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30-14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丫鬟升职记》 130-140(第1/26页)

    第131章 巡查

    时间一番过去三个月, 竹清闲来无事,与贺归霖书信了三十?封。

    因着谢党倒台,京城在?这三个月里风平浪静。两位女?官员进了翰林院历练,表面?上也没有人敢为难她们。当然, 背地里还是会有针对, 但她们两个都挺过来了, 一些想要挖坑害她们的,也被竹清提醒,顺利地躲了过去。

    也无人敢甩脸子给竹清看, 甭管他们心里怎麽想的,怎麽瞧不起她的,遇见了她,也得?客气地聊上几句。如今这位少师的名气非同一般,三个月前, 就有消息传来,安州的大?阳县为少师塑造了金身,以?感激少师默默无名在?大?阳县当山长,为大?阳县开了贫民孩子也能读的书院。

    如今大?阳县上下都很感激她, 平民百姓麽自然是因为有书可读, 至于?新上任得?官员,就是因为这妥妥的是一份功绩, 于?是也提词写?诗,这功绩也就进一步宣扬开来。

    她当山长一事官员们也知道,但先前只以?为是去挂个名头得?功劳的, 哪儿知道又?是“三顾茅庐”上门劝说孩子读书, 又?是不辞辛苦奔波收学生。竟然真的是一位踏实?勤劳的女?子,如此?, 她因为开办书院一事得?来的少师职位,也不再是轻飘飘的一个称呼,而是有内涵的!

    比起朝堂之中一些不干实?事的官员,这位少师大?人也就有了不同的地方,起码教文武百官知晓,有点本事。

    五月底,领命而去福州一带的文毅侯与常德将军班师回朝,皇帝龙心大?悦,赏赐了他们几处宅子,几处园子,又?有其余吃穿住行物品若干。

    “少师大?人,常德将军说今夜给他留门呢。”秋衣回完话,又?嘀嘀咕咕地说道:“每回都是翻墙进来,还用提前说留门麽?得?给她们吩咐了,晚上要留着温水……”

    今儿白日是个大?晴天,故而夜晚繁星满天,完事后,竹清昏昏欲睡,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贺归霖说话,“……福州真是危险,探子特别多,而且是心狠手辣的。倭寇探子一旦探到哪个小村子偏远人少,就直接让倭寇前去劫掠……你看我,他们奸邪得?很,背后使刀子,捅伤了我的手,这一道疤痕——”待听见怀里那幽远绵长的呼吸声后,他慢慢止住了话,低声埋怨道:“没良心的。”

    贺归霖正当壮年,又?是武将,宽肩窄腰、腿长手宽,竹清舒舒服服地与他厮混了十?几日,终于?,俩人之间有问?题了。

    是贺家,三个女?眷要给贺归霖找娘子了,刚一听见风声,竹清就打算与贺归霖断了,“你家里不喜欢我,而且你快要有妻子了,我们就算了。”心里还有点可惜,毕竟贺归霖动起来还是挺带感的。

    “我不同意。”正当竹清想入非非时,贺归霖突然开口,“我已经跟母亲说了,这辈子只认定?你,才不要其他的女?子。”

    “可你怎麽让她们改观?再如何和气,她们也不可能让我这样的人进你们家门。”更何况,她从来没想过成亲。

    贺归霖虽然是武将,却也知道多说不如做,他坚定?地说道:“你等着,我回去办好这件事,绝对不会让你受委屈。”

    “那你快去。”竹清敷衍地应付走了他,随后开始忙碌自己的事。

    这事还没出个结果?,贺归霖又?被发配去战场了,这回指不定?也要个一年半载才回来,竹清松了一口气,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

    这麽一拖,就过了三个月。

    早朝。

    “既然大?阳县与北安州开办书院成功,朕决意大?文所有的州县都开办书院,让那些符合条件的平民百姓能入学读书。”皇帝以?一副通知的口吻说道,“各位爱卿可有甚麽好提议?皆可以?说出来。”

    “大?文的将士们勇猛,为朕打下了无数江山,江山一多,需要治理国家的官员也多了。所以?朕要让平民百姓也读书,为朕选出能人。”

    官员们面?面?相觑,朝中才经过了一番血洗,如今有些官员是刚刚升上来的,都还没有站稳脚跟呢,哪儿敢提意见?不由?得?,大?家将目光放在?了前面?的林丞相身上,这样的大?事,也合该林丞相出面?。

    “林丞相,你觉得?呢?”皇帝点名,谢丞相被废之后,这一个丞相的位置就空了下来,林丞相如今算是地位最?高的官员了。

    林丞相出列,恭恭敬敬地说道:“启禀陛下,微臣觉得?甚好,既彰显了陛下的仁心,也能教化百姓,让他们知礼懂事。不过,此举要耗费的精力、银钱不是个小数目,一些州县不算繁华,甚至落后贫苦,如何能有钱去开办书院呢?”

    “陛下,微臣了解过大?阳县的晖桐书院,学子们的衣食住行皆不用他们花销银子,衣服一年四套,夏冬各两套,回家是统一接送,养了驴子搭了驴车……沐浴也不用担心,书院会承担。瞧着似乎很简单,但哪样开销不大?呢?就好比沐浴,每日用柴火,而像文县、章县这样没有山林、不能自个生产木头的县,哪怕是一根柴,也得?从外面?买,价格就贵上许多。”

    林丞相洋洋洒洒列举了一大堆,皆很有道理,末了,他说道:“陛下,这些花销都由?官府承担,可是接连打仗,陛下想要继续开疆辟土,国库就必须留下一部分银子不动。如此?算下来,大?文实?在?是难以?支持所有的州县开办平民书院。”

    在?他之后,也陆陆续续有其他官员开口,“林丞相所言甚是有道理,陛下,不患寡而不患均,倘若各处所开办的平民书院有不一样的,百姓们势必会觉得?不公平,反倒激起了民怨。”

    “陛下,税收常年垫底的几个州县恐怕没有这样的能力去开办书院,那些州县目前最?要紧的事是让百姓们吃饱,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他们唯有吃饱喝足,才能让孩子上学。不然,百姓们恐怕不会轻易让孩子出门,留在?家里,还能干农活,分担家里的活计。”这一位是刚从底下升入京都的官员,一番话下来,看得?出他很了解百姓。

    竹清点点头,对,她当初开办书院,不也是遭遇了这个问?题?读书……吃不饱穿不暖,怎麽会想去读书呢?

    “少师,你觉得?几位大?人的话有没有道理,可有见解?”皇帝扫了一圈,视线落在?竹清身上,见她认真地点头,不由?得?勾起了嘴角。

    “启禀陛下,大?人们所言皆不假。以?微臣自身的了解来说,开销是一回事,百姓们能不能信任是一回事。当初书院开办,从建造到落成,一草一木都是自己花银钱,不过到了后面?,富商豪绅们自愿为晖桐书院捐赠银钱,也保证书院每一年的开销由?他们承担,减轻了晖桐书院的负担。”竹清慢条斯理地说道,一边打草稿一边内心暗想:这个法子肯定?不得?一些官员喜爱,士农工商,商为最?后。

    竹清的想法不错,当即就有官员露出嫌弃的表情,与商户勾连在?一起,一身铜臭味!

    “二则便是刘大?人讲到的百姓们不让孩子读书。这是真的,当初晖桐书院招收学子也经历了一番艰难。”竹清长长的叹气一声,说道:“特别是以?耕田为生的百姓,一年到头都要侍奉土地,家里人手不够的,七八岁的孩子也要下地耕种。如果?让他们送孩子去上学,家里活计没有人干,他们肯定?不会愿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丫鬟升职记》 130-140(第2/26页)

    读书当然可以?,前提是家里宽裕。家里人都快吃不上饭了,正需要人手帮忙,他们也会思量送孩子去值不值得?。

    要开办面?对平民百姓的书院,最?快能落成的除了繁华的地界之外,也就只有文风鼎盛的大?州了。

    “不过——”竹清停顿了一下,“北安州刚刚归顺陛下时,不也是算不得?富裕?甚至基础的设施都没有建设完成,可如今也把书院办的井井有条,像管侍读,正是来自北安州,如今高中进士,为陛下、为大?文分忧。”

    她这话的意思是,北安州当初经济没有发展起来都能培养出管乐弦这样的人才,更何况别的州县?有困难就克服一下,千万不能还没有做就说办不了。

    “朕觉得?少师一番肺腑之言很有道理,爱卿们皆是通过层层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面?对那一点难处,想必是很容易就能解决。既如此?,朕就命各州的知州、县令兴办此?事,又?着朝中的大?臣轮番去检查成果?……少师竹清与北安州知州萧扶风统领大?文开办书院的一切事宜。”

    嗯?竹清抬头,让她与萧扶风抓这件事?

    皇帝说道:“少师与萧爱卿都有过经验,你们便下到各州各县,去指点他们,务必要妥善处理开办平民书院的事。”

    “微臣遵旨。”竹清确定?了,她接下来又?有的忙了,大?文如今有三十?一个州,一百五十?个县,其中上县三十?五个,中县七十?八个,下县三十?七个。要是每个县都呆个几日,这也得?差不多一年时间了。

    “陛下,萧大?人如今忙碌着北安州的治理,恐怕没有时间去开办书院罢?”有大?人提出疑惑。

    因为北安州特殊,所以?萧扶风这个知州担任的时间是比规定?的要长了许多,很多官员私底下嘀咕:看萧扶风这个样子,不会是一辈子呆在?北安州了罢?

    “北安州归顺、治理皆已经完成,萧扶风立有大?功,自今日起,朕会另外派遣官员去北安州,至于?萧扶风,升为工部右侍郎,与少师一样,外派到各县指点官府。”皇帝说罢,已然有许多人暗地里吸气。

    侍郎,离尚书只有一步之遥,毫不夸张的说,她身上有功劳,哪怕是接下来在?工部碌碌无为,熬资历也能熬到尚书的位置上。

    竹清心里为萧扶风高兴,侍郎欸,而且是工部的侍郎,工部是甚麽地方?掌管全国的工程建设、屯田水利、山林捕猎、军器制造等等,与萧扶风在?北安州做的事差不多,她去了工部,岂不是如鱼得?水。

    圣旨快马加鞭送去北安州,竹清回到了少师府,也要开始收拾行李,等萧扶风回京述职完,她们就要外出了。

    “又?要走,这回更加,不是长时间留在?一个县,要是忙起来,你在?一个县待几个月也是有的。”陆霜玉絮絮叨叨,手上列着清单,甚麽跌打损伤的药、治头疼的药包、防蚊虫的药粉等等,还有一年四季的衣裳,用的茶碗茶具……

    “是呢,最?快也要一年两年才能回来了。”竹清说,不过这样正好,让她在?外头忙碌,避开朝中后宫的争斗。

    *

    北安州,萧扶风在?百姓们的夹道欢送下离开了这里,百姓们有的哭得?不成人样,眼泪鼻涕一把流,还有的跟着马车跑起来,口中大?喊道:“萧大?人,萧大?人,您接下来去哪个州当知州咧?我们跟着你一起去,一起去啊……”

    “大?人果?真得?民心。”有人说,到不算恭维,也是实?话实?说。

    “付出的多少得?心血,总会被感受到的。”萧扶风撩开车帘子与百姓们交谈,看见他们递东西,她就说道:“拿回去,回去自己吃,就当是我们一起用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长时间下来,他们早把大?人当自己人了。只盼望着接下来的知州是个好的,不然岂不是浪费了大?人的一片心血。”

    萧扶风的目光落在?铺好的路上,骄傲地说道:“只要不是个蠢货,我的心血就白费不了。”她花了多少时间精力才造就了这样繁华的北安州?又?岂会因为一两个人,就败落了?

    “走罢,回京都。故人还在?等着我呢。”萧扶风长舒一口气,工部侍郎,她的未来且宽广着呢!

    *

    陛下没有再立皇后,而尚宫局也没了尚宫,只教齐司乐暂时领头。

    太后把皇帝叫去了承乾宫,“皇帝瘦了,要仔细身子。菊儿,把小厨房煨好的灵芝汤端过来。”

    “欸。”菊儿应了,又?吩咐了下去。

    等皇帝喝上了汤水,太后就嗔怪道:“你看你的唇边,都起皮子了,可见是辛苦。还有身边人伺候的不尽心,连这都没有发现。”

    皇帝身边的大?太监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嗓子掐得?细细尖尖地说道:“太后娘娘,奴才有罪。”顿时磕头磕得?不停。

    “行了行了,仔细伤了身,反倒不能服侍皇帝,起来。”太后开口,大?太监这才敢起身,他心里委屈着呢,陛下忙于?朝政,他劝陛下喝汤水陛下都不喝的,这儿哪儿能怪到他身上呢?

    “母后,您有甚麽事要与儿子商量?”皇帝询问?,母后向来是无正事不找他商量的。

    “没事儿就不能找你了?你的身子要紧,哪怕是喝汤水,那也是一件大?事。”太后先是不赞同地说,随后才把目的说出来,“你把竹清叫走了,这后宫的尚宫局可怎麽办?我原本还想着让她回来,担任尚宫这一职位。”

    哪儿知道皇帝突然派了任务给她,这一下子可就捉急了,去哪儿寻一个信得?过的人管理尚宫局呢?

    “母后宫里不差能人,随便派一个去都是好的,前朝却是缺不了竹清。”皇帝说,毕竟竹清是他从小到大?一直见着的人,信任她,换了另外一个人,他都不放心的。

    像谢丞相,从前不也是全心全意依附他?待手里掌握大?权之后,也变得?让人憎恶。

    “不好找啊,我放心的本事差了一点,有那本领强的,却不得?我相信。”太后思索起来,“我还没问?你,你真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