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小孩可能也不喜欢小狗。就像你阿玛喜欢小狗,你就喜欢小狗一样。”
云安:“……”
图穷匕见!图穷匕见!十四叔你这样忽悠小孩好意思吗?
不过她还是很配合地点头,“安安不给他们看造化了。”
胤祯心中暗笑,小孩就是好哄。
胤祯陪云安玩了一会,磨蹭到用晚膳的时辰。福晋只能让厨房准备招待客人的饭菜。
胤祯用了晚膳才回去。
又过几日,胤俄得了些新鲜的葡萄、甜瓜之类的水果,分了一半出来让人送到圆明园。
圆明园离老八、老九、老十的园子比较近。他顺便带着蕊姐亲自登门。
福晋谨记德妃的话,不想再招待十叔,奈何人家刚送了水果来,自己不好拒绝,只能招待。
胤俄来时又让人装了一大包肉骨头,“我们今儿喝大骨汤,我想着圆明园养着狗,就把剩下的骨头带过来给造化吃。”
“十叔太有心了,还惦记着我们家造化。”福晋心说莫非真如德妃担忧的那样,十阿哥如此殷勤是有事求自家王爷,可送得这些东西实在是……太家常了吧。
或许十爷正是用这种法子让自家放松警惕。
福晋跟胤俄客气了几句,就说让云安带胤俄和蕊姐儿去看造化。
云安跑到胤俄跟前,拉拉他衣袖,“十叔,造化毛毛很短,不要剪它的毛毛好不好?”
胤俄一愣,“我为何要剪造化的毛?”
云安对对手指,无辜地眨着大眼睛不说话。
胤俄反应过来,“你阿玛跟你说了什么?”
云安摇头,“十四叔说,九叔十叔以前就剪过我们家狗狗的毛毛。”
“云安……”福晋心说这个十四弟,怎么什么都跟孩子说,但她面上只能阻止云安,“那都是你叔叔们小时候的事儿,你十叔这不还给造化带了骨头,他很喜欢造化啊。”
年氏也有些尴尬,虽然雍王府不想和敦郡王府走太近,却也不想当面闹得不愉快。
胤俄确实不太高兴地哼了声。
偏偏蕊姐儿还好奇地问自家阿玛,“阿玛和九伯为什么要剪小狗的毛毛呀?”
胤俄:“都……都是九哥干的,我那时候只是觉得好玩,去凑凑热闹罢了。再说你们十四叔当时连路都走不稳,又不在阿哥所,他知道什么?”
“十四叔还说阿玛把九叔的辫子剪了,是真的吗?”云安好奇,想想就很好笑啊!
“云安,”年氏心说自家闺女真是什么都敢问,忙试图转移她的注意力,“过来喝水。”
云安一边往额娘身边走,一边眼巴巴等着十叔的回答。
蕊姐儿也看着自家阿玛,还小声嘀咕:“阿玛为什么要欺负狗狗呀?”
“都说了是你九伯干的,否则你四伯为何只剪他的辫子?”胤俄可不想让自家宝贝女儿知道自己以前的糗事,忙解释道。
云安:“……”
云安眼前闪过系统给十四叔和九叔、十叔加生命值的提示,九叔、十叔和十四叔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有了嫌隙吧?
胤俄倒是不会因这点小事就生胤祯的气,只是觉得这小子表面跟老四水火不容的,其实还是很在乎老四这个亲哥。
若老十四继位,八哥有人脉,不会受委屈,九哥在钱上给了老十四不少帮助,老十四爷不会亏待了他。可自己对老十四的帮助并不大,钮祜禄家虽是自己的母家,但支持老十四全看在八哥的面子上。
到时候自己还是要被四哥压一头。
胤俄不是什么有野心的人,但他也不想一辈子碌碌无为。支持八哥,就是因为八哥许诺过,一旦他继位,会给九哥和自己施展报复的机会。
那换做老十四呢?他会不会先想着他亲四哥,毕竟四哥办事的能力远超自己。
胤俄越琢磨越觉得没意思,只要不是八哥继位,谁继位对自己来说都差不多。
与其经常跟八哥、十四弟混在一起,被打上八爷党的烙印,一旦三哥或废太子继位,自己被一起清算,还不如稍微保持距离,让八哥和十四弟去折腾。
万一事情没成,自己不受牵连,还能帮着捞捞他俩,至于九哥,胤俄打算等他回来也劝劝他,跟八哥、十四弟一起玩可以,少往里搭钱。只是九哥未必听劝。
胤俄想和九哥仔细聊聊这事儿,奈何御驾过了八月还没回京。康熙打算明年派兵收复西藏,因此今年要把蒙古这边安顿好,顺便看看蒙古这边有没有可用的武将。
但大概是康熙最近频繁行围,累着了。这几日头晕乏力,腿脚也有些疼。
弘历发现皇玛法站起身的时候动作越来越迟缓,也不再带着他和弘昼、弘明在行宫内一边散步一边给他们讲天文地理的知识。
但是随驾的人没一个提出要让皇玛法早点回京养病,弘历问过阿玛才知道,是怕蒙古王公察觉出来,生出不轨之心。
胤禛没说的是,大概也是怕他们这些随驾的幌子们又开始琢磨储位的事儿,汗阿玛的病情到底有多严重,除了太医们,其他人都不清楚,只能从汗阿玛日渐迟缓的行动上推测。
他们都能看出汗阿玛这几日在减少活动,却不敢细问。胤禛心里也很担忧。病情只瞒得了一时,硬撑着不是个事儿,可惜汗阿玛如今谁都不信任,许多事只能亲力亲为。
做儿子的想分担也不敢主动提出要帮忙分担。
弘历想不了那么多,却也心疼皇玛法,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皇玛法已经成了他的人生榜样。他还有很多东西想和皇玛法学,可不能看着皇玛法被腿疾折磨。
弘历回帐篷冥思苦想,正好弘昼进来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女儿续命日常(清穿)》 70-80(第9/18页)
咱们中秋也不能回去了,好想念额娘啊,还有云安妹妹,也不知她长高没……”
弘历眼睛顿时一亮,“对,想额娘!”他跳起来,往外跑,“我也想额娘。”
他直接跑去见康熙,“皇玛法,弘历想回家。”
康熙一愣,把他叫到跟前问:“为何突然想回家?是有人惹你不高兴了?”
弘历摇头,“就是出来太久,想额娘了。”小家伙说着红了眼眶,这话倒也不是完全撒谎,因此他演起来没任何难度。
“哎呦哎呦,小男子汉,可不能因为这个就哭啊!”康熙见这个格外成熟懂事的孙儿难得露出小孩模样,温柔地揉揉他脑袋。
弘历听皇玛法语气这么温柔,心里更难过了。他抱住康熙胳膊,学着云安妹妹撒娇的样子,用自己的光脑门蹭蹭皇玛法的胳膊,闷闷道:“皇玛法,咱们回家吧。五弟也想额娘。”
“这么多人,就为了你们俩提前回去?”康熙故意板起脸。
弘历一顿,他平时是个懂事的小孩,听了这话下意识放开皇玛法的胳膊。随即又提醒自己,自己就是要不懂事啊!
他于是努力回忆五弟以前耍赖的样子,蹬着腿,哭道:“我们还是小孩嘛,小孩想额娘是天经地义的!呜呜……皇玛法,咱们回家吧!”
康熙见状,意识到不对,孩子想额娘不奇怪,但弘历一反常态的任性就有点奇怪了。
第76章
康熙看着弘历略显生疏的耍赖,心下有些好笑。
“皇玛法答应弘历好不好?”弘历眼泪汪汪地看着康熙。
康熙故意道:“你们想家了,朕就让人把你们先送回去,没必要为此改变行程。”
“不嘛!皇玛法也跟我们一起回去。”弘历说着看向康熙的脚。
小家伙的神情落在康熙眼中,他直接点破,“你们是想让朕回去调养足疾?”
弘历一愣,果然逃不过皇玛法的眼睛。他以为皇玛法说的“你们”指的是自己和五弟,他迟疑着点了点头。自己是为了皇玛法好,应该不会连累五弟吧?
“快擦擦眼泪。”康熙递了块手帕过去,道:“说哭还真就能哭出来。”
弘历下意识擦眼泪,就听皇玛法喃喃道:“难为老四有这份孝心。”
弘历擦眼泪的动作顿住,皇玛法误会是阿玛吩咐自己来的了?
他偷偷瞟一眼皇玛法的表情,见他没有怒意,反而眼神柔和,显然并不反感这么做,既如此,就没必要解释了,反正让皇玛法有理由回京就行。
康熙含笑看着小家伙,“朕若是因为你和弘昼想额娘就提前回京,大家少不得要说你俩不懂事,怎么办?”
弘历道:“那就说是我一个人想额娘,和五弟没关系。”他无所谓的,虽然大家会说他不懂事,却也可通过这件事看出皇玛法对他的看重,不懂事的小孩长大了就懂事了,皇玛法的看重和宠爱却不是谁都能有的。
康熙见他还想一个人承担,心中更加满意,摸了摸他的脑门儿。
“皇玛法,您腿脚还疼吗?要不要弘历帮您按按?”弘历还抽噎着,乖巧问。
“不用你。”康熙道:“皇玛法没事,人老了就是这样。”不服老不行,他今年明显感觉到体力不如往年,离京前就时常头晕,胸闷,在汤泉调理几日稍有好转,至于足痛,他一直没太在意,虽影响行围,却不耽误他处理政务。
“那您答应提前回去吗?”弘历问:“要不去汤泉住着也比这边好。”热河行宫已经开始冷了,他怕皇玛法在这边受寒。
康熙长叹一声,“朕再想想。”他拍拍弘历的肩膀,“好了,不用你操心,你回去吧。”
弘历想到皇玛法为了朝廷如此辛苦,眼睛里又泛起泪光。“皇玛法……”
“快回去。”康熙无奈,不愧是老四的儿子,都爱哭哭啼啼的。
弘历走后,康熙独自坐了一会儿,心中也生出一股落寞来。明知自己该休息了,可朝中这情况,让他只能强撑着。
不说别人,就胤禩和他手下那些人,一旦知道自己行动困难,万一来个玄武门之变,自己躲都不好躲。
若是在京城,可能还好些。九门提督隆科多是自己的心腹,老八他们真要有什么动作,也能应对。
康熙思来想去,让人传胤禛过来。
“你这人真是,有什么话自己来说就是,还派儿子打头阵。”康熙见了胤禛就哼道。
胤禛一脸懵,“儿臣愚钝,不明白汗阿玛的意思。”
“不是你让弘历在朕这哭闹,要让朕提前回京的?”康熙说着忍不住笑起来,“该让弘昼来,弘历平日太乖了,哪儿像会为这事儿哭闹的?”
胤禛见汗阿玛似乎挺高兴,先是松口气,但还是如实道:“并非儿臣让弘历来的。”
康熙:“……”
问过胤禛,康熙这才知道是自己误会了。从头到尾都是弘历一个人的主意。
“这孩子……”胤禛也没想到自家这小崽子这么有主意,一时心情有些复杂,孩子虽然是好心,却不该在皇上跟前耍心眼,他于是起身道:“儿臣替弘历请罪……”
康熙忙抬手让他坐下,“哪儿来的罪啊?弘历这孩子一片孝心,不仅孝顺朕这个皇玛法,还将错就错,想把功劳让给你这个阿玛。你小子好福气,生了个这么好的儿子。”
胤禛:“……”
“汗阿玛,要不咱们就早些回去吧,一来您这足疾需要调养,二来太后也有些精神不济。若等天气彻底冷下来再回,路上容易受风寒。”
“对外就说你儿子闹着要回京?”康熙问。
“这也是人之常情,弘历、弘昼毕竟是头一回随驾。”胤禛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叫苦,这样一来,有些人更要误会自家孩子受宠了。从而以为汗阿玛动了立自己为太子的心思,上来攀附。自己不怕这些人,是怕汗阿玛看到这样的景象,生出疑心。
可自家儿子先想出这么个主意,且汗阿玛瞧着还挺满意,胤禛也只能顺着说。
最终,康熙还是决定提前回京,理由就是这次随驾的小皇孙年纪太小,在外面时间长了不免想家。
小皇孙里包括弘明,这算是在保护弘历、弘昼,更是保护胤禛。胤禛得知汗阿玛的理由后,心下万分感动。可这事儿他也只能自己偷着乐,连给福晋的信里都没敢提。
蒙古王公们也都见识了康熙对三个小皇孙的喜爱,倒没怎么怀疑这说法。
而对于其他皇子来说,除了胤禩,其他人也没想太多。只是感叹胤禛和胤祯家的这几个孩子是真得宠。
太后知道要提前回京也很高兴,她虽然不用做什么,大部分时候都在行宫待着。但时不时有蒙古的女眷来请安,老人家每日见这些客人也怪累的。
唯一仔细琢磨此事的人就是胤禩,他自然察觉汗阿玛的变化,出门走路、骑马的时候越来越少,从前汗阿玛可是最喜欢散步的。可见汗阿玛的足疾根本不是对外说的那样轻。
什么皇孙想家,或许只是个借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