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郎欺 > 正文 90-100

正文 90-10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间。

    他料到琅琊王氏难打,没想?到这?么难打,连猛将岑道风都忌惮如此。

    梁州位于南北夹缝之间,属于一片混乱的三不管地带。占领那里的是流民帅周乔,长期以来?脱离朝政控制,想?把梁州给岑道风并不容易。

    朝廷上?使手腕,战场上?拼血肉。在朝堂上?他尚能用帝王术打压郎灵寂,而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短兵相搏时,王戢顾盼自雄,生性暴躁,绝不像郎灵寂那般遵守默认的游戏规则。

    郎灵寂是文官,服从?于君臣之礼那一套;王戢是武将,蜂目豺声?,壮怀犹唱缺壶歌,真惹急了或许会不管不顾。

    郎灵寂再是心机深沉,终究手无?兵权。王戢再是冲动少智,终究手握数十万雄兵。若论起祸患来?,王戢比郎灵寂更值得忌惮,也更难应付,毕竟兵权才?是最大的实权。

    长久以来?他与帝师郎灵寂接触得比较多,却忽略小看王戢了。

    况且,这?俩人根本不能分开看。郎灵寂的脑子会给王戢智慧,王戢的雄兵会给郎灵寂底气,二者拧成?一股绳,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琅琊王氏。

    因为郎灵寂娶了王姮姬,两家?成?为亲近的翁婿关系,死死绑定在一起。

    司马淮烦躁地揉了揉太阳穴,想?到王姮姬就突突直跳,心神恍惚。他咽了咽干燥的喉咙,不止一遍幽怨地想?:如果?一开始进?宫的是王姮姬就好了,那么天下太平,伉俪相守,多么美好。

    王姮姬当他的贵妃,他和王姮姬日?日?相守,看在与皇室联姻的份上?,王氏定然会安分守己,踏踏实实当个臣子。

    王姮姬温柔美丽,定然也会规劝家?族激流勇退。若有兵戎相见的一日?,王姮姬无?法割舍他和孩子。

    至不济,王姮姬留在宫中可以当人质。

    可惜王姮姬先是阴差阳错地与文砚之相爱,又错误地嫁给了郎灵寂。

    一切往最棘手的方向恶化。

    以前是得王姮姬者可得天下,现在是得天下者才?可得王姮姬。

    司马淮知?道斗争的机会只有一次,他绝对不能输。

    他骨子里流着先辈司马懿的鲜血,炽热着无?比的雄心和斗志,血统是高贵的,先天条件不比王戢和郎灵寂差。

    他决定继续之前的计划,先摘掉庇护琅琊王氏的双翼,再彻底摧毁琅琊王氏。

    王姮姬根本就不爱郎灵寂,每日?都在承受痛苦。琅琊王氏虽是她的家?,也是束缚她的茧。他做的这?一切皆为了救她出囹圄,乃是正义之师。

    ……

    方过新年,中书监郎灵寂便接连驳斥了皇帝两封诏令,许多百官替皇帝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郎欺》 90-100(第5/17页)

    面扫地,何况龙椅上?的皇帝司马淮本人。

    朝中人都替郎灵寂捏了一把汗,流言蜚语称陛下恼了郎灵寂,意欲除之而后快,郎灵寂即将要被贬谪了,中书监之位呆不了多久。

    陈留王司马玖因到手的皇太弟之位生生飞了,恨毒了郎灵寂,亦恨毒了为虎作伥的琅琊王氏,接连数道奏折弹劾,言辞激烈,誓与王家人不共戴天。

    司马玖奏琅琊王氏的种种罪状,言“王戢必为患”,专兵擅权,割据一方,若不除之恐有逼宫之祸。

    自古军政分离,军事和行政大权却悉数掌握在琅琊王氏一家?手中,缺乏监督,权力离了制度的牢笼,王氏若无反心才怪。

    司马淮好言好语安抚司马玖,自然知?道王戢和郎灵寂是祸患,却不能光明正大诛之,表面还?要装作君臣和睦。

    朝中人心动荡,众臣惶恐不安,不知?该站队哪一边,帝党与士族的斗争从?未如此激烈过。

    前段时间琅琊王氏大行封赏,成?为风光无?两的第一豪门,其余文武百官极为眼红。

    既不能改元立储,司马淮便借着安抚臣心的名义,也封赏了其余百官,重新调整了一番朝中官员架构。

    当然,他只能在不损害九品官人法的前提下,对现有官僚体系微调,悄然在关键部位放上?自己的心腹。

    首先,就是惨失皇太弟之位的司马淮。作为首要安抚对象,司马淮赐他镇远将军的头衔,都督青、徐、充三州兵权。

    三州看上?去很多,实则青州、徐州位于北方,乃是匈奴实际操控的地盘,司马玖挂个名罢了,重点仅在充州一州。

    司马淮暗戳戳栽培司马玖,培养军事筹备力量,用以将来?对抗王家?。

    另外,司马玖还?是“都督中外诸军事”,即号令皇城的禁卫军,充当保护皇帝的最近最后的一道防线,皇帝手下最强的军事力量之一。

    司马淮将身家?性命都托付给了司马玖。

    其次,司隶校尉孙寿晋关西侯,出任丹阳尹一职,掌管整个建康城的行政大权。

    这?个职位原本是郎灵寂的,郎灵寂升为中书监后便空了下来?,司马淮便见缝插针给了自己人。

    皇帝看重孙寿为人正直以及敢于弹劾琅琊王氏的高贵品质,引为近臣,随时咨询,相当于随身携带的智囊。

    接着,司马淮又晋河东裴家?裴锈为尚书令,掌政令执行大权,其权力堪与中书省分庭抗礼,品阶名义上?还?在郎灵寂的中书监之上?。

    不过裴锈态度比较模糊,不愿挤在中枢和郎灵寂相争,主动请辞,只挑了个在翰林院掌管典籍的秘书丞闲职。

    河东裴氏和琅琊王氏的关系比较暧昧,处于灰色地带。河东裴氏与琅琊王氏有世代姻亲之好,王姮姬母亲的娘家?正是河东裴氏,裴锈在成?婚前更爱慕过王姮姬一段时间,不愿与王家?为敌。

    世家?大族之间盘根错节,往往你的利益就代表我的利益,琅琊王氏倒了旁人未必有好下场。裴家?敏感嗅到了这?一点,拒绝给司马淮当枪使对付琅琊王氏。

    不单河东裴氏,龙亢桓氏,陈郡谢氏,范阳卢氏……亦是如此。

    司马淮本想?利用北方声?望更高的士族制衡琅琊王氏,这?一步棋算是废了。

    士族根本不配合,亦不听皇帝诏令,靠他们对付琅琊王氏是痴心妄想?,他们只认其家?而不认其君。

    司马淮暗中愤恨。

    裴锈既辞,尚书局的位置便空下来?。

    朝中对郎灵寂录尚书事的呼声?很高的,毕竟郎灵寂多年来?积攒声?望,为百官之首,又坚决捍卫贵族的利益,维护九品官人法,便是合并尚书局、中书省为一个大丞相之位,郎灵寂也是当得的。

    司马淮极为恐惧郎灵寂的权势进?一步扩大,又不得不顾忌百官的呼声?。

    他灵机一动,稍稍耍了个心眼,使孙寿与郎灵寂共同?录尚书事。同?时为了避免郎灵寂身兼二职,顺理成?章地移他的中书监为中书令。

    如此,郎灵寂的职位便从?原本的中书监,变成?了中书令加录尚书事。

    这?安排深堪玩味。

    既满足了百官要求,又压制了郎灵寂。

    录尚书事就别提了,虚衔而已,和孙寿权力平分,力量大大被掣肘。

    中书令虽与中书监一字之差,权力也是天渊之别。中书令只能草拟决策,实际执行还?是交给尚书仆射和尚书令,也就是交给孙寿。

    郎灵寂明升暗贬,失了中书监之位,相当于变相被移出宰辅群。

    他手里还?有一个之前册封的骠骑大将军,仍属虚衔。他是掌行政的文官,一年到头去不了战场几次,手里无?实际兵权,骠骑大将军完全是鸡肋。

    郎灵寂手中可以说没任何实权了。

    至此,皇帝的用意呼之欲出。

    ——克制郎灵寂,打压琅琊王氏!

    谁再看不出皇帝对郎灵寂的忌惮之情,无?异于一个瞎子。

    郎灵寂平日?看似为第一权臣,掌握中枢,高高的云巅之上?,实则终究为人臣子,只要皇帝小手指轻轻微调一下,他便丧失了手中所有实权,变回昔日?那个血统寒微、偏居一隅的琅琊王。

    命运如此弄人。

    在郎灵寂的治理下,琅琊王氏成?为一个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的大树,若欲彻底拔除这?棵树,得循序渐进?。

    皇帝对郎灵寂明升暗贬,便是试探这?棵大树的深浅,日?后再行动手。

    许多世家?有种荒凉之感,连第一豪门琅琊王氏都遭到如此的待遇,旁的士族又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

    皇帝要将士族一网打尽。

    当真是卸磨杀驴,当初衣冠南渡东晋立国时,是渡江的士族联合在一起抵手胼足开辟这?一片江南土地,扶持司马氏的先祖坐上?皇位的。

    皇帝打破“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实则也就是打破“士与马,共天下”的格局。

    士族悲愤之余,史?无?前例地与琅琊王氏凑在一起,抱团群暖,思?考在皇权的压迫下如何存活。

    他们要钱有钱要兵有兵,最大的缺点是为人臣子,臣子者得听皇帝命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连郎灵寂也深陷局中,无?自救之力。

    第一权臣,一朝而坠。

    第094章 困境

    郎灵寂以中枢机臣之尊, 一夜之间惨遭皇帝疑忌,明?升暗贬,实权统统被收走, 被边缘化, 游离于权力核心之外,连尚书省一员普通的尚书郎都不如。

    登得越巅,摔得越粉身碎骨, 众臣亲眼印证了这句话,郎灵寂从一介籍籍无?名的地方藩王到位极人臣, 再?瞬息之间陨落下去, 犹如昨日黄花, 令人唏嘘不已?。

    郎灵寂自走上仕途以来政绩斐然,为?中书监时更昃晷忘餐,朝乾夕惕,经他手的政令没有一条有纰漏, 他提议草拟的诏书条条皆有迹可循,组织严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郎欺》 90-100(第6/17页)

    可最后遭到这种过河拆桥的待遇, 当真令人心寒。

    朝中许多?大臣尤其是贵族都对?郎灵寂心怀怜惜, 上疏求皇帝赦免郎灵寂。

    面对?成?山成?堆的求情奏折,司马淮打?心底里恐惧,血液都在哆嗦。

    上次郎灵寂主动请辞,引得百官罢朝, 险些逼走他这皇帝。若再?出此事, 司马淮不得不把郎灵寂再?封回去。

    他好不容易才剥离了郎灵寂的权力!

    郎灵寂的号召力如此恐怖, 司马淮愈加忌惮, 其人在朝中已?成?大患,当除必除, 假以时日必然威胁司马氏江山。

    好在司马淮这次比较委婉,虽明?升暗贬,名义上毕竟是“升”,文武百官挑不出大错来,郎灵寂本人也无?法据理力争。

    面对?众多?求情者,司马淮抓住了一个名叫孔鱼的低阶官员,狠狠贬官罚俸,杀鸡儆猴,使其他官员有所畏惧,不再?那么卖力为?郎灵寂申辩求情。

    在官场中混迹多?年的贵族们嗅出了风向,皇帝彻底与郎灵寂决裂了。

    若在皇帝与郎灵寂之间选择,为?人臣子?,恐怕还得忠心于陛下。

    郎灵寂如夕阳落日,迅速陨落下去。

    皇帝铁了心要动琅琊王氏。

    ……

    暮色,圆滚滚的红日一半浸在黑沉的雾气中,一半闪烁明?光,周天被染成?浓淡不一的胭脂水色,黑色丫杈旁两只黑色的飞鸟扑棱着翅膀,肃杀而孤独。

    雄伟磅礴的皇城,郎灵寂清风鼓袖,神清骨秀,长长的影子?在暮色中,最后一次以中书监的身份走出中书省,竟显得有几分孤独。

    众中书郎皆含泪挽留。

    难得有郎灵寂这种莅事明?理的上峰,过去出了任何事,他们的中书监总能一语定乾坤,将风暴掐灭在酿大之前?,用超越常人的缜密心思和清醒笃定,顶天立地。

    以后再?没有这样的日子?了。

    郎灵寂闻得众人啜泣声,微凝,回头道:“卿等何故楚囚对?泣?又非永别,今后我与卿等仍共在中书省当职。”

    新任中书监正是郎灵寂之前?的下属,感极而悲,他们家大人好好的,遭无?妄之灾,被从中书监降到了中书令。

    他虽品阶已?比郎灵寂高,仍对?郎灵寂鞠躬叩首,信誓旦旦道:“小人永远是小人,大人永远是大人。”

    郎灵寂神色玄远而冷峻,将他扶起?,

    “言重了。”

    新中书监含泪起?身,激愤道:“有一就有二?,大人该为?自己多?考虑考虑,如果逆来顺受,恐怕……”

    皇帝摆明?针对?他们家大人,无?缘无?故贬官,有替大人鸣不平者直接罚出京外,导致人心无?法凝聚。

    大人被剥夺了中书监之位,只名义上录尚书事,实则尚书局牢牢被把握在孙寿那老匹夫手中。如果任由事态继续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印象中,他们大人总长于先?发制人,掐中死?穴,绝不是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