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女儿续命日常(清穿)》 110-113(第1/8页)
第111章
胤祥和胤祯年纪相仿,从小一起读书,同一个师父带出来的。哪怕后来俩人互相看不顺眼,但彼此总有种其他兄弟比不了的亲近。
胤祥和胤祯也只是喝了一顿酒,就把胤祯的话套出来了。当然,代价就是身体不好的胤祥在床上躺了一天。
胤祯喝完酒第二天还是生龙活虎的,听说胤祥头疼得起不来,跑到他府上笑话他。
胤祥:“……”
胤祥恨不得让儿子把十四弟打出去,可他想想四哥,还是让人把十四弟请进来。
胤祥靠在枕上,装可怜道:“你看哥哥这身体,还不知能撑几年,哥哥真羡慕你,能领兵出征,能建功立业。”
胤祯大马金刀的坐在床边,“弟弟我过几年恐怕还不如你呢。”
昨儿胤祥给他分析了一番,汗阿玛心里的储君人选从来就不是他,因为他一开始就是借着八哥的势起来的,而八哥手下那些人从安王一系到佟国维、阿灵阿等满洲宗室,都是汗阿玛要打压防范的人,汗阿玛从他们手里分权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让他们支持的人继位,那样汗阿玛这么多年的苦心不都白费了。
胤祯一开始不能接受这个事实,脸红脖子粗的跟胤祥辩论,可回去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大哥、八哥和他,一开始就走错了路。
汗阿玛要的是一言九鼎,要把这权力抓在皇帝一人手中。
从这点上说,二哥本来是按照汗阿玛想要的样子去培养的,但冒出来个索额图,二哥听他的,也正因如此,汗阿玛说索额图是本朝第一罪人。
既然如此,他如今再不满也没用,他不是现在才出局,是一开始就使错了劲儿。
昨晚胤祥没说八哥一个字不好,只说八哥也是被那些宗室勋贵所利用,现在骑虎难下。但胤祯心里还是多少有些埋怨八哥,自己若是真去跟汗阿玛闹,估计就是下一个老十三。
汗阿玛对他们无情,不是不喜欢他们这些儿子们,也不是偏疼四哥,只是身在那个位置上,为了爱新觉罗家的基业只能那么做。
如果可以,汗阿玛怎么会不希望孩子们都齐心协力、各展所长呢。
胤祥劝他,别跟汗阿玛赌气,也别和四哥赌气,跟他们过不去,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只要转过这个弯儿来,他仍旧是兄弟之中前途最好的那个。
道理胤祯都懂,但他还是郁闷,过年期间见了兄弟们都没什么好脸色,千叟宴上也拉着个脸。
胤祺、胤祐几个都以为这小子是立了战功目中无人,心说这还没当上太子呢,对兄弟们就这样了,要真当了储君,那还不把他们这些兄弟当奴才使唤?
胤祉却在想,自己继位后,这些弟弟一个个的都是刺头,自己可怎么对付他们啊?
胤祉最近时常陷入自我怀疑,自己真能当个好皇帝吗?
从前他一想到坐拥天下,是心潮澎湃的,但现在他想到继位后,脑中却浮现一堆糟心事,生出一种恐惧来。
每到这个时候,他就埋头书本之中。
年初,康熙派去欧洲的传教士回来了,带来不少书和天文仪器。
这些书里大部分是宗教相关,只有几本是科学和数学的专著,其中一本《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引起了康熙的兴趣,但康熙的英语水平和算学水平读这书有点困难,就让胤祉和胤禄去研究,这俩儿子对数学几何感兴趣,也就只有他俩能研究明白。
胤祉、胤禄小时候都跟着传教士学过洋文,但看这本书还是稍微有些困难,好在可以找传教士帮忙翻译。
兄弟俩凑一起能研究一天,晚上各自回家还在想书中的公式。
云安还不知道三伯和十六叔已经在研究万有引力了,她年后回圆明园住了几天,因为额娘又怀小宝宝了。
听系统小猫咪说,原本历史上福惠是康熙六十年十月出生的,可年氏到康熙六十一年才有孕,比历史上晚了一年,这一胎肯定也不是原本历史上的八阿哥了。
云安觉得挺好,至少额娘生完弘显休养了一段时间。
小弘显已经会说话走路了,云安一回去,他就追在她后面喊“姐姐”。
小家伙吃的白胖白胖,精力旺盛。年氏这几日不太舒服,云安就带着弟弟到处玩儿。
当然,后面一群奴才跟着,小阿哥累了,立刻就有人上来抱他。
姐弟俩偶尔也会去看看永珅小侄子,永珅正学说话,只会叫“阿玛”“额娘”。
小永珅虽然会叫阿玛,但他并不喜欢弘时这个阿玛,听说是小家伙夜里哭闹,被弘时拍了两下屁股,从此小家伙就记仇了。
为此,李氏还把弘时训了一顿,孩子才多大,就敢动手。
弘时心说他就是吓唬吓唬小孩,谁知道这小子还会记仇。
听说云安回圆明园了,郡主也带着小舒鲁过来。
云安之前许愿姐姐要照顾好小外甥女,她不断收到系统提示,给姐姐加生命值,显然姐姐在完成她的心愿。
舒鲁和弘显凑到一起玩没一会就要打架,弘显一身使不完的牛劲儿,舒鲁也不是好惹的,哭起来就是胤禛来哄都哄不好。
云安陪这俩小孩玩一天,晚上脑袋都嗡嗡的。
偏偏李氏还跑年氏院里来说话,拉着云安的手问她,“云安小格格,你说你外甥女乖不乖啊?”
“乖啊。”云安没反应过来,下意识道。
“那以后你在宫里无聊了,也叫她进宫陪你玩儿好不好?”李氏道,要她看,自家孙子和外孙女不比云安差,可到现在都还没见过皇上的面呢。云安小格格那么受宠,带一带家里的小辈也是应该的吧。
年氏在旁听见了,不易察觉的蹙了蹙眉,但她面上仍带着笑,“李姐姐,云安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她现在要学的东西多,倒是想和小外甥女玩儿,可惜没时间。”
不是她们不帮李氏,只是云安越大越不能像小时候那样随便提要求。
李氏笑道,“那是,小格格的功课自然重要。”
云安也慢半拍明白了李额娘的意思,她笑道:“安安早就和皇玛法说了,咱们家的小朋友特别可爱。皇玛法说万寿节前来咱们家玩,到时候就可以见到他们啦。”
李氏闻言,顿时高兴起来,“太好了太好了。”她恨不得对着小格格千恩万谢。
李氏又去找胤禛,想把小外孙女接回来住几天。
胤禛知道她打的什么主意,没同意,只说孩子多了家里太闹,皇上未必高兴。
李氏心中失落,不过想想皇上能见小永珅才是最重要的。
弘时没被册封为世子这事儿让李氏郁闷了好久,她有一阵子都没脸见人,尤其没脸见其他王府的侧福晋和妾室。
但看王爷和福晋对她和弘时的态度都没什么变化,她才松口气。
可至今李氏也不知道皇上到底为何跳过弘时,总觉得是自家儿子哪里做的不好得罪了皇上,皇上嘴上没和王爷说,心里却记着呢。
其实康熙也觉得挺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女儿续命日常(清穿)》 110-113(第2/8页)
不住弘时这孩子的,册封世子的事儿还是在朝中引起了一些猜测,有说弘时资质鲁钝,也有说他品行不堪的。
更多的则是单纯认为弘时不如弘历。
这回康熙来圆明园,见到小永珅,想起他阿玛,就当着王府众人的面夸了弘时几句。
回去就把弘时和胤禟之前上奏请求派商队去安南的事儿批了,还让弘时亲自带商队去,算是朝廷派去的使臣。
弘时现在身上没任何爵位,就是个普通宗室,作为朝廷使臣分量不够。康熙索性直接给他封了个奉恩将军。
虽然是宗室中最低的爵位,但弘字辈的皇孙里,弘时是第一个封爵的。
可李氏和弘时却高兴不起来,这意味着他日后无法承袭雍亲王的爵位了。
胤禛找他谈话,让他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奉恩将军只是个开始。
弘时心说自己的能力在这儿摆着,想靠自己从奉恩将军一步步晋封为郡王,那难度也太大了啊!
胤禛就拍着他的肩膀,“别急,有阿玛呢。”
弘时在心里翻白眼,你这个阿玛是最指望不上的。
不过这也不能怪阿玛,更不能怪弘历,要怪就怪自己命不好,弟弟太优秀了。
弘时突然就有了危机感,不能一辈子当奉恩将军,怎么着也得挣个贝子,才不给额娘姐姐丢人。
于是这次出使安南,弘时前所未有的认真,提前做了不少准备。
胤禟也想分一杯羹,就来和弘时商议怎么在安南赚钱,叔侄俩越聊越投缘,胤禟把自己相熟的商人介绍给弘时,弘时答应在安南给这些人找个赚钱的门路。
弘旺得知弘时堂哥最近跟九叔走得近,还专程来叮嘱他,九叔手下的人可不是各个都能用,有些不干净的生意可千万别做,比如倒卖人参之类的。
弘时一一记下,搭着弘旺的肩膀说:“你从尚书房出来后也来理藩院吧,咱哥俩一起干,我听弘历那小子说,欧洲的英格兰在世界各地赚钱,咱们大清也可以啊!”
弘旺懵懂的说:“可咱们怎么去?”
“坐船去呗。”弘时道:“前明的船队都能下西洋,咱们也可以。”
“只是造船需要钱吧。”弘旺道。
弘时:“……”他忍不住叹气,“钱钱钱,问题的根本还是钱。”
这都太平盛世了,朝廷怎么还这么穷啊?
弘时带着商队四月底启程,康熙还是很重视这件事,名单都是他亲自过目的,弘时不管怎么说也是未来的皇子,一定要保证他的安全。
这个“安全”一方面是人身安全,另一方面也是怕他被坑了,若真出了什么差池,不但他要倒霉,胤禛也得被连累。
送走弘时,康熙又开始安顿另一个孙子。
昌平的郑家庄已经建好了,驻防兵丁今年春天也都陆续搬了过去。
康熙那时就说过,会安排一位阿哥过去住,朝中都在猜测,这也并不难猜,皇子们大的都已经有府邸了,小的还不到出宫的年纪,唯一需要安置的就是二阿哥一家。
等康熙宣布这件事的时候,大家都不怎么惊讶,唯一引起众人议论的是康熙直接把爵位给了弘晳。弘晳成了弘字辈里头一个郡王。
搬家这日,胤礽和二福晋要来给康熙请安。
康熙没让他们过来,只吩咐太监去传话,“就说让他们路上注意安全,到那以后看看缺什么少什么,尽管跟朕说,等朕改日去汤泉,路过郑家庄再去看他们。”
康熙还特地派胤礼送胤礽过去,胤礽对这个弟弟很陌生,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