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知州可不虚,他说道:“随州一共八个县,其中中县一个,下县七个。其中一个下县也就是大人?们现在所在的闻县,这儿有一个书院,里面学子六十几人?,先?生?五人?……”
约莫是知道竹清想了解的东西,常知州直接把话题定?在了书院上?,末了补充道:“情况就是这样,这麽多年来,因为商业发展不起?来,稍微有些家底的大户都往外搬迁,于是随州就更加贫穷。”宜州靠着从随州流下去的水变得富庶,可怜随州却又小又穷。
重农抑商,本来发展一个州大部分都靠粮食产量,但随州本就难以耕作,商业还振作不了,怎麽看,都是无可阻挡的颓势。
“这麽多年来,但凡是来随州任职的官员哪个不是野心勃勃想要把随州建设好,可没有哪个能?成功。见效甚微,更甚者一些官员直接就放弃了,只在任上?老老实实呆五年就去下一个县攒资历。”常知州看着是个干实事的官员,哪怕与两位上?司,也没有丝毫替前任官员遮掩。
竹清脑子里出现了常知州的资料:同进士出身?,为人?不善言辞与回转,经常得罪人?。但踏实肯干,为民造福,政绩一叠加便得了一个下州的知州,也就是随州知州。
如今一看,果真不假麽。
“那?平民书院岂不是难以开办?闻县五岁以上?十三岁以下的孩子有多少??”萧扶风在一旁皱眉,办书院是个长久事,银钱自然是要一直投进去。
“统计过的,符合条件的男孩女孩一共八十九人?。”
才八十九个!不过宜州下县的五分之一。
“下官听说了两位大人?在宜州的法子,不过不大适合随州。下官也曾经尝试把百姓们聚集起?来,但是也不管用,他们不听官府的。”
“不听官府?”竹清与萧扶风相互对视一眼,惧怕官府的百姓不少?,不听官府的倒是头一回听说。
“为何?”
“官府十回召集百姓,有五回都是因为要招士兵,三回则是因为要修筑大坝河堤,征徭役。在他们心里,官府召集百姓都不会带来好消息。”常知州说道,“随州征徭役,大部分人回去后都会大病一场,身?体不经事的,也就去了。”
所以让百姓如何信任官府呢?他们交出了孩子,盼望着战后能?团聚,日盼夜盼,到头来只有几两银子送回家,遇上?黑心的官兵,送到手的抚恤金才几十个铜板。
“边关?战士的确很多来自随州,他们几岁大就满山跑,身体素质比一般的男儿更好。”萧扶风说道。
聊完天,因为夜色不早了,常知州便让竹清与萧扶风早点歇息,明日再走一走闻县,如果闻县招生?工作顺利,其他县自然不必多说。
常知州走后,两人?都没有早早睡下,正躺在一起?商量对?策呢。
“第一个问题就是闻县开办书院的银钱从哪里来?从官府里拨款势必会有其他开支要缩减。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聚集起?百姓,让他们信任书院。第三个问题就是……”一一列举之后,萧扶风拧眉,“比宜州还难办。”
“宜州虽然有个风流之城的名声?,百姓们有偏见,但只要让他们看见官府的作为,还是可以轻易撬动?他们心思的。随州,却不同。”竹清说道,宜州有银子,有钱能?使鬼推磨,银子开道问题解决一半。
“或许我们应该先?走访一下闻县,到百姓们的身?边仔细听一听他们难处。”萧扶风提议,“有些事情,得深入人?心才能?解决。”
“好。”
*
“闻县一共有两个里,五个村子为一里,也就是十个村子。不过人?数都不多,大部分都是两百人?,那?种五六百人?甚至一千多人?的大村子,那?是没有的。”走在路上?,常知州一边指一边说道,“瞧,那?就是离城中最近的村子,黄梨村。”
他们三个只穿常服,没有村民看出来他们的身?份,但还是有一个独眼的汉子拦住了他们,“你们到我们的黄梨村想干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丫鬟升职记》 130-140(第7/26页)
麽?”他眼里还有戒备,生?人?出入,总是要防备的。
“是这样的,我们想要高价收一些田地,所以来瞧瞧。”常知州找了一个借口,那?独眼汉子点了点头,“哦,那?个花篱笆那?里,梨花婶子家有两亩水田,是好田,你们可以去问问,我带你们去。”
梨花婶子家不大,搭了一个爬瓜的架子,院子里养着鸡鸭,鸡鸭就在架子底下刨食,一个妇人?在家门口缝补着衣物。
“大武,你带的人?是?”梨花婶子抬头,视线落在三人?身?上?,边说边起?身?。
大武解释了,“婶子,他们要买田地哩,你不是正好想要卖田?我就带他们来了,你莫怕,我在这儿等着,他们伤不了你的。”
“我家是有水田要卖,你们出价多少??”梨花婶子也不拖延,直接开口就问,听见报价,她摇摇头,“太少?了,能?不能?多点?”
常知州又说道:“我们再去问问别家。”他带着竹清与萧扶风略走走就出了黄梨村,“两位大人?,黄梨村算是大村子了,可村民们依旧需要卖田卖地全家去外边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在随州已经没有了出路,大多数人?都抛弃祖地背井离乡。”
接下来她们还去了其他几个村子,入目皆是荒凉,有一些房屋甚至结了蜘蛛网,已经没有了人?住。
竹清脸色凝重,“人?口流失这般多,常知州可有上?奏给陛下?”一般来说,知州是有权力?限制百姓出入的,但很显然,常知州并没有这麽做。
“奏折似乎被人?拦下了,下官屡次上?奏,也没个结果,不得陛下的旨意。”这正是常知州带竹清与萧扶风去黄梨村的目的之一,希望通过她们两个让陛下知道,随州已经到了不得不休养生?息的时候。
“既这样,随州暂时就不适合开办书院了,你别急,我写信告知陛下,延缓随州开办书院的时间。”竹清说,没想到这个下州情况竟然如此坏,但她也没有偏听偏信常知州的话,而是和萧扶风商议,私底下调查,如果属实,再告知陛下。
*
十日后。
竹清写信,萧扶风就在一旁与常知州聊天,大抵都是百姓们谋生?的法子有多少?,最后发现,背井离乡居然算是不错的办法了。
“像之前我们看见的那?个梨花婶子,我认得她。她夫君是去年战死沙场的士兵,骸骨送回来时,当?场便哭晕了。她守着一个儿子,日子艰难,怕下回征兵把她儿子征去了,所以想着离开随州。”常知州说,“随州百姓多女儿少?儿子,小娘子们嫁去外地,渐渐的,随州出生?的孩子就少?了。”
多种原因结合在一起?,才导致了随州情况的恶化?。几十年前的战役致使家家户户无男丁,如今又屡次征兵,百姓们宁愿舍弃家乡也要外迁。
常知州见竹清把信交给了马上?的人?,激动?地说道:“下官替随州百姓多谢两位大人?。”他弯腰鞠躬,再次抬头,竟热泪盈眶。
又过了五日,陛下的圣旨随着钦差到了随州。与此同时,京城中发落了一批官员,正是负责从各州征兵的以及瞒而不报的一位尚书。
随州暂时不用办书院,竹清与萧扶风无事做,要走了,常知州送别两人?,“待到重逢时,两位大人?一定?会看见随州兴办书院,家家户户都有孩子在书院读书。”
“会的。”萧扶风应了。
“随州……果然人?还是要多出去走走,我们在京城,哪里能?知道一地民生??”竹清感慨,她与萧扶风走遍了整个随州,所过之处只能?感受到一片死寂。
“有多少?人?关?心百姓呢?大多都是不想影响自己的政绩,故而选择瞒报,像常知州这样的大人?,肯定?是不多的。”萧扶风脸色沉了沉,之后瞧了瞧竹清,又问道:“贺归霖给你寄的信,你怎麽都不回信?我以为你们两个彼此心悦?”
“免得影响他打仗。再说了,我与他又不可能?有甚麽。”竹清把信件放好,又与萧扶风聊起?接下来要去到的州。
“我们这般到处走,竟像是游玩了。要是走遍了整个大文,回去之后我要写一本游志,让天下学子不用出门就能?一览别处风光。”萧扶风摸着下巴,竹清想了想,笑了,“陛下拨银子给我们,我们还是公费旅游。”
虽然不懂公费旅游,转念一想也能?猜到一二。萧扶风笑骂她,“真贴切,也不知道你的脑子里装的都是甚麽,老是能?说一些奇怪了词语。”
两人?嘻嘻闹闹,过了两日就到了其他州,一般的大州其实已经开始招生?了,他们复刻大阳县以及北安州的做法,大体也能?把书院办起?来。像此类的州县,就不用竹清与萧扶风多费心,她们只视察一遍,停留几日,没有发现大问题之后就离开了这个州。
接下来的一年半时间里,竹清与萧扶风乘船、坐马车、骑马、坐驴……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她们结束了视察工作回到京都时,萧扶风的游志已经写满了厚厚的一本,她还说要去刊印出来,回头摆上?自家的书铺,准能?卖个好价钱。
也是在这一年的冬日,太皇太后病逝,这个曾经身?怀有孕却依旧提着剑别着弓逼宫的女子在寿仁宫薨逝,她跌宕起?伏的一生?落下帷幕。
丧礼举办得极其隆重,京都蒙上?了一层白,是死气?沉沉的霜雪覆盖在了经幡上?。
文武百官目送太皇太后的棺椁送出宫门,末了,陛下口谕,罢朝七日为太皇太后守灵。官员们陆陆续续出宫,一道灼热的视线紧紧地盯着竹清,她暼过去,发现是贺归霖。
心思百转间,竹清打了一个手势——那?是晚上?见的意思。
*
竹清如今算是空闲下来了,她不比萧扶风那?样有实权,萧扶风去了工部,是正正经经当?官每日都很忙碌的。
这日,陛下抽空召见了她。
“竹清姐姐是朕的左膀右臂,也是大文的有功之臣,现下各处的书院皆开办起?来,百姓们有学可上?,想必再过个十几二十年,朝堂上?会出现一批年轻的身?怀抱负的臣子。”皇帝说,到了那?时,大文海晏河清繁荣昌盛,而他,也正值壮年,恰好可以一览盛景。
“微臣不敢居功,大文能?有如今的盛世,百姓能?安居乐业,是因为陛下圣明。”竹清说罢,心里琢磨,听陛下的语气?,倒像是还算高兴。
“不,朕赏罚分明,既然是有功,那?就该当?赏。朕思来想去,决定?给姐姐封个爵位,王、候、伯,姐姐想要哪个?”
虽然陛下喊着她姐姐,而且也是有商有量,但竹清态度却更加恭敬了,封赏她是真的,试探她也是真的。陛下这是怕她居功自傲?
“启禀陛下,微臣此等小功劳,如何能?封王封候?伯爵便是最佳的嘉奖。”竹清谦卑,过了一会儿,她才听见了皇帝的声?音,蕴含着笑意,“姐姐不必如此,一个伯爵却配不上?姐姐。姐姐想何时受封?”
“陛下,微臣还想回宫里陪着太后,哪怕陛下在微臣死后封赏,也是微臣的荣幸。”这话的意思是,目前不适合受封,一旦封了爵位,经常出入宫里就不方便了,也不能?长时间居住在承乾宫陪着太后。
“朕明白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丫鬟升职记》 130-140(第8/26页)
。”皇帝吩咐了大太监送竹清出去,又赏赐了好些珍玩。
“大人?真是得陛下圣心。”大太监恭维了一句,竹清却不敢当?,只说,“论得圣心,哪个比得上?公公你呢?你常伴陛下左右,是陛下最得用的人?。”
“不敢当?不敢当?。”
*
夜晚,被翻红浪,竹清摸着贺归霖的胸膛,问他,“怎麽又多了两道疤痕?之前都没有看见的。”
“倭寇砍的。”贺归霖不放在心上?,但是见竹清摸着那?道疤痕,他又解释了一句,“小伤,我不疼的。”
“喔。”竹清点了点头,伤疤怎麽可能?不疼,不过她没说甚麽,就那?样抱着他,把头靠在蓬起?来的胸膛上?。
“竹清,我说服家里人?了。”贺归霖有些激动?地说道,竹清此时有些困了,随意敷衍问道:“说服?怎麽了?”
“说我们成亲的事,竹清,嫁给我好不好?”贺归霖兀自说道:“之前我父母不同意,但是这一年多来我一直与他们拉锯,我说非你不娶,母亲哭了两场,到底舍不得我……哥哥也是,我朝他劝诉,他就像小时候那?样站在我这边……”
他絮絮叨叨,丝毫没有发现怀中的人?逐渐睁开眼睛,然后眼神清明地看着他,片刻后,坐起?来,说道:“成亲?”
“是,当?将军夫人?好不好?当?我贺归霖的夫人?,这样你就不用那?麽辛苦奔波劳碌,陛下也不会让你一桩事接一桩事的忙碌。”贺归霖越说越觉得很不错,已经畅想到未来了,“我们可以搬进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