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非婢妾了。
胤禛勾唇:“怎么?坐月子时没听爷提起,还以为之前爷说过的话不算数,说给你请封侧福晋的事只是说说而已?”
耿婧娴:“我可不敢这么想。”
胤禛笑着捏了捏她的鼻子:“真的不敢想?”
耿婧娴动了动,躲开胤禛的手,胤禛顺势放开。
“今日,高不高兴?”
胤禛目光灼灼的盯着耿婧娴,不错过她脸上的任何神情。
耿婧娴先是一愣,随即便笑开:“高兴的,特别的高兴,只是,爷明明知道这件事却不提前告诉我一声,当时听到旨意时,我都惊吓住了,差点没反应过来。”
四爷给她请封侧福晋的事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就做到的,而且,四爷今天的反应明显就是知道结果的。
胤禛对于耿婧娴的‘抱怨’丝毫不放在心上,笑道:“这不是准备给你个惊喜吗?今日既是孩子的满月,也是你成为侧福晋的第一天,双喜临门。”
耿婧娴对胤禛的这份用心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才好,眼眶都红了起来,这是激动的,于是抱住胤禛的脖子,下巴抵在胤禛的肩膀处。
“爷,我今天真的很高兴,特别的高兴,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一天。”耿婧娴在胤禛的耳边轻轻的说道。
不管以后会怎么样,不论等年氏进府后她会失宠到什么地步,但是四爷曾经给过她的宠爱,今天的感动和喜悦她永远也不会忘记。
胤禛笑着抚摸着她的后脑勺:“不光是今天,以后,爷也会让你每天都是高兴的。”
这一刻,胤禛对自己给耿婧娴请封的事越发的肯定起来,他欢喜她,福晋的位置虽然给不了她,但是除福晋位份以外的,他都可以做到。
胤禛不由的想到那天去养心殿给耿婧娴请封侧福晋时皇帝问他的话。
当时他递了折子,是给耿婧娴请封的折子,皇阿玛显然有些惊讶,惊讶他会给耿婧娴请封。
皇帝显然很意外:“老四,你递这本折子就是为了给你府上的耿氏请封侧福晋?”
他当时回答是的,耿氏进府后一直以来都安分守己,不仅救下过嫡子,有功,还育有一双龙凤胎,更是有功。
皇帝又说:“老四你要清楚,明年又是一年大选,你身为贝勒,按规矩只能有两位侧福晋,如果给耿氏请封,那在你的后院,两位侧福晋都是出身汉军旗。”
名门贵女嫡女可不会只是作为格格的身份进府,这就说明,明年大选,胤禛后院不会有八大旗嫡女进府。
对于皇子来说,后院女眷的出身也是很重要的。
胤禛:“儿臣明白。”
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四爷后院盛宠日常》 90-100(第5/14页)
帝:“还是坚持?”
胤禛:“是。”
皇帝挥挥手:“行了,回去吧,朕再考虑考虑。”
三天后,皇帝终于给了答案,他递的折子,准了。
然后胤禛又请求皇帝,既然答应了,迟早都要颁发圣旨的,那就在孩子满月那天颁旨。
这对皇帝来说又不是什么难事,既然都同意了耿氏请封侧福晋的事,孩子满月那天再颁发圣旨也好,反正都是喜事儿。
而胤禛得到皇帝的准信后,那天他直接去了永和宫,而和德妃说的话差点儿没把德妃惊的坐地上去。
因为胤禛当时说的是——‘额娘,儿子好像喜欢上了一个人。’
德妃当然脸上的笑都直接僵住了。
第94章
佟皇后薨逝,胤禛回到德妃身边时,现在的德妃早已经换了芯子,也就是说,一直以来给胤禛当额娘的就是她自己。
在他们母子这么多年的相处中,总算改变历史上雍正和德妃母子二人不合的情况,甚至母子之间的关系还非常的亲近。
德妃利用自己作为现代人的一些便利,做了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比如,会解几何数学,会说传教士的话。
连专门学习过的皇子们都觉得吃力,但是德妃却学的很好,满后宫里再找不出第二人来,这让皇帝都大为夸赞,也让身为儿子的胤禛自豪过。
胤禛在十岁以前从未听说过佟皇后不是他的额娘,德妃才是他额娘的事,当年,佟皇后虽还不是皇后只是贵妃,但是她掌管后宫诸事,她不想让胤禛知道这件事,就没人会在胤禛耳边说这件事。
而且德妃那时对胤禛也是丝毫不在意,不亲近的态度,胤禛也从未怀疑过。
后来,在佟皇后病重时,某一天,佟皇后特意请了德妃过来,屏退众人后,只留下他们三人,面对面的说了这件事。
他当时很震惊,甚至一度不能接受,佟皇后一直以来对他都很好,和后宫中那些亲额娘对自己儿子的态度没什么两样,所以,他从未怀疑过。
后来,养母薨逝,遵循养母的遗愿,他回到德妃身边。
他以为他们之间会有嫌隙隔阂,因为那时,德妃膝下还有九公主,十二公主以及刚一岁的十四阿哥。
可是没有,德妃对他依旧疼爱,其他孩子有的,他也有,甚至还会更多,额娘抱着他,哭着说这么多年来对他的思念和愧疚。
后来,在相处中他感受到额娘对他的真心,他也渐渐对额娘敞开心扉,真正承认了这个额娘。
再后来,无论是功课上遇到困惑还是办差时遇到困难,他都会说给德妃听,而每次,德妃都能引导着他找到解决的办法。
所以,有些事,胤禛不会瞒着德妃,这是他们母子间的信任。
德妃瞪着眼睛,一脸惊魂未定的表情望着胤禛,“儿子,你再说一遍,额娘刚刚没听清。”
德妃觉得自己是不是前一天晚上睡太晚了,开始出现幻听了。
于是胤禛又重复了一遍刚刚说过的话。
德妃消化了一番后,试探问道:“你说的这个人,不会就是你府上的耿氏吧?”
胤禛点了点头。
德妃:还好老娘没喝水,要不然准给喷出来。
德妃是真的惊讶了,历史上记载,雍正前期宠爱侧福晋李氏,后来便是年贵妃,自年氏入府后,后院所出子嗣皆是年氏生的,虽然都没有养住,但是不可否认,雍正对年氏是真正的宠爱。
而对于耿氏的记载是不多的,若不是耿氏还育有一子并且活的岁数够长久,只怕也只有一句话记载而已。
德妃不知道历史上雍正对年贵妃的宠爱究竟是因为年家还是因为年贵妃本人,宠是体现了的,至于是不是喜欢,她不知道。
可是现在,她的儿子,胤禛,明明白白的亲口告诉她,他好像喜欢上了一个人,这是他自己的意愿感情,而且这个人还是存在感不强的耿氏,这让德妃怎么不惊讶。
德妃:“老四你坐下,来,和额娘说说,你怎么会觉得自己喜欢上了耿氏,不是对后院女眷的那种宠爱的喜欢,就像以前你府上的李氏,你不是也挺宠爱的?”
德妃立刻化身知心大…呃,不对,是知心额娘。
胤禛看着德妃,眼神里都是郑重:“额娘,儿子害怕了,在她生孩子的那天。”
是的,一开始胤禛也只以为自己对耿婧娴的宠爱不过就是对后院女眷的一般宠爱而已,讨得了他的欢心,他不介意给予几分宠爱。
他后院女眷一直都不多,当初宠爱过李氏一段时间,那时的李氏安分知礼,做事谨慎,对福晋也是恭敬有加的,而李氏的容貌在后院最为出众,胤禛虽不是那种贪恋美色之人,但是也会更喜欢颜色好一些的。
给予李氏的宠爱不过是基于这些的基础来给的宠爱。
后来李氏自己肚子也争气,生下的孩子也都健康聪慧,他不介意给她请封侧福晋,毕竟侧福晋所出的子嗣和格格所出的子嗣还是不一样的。
只不过请封侧福晋后,李氏就变了样,开始嚣张跋扈起来,胤禛甚至有想过,她不是变了,而且本性就是如此,只是一开始身份低微,在他面前装样子而已。
对耿婧娴,因为中秋灯会那次的偶遇,那张笑容甜美灿烂的脸就在他心里落下了一道印记,不深,但是确实有痕迹。
所以,在知道那晚的女子就是即将进他后院的耿氏后,他让苏培盛安排,把原本在前院伺候的秋霜安排进了清漪院。
秋霜是他奶嬷嬷的孙女,而且从小在府里长大,对府上的规矩和事都很熟悉,耿婧娴刚进府,若是有个知根知底的老人去伺候会更好。
那时候他的安排只是因为中秋那一晚的相遇,他对她起了一些兴趣而已。
后来,在平日的相处中,在他不知不觉中,耿婧娴慢慢的在他心里扎根,所以,他会因为耿婧娴新进府,会想念家人而让福晋安排她见家人。
会承诺她带她出去玩,但是因为扭伤脚不能出行时,会拒绝带其他人出去,因为不想看到她伤心。
会特意带她去庄子上住,给她过生辰,请来她的阿玛额娘,还亲手给她设计生辰礼物。
更会在她还未有孕前就动了给她请封侧福晋的心思,会替她做各种打算。
在此之前,他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耿婧娴是他的人,他对耿婧娴也很是满意,给予一些宠爱也并不为过。
直到耿婧娴生孩子那天,看着那一盆盆的血水被端出来,他竟然会觉得头晕目眩,听着耿婧娴隐忍的痛喊声,他的心呢仿佛被针扎一般。
而从接生嬷嬷嘴里听到耿婧娴有可能难产,问他需要保大还是保小的时候,他更是害怕了,他在害怕,在惊恐耿婧娴会难产,会死。
福晋,李氏,包括宋氏都有过生产的经历,也都有过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但是,他从来没有感到过害怕。
耿婧娴生完孩子沉睡的那一晚,他坐在床边看了她很久很久,他也在想,当时的害怕究竟是为什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四爷后院盛宠日常》 90-100(第6/14页)
终于,他想明白了,这或许就是喜欢,是爱,他虽然没有感受过,但是在想明白这点后,他竟然不觉得排斥,反而有种原来是这样的恍然大悟。
他看着耿婧娴略显苍白的睡颜,他甚至想着,只要她能好好的,健康的陪在他身边,就算没有孩子也没关系。
听着胤禛的话,德妃沉默了。
这要是都不算爱的话,还有其他更好的解释吗?
原来,在耿婧娴进府前他们有过短暂的交集,这或许就是胤禛会喜欢上耿婧娴的一个重要点。
胤禛能够有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德妃其实是很欣慰的,可是她心里又有些担心,现在胤禛喜欢耿婧娴,这份喜欢能有多久,以后有其他人的出现,特别是年氏的出现,胤禛又会不会变?
德妃:“禛儿,你能有喜欢的人,额娘其实是高兴的,不过,你确定是喜欢她了吗?若是以后遇到更好的,你……”
然而德妃的话被胤禛打断。
胤禛:“额娘,以后的事,既然没有发生过,谁知道会怎么样?而且,什么样的才能称得上是更好的?”
“说起来,耿婧娴其实并非很好很优秀,她家世不高,模样也并非国色天香,性子不够稳重,甚至还有些迷糊莽撞,踢个毽子还能把自己踢受伤,可是,儿子就是喜欢这样的她。”说着,胤禛还笑了起来,显然是想到耿婧娴。
而府上其他人,就说福晋好了,家世好,模样周正,又育有嫡子,性子稳重,府上诸事打理的井井有条,和其他皇子福晋间关系相处很融洽,处理的非常好,是很好很优秀的人。
只是,这很好很优秀的福晋,他能给予最大的尊重敬重,但却给不了喜欢,是因为福晋不够好吗?
显然不是的。
所以,德妃提的这个问题并不能算是问题。
胤禛继续道:“而且,额娘,在您心里,儿子就是这么不靠谱,三心二意之人?”
德妃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笑了起来,是啊,她怎么还先担忧起以后的事来,胤禛说的对,还没发生的事,谁知道呢?
而且,更好的是谁?谁是更好的?判断的标准又是什么?
这本就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于是德妃耸了耸肩:“你说的没错,是额娘想的太多了,那你今日把这件事告诉额娘,是想让额娘做些什么呢?”
胤禛:“她已经是侧福晋,以后宫宴便有了入宫的资格,儿子想请求额娘,在她进宫时多照拂几分。”
德妃:“这是自然,你欢喜之人,额娘定然也是喜欢的,照拂的话就不必多说了。”
胤禛:“还有。”
德妃:“还有什么?”
胤禛:“您是儿子的额娘,是儿子在这个世界上亲近的人,这件事儿子不想瞒着您,儿子心里是欢喜的,也希望您能高兴。”
德妃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