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女摄政王 > 正文 180-200

正文 180-20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救我!”

    声声刺耳。司徒清潇感受到了鼻间的酸胀,闭上了眼睛。

    司徒云昭能感应得一清二楚。她的声音慵懒悦耳:“公主,睁开眼睛,不喜欢本王送你的礼物么?”

    她闻言刹那的剧痛宛如刀割般刻骨,她几乎听不到自己的声音了,“你为何要如此?”

    司徒云昭熟悉的声音就在她耳边,却无比陌生:“看到那把龙椅了么?要坐上去,就要断绝所有的情爱,我不想让自己有一丝软肋。”

    司徒清潇闻言下意识地睁开眼,就见司徒清洛挣扎几下之后便脱了力气,司徒清瀚尤嫌不够,按着他的肩膀,将匕首在他的胸膛里转了个圈,看着那里血肉模糊,司徒清洛丝毫无力挣扎,彻底断了气,才满意地松了手。

    司徒清洛倒在了大殿之上,彻底没了呼吸。

    司徒清瀚手拿染血的匕首,面容苍白,衣衫染血,满身满脸都是喷溅出来的血水,他大笑着,仿佛这一刻才呼吸到了真正的空气。

    司徒清瀚仰天长啸,“我此生,也不算白活。”

    话毕,便用匕首自刎而去,也同样倒在了龙椅旁。

    司徒云昭这才放开了她。

    司徒清潇连眼泪都干涸在心底,流不出来了。她心脏处的钝痛已然变成一把尖锐的利刃在不断翻搅,疼得让她喘不过气,她在司徒云昭掌中的手腕开始轻轻颤抖。

    这时大殿内外皆已经无比混乱,一道寒光闪过,一把长剑不知何时奔向司徒云昭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摄政王》 180-200(第3/25页)

    背后而来。

    “主上小心!”茯苓一早被支走,孟太尉放开晁京,却又反被晁京反手抓住,动弹不得。

    而那把剑停在了距离司徒云昭胸口一寸的地方。

    鲜红的血顺着长剑滴答落下,原来是司徒清潇用手掌攥住了那把剑。

    司徒云昭看着滴落的鲜血,几不可察地皱了皱眉头。

    而那把剑的主人正是柔嘉公主,司徒清漾。

    司徒清漾立刻松了力,慌了神,长剑掉落在地上,想上去察看她的伤势,“皇姊,你疯了么?”

    司徒云昭只是抬了抬眼看司徒清漾,“果然是你。”

    司徒清漾抬起脸来与之对视,眼神充满了怨恨,“司徒云昭,是我,就是我。如何?”

    孟太尉呼喊道:“来人!保护王驾!!”

    一队兵马从门口鱼贯而入,将司徒清漾擒拿住,司徒清漾依旧只是怨恨地盯着司徒云昭,并不反抗。

    司徒清潇的手垂了下来,手中血肉模糊,鲜血不住地滴落在朱红色的地毯上,连白衣的袖子都被染红了。

    哀莫大于心死。司徒清潇现在宛如一具行尸走肉,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到,却又出奇的平静,“我答应过先王和王妃,会保护你,就当这是最后一次了。从此我们桥归桥,路归路,永远不要再相见了。”

    她转身离开,她们目光没有交汇,司徒云昭也同时转身面向着高高的玉阶、龙椅。

    也祝你日后,前路坦荡。

    孟太尉等人先行下跪,朗声道:“恭迎新帝登基!”

    群臣皆跪,山呼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司徒云昭威严昂首,在众人的拥护中一步步走向了那把冰冷彻骨的赤金龙椅。

    第183章  女帝

    司徒清潇的面上, 几乎看不到血色。她摇摇晃晃地走着,身上的白衣破碎,凌乱的发丝撩拨着沾血的白颈, 昔日清亮的眸子空洞洞的, 不见半分神采。如同在这个深冬新岁跌落在冰冷的河里, 任由河水漫过手脚直至鼻尖,四肢浮浮沉沉,完全失了力气, 整个人如同一具行尸走肉的空壳,任由腿脚麻木地向前走着。

    像是亲手剪断了两人当初用鲜血染红的命运的红线,甘于从此再无交集。

    宫殿里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道, 司徒清洛的死状惨烈, 胸口的模糊的血肉都翻了出来,他圆睁着眼睛, 像是不愿相信眼前的一切, 也不瞑目。最后尸体如同草芥渣滓被宫人们拉了下去。

    百官俯首, 司徒云昭背对着百官, 冷淡地出声:“太傅, 你可要看一看你的徒弟?”

    陆太傅整个人趴伏在地上, 重重地叩首, 将脑袋都砸出了声响, “臣不敢,司徒清洛偏信孟九安等佞贼,令靖州黎民水深火热,实在死有余辜!平南……不, 皇上,您是救赎百姓的天命所向!”

    众人都恨不得将头埋进地上, 生怕司徒云昭下一个清算的就是自己。

    司徒云昭没有再言,只是一步步走向高位,可是每一步,就像行走在刀尖上,把身体心脏都插得鲜血淋漓。

    今有司徒云昭承袭天命,登基皇位,通令四海,万民俯首。

    司徒云昭登基,第一件事便是改国号为秦,追封先平南王司徒益为明德皇帝,先王妃为端和皇后。建元正兴,改旗帜,从金色,将都城更名为长京。自此大齐王朝便落下了帷幕,这位曾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一代女权臣,成为了女帝,开启了大秦王朝的盛世。

    朝堂上下皆知,司徒云昭的先祖秦氏,当年与太祖皇帝共同打下了江山,这才被赐姓司徒。这天下最初本就有秦氏的一半,司徒云昭此举也并不意外。而因为先平南王的故去,司徒云昭一直以来都对司徒氏恨之入骨,理所应当地,也对这个姓氏恨之入骨,就在众人纷纷揣测新皇会否将自己以及族人的姓氏改回为秦,意外的,司徒云昭并没有这么做。

    司徒云昭的新皇龙袍、龙靴、平天冠,皆由御衣局连夜赶制,登基需要准备的大小事务也预备得妥帖完善。偌大华贵的乾阳殿中清扫去了血污,迎接着新主的到来。

    前日,王朝才经历了帝崩王薨之变,可是群臣百姓,多数窃喜,司徒云昭为王时统御有度,威严甚深,万民所向。登位之后,开仓放粮,安抚难民,朝堂上下皆是一派井然有序。

    司徒清洛奢侈淫逸,不顾黎民,更是偏听偏信孟九安,本已有胜仗之势,可孟九安贪生怕死,临阵脱逃,这是比打了败仗更下作千万倍的事,之后导致军队无首,对方乘胜追击,所到之处死伤惨重,只能连连后撤,导致靖州一片混乱,一时间民怨沸腾,也磨灭了百姓对他抱有的最后一丝期待和桓王对他的最后一丝亲情的顾虑。

    如今司徒清洛被亲兄长所杀,听说惨死在龙椅前,百姓欢呼雀跃,王朝终于有救了。

    登基大典前日,天寒得彻骨,乾阳殿敞着朱红雕花的大门,夜里的寒意裹挟着凛冽的北风刺骨地袭来,司徒云昭就坐在冰冷的龙椅,她抚摸着通体剔透的传国玉玺,明明是晶莹滑腻的触觉,却像是长满了刺。

    明明一切该尘埃落定了,她的心却像是被人攥在掌中,被揉搓挤压,酿出了血浆。无望在蔓延,于沉静处崩裂。

    这位次日就要登基的新皇,就在这冰冷的龙椅上枯坐了一夜,看着月明星稀直至t东方日出。

    正兴元年,初五。

    一早便是开国登基大典,司徒云昭一早便去了天坛祭祖,一路上百姓皆在道路两侧跪拜,御林军仪仗兵马齐整,直排到了城外。司徒云昭命人将所有司徒氏先祖的牌位全部移出,换为了秦氏先祖,司徒云昭行祭过后,乘龙辇回到皇宫。

    司徒云昭身着象征帝王权势的金黄衮龙袍,头戴华贵庄重的十二琉冕,在百官的朝贺叩拜下,一步步走向了那冰冷华贵的赤金龙椅。

    走过朱红的地毯,仿佛走过了这一路的刀山剑树,万千枯骨、父母俱亡、彻夜心疾,这一切在此刻仿佛才能烟消云散。

    宗室百官俯首,“恭迎新帝登基。”

    三次山呼,“吾皇万岁。”

    年仅二十三岁的女帝,即便做了帝王也难掩昳丽之姿,矜贵之色,她神色威仪,长身玉立,透过十二琉扫视过群臣,宛如天神下凡,昂然自若,游刃有余,自是一派不容反抗的气魄。

    传令官报:“启禀皇上,致远将军在外求见。”

    “宣。”

    致远将军进殿,叩拜过后,端方地跪在地上,“微臣救驾来迟,请圣上责罚。”

    司徒云昭眼神晦暗不明:“你未得皇命,擅自回京,有何意图?”

    实则司徒云昭早已知晓致远将军的动向,这一步依然在她的计划之中。

    司徒云昭为帝后气势更加压迫,久经沙场的将军竟恐惧得有些微微发抖,“回皇上,微臣听闻靖州涿州接连起义,实在不能坐视不管,那孟九安、杨骞绝非良将,微臣只想劝阻此事,所以情急之下,无诏回京,请圣上责罚。”他远在幽州便听闻了许多司徒清洛的荒唐行径,可是无诏不得回长京,他只好忍耐,直至靖州涿州接连爆发起义,致远将军实在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摄政王》 180-200(第4/25页)

    不住了,立刻快马加鞭赶了回来。

    “自是该罚,不过,”司徒云昭话锋一转,“朕这里有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致远将军立马叩首,“臣愿意戴罪立功!”

    “孟九安战前脱逃,靖州军队群龙无首,你可愿接替孟九安之位,到靖州平乱?”

    致远将军有些惊诧,“真的可以吗?皇上,臣万死不辞!”

    “朕册封你为正二品辅国大将军,到靖州平乱。朕只给你三个月时间,你若成功平乱,朕既往不咎,若是失败,便是新账旧账一同清算。”

    致远将军本就乐于沙场奔波,保家卫国,连忙叩首谢恩。

    司徒云昭恩威并施,其余担忧司徒云昭会否清算旧账的诸臣才算松了一口气。

    自她登位,大赦天下,重整军队,安抚难民,左相仍由元仲担任,晋孟子衡为右相,姜瑶为正二品太常卿、前镇南将军为正三品怀化大将军,接替杨骞到涿州平乱。

    不足两月,靖州涿州接连传来捷报,战争已到收尾阶段,不出一月便能班师回朝。

    不知是不是一种错觉,司徒云昭自从登基之后,按理说完成了心愿,可以松下一口气,可却比起从前为权臣时,更见冷硬,甚至两月来不曾展露过一个笑颜,近臣或许能猜到一星半点,底下人只得小心翼翼地侍候。

    晚间,御书房烛火摇曳,司徒云昭坐在龙椅上处理堆积的朝政,她一贯的明艳异常,身着九龙团服,周身萦绕着凛然不可侵的寒意。

    “皇上,太常卿姜大人求见。”

    司徒云昭头也未抬,“让她进来。”

    姜瑶恭敬地叩拜,“臣姜瑶参见皇上,吾皇万岁。”

    司徒云昭始终淡淡的,“不必多礼了。”

    姜瑶手拿出一叠奏章,“皇上,近日都察院多次弹劾陆太傅父子,当初司徒氏在位时,利用职务之便,大肆结党营私,聚敛钱财,贪污数额巨大。”

    司徒云昭用朱笔在纸张上做出批示,“这些当日司徒氏在位时,朕就有所耳闻。”

    “是,圣上英明,当日臣还是左都御史时,都察院的言官就多有弹劾,不过都被司徒氏包庇,挡了回去,陆太傅父子便开始打压言官,罪行累累。但自从皇上登基,他们倒像是鹌鹑一般缩头乖戾了。”

    司徒云昭美丽幽沉的眸倒映着摇曳的烛火,“既是往事,如今改了朝换了代,也不能不追究,你通知刑部三司,前去拿人封府。”

    “是。”姜瑶领命,“皇上,那司徒清漾还软禁在玉明宫,皇上若是不想亲审,也可以直接了结。”

    那日大殿之上,擒拿了司徒清漾,司徒云昭并未将她下狱,而是命人将她关押在五公主自己的寝宫里,不过两月过去,司徒云昭再也没有过问过。

    连司徒云昭的近臣从前都不曾注意过这个柔弱的五公主,更不知司徒清漾何来的恨意要在那日大殿之上置司徒云昭于死地。

    司徒云昭抬了抬眼,眼中阴鸷乍现,似乎是早有预测,“不急。”

    “还有一事,圣上,”姜瑶顿了顿,半晌才说出口,“关于前朝宗室公主的安顿问题……是否要同前朝宗室王和司徒氏的后妃一样,迁居幽州别宫?”

    司徒云昭登基称帝之后的一系列措施,令前朝司徒宗室皆被贬为了庶人,莫说往日的尊荣,如今地位连平民都不如,且令他们全部迁居到幽州苦寒之地的别宫,除却尚且衣食无忧,连软禁都不如。

    司徒云昭要落下的笔微微颤抖了一下,顿在了离纸张还有一寸的地方,朱红的墨滑落下,在纸张上晕染开了一片红。

    自从那日开始,司徒云昭刻意忽略的一切仿佛都在这一刻暴露在光下,迫使她,不得不去面对它。

    心底仿佛生出了许多条藤蔓,将心脏紧紧地缠绕,包裹,裹挟地闷痛。

    一向清冷倨傲的声音竟有些沙哑:“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