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北宋捞兄日常 > 正文 第 49 章

正文 第 49 章第1页/共1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北宋捞兄日常》第49章

    苏辙这等说辞,众人只觉得有几分熟悉。

    众人再仔细一想,哦,当初童试时苏辙好像也说过这等话。

    当即众人心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此次乡试大概苏辙是极有把握的。

    反观苏轼,从上马车之后就未与众人说过什么话,惹得苏洵等人心里不免是惴惴不安,苏轼一向略有几分自负,若胸中有沟壑,定会实话实说的。

    难道,苏轼对自己没有把握?

    接连几日,苏家上下所有人都不敢多问苏轼一句。

    后来还是苏洵见着苏辙歇息之日后心情不错,便要苏辙前去问一问苏轼,更道:“……人生在世,本就是起起伏伏,又有谁会一帆风顺呢?”

    “八郎,你去告诉六郎,如今他也才十四岁,就算真的落榜,二年后再来就是了。”

    苏辙虽年仅十一岁,但却是不折不扣的养生党,深知熬夜对身体毫无益处,所以这几日一直呆在屋子里好生歇息。

    他认真想了想,道:“爹爹,应该不是如此。”

    “那日出贡院时,六哥分明与我说他考的还不错。”

    他还是去了苏轼房中一趟。

    他走进苏轼房中时,苏轼正坐在书桌前,眉头微皱,不知在想些什么。

    苏轼身边,更是散落丢了一地的纸。

    任谁看到这一幕,都会觉得苏轼定是乡试没有发挥好。

    唯有苏辙将散落地下的宣纸一张张捡了起来,整理齐整,递到苏轼手中:“六哥还在想乡试的题目?”

    最后一场乡试考的是“色难有事”。

    此题出自《论语·为政》第八章:“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此为截搭题,以上一句和下一句句头搭配成题,这题目并不怪异,可以说是中规中矩。

    可越是这等中规中矩之题,答起来才更能知晓真章。

    苏轼点点头,正色道:“乡试时,我是以‘色非伪为,事可进征焉’为破题,可我回来后思来想去,只觉得此破题法太过于平庸,似乎还可以更好。”

    苏辙略一想,就觉得苏轼这话说的有些道理。

    若他来选,定不会选此破题之法,不是说不好,而是说不符合大流,颇有标新立异之嫌。

    当然,他的破题比苏轼的更不如,虽符合大流,却是无功无过,以“为问孝者论色难,不在有事唉”,虽不会落第,却也不会名次太过于靠前,毕竟如今他才十一岁而已,可不想太过拔尖。

    想及此,苏辙忍不住道:“六哥何必再想这些?乡试都已经过去了好几次,就算你能想出更好的破题又如何?难道还能重新来过吗?”

    说着,他打趣道:“你是不知道,如今爹爹和娘他们看到你这样子,只以为你没考好。”

    “对长辈们来说,你若是落榜倒是小事,可因此伤了自己的身子却是大事!”

    苏轼一听这话是脸色

    一变,正色道:“我怎会落榜?

    何必担心?郭夫子与张道长都说了,六郎与八郎此次乡试并无太大问题,我看他们两个倒像没事人似的,你和八娘却是着急的很。””

    程氏正色道:“话虽如此没错,但一刻没放榜,我悬着的一颗心就放不下来……”

    她这话还没说完,就见贡院大门缓缓打开,在场之人都蜂拥涌了过去。

    程氏下意识也往那儿走去,可没走几步,却胜出近乡情怯的感觉来,指了指平安道:“你去找找来福和元宝,看看六郎与八郎中了没有。”

    来福与元宝一早就候在放榜处,只为第一时间看到自家两个少爷榜上有名。

    平安连声应下。

    他很快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不多时,贡院门口就热闹起来,有人垂头顿足,有人哭天抢地,甚至还有人寻死觅活……虽说不论乡试还是会试,北宋的录取率都不算低,但能够高中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