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直刺03~05寸。
功能作用:传递水液。
配伍配三阴交、关元主治月经不调。
照海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有腧穴之一,位于踝区,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 在足大趾外展肌的止点处;后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主治精神、神志病症;五官热性病证,妇科病证,小便频数,癃闭。操作方法为直刺05~08寸。
功能作用:吸热生气。
解剖:在足大趾外展肌的止点处;后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
配伍:佩列缺主治咽喉肿痛;
配中极、三阴交主治癫痫;
配肾俞、关元、三阴交主治月经不调。
复溜穴,经穴名,人体下肢穴位之一。 出自《灵枢·本书》,别名昌阳、伏白、外命。属足少阴肾经,经(金)穴。
穴位解剖:穴位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趾长屈肌、胫骨后肌。皮肤由隐神经的小腿内侧支分布。隐神经是股神经中最长的一支。该神经自股三角内下降,经其尖进入股?管。在该管的下端,与膝最上动脉共同穿股收肌腱板,离开该管;继在膝内侧缝匠肌和股薄肌之间,穿深筋膜,伴大隐表脉下降至小腿内侧,至小腿下三分之一处,分为二支:一支继续沿胫骨内侧缘下降至内踝;另一支经内踝的前面,下降至足的内侧缘。隐神经可与腓浅神经的足背内皮神经结合。上述的趾长屈肌和胫骨后肌等由胫神经的肌支支配。
交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阴蹻。属足少阴肾经。阴蹻之郄穴。在小腿内侧,当太溪直上2寸,复溜前05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部为筋神经束干和胫后动、静脉。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闭经,泄泻,便秘,痢疾,疝气,睾丸肿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功能作用:外散寒冷水湿。
解剖:在胫骨后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之间;有胫后动、静脉分布;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和胫神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配伍:配三阴交主治月经不调。
功效:益肾调经,调理二便。
筑宾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小腿内侧,当太溪穴与阴谷穴的连线上,太溪穴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主治癫痫狂症,呕吐,疝气,小腿内侧痛。操作方法为直刺1~15寸。
功能作用:散热降温。
解剖:在腓肠肌和趾长屈肌间;有胫后动、静脉分布;布有腓肠肌内侧皮神经、小腿内侧皮神经和胫神经。
配伍:配鸠尾、中脘主治癫痫;
配膀胱俞、三阴交主治尿赤尿痛。
阴谷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上,半腱肌肌腱外侧缘。 在半腱肌腱外侧缘,有膝上内侧动、静脉;布有股内侧皮神经。主治癫狂,泌尿生殖系疾患,膝股内侧痛。操作方法为直刺1~15寸。
功能作用:冷降浊气。
解剖在半腱肌腱外侧缘,有膝上内侧动、静脉;布有股内侧皮神经。</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