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讲到了自己最喜爱的内容,刘宏赶紧点头:“正是。”
阿备接着道:“朝廷的财税进出,向来是由大司农负责。臣只是少府管辖下的一个小小的中藏府丞, 不敢妄议大司农所辖之事, 更不敢妄谈国家大事。然臣年少时曾与母亲织席贩履,了解一些商贾之事,愿说之以悦陛下。”
阿备清了清嗓子:“在臣的家乡,有一位老木匠。老木匠花了五十钱买了一些木材, 然后用三天时间做了一张桌子, 拿到集市上卖了两百钱。这一天, 有一个商人雇佣了一百个这样的老木匠,给了他们价值五万钱的木材,让他们为他生产桌子。请问陛下, 这位商人一个月后可以获得多少张桌子, 一共价值多少钱?”
刘宏算了算, 道:“一共是一千张桌子,价值二十万钱。”
阿备点了点头, 继续道:“木匠们为商人制作桌子, 当然不能白干活。商人每个月需要给每个木匠五百钱工钱, 一百个木匠就是五万钱的工钱。由此, 商人最后付出的成本是五万钱的木材钱和五万钱的木匠工钱,一共十万钱。而商人则可以获得价值二十万钱的桌子, 净赚十万钱。”
“等一等!”一直用心听故事的刘宏突然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老木匠如果自己干的话, 一个月可以赚一千五百钱。他为什么要去给商人干活,而每个月只赚区区五百钱呢?”
“老木匠固然可以自己干,但一来他没有那么多的本钱去置办木材、工具等东西;二来他就算做出了那么多的桌子,也不一定能全部都卖出去。与其因为卖不出桌子而饿肚子,不如给商人干活,可以每个月稳定地领工钱,保证生活。”
刘宏点了点头:“原来如此,那就合理了。”
阿备反问道:“陛下认为此事真的就那么合理吗?商人既没有刨制过木料,也没有给桌子上过漆——他们没有付出一分一毫的劳动,却可以独得十万钱的利润,赚得比一百个辛苦工作的木匠还要多。这样真的合理吗?”
“啊……这……这……”刘宏自出生以来,还从来没有接触过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一时间都被问懵了。他皱着眉仔细地想了想,沉声道,“好像,是有那么一点不合理。”
“这自然是不合理的!”阿备斩钉截铁地道,“商人固然需要承担桌子卖不出去的风险,但木匠们也需要承担被商人解雇或者拖欠工钱的风险。从这一点上来说,大家都是一样的。
木匠们获得的五百钱工钱,仅够温饱。但他们生产出来的桌子所产生的利润,却被商人给霸占了。风险大家平摊,但利润却全都被一个人拿走,这件事哪里有半分合理性?”
“这不就是欺负人吗?”刘宏恍然大悟,气愤得猛拍桌案,“往日里,朕只是听人说商人贪婪可恶,却始终不知道是怎么个可恶法。如今听玄德如此一说,这些商人当真可恶!
长此以往,安分努力的百姓只够温饱,奸诈狡猾的商人们却越来越富。这个国家岂不是乱套了?
孟子称商人为‘贱夫’,商君视商人为‘国敌’。高祖平定天下后,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乘车骑马、不许仕官为吏,果然是有先见之明!”
刘宏忍不住站起身来,激动得走来走去。他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道:“这些商人平白得了这么多的不义之财,就应该给朝廷多缴税!朕绝不能让他们跑了……”
“陛下!”阿备赶紧将刘宏的思路拉回来。
他只是想给刘宏讲一些理论知识,把今天的事情先糊弄过去,并不是真地想让他马上去加税。
他现在的势力还太小,难以自保。要是那些豪强们知道是他在背后鼓动刘宏加税的,他还不得小命完蛋?
“陛下,商贾之事十分繁琐,并没有这么简单。刚刚,臣只是为陛下讲了一个解闷的小故事罢了”阿备继续道:“臣给陛下说这些,只是想要给陛下解释两个新的词语,一个叫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个叫做剩余价值……”
其实,在华夏古代早就有人对商人们的超额利润提出了批评,统治者们也大多实施“重农抑商”的政策。但这些人对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通常都只有一点简单的、朴素的、道德上的认知。
像马姓导师这样从数学上将一切剖析得清楚明白的理论根本没有。
阿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讲故事的形式将其中的道理说给刘宏听,瞬间将刘宏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此以后,刘宏对自己的行为更加充满信心。因为他不仅占据了道德上的制高点,更有了理论上的支持!
最后,刘宏忍不住走下来拉住刘备的手,深情地道:“玄德真乃吾之管仲啊!”
刘宏对阿备的政冶经济学小故事很满意,大手一挥就将阿备之前驯服的那匹黄马赏给了他。阿备将那匹马取名为黄沙。
之后的几天,刘宏便日日差人将阿备召进宫中,让他继续讲政冶经济学小故事。阿备走着一千零一夜的攻略路线,顶着“准杀头王妃”的人设,挑着东汉时期适用的理论讲给刘宏听,暂时稳住了局势。
如此又过了几日。
这一天,阿备进宫后没有被带到已经呆惯了的偏殿,而是被带到了玄武门外。
还没到目的地的时候,阿备就远远地听到了喧闹声,十分疑惑。等真的到了地方,阿备不由地呆住了。
只见原本的空地被建起了房舍、搭上了小摊,宫女、宦官,甚至嫔妃们都在其间穿梭。他们有的扮作商贩、有的扮作客人,互相买卖货物、讨价还价、争吵打闹。
而汉灵帝刘宏,则穿上了商贩的衣服,在一个小摊上卖鸡蛋!
刘宏拉住刘备的手,炫耀地道:“玄德你看,朕的这间宫市,比起雒阳集市如何啊?”
阿备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陛下的宫市,也是热闹非凡。”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24-30(第9/10页)
历史上,汉灵帝的确在皇宫内开设了集市,但那要等到六年之后的光和四年(181年)。阿备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件事的提前。
刘宏笑道:“最近听玄德讲故事,朕颇有收获,对商贾之道也起了兴趣。之前玄德你说商贾之事繁琐,不能操之过急。朕便特意建立了这座宫市,用来切身体验商贾之事。将来,朕才好找那群贪婪奸诈的商人征税,以充实府库。府库充实了,朕才能让大汉的子民少受点天灾的苦,多过安乐日子。”
阿备愣了一下,没想到这其中竟然有自己的原因。看来自己这只小小的蝴蝶扇动翅膀,已经对历史的线条产生了扰动。之后的历史发展可能会和自己曾经了解到的偏差越来越大,自己的行事也必须更加小心了。
阿备看向刘宏,眼前的这个青年英气勃发,一心想要为国家干点实事。真不知道他今后到底经历了什么,才最终成为了史书上那个昏聩无能的君王。
就在阿备愣神的功夫,刘宏又成交了一笔买卖。刘宏的喊价极高,把前来买鸡蛋的宫女都震惊了。就阿备看来,那个宫女很想当面啐上一口,然后立马转身走人,但碍于摊主是皇帝本人,才不情不愿地付了钱。
刘宏一边数着到手的五铢钱,一边叹息:“这做买卖可真不容易啊。朕卖了一上午,才卖了一百钱。一百钱能干什么?还不够朕换双袜子。”
皇帝穿的袜子都是用上好的丝绸进行制作,还由顶级的绣娘进行缝制、刺绣,造价不菲,确实不是一百钱能买到的。
阿备有些无语,忍不住提醒:“陛下,您刚才卖给宫女的价格是市价的五倍。”
“谁说不是呢?”刘宏更加痛心疾首,“朕都已经卖五倍的价格了,居然才赚这么点钱,简直没天理!”
阿备:“……”
阿备确信,现在这个汉灵帝已经掉进钱眼子里了,完完全全就是一副沉迷赚钱无法自拔的模样。
刘宏正叹息着,脸上突然露出了一抹坏笑:“玄德,你既然精通商贾之道,肯定有良策能赚钱!朕的这个鸡卵摊子就交给你了。朕限你五日内赚到两百钱!”
鸡卵,就是东汉时期人们对鸡蛋的称呼。
刘宏说完,还很豪迈地摸出二十个钱,大方地塞进阿备的手里:“来,你拿去做本钱吧!”末了,还不忘添上一句,“记得五天后连本带息地还给朕哦!”
阿备瞧了瞧汉灵帝脚下那双造价超过一百钱的袜子,又看了看自己手里轻飘飘的被附带了赚钱任务还被要求连本带息还回去的二十个钱,再次确认了一件事:
现在这个汉灵帝已经被钱眼子给埋了,完完全全没救了!
【作者有话说】
注1:为了不被关小黑屋,作者会将某些敏感词汇进行错字替换。后面就不再专门进行解释了。
注2:《后汉书》:是岁(光和四年),帝作列肆于后宫,使诸采女贩卖,更相盗窃争斗。帝著商估服,饮宴为乐。
第30章 被鸡蛋价格支配的恐怖
阿备在宫市中仔细地逛了一圈, 大概捋清楚了这座宫市的运作模式。
首先,这座宫市有一个市长,专门向市场上所有的摊贩提供各种商品, 供应价格大概是市场价的一半。
其次,汉灵帝向宫市里的所有人都下了任务指标,摊贩们需要赚到一定数额的钱, 顾客们则需要买够一定数量的商品同时存储到一定数额的钱。因此摊贩和摊贩之间、顾客和顾客之间、摊贩和顾客之间是存在着一种合作又竞争关系的。从这一点来说, 这个宫市模拟得和宫外的市场很像。
在市长那里,鸡蛋的供应价是十个蛋一个钱。而在宫市上,鸡蛋的零售价是十个蛋两个钱。
阿备接手的这个鸡蛋摊子,每天大约能卖两百个鸡蛋, 净利润二十个钱。五天的净利润就是一百个钱。
而汉灵帝给他的任务, 则是通过卖鸡蛋五天赚到两百个钱。
阿备默念着这个离谱的赚钱任务, 感到自己仿佛又回到了现代社会的苦逼打工生活中。
离谱的领导每次都会定下各种离谱的任务目标,然后通过日报、周报、月报反复鞭打打工人的心灵,力求压榨出每一丝工作潜力。中间再夹杂着各种PUA和画大饼技巧, 将打工人彻底驯服成工作的奴隶, 还是那种每天主动加班到深夜完不成任务目标就会发自内心地痛苦自责内疚不已的全自动工作小奴隶!
阿备表示, 光是想一想,就感到自己的拳头已经硬起来了呢。
不过, 鉴于刘宏是皇帝, 他的命令不得不完成, 阿备也只能努力压下心中的恼火, 开始思考赚钱的法子。
很快,阿备便定下了计策, 布置了一番。
第二天, 也就是阿备开始卖鸡蛋的第一天, 阿备虽然进宫了却没有踏入宫市一步,只是和刘宏骑马、下棋、看书、聊天。
阿备开始卖鸡蛋的第二天,阿备依旧进宫了但依旧没有踏入宫市一步,同样只是和刘宏骑马、下棋、看书、聊天。
刘宏好奇地问:“现在五天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你什么都没干,最后真的能赚够两百钱吗?”
阿备笑道:“陛下且放心。五日之期到时,一切自然见分晓。”
刘宏耐着性子安静等着。
五日之期到时,阿备捧着一个钱袋从宫市中走出来,呈给了刘宏,笑道:“幸不辱命!”
侍从一数,那钱袋子里足足有五铢钱四百二十六个。扣除刘宏给出的二十钱本钱,净赚四百零六钱,比刘宏要求的两百钱足足多出一倍!
“玄德果然是奇才啊!”刘宏又惊又喜,拉着刘备的手一个劲儿地追问,“你到底用了什么法子,竟在短短的时间内赚到了四倍的钱?”
阿备道:“其实办法很简单。臣找到市长,从他们那里买下了五日内所有的鸡卵。其他人要买鸡卵,就只能从臣的手里买。前两日臣故意没有出摊,让宫市上出现了‘鸡卵荒’。”
刘宏拍着手道:“朕明白了!这就是玄德前几日跟朕讲过的‘供需关系’!市场上某种东西的‘供应’减少了,‘需求’却没变,那么这件东西的价格必然会上涨!”
阿备点点头道:“第三日时,市场上的鸡卵价格已经涨到了六个鸡卵两个钱。臣卖出了九百个鸡卵,收入三百钱,手里还剩下四百五十个鸡卵。
第四日时,鸡卵价格略有下跌,七个鸡卵两个钱。臣卖出八百八十个鸡卵,收入二百五二个钱,剩余一十八个鸡卵。
第五日时,鸡卵价格下跌至八个鸡卵两个钱,而臣手里尚有四百六十八个鸡卵。臣以九个鸡卵两个钱的低价进行销售。最终,所有的鸡卵都被卖出,臣共收入一百零四个钱。
这五日中,臣通过卖鸡卵一共收入六百五十六个钱。扣除给市长的买鸡卵的钱,以及陛下给臣的本钱,净赚四百零五个钱。”
刘宏听到最后,忍不住心疼起来:“最后的那一日里,你怎么卖得那么便宜?你直接以市场价卖不行吗?这一来一去的,得少赚多少钱啊?”
阿备解释道:“虽然在前两日中,臣人为地制造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