所以要沉尸湖中,只能先把尸体装在船上,再划船出去沉尸。

    然而靠近湖心岛与靠近堤岸的水域,因为水量太浅,都不适合用来沉尸,水量最深的地方,当是堤岸与湖心岛的中间,因此,萧景认为,如果要寻找水中的尸体,就应该把船划到堤岸与湖心岛中间部分的水域。

    对此,周辕说道:“这部分水域,是一个大圆环啊,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方位的水域,都有最深的地方,如果划船一一去试,十分费时费力啊。”

    萧景道:“多下几条船,多找几个水性好的‘浪里白条’,多个方位,同时进行搜寻,便能大大缩减时间。”

    周辕道:“有道理。听听大人的意思吧。大人,您怎么看?”

    宋慈沉思了一会儿,道:“萧景的推断还是可取的,但八个方位同时下水搜寻,无疑太过费时费力。宋某认为,我们应该再往深处想,好好推断,徐扬会在什么时候沉尸?会最有可能在哪个方位沉尸?”

    一会儿,萧景重又说道:“大人,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我先说徐扬会在时候沉尸?我的回答是晚上。

    因为东湖的周围,都是茶山竹山和果园,白天的时候,会有农人在四周山上劳作,如果选择白天划船沉尸,那就保不准会被山上的哪个农夫看到,因此,徐扬必不会冒此风险,而是会选择在杀了崔文川之后,等待夜色降临,再划船沉尸。

    至于沉尸的具体方位,刚才是我欠缺考虑了。现在我不认为有八大方位适合沉尸了。适合沉尸的地方,可能只有东北,西北,正北这三处,甚至于只有正北这一处了。”

    周辕叹了口气,道:“原来如此,大人,我也想通了。”

    宋慈道:“是吗,周辕,你来说说。”

    周辕道:“东湖只有南边一个入口,湖心岛的别馆也是t?坐北朝南的布局。而武德庭说过,徐扬修建这座别馆的目的,是公事之余休闲垂钓,宴饮起居,招待宾客之用。

    那么,我们不妨想像一下,三五成群的宾客从南边坐船来到别馆,登上别馆后,走走看看,碰上天气好,或可将桌椅搬出,在院子里吃饭,喝茶,谈天,钓鱼……

    这些人目光所及,大都集中于东,南,西,东南,西南等这些个方位,如果说,崔文川的尸体,是沉在这些方位了,则四方宾客,时时看着,徐扬能安心吗?

    而且徐扬也好,宾客也好,还有可能要在湖心别馆上伸竿放线,在湖上钓鱼,因湖心别馆是坐北朝南的布局,则宾客最有可能的,还是对着东,南,西,东南,西南等这几个方向,伸出鱼竿,抛出鱼线,而如果尸体是沉在那几个方位的,则徐扬心里能踏实吗?

    加上东湖并非徐扬私人财产,各地百姓也可前来捕鱼,钓鱼,他们从南边的入口进入,因此捕鱼,钓鱼的地方,大概也就集中在东,南,西,东南,西南这几个方位,如此看来,这几个方位,是不利于沉尸的。

    真正适合沉尸的,也就东北,西北,正北,这三个方位,尤其是正北,此方位对于来东湖捕鱼钓鱼的百姓来说,是距离最远的方位,而且有坐北朝南的湖心别馆在前面挡着,百姓们的视线被遮住不说,而且任谁也不敢经过知县大人的别馆,划船到北边去捕鱼。因此综合看来,正北这个方位,才是最安全,最适合沉尸的方位。”

    萧景道:“大人,属下的看法与周兄一样。东湖的正北,湖心别馆的背面,水量最深之处,便是沉尸之地。”

    宋慈的脸上划过一丝笑意,对何县丞道:“何大人,去找开建县的‘浪里白条’过来吧。”

    “是,大人。”说罢,何县丞便带人往岸上去了。

    对于何县丞来讲,开建县的民情,比他手指上的螺纹还要了解。所以上岸没多久,他就带了两名水性极佳的船夫过来了。

    “大人,你叫我们来,到底是要找什么东西啊?”其中一个留着八字须的船夫问道。

    何县丞道:“不瞒你们说,东湖发生了一起命案,我们怀疑在东湖北面的水域,有一具沉尸,现在要麻烦二位潜入水中,进行确认。如果真的有,就麻烦二位把尸骨打捞上来。”

    “什么?尸骨?大人,你怎么能跟我们开这种玩笑呢,我们还以为是要打捞沉船上的宝贝啊,哪里想到会是尸骨呢……”

    “又不是让你们白白做事,会给你们工钱的。”

    “可是大人,我们是九曲河上专门打捞沉船的船夫啊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