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珍惜不珍惜的?”
孟太尉一向能言善辩,能说会道,又耿直,他瞪了回来,“呵,陆太傅,陛下是万金之尊,难道摄政王不是么?您睁大眼睛看看,摄政王是不是与陛下同坐尊位,摄政王万金之躯亲自炙烤兔肉送给陛下,难道陛下不该珍惜么?”
“你没听到陛下说吃不下了?如此逼迫陛下做什么?”
“陆太傅,顾命大人,连陛下的吃喝都要管,还真是称职啊。”孟太尉已经有三分醉意上了脸,脸色有些红,“堂堂男子汉,一只野兔都吃不下?没想到陛下七尺男儿,还像个小姑娘一样,哈哈哈!”
大都护也幽幽道,“太傅此言差矣,我们哪里是逼迫陛下,分明是为了陛下好。”
司徒云昭看着前方的篝火,淡声下令,“来人,喂陛下吃下去。”
身后三个侍卫听命便行事,两个侍卫上来一左一右擒住司徒清洛的肩膀,另一个过来拿起金箸,司徒清洛顿时慌了神,挣扎着。
陆太傅立刻站起身来指责,“平南王,你这是做什么?!”
镇南将军也站了起来,抽出了长剑指着陆太傅,脸色阴沉,“麻烦太傅大人对王上放尊重些。”
“坐下。”镇南将军依旧指着他,剑尖对着他的面门,周围没有一人出声和帮忙,所有的侍卫皆是司徒云昭的人,陆太傅只好坐了下去。
左丞相元仲出来想打个圆场,“摄政王,何必为此不高兴,打猎本是开心事,陛下许是累了,也并非不尊重摄政王,既然陛下不想吃,摄政王便不要跟陛下计较了。”
司徒云昭全然不理会,“愣着做什么?喂陛下吃下去啊。”
“是,王上。”
侍卫举起金箸,夹起一块兔肉,将要把兔肉送进司徒清洛口中时,“平南王。”
司徒清潇冷冷清清的声音响起,“王上亲手炙烤的兔肉,不知本宫可有幸一尝?”
司徒云昭像是早有预料,她就在等此刻,司徒清潇主动开口,她伸手阻住了侍卫,笑意盈盈,“哦?公主想尝一尝本王烤的肉?”
“既是王上亲手所制,如此珍贵,本宫自然也想分一杯羹,怎奈王上偏偏只让陛下独享。”
虽然知道是假话,但司徒云昭还是十分受用,侍女把青玉盘装的兔肉端了过来,放在司徒云昭的桌子上,又拿来了新的玉箸和小瓷盘,司徒云昭拿起玉箸,一手提着袖子,精细地挑选几块上面最嫩的肉,面上没有丝毫不耐,甚至还有一丝浅淡得笑意,挑选完之后,便放在小瓷盘里,着人端给司徒清潇。
她举起金箸,又放下,她其实是不吃野味的,只是不能亲眼看着司徒清洛被逼迫。
司徒云昭看着她,笑意不达眼底,“公主,请吧。”
司徒清潇看着盘中司徒云昭亲手挑的肉,慢慢举起自己的金箸,依旧下不了口。
司徒云昭只是满眼玩味地看着,司徒清潇深吸气,挑起一块肉,强忍着口中别扭的味道,皱眉咽了下去,立刻又拿起手帕揩了揩唇角。
她抬起头来,隔着诸王,看到了上首司徒云昭正看着她,眼里是戏谑的笑容,格外刺眼。
原来这才是她的目的?幼不幼稚?
宴罢了,已是夜深了,皇帝,诸王,公主已经各回各的营帐去了,司徒清潇已经有几分醉意,站在湖边吹风,她酒量很好,尽管有醉意,但依旧清醒。
身后响起了脚步声,有些虚浮,却越发清晰。司徒清潇不回头也猜得出是谁。司徒云昭也有了几分醉意,本就多情如水的桃花眼中如今更是醉意朦胧,她站在司徒清潇身边,并肩而立,享受着春夜湖风吹来,丝丝凉凉的感觉。
她问,“公主不回营帐,怎么t在这里吹风?”
司徒清潇的声音如同面前的湖面,波澜不惊,“吹吹风,清醒一些。”
她轻轻笑起来,“公主,本王亲手烤的肉,好吃么?”
司徒清潇随口回答,“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摄政王》 60-70(第7/15页)
还不错。”
“柔嘉公主怎么样了?”
司徒清潇蹙起眉,“御医看过了,已经没有大碍了,只是需要多休养几日,柔嘉小时候打猎时便坠过马,落下了病根,这次摔到了同一个地方,旧疾复发。”
司徒云昭摇摇头,“荣王年纪尚小,柔嘉公主身子虚弱,还要照顾荣王。”
她们都曾多多少少有意无意地照顾着这姐弟两人,自从司徒清淙封荣王后,司徒清洛登基之后,姐弟二人的生活好上了许多。若是改朝换代,司徒氏成为亡国之族,司徒家诸如此类的皇亲恐怕无法生活下去。
或许是都想到了这里,两人一时相顾无言,司徒云昭闭上眼睛,享受了片刻,又睁开眼睛,眼中清明了一些,“公主,这烤野兔味道可好?”
司徒清潇淡淡地看了她一眼,“不好。”
司徒云昭挑眉,“既然不好,何必这么委屈自己。”
分明就是故意的,现下又说这种话。司徒清潇轻呵,“王上若是少为难陛下一些,本宫或许可以少委屈自己几分。”
司徒云昭自嘲地笑了笑,“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我们前朝君臣之间的斗争,公主少在乎一些,便能轻松一些。”
权力就如同洪水猛兽,能彻彻底底地改变一个人,特别是对于心智不成熟之人来说,司徒清洛如若不及时打压,待他尝到了权力的美妙滋味,恐怕局面会更加难堪。
司徒清潇看了看她,“本宫亦不想插手,平南王咄咄逼人,给洛儿长长记性也是好的,不过洛儿与父皇不同,他不会怎么样,只希望平南王凡事能有个度。”
司徒云昭轻笑,风度翩翩,“不好意思,公主,这倒是难以掌握。”
第66章 忘情
猎场归来的笠日清晨, 御花园深处传来隐约的箫声,循着声音深处,箫声越发清晰, 婉转悠扬, 踏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 两侧是初春茂盛的松柏,再继续深入,最深处的湖泊旁, 是一个白衣女子的背影,她通身素白,唯有如瀑的长发垂下, 不着钗环, 女子正手持一把玉箫吹奏,原来, 箫声的来源便是这里。清冷的箫声, 伴着淡淡的晨雾, 格外合衬。
这人自然是司徒清潇。箫声婉转悠扬, 其中带着丝丝清冷, 然而却颇为动听, 这便像吹箫人本人一般, 带着生人勿近的清冷气息, 却莫名吸引人,让人忍不住靠近。
可有人却不想再靠近。她身后远处,司徒云昭身着朝服,头戴九旒冕, 站在那里望了不知多久,其实隔着晨雾, 空中弥漫着晨露,司徒清潇又一身白衣,有些看不分明,这样的萧声,无论相隔多远,她都知道这声音是来自于何人,何处。
她恍然间觉得,她们的距离似乎是自始至终都是,一时近,一时远。
茯苓在旁轻轻出声提醒,“主上,上朝的时候到了。”
司徒云昭眯了眯眼睛,轻声,“走吧。”
一曲终了,那女子才转过身来,眼神里带着忧愁,冰肌玉骨,眉目清冷,容颜绝世,超凡脱俗,在晨雾里行走,彷佛这世间的尘埃都与她毫无干系,像是落入凡间的谪仙,只是她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到底是染了人间烟火,人非上仙,又从何而来全然的超凡脱俗。
大齐皇宫庄严尊贵,途经御花园,宫河贯穿而过,清澈见底,上修一座大理石桥,栏杆上刻着龙飞凤舞,雕栏玉砌,华贵非常,司徒清潇穿过石桥,一片稀疏桃花林里,立着一座秋千。
是因小时司徒清沐贪玩,司徒清潇特地命人打造在御花园中的,秋千架用上好的檀木,上雕花纹,绳索用树藤做成,红木坐板上铺了弹墨的软垫,小时候,司徒清潇常带着司徒清沐或是其他弟弟妹妹一同,不过司徒清沐长大后,便不再太喜好玩闹这些东西了。
不过今日不同的是,那闲置已久的秋千上竟又晃动起来,更令人惊讶的是,那秋千上的人,并非司徒清沐,而是五公主司徒清漾,连司徒清潇眼中都有一丝惊讶,司徒清漾一向端庄柔和,只喜好看书,不像是会玩闹这些的人。
柔嘉公主司徒清漾一身绿罗宫裙,正坐在秋千上轻晃,司徒清漾自然也看到了司徒清潇,司徒清漾毕竟年纪不小了,突然被撞见此景,面上不由得划过一丝赧然和尴尬,连忙收力停了秋千,下来见礼,“皇秭金安。”
司徒清潇负手持萧,略微点头致意,面上挂着淡淡的笑意,在一众皇弟皇妹的心中,司徒清潇向来如此,淡然温和,在太子眼里,多是严厉的,除却司徒清沐开朗活泼,与司徒清潇亲近一些,能见到情绪多些的司徒清潇。
司徒清漾面上带着微笑,笑意却显然不达眼底,“皇秭起的可早啊,早朝都还未开始。”
虽然看出了她不达眼底的笑意,司徒清潇却仍旧眉眼温和,“出来吹吹风而已。”
司徒清潇看她方才荡着秋千,才想起,“腰伤这么快便好了?”
毕竟昨日才自猎场回来,今日竟全然看不出有什么伤情在身。
司徒清漾低下头,“已经好多了,多谢皇秭关怀,还要谢谢皇秭的药,皇秭记不记得,我小时候,也是打猎时从马上摔下来,”她有些不好意思,“想来,还是我骑术太差了些。”
司徒清漾也算能文,却柔弱体差,并不善武。
“那皇秭呢?皇秭手腕好些了么?”
司徒清潇下意识地去看手腕,也不住地想起了那日的场景,“好多了。”
其实司徒清漾早就听到了隐约的箫声,她知道是从湖畔传来的,也知道这箫声出自自己的三皇秭,她从前也听过的,婉转悠扬又带着忧伤,只是并未想到,她竟会走这边,看到自己,她尽力让笑意多了几分真心,“我听到了皇秭的箫声,皇秭的箫声还是一如既往,如此动听。”她眼神微暗,“只是其中,似乎总是有些悲伤之意,皇秭不开心么?是为了什么事,或是,为了何人?”
比如,平南王。
司徒清漾是弹琴之人,平日里常弹奏古筝,又怎会不懂音律,又怎会不识曲中意,分明是明知故问。
她的话有些逾矩,司徒清潇却没有计较,只是淡淡地回答,“没有,只是闲来无事所作。”
“不知日后,能否有机会与皇秭合奏一曲。”司徒清漾好似想起了什么,“七日后,便是春日宴了,不知皇秭能否赏妹妹这个面子。”
“哦?柔嘉想奏哪一曲?”
司徒清漾柔柔地,“从前有幸听过皇秭吹奏一首曲子,名为忘情,恰巧我也习得了这曲,不知道皇秭可愿意与我一同?”
简直是句句都意有所指地带刺。
司徒清潇又怎会听不出来,只笑了笑,“不了。”
司徒清漾幽幽地,“皇秭,方才,平南王也经过了此处呢,不知道皇秭是否有见到?”
司徒清潇蹙眉,不知为何,她总觉得,近日来司徒清漾的样子总是很奇怪,似乎,刻意出现在司徒云昭面前的次数过多了,包括那日在猎场的样子,都令她觉得介意。
说到司徒云昭时,司徒清潇冷下了眉眼,“没有。”
乾阳殿。
司徒云昭一身玄色九章王服,头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摄政王》 60-70(第8/15页)
九旒冕,靠在王座里,她一手拿着佛珠拨弄,一旁的司徒清洛在龙椅上坐得挺直。
司徒清洛稳了稳声音,正色严肃地开口,“众卿……”
司徒云昭漫不经心地打断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稍有些眼色的都知道要如何做。这个史官便是如此,“启禀平南王,臣正在编写大成皇帝的帝王本纪,不过其中有些事,不知该如何记录,”他抬了抬眼,看司徒云昭的脸色,“还请摄政王指点一二。”
虽说史官应当讲真话,但历代帝王对于史官们载言记事,都是字斟句酌,斤斤计较。一旦有了功绩,做了好事,必然要大书特书。便是没有功绩,也要虚构一些出来载入史册,或者颠倒黑白,人人都想做丰功伟绩的帝王,名垂千古,不过,像司徒文泰这种情况,倒是不知道该如何了。若是始终像他早年一般,也就如同其他平庸的帝王,平平淡淡,该如何编写便如何编写,可他晚年偏偏半路杀出来了个程咬金,有司徒云昭的存在,这其中便涉及到了更多问题。自然最需要求取的便是司徒云昭的意见。
司徒云昭眉眼淡然,手里拨弄着佛珠,没有出言,朝堂上一时寂静地有些可怕。司徒清洛出声打破了安静,他不敢去看司徒云昭,又企图在文武大臣前表现一下,于是斟酌着摆起了架子,“t为史官者,自然要有一说一,如实记载。”
司徒云昭轻笑一声,“有些事,恐怕写出来只会让皇家颜面尽失。”
语带嘲讽,连带着不少朝臣都忍俊不禁,跟着暗笑起来。
司徒云昭瞥了一眼司徒清洛,“大成皇帝本就没什么丰功伟绩,再如实编纂,陛下,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