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北宋捞兄日常》第51章
因时间紧张,留给苏辙与家人欢聚的时间只有一日而已。
这一日,出嫁的苏元娘,苏五娘,苏八娘等人都回来了,再加上已成亲的苏位,苏修一家子,小孩儿跑的跑,闹得闹,已是热热闹闹一大家子人。
可最上首的位置却是留了出来。
这位置是给故去的苏老太爷留的。
苏辙好几次眼神都看向那位置,甚至今日一大早还去正院拾掇了苏老太爷留下的那片菜园子。
他知道翁翁这辈子喜欢的东西没多少,那片菜园子就是其一,这几年不管他多忙,但那片菜园子并没荒废,甚至比从前还要郁郁葱葱。
程氏看到苏辙的眼神,走了过去,轻声道:“八郎,你放心,我已吩咐人照看着正院那片菜地,还有你翁翁的坟前,也是时常会有人前去打扫上香,更不会忘记给他带两壶酒过去的。”
苏辙嘴巴动了动,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虽说他是冒牌货,但十六年的时间相处下来,他已将程氏当成亲生娘亲。
想了又想,他还是道:“娘,谢谢您。”
“傻孩子,谢我做什么?”程氏看着这个早熟早慧的儿子,按理说从小到大这儿子并不曾让自己担心过什么,可如今她却是最担心这个儿子:“你与你爹爹,你六哥不一样,从小话不多,有什么事情喜欢藏在心里,自己解决。”
“明日一别,只怕你最早后年才会回来……若遇上什么事儿,不必这般要强,不必都放在心里,高兴就笑,伤心就哭,你啊,也只是个十六岁的孩子了。”
她抬起手,难得摸了摸苏辙的脑袋,声音愈低:“若是不知道该怎么与你爹爹,与你六哥说,写信回来告诉我,兴许我能替你想想法子。”
这般亲昵的动作,在苏辙小时候都少有。
他知道程氏在想些什么,无非想着苏洵年轻时是多次出远门,苏轼也成了亲,是不折不扣的大人,想必唯独放心不下年幼的他。
他一把攥住程氏的手,笑了笑:“娘,您放心好了,我今年都十六岁了,可不是小孩子。”
“再说了,还有爹爹与六哥和我一起了,您不必担心……”
儿行千里母担忧。
在程氏心里,别说苏辙才十六岁,就算今年六十岁,仍是个小孩。
恰逢苏轼也凑了过来,程氏便对着两个儿子是千叮咛万嘱咐,说着说着竟是眼眶红了。
别看程氏性子爽利,看似刚强,但如今说什么都是舍不得的。
苏八娘等人见了,搂着她的肩是又哄又劝,可不仅没叫她止住眼泪,却叫她的眼泪越掉越厉害。
最后苏轼更是自信满满道:“……娘,您别哭啦,这次我与八郎前去汴京是考进士,是出人头地去的,到时候我们兄弟两人双双中进士的消息传回眉州,您就等着旁人羡慕您吧。”
“我若是您,高兴都来不及,又怎么会哭?”
他这话一出,大家是哄堂大
笑。
,就当苏辙坐马车坐的浑身要散架时,他终于看到了益州城门,只觉得看到了希望。
益州乃是四川都城,比起眉州来繁华许多,苏辙刚行至城门口,光听喧嚣声就能感知城内的热闹。
等着步入城内,苏辙更是惊呆了。
街上的酒楼、屋宇、布庄、金楼银楼……可谓鳞次栉比。
更不必说足足在眉州呆了十九年的苏轼,看到这一幕更是张大了嘴,真真是一副刘姥姥初进大观园的模样。
苏洵笑着道:“……益州的确比眉州繁华许多,可比起汴京来却不知差上几许,等着你们到了汴京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热闹。”
苏轼聪明,接受能力也很强,很快从这等热闹中缓过神来,您说的是,八郎足足花了数万贯才在汴京买下一套三进的院子,相同的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