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女摄政王 > 正文 160-180

正文 160-18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摄政王》 160-180(第1/27页)

    第161章  县主

    “圣上莫要动怒, 她们一介妇人之辈,无非是情情爱爱,懂得什么?二公主更是嫁出去的女儿, 除了与宗室左右密切些, 能有个什么作用?皇上何苦与她们计较。”

    “朝野上下的情况如何?”

    陆太傅细致地将魏岚的事情、醉仙阁的事情复述了一遍, “总之,自从魏岚当众驳了她的军令,朝野上下的非议是越来越多了, 当然,臣在朝野上下也没少派人煽风点火地散布流言,包括这一出戏。百姓之间如今已经有了不少说辞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可是大忌, 一日两日还有个说法儿,这几个月都过了, 陛下年纪轻轻又不是自小病弱的体质, 若说长久地缠绵病榻, 群臣百姓, 谁能不起疑呢?”

    “哟, 难得见手眼通天的司徒云昭四处吃瘪, 她就是过得太顺风顺水了, 从前人们不敢言, 如今在朝野上下终于都视她为奸人,可真是如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啊。呵呵——”司徒清洛嘲讽的声音尖锐,他发出了一声笑音,洋洋自得, “活该!曾经有朕在,她所谓辅佐, 也师出有名,如今把朕关押在这里,想独坐金銮殿?做梦!狼子野心显露出来,群臣百姓终究还是会站在朕这一边。”

    “皇上,大齐百年来,明君代出,江山稳固,百姓早已习惯效忠司徒氏了,外人要想撼动绝非易事。更何况,她一个女子,心如蛇蝎,百姓怎会相信t她来坐天下?如今宗室子弟和百姓都对她颇有微词,这正是我们的好时机。”

    “呵呵——”司徒清洛笑声陡然停了下来,“可你说,司徒皇族子嗣繁茂,她会否另扶持他人,代替朕?

    他的脸上现出了紧张的神情,“不是说,前些日子荣王患了水痘,司徒云昭还亲自前去探望了?太傅,你说她会否看中了荣王,扶持他做傀儡,毕竟荣王年纪小,好操控,柔嘉公主也是个不中用的,难道不是更为合适的人选?”他死死拉住陆太傅的胳膊,眼中现出绝望,“太傅,这可如何是好?朕的弱冠之礼该不会就在这暗无天日的牢房里度过吧!”

    “如此眼下,陛下切莫慌张。”陆太傅细细分析,“荣王不过是个小孩子,母家又无势力,柔嘉公主性子柔和,虽说好操控,但却也给不了司徒云昭任何助力,何以比得上长公主?更何况,皇室子嗣众多,嫡子尚在,荣王一个庶出的黄口小儿坐天下,怎能轻易服众?难道不是更惹人非议?如今,有军功在身的皇长子与生母位分最高的景王都先后毙命了,三皇子司徒清游四皇子司徒清淳虽然开了府邸,却更是不问世事的,整日闭府不出,生怕受了波及,说好听些是单纯,其实便是蠢。五皇子小时夭折,六皇子天资平庸,八皇子司徒清泓年纪小,处境尚且不如荣王,由他那已经当了太妃的生母带在后宫里,深居简出,生怕受了前朝风波牵连。陛下,你说其中何人能被司徒云昭选中?”

    “可是司徒清淙年纪这么小,是最小的一个皇子,司徒云昭为何偏偏给他封了王?”

    陆太傅嗤笑一声,“听说几个月前,司徒清淙和柔嘉公主在御花园了碰上了司徒云昭,我想恐怕是司徒云昭一时之间妇人之仁,看这姐弟二人可怜,而施舍的同情罢了。自打荣王封王以来,他们姐弟在宫中的处境的确好了不少。”

    司徒清洛略略放下了心,却忿忿不平,“也怪他们无用,若是有个中用的,难道这天下还能让司徒云昭占了去?”

    “司徒云昭阴狠毒辣,一早折了司徒家的羽翼,稍有能力的赵王,有些心机的景王都惨遭了毒手,剩下的人便是有想法也不敢再轻易表现出来了。”陆太傅提醒,“不过陛下,您的其他兄弟们也不能不防,虽说自小一同长大,可您太子之位一直稳固如山,也许哪个人隐藏在他们之中,却从不表露出来心机,但却在隐藏锋芒,时刻算计,当日司徒云昭在宫外遇刺,我听说那凶徒至今都下落不明。有朝一日您出了这里,万望时刻小心。”

    “朕知道了,可是朕连如何出去,何时出去都不知道,唯一的希望只有寄托在皇姊身上。”

    陆太傅看着司徒清洛,满脸忧色。

    重华殿。

    司徒清漪一向与宗室交好,临别之际,邀请宗室各族到场一聚,自是无有不应的。

    司徒云昭一早到场,身着王袍,来者行礼,司徒云昭只是略略点头。

    满室的花团锦簇,美酒佳肴丰盛多样,金顶石壁,绘着各种各样的鸟类图案,色彩斑斓。地板上铺着色调柔锦织缎绣的地毯,偶尔燃烧着几朵艳红色的火焰。

    纱幔低垂,营造出朦朦胧胧的气氛,四周石壁全用锦缎遮住,就连室顶也用绣花毛毡隔起,极尽奢华,精雕细琢。帘钩上还挂着香囊,散着淡淡的幽香。

    司徒清漪一向左右逢源,今日司徒皇族与秦王一族后裔几乎都到齐了,秦王后裔宗室中有一女子最得人心,早年获封昌明县主,一生未嫁,清廉正直,端庄典雅,在族中几乎是说一不二。她此前从未出现在宴席间,如今已年逾六旬,头上生起了白发,却威严非常,身着繁复的宫袍,目不斜视,脸色肃穆。

    连司徒云昭都在大殿行了一礼,笑称,“多日不见,姑母身子可还好?”

    昌明县主看到司徒云昭高兴,却不吃这一套,冷笑,“呵,摄政王公务繁忙,日理万机,也久久不来瞧我这老太,身子如何会好?”

    司徒云昭也笑,“陛下病重,前朝后宫事务都落到了侄女一人的肩上,不及登门拜访姑母,今日见了,望姑母莫要挑这理了。请姑母入座。”

    “哦?”昌明县主压低了声音,神色自若,眼中透着精明,盯着司徒云昭,“昭儿是忙于朝政,还是眈于情爱?”

    第162章  僵局

    司徒云昭脸上带了个似是而非的笑容出来, 对待县主的模样又显得十分亲厚,“姑母说笑了,本王代圣上处理国事, 天子近前, 千百双眼睛盯着, 姑母可莫要冤了本王。再者,姑母一双慧眼,这都城里什么事能瞒得住姑母呢。”

    有礼有节, 有理有据,叫人生生挑不出半点毛病,就如同她这个人一般。昌平县主早年丧夫, 终身未再嫁, 在这宗室斡旋中活了半辈子一身声望仍旧保得平安,却也还看不透司徒云昭这个人。

    昌平县主蹙起了眉, 她对司徒云昭一直以来都怀揣着很复杂的感情, 一方面司徒云昭对于她来说是个难以捉摸的晚辈, 司徒云昭不像她的父亲那样骁勇热血, 反而显得桀骜不驯, 甚至阴狠, 虽然她对待自己常常是有礼有节的, 但她对于司徒云昭的某些手段并不能茍同。另一方面, 她的确又对司徒云昭有些敬佩。也许当年司徒先祖皇帝为了表达厚密无间的情谊,赐了同姓,可百年过去,两族人早已生了嫌隙。若无司徒云昭, 恐怕秦氏一族宗室这些郡王郡主,永远要屈居人下, 抬不起头,被司徒皇族非打即骂、任意欺压。司徒云昭算是整个秦氏的靠山也并不为过。

    昌平县主两鬓斑白,严肃端庄,“那想必都是些捕风捉影的东西,不足为信,我失言了,摄政王也莫要放在心上。”

    “这皇宫里人多口杂,不知哪个到姑母面前乱嚼了舌根,本王该教他学些规矩。”

    司徒云昭虽是笑言,但话里话外透出的意味都令人生寒。

    昌平县主眉头蹙得更紧,“你身居高位,治国理政,手腕雷霆是好,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摄政王》 160-180(第2/27页)

    须知世上并非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权力解决,有时候更需以德服人,堵终不如疏。摄政王身为咱们秦氏后裔,身居高位,还是要多加注意言行举止。”

    “姑母的教诲本王记下了。”司徒云昭笑了笑,点头应是。

    陆续间,众人已入座完毕,歌舞升平,丝竹之声入耳,觥筹交错,也因了性格外放的二公主频频举杯,一片祥和气氛。

    今日司徒云昭未戴威严的琉冕,而是身着摄政王常服,玄色的衣上绣着金蟒,矜贵又明朗,她站起身来,端着酒盏,贵气优雅,一片笑意盈盈,连桃花眼都飞扬着,用清朗的声音道:“今日是家宴,在座的各位,几乎皆是本王的叔伯兄弟,姑母姐妹,还请各位千万莫要拘束。”

    秦王后裔的宗亲们,年轻一代皆对司徒云昭净是敬佩,年长些的无论是否看得惯司徒云昭,也不得不承认是司徒云昭的庇护令他们平安至今,再加多少也敬重先平南王,他们皆与司徒云昭沾亲带故,得了司徒云昭的面子,自然是无有不应的。司徒皇族的宗亲们,尤其是司徒文泰的几个亲兄弟,虽心下不快,但也个个是人精,必定不会驳了司徒云昭的面子,自然面子上也应和着。

    一旁的司徒清潇虽然看得出司徒云昭的用意,不过司徒云昭笑意盈盈的,多少也带了几分真心,所以她也乐得见她笑意满面的模样,也跟着带出了唇角的笑意,目光盈盈地望着她。

    司徒云昭对上了望过来的视线,司徒清潇像是已经看穿了她的一切,自己的心思都无所遁形,她知晓自己在做利于自己,不利于司徒皇族的事,却依旧宠溺地望着自己,一双眸子像会说话一般水光潋滟,无论看多少次还是令她心动不已。

    司徒清漪站起身来,端起酒盏,脸上洋溢着喜气的笑,“这第一杯酒,我敬各位叔伯姑母一杯,今日聚在这里的皆是我的亲人,侄女先干为敬。”接着一饮而尽。

    其余宗室郡王郡主也纷纷应和着举杯一饮而尽,脸上的笑倒多了几分真心。司徒清漪外向开朗,一向与人为善,自从省亲回都来,陆陆续续到了各宗室亲王家拜访,备了礼,挨家挨户地送上了陵州特产,司徒清漪性格和善,自小讨喜,如今夫君虽不是位高权重,也得重用,司徒清漪也已然外嫁,没有利益冲突,宗亲们自然也不会与她为难。她细心地将宗亲们的关系维持得妥妥帖帖,两方的宗亲一向内里势如水火,司徒皇族那几位尚在人世的司徒文泰的亲兄弟虽然手中无权,t但仗着年纪和地位多少仗势欺人,自从端王去世,王侯中便是以最年长的桓王司徒文敬为尊,后来司徒文泰驾崩,那些王族更以司徒文敬马首是瞻,他尤其是块难啃的骨头,明里暗里下了不少司徒云昭的面子,却不曾想到他今日也来参加了这宴会。

    “这第二杯酒,我敬摄政王。”司徒清漪郑重其事,“若无摄政王当日伸出援手,解救清漪于水深火热之中,清漪一早便该离开故土,身处他乡,漂泊无依了,哪里还有命寻得如意郎君,哪里还有命如今站在这里,与各位亲人团聚。”

    司徒清漪带了哽咽,清澈的眼底泛着泪光,“摄政王当日与我毫无交情,至多不过与我有过几面之缘,却能挺身而出救我于危难,摄政王与我同为女子,是正气凛然的不世英雄。”

    “公主过誉了。当日境况,于公于私都该如此,即便换了旁人,哪怕与本王萍水相逢,本王也会如此,二公主不必一直挂怀此事。”司徒云昭也站起身来,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似乎是本该如此,于她来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从未将此当作什么壮举。

    席间司徒皇族有几个年轻的郡王郡主本是不屑一顾,闻言抬眼几下,像在思考什么,再看向司徒云昭的眼神,眼中多了几分探究。

    司徒清漪收拾了情绪,又换上一副笑脸相迎的模样,“最后一杯酒,我敬桓王伯父,前些日子,桓王伯父腿疾发作,本不想出府的,可是听说了今日家宴是为了侄女而办,还是给侄女这个面子来了,漪儿多谢桓王伯父。”

    司徒文敬不茍言笑,脸上胡子花白,稳如泰山地坐定在宴桌前,双手握着金制雕刻的拐杖杵在地上,端着一副目中无人的态度。

    不过他唇边的胡子抖了抖,端了一会架子,司徒文敬将酒盅里的酒一饮而尽,却从头到尾没有向上首看一眼。

    倒是司徒文敬的小儿子,长晏王司徒清桉冷不丁笑了一声,开口了:“清漪姐姐到底是咱们司徒家的孩子,自小讨喜又懂事,当初你出嫁的时候,我和母亲都哭了呢。你许久不回来省亲,父王叔王们也是想念得紧,我们为了清漪姐姐,也自然是会来的,若换了其他人,这个面子,我们倒未必会给。”司徒文敬虽然是年岁最大的亲王,如今已是古稀,他自王妃去世便偏宠爱妾,没两年,爱妾还诞下了一个儿子,司徒文敬十分欢喜,得了这个老莱子,如今司徒清桉还年不过弱冠。

    司徒清桉虽是晚辈,但讲话暗藏话锋,秦王宗亲听了心下不快,有几位郡王还变了脸色,此时气氛一下低沉了下来。

    司徒清潇想要开口反驳这位堂弟,被一旁的司徒云昭握住了手。司徒云昭似乎是一早便想到了,似笑非笑地看着一脸得意的司徒清桉,司徒文敬不接话也不反驳,依旧看着前方,显然默许和纵容了儿子的行为。

    “报——”宫人急匆匆的声音打破了僵局。

    “进来。”

    “启禀摄政王,”小太监扑通跪下,喜气洋洋,“陛下能下榻了!陛下的龙体恢复了不少,方才起来人也精神了呢!”

    “哦?御医怎么说?”

    “回摄政王,御医说陛下的病差不多已经痊愈了,只需再休养几日恢复气力就是了。”

    宴会上的宗亲交头接耳起来,司徒云昭极快地扫视了一遍,“那如此果真是好事一桩,吩咐御医好生照看陛下。”

    司徒皇族的宗亲有些雀跃,连司徒文敬花白的眉也舒展了,他突然开口,语速既慢又声音厚重:“既然陛下的病已经痊愈,摄政王是否该让陛下回来上朝?”

    司徒云昭看着司徒文敬弯起了眼睛,只是发出了一声意味不明的笑声。

    随即,她理所当然地言:“这江山始终都是陛下的,本王只是代为监国,如今陛下大好,自然是要回来主持朝政的。”

    司徒文敬本以为司徒云昭会霸权不让,或是嘴上不饶人,没想到竟是如此回答,于是也不去看司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