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功效:理气止痛,润肠通便。
商曲,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高曲、商谷。属足少阴肾经。位于上腹部,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9肋间神经。主治胃痛、腹痛、腹胀、腹泻、便秘、腹中积聚。直刺1-15寸。
功能作用:益气健脾,消食导滞。
解剖: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9肋间神经。
石关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在腹直肌内缘;布有腹壁上动、静脉;有第7、8、9肋间神经分布。主治呕吐、腹痛、便秘等胃肠病症;不孕。直刺1~15寸。
功能作用:升清降浊。
解剖:在腹直肌内缘;布有腹壁上冻、静脉;有第7、8、9肋间神经分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配伍:配足三里、建里主治腹胀、腹痛。
阴都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在腹直肌内缘;布有腹部上动、静脉;有第7、8、9肋间神经分布。主治胃肠病症;月经不调,不孕。操作方法为直刺1~15寸。
功能作用:降浊升清。
解剖:在腹直肌内缘;布有腹部上动、静脉;有第7、8、9肋间神经分布。
配伍:配足三里、建里主治腹胀、腹痛
腹通谷,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主治腹痛,腹胀,呕吐,消化不良等。直刺05-08寸。
功能作用:清降浊气,健脾除湿。
解剖:在腹直肌内缘;布有腹壁上动、静脉;有第6、7、8肋间神经分布。
配伍:配足三里、天枢主治胃痛。
功效:健脾和胃,宽胸安神。
幽门,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报名上门。属足少阴肾经。位于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7肋间神经。主治腹痛、善哕、呕吐、腹胀、腹泻。直刺05-08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伤及内脏。
功能作用:健脾和胃,行气导滞,通经下乳。
配伍:1、配玉堂穴治大烦心呕吐。
2、配地机穴、阴陵泉穴、水分穴、小肠俞穴治不嗜食。
3、配商丘穴、通谷穴治呕吐。
4、配大敦穴、石关穴、通谷穴、胆俞穴治干呕。
5、配中脘穴、胃俞穴治嘈杂。
6、配下廉穴、太白穴治泄利脓血。
7、配中脘穴、章门穴、三焦俞穴、三阴交穴、内庭穴、上脘穴、脾俞穴治久痞。
8、配神道穴、列缺穴、膏肓俞穴治健忘。
步廊,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步廊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