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热疗养生 > 正文 第9章 人体经络与穴位(五)

正文 第9章 人体经络与穴位(五)(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的头痛头晕;此穴位于肘部,具有通经络,调气血、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之功,用于治疗上肢痿痹、瘫痪诸疾。

    配伍应用:便秘(实证):曲池、中脘、足三里、内庭(《针灸学简编》)。

    肠痈:曲池、阑尾穴、足三里、上巨虚(《针灸学概要》)。

    呕吐,肝气犯胃:曲池、肩髃、中脘、足三里(《针灸学简编》)。

    痰厥头痛:曲池、丰隆、风池(《增订中国针灸治疗学》)。

    目红肿生翳:曲池、睛明、攒竹、瞳子修、太阳、合谷(《新针灸手册》)。

    齿痛:曲池、少海、阳谷、阳溪、二间、液门、颊车、内庭、吕细(《神应经》)。

    颈肿:曲池、合谷(《增订中国针灸治疗学》)。

    痔疮:曲池、合谷、三里(《针灸大成》)。

    半身不遂、中风:曲池、绝骨、昆仑、合谷、肩髃、手三里、足三里(《针灸大成》)。

    胸中满:曲池、人迎、神道、章门、中府、临泣、天池、旋机、府俞(《备急千金要方》)。

    手五里,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大禁、五里、臂五里、尺之五里、手之五里。属手阳明大肠经。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主要用于胸肺及局部疾患。咳嗽、咳血、心下胀满、中风偏瘫、治肘臂疼痛挛急、寒热疟疾、身黄嗜卧、瘰疬等。是穴位诊断肺炎的定性穴。直刺05~1寸;可灸。

    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肱肌。浅层有臂外侧皮神经和壁厚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肌皮神经肌支和肱深动脉分布。

    主治:主要用于胸肺及局部疾患。咳嗽、咳血、心下胀满、中风偏瘫、肘臂疼痛挛急、寒热疟疾、身黄嗜卧、瘰疬、肘臂疼痛挛急等。

    功效:本穴为本穴属手阳明大肠经,穴居上臂外侧前缘,故可治疗肘臂疼痛麻木,刺之有疏利关节之功效。此外尚可治疗痎疟、颈疬,《类经图翼》:“腹满气逆,寒热瘰疬,目视?? ,痎疟。此之渭也”。

    配伍:配常配肩肩髃、曲池疏利关节、通经止痛治疗肘臂挛痛;配扶突、合谷化瘀散结治疗颈项瘰疬。

    臂臑,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头冲、颈冲。属手阳明大肠经。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布有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及旋肱动、静脉的分支和肱深动、静脉。主治肩臂疼痛,颈项强急,瘿气,瘰疬,及肩关节周围炎,急性结膜炎等。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

    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皮肤由臂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稍厚,富为脂肪组织。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穿过三角肌中点。该肌由臂丛后束腋神经支配

    配伍:配强间主治颈项强;配手三里、大迎主治颈部淋巴结核

    肩髃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出自《灵枢·经别》。此腧穴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有疏经通络,理气化痰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瘾疹等病症。

    解剖定位:在三角肌上部中央;有旋肱后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腋神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功效机制:疏经利节,祛风通络、理气化痰 此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肩关节,并与阳跷脉相交会,故疏经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为治疗上肢痛、麻、凉、瘫诸疾要穴;此穴还具有祛风通络、清热止痒的作用,可治疗外感风邪或风与血分之热相搏于肌肤之间所致的风热瘾疹;此穴的通经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瘿气。

    主治病症:中医病症:肩臂痛,半身不遂,手臂挛痛,不能上举,手背红肿,四肢热,瘿气,乳痈等。

    配伍应用:背及肩臂肿痛:肩髃、风门、中渚、大杼(《针灸大成》)。

    臂细无力,手不得向头:肩髃、臂臑(《针灸大成》)。

    半身不遂:肩髃、曲池、列缺、合谷、手三里、环跳、风市、委中、绝骨、丘墟、阳陵泉、昆仑、照海(《神应经》)。

    隐疹:肩髃、曲池、合谷、曲泽、手三里、环跳(《针灸逢源》)。

    瘰疬:肩髃、支沟、足三里、手三里(《简易普济良方》)。

    瘿气:肩髃、大空(《世医得效方》)。

    巨骨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出自《素问·气府论》。此腧穴在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有通经活络,化痰散结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肩臂挛痛、臂不举,瘰疬,瘿气等病症。

    解剖定位:在斜方肌与冈上肌中;深层有肩胛上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分支、副神经分支,深层有肩胛上神经。

    功效机制:此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肩关节,并于阳跷脉相交会,其疏经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为治疗肩背上肢沉重、酸痛,屈伸,抬举不利、功能障碍诸疾要穴;此穴具有通经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瘿气。

    主治病症:中医病症:瘰疬,瘿气,瘾疹,惊痫,吐血,肩背痛,不得屈伸,半身不遂等。

    西医病症: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及肩部软组织损伤,吐血,胃出血,颈淋巴结结核,高热痉挛,下牙痛等。

    配伍应用:肩背痛:巨骨、天牗、缺盆、神道、大杼、天突、水道(《备急千金要方》)

    臂不举:巨骨、前谷(《备急千金要方》)

    咯血:巨骨、孔最、尺泽、鱼际(《针灸学》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