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追遂着杨悦消失才回过神来,说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不知是谁家女儿。”
杨贵妃知他动情,笑道:“她是臣妾家族后辈,圣上如若有意,臣妾愿为冰人。”
李世民拉着杨贵妃的手喜道:“爱妃真乃吾的知己,最懂吾地心意。”杨贵妃心中叹道:这等美人,连圣上都如此倾心,恪儿怎么就不屑一顾呢?
原来杨夫人将杨悦介绍给杨贵妃时,说杨悦是自己的嫡亲侄女,现在又认了干女儿。所以杨贵妃把杨悦当作杨氏族人。她见杨悦才貌俱佳,心中喜爱,有意搓合杨悦与自己儿子李恪。李恪却不肯,说心中已有知己。杨贵妃问他是谁,他又不肯说。母子二人为此吵了几句,李恪愤愤而去,竟然错过了与杨悦见面的机会。
回到府中,杨夫人特意叫杨悦来,问起吴王李恪的事情。杨悦见说已隐隐猜到今日之事杨夫人与杨贵妃之间的默契,只怕是想将李恪介绍给自己。可笑地是李恪竟然因为喜欢另一个自己而错过了与自己“相亲”的好事儿,不由大乐。
向杨夫人说起李恪被赶到吴地上任的事情,叹息道:“没想到当个皇子这么不自由,打几天猎也会被弹劾,全然不象传说中那样。”
杨夫人听了她的感慨笑道:“传说中怎样?”杨悦笑着说道:“自然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十分风光。”
杨夫人若有所思地说道:“生在帝王家,表面风光,实则其中有多少不尽人意处,外人岂能得知”
杨悦见杨夫人楞神,笑道:“不去管他,反正与我们也不相干。”
杨夫人回过神来也笑道:“说得也是。不过,你并不知其中关节。吴王看似是因游猎获罚,实则不过是两方势力的较量而矣。”
杨悦奇道:“什么势力?朝臣与皇子们?”
杨夫人摇摇头,神情严肃起来,但双眼却放出无比睿智地光茫:“吴王是杨贵妃之子,杨贵妃是前朝公主,因此大隋的老臣自然中意他。四月间前太子被废,朝中有意属吴王。当今圣上也十分喜爱吴王,因而吴王难免会成为某些人的眼中盯。”
这些事情,杨悦在后世的史书中的确也看到过,因而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那弹劾李恪的御史定然是李治支使。”杨悦对这些古人可没有当时人的敬重,因而她时常直呼其名,杨夫人也不以为意,点头道:“纵然不是李治支使,也一定是拥戴李治一派的人支使的。不过是故技重施。”
“故技重施?”杨悦讶道。
“贞观十一年,圣上曾有意立贵妃为皇后,后来不得已作罢。当时也有人弹劾吴王。”杨夫人若有所思地说道。
“自古便不消停啊。”杨悦感慨地想。沉思片刻问道:“那我们当然是李恪一派了。”想到唐高宗乃是李治,支持李恪自然没有好下场,心中不由惴惴不安。但是如果不支持他,杨贵妃与她有师徒之义,依情依理又不可能不支持李恪。
杨夫人听了却扑哧一笑道:“我们好在是女子,不用表态。没人硬要按我们一个吴王党。”
杨悦被她提醒这才想起古代女人是没什么政治立场地,笑着搔搔头道:“这我到忘了。不过即使大家不说,但以母亲与贵妃师傅的关系,只怕这吴王党羽的名头是摘不了的。不过吴王恐怕当不上太子,到时候师傅徒自伤心,反而不如不去争那劳什子,做个自在闲王岂不更美”杨夫人笑着摇头:“只怕并不容易。”
“是啊,只怕并不容易。”杨悦心中叹道,李恪的结局很不幸,树欲静而风不止,虽然他并没有参与争位,但最终还是被长孙无忌借机除掉,实在是可怜。想到李恪高超的琴技,杨悦不由暗叫可惜。想到杨贵妃将来的处境,又不由暗暗伤神。心想,怎么想个法子让贵妃安心才好。
注1:我唐代皇帝自称有“朕”、“我”、“吾”。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