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臣团就这么几号人,再被尉迟乙抓几个进来,然后“消失”掉,不用别人告状,他都走不到逻娑王面前。
尉迟乙摸了一下鼻子,朝他咧牙一笑,倒是配合地跳窗而出。
昆郎云丹也没有犹豫,徒手拧断了地上人的脖子,再带着尸体翻出窗户,在后山随意挖了个坑,便将人埋进去,他只要保证明日找不到人就可以,至于这个埋人的坑这么浅,会不会在日后将尸体暴露出来就不管他的事了。
而他也相信,大启人就算发现了这么一具逻娑人的尸体,也不可能会让逻娑王知道。
昆郎云丹埋完人,才慢悠悠地走回来,他站在窗户的位置,瞧了一眼隔壁,确定隔壁窗户前没人,用树枝刮掉鞋底沾的泥,再从窗户回去。
次日清晨,隔壁的使臣才过来找昆郎云丹,说他们中有人起夜解手之后,便再也没有回来了。
昆郎云丹一脸诧异,连忙问:“你们向驿站的人打听过了吗?”
有人回答:“都问过了,这些大启人都说没有见到过,会不会是大启人他们故意……”
回答的人在脖子上比画了一下,这里是逻娑和大启的接壤之处,这里的大启人是最恨逻娑人的,他怀疑是大启人故意杀落单的逻娑使臣。
昆郎云丹当即站起身,像个鲁莽的年轻人一般,直接一脚踹开尉迟乙房间的大门,愤怒地说:“我们的人少了一个!”
尉迟乙:“……”要不是他也是当事人之一,就差点要被昆郎云丹给骗过去了。
他抹了一把脸,绷着脸问:“怎么回事?”
苏承影如鬼魅一般,不知从哪里冒出来,手持长剑抵在昆郎云丹的脖子上,他冷漠地说:“我们要杀你们,你们这一路哪活得到现在?”
没等尉迟乙出声,苏承影就已经把长剑收起了,他十分乖巧地走到尉迟乙身旁。
尉迟乙这才站起身,扫视了一圈,目光在昆郎云丹脸上稍稍停顿,才说:“我会派人去寻找的,你们且等等。”
昆郎云丹强忍怒气,梗着脖子说:“我给你一天的时间!”
尉迟乙默了默,昆郎云丹这个样子着实有点欠揍,要不是陛下还要用他,真想揍他一顿——
昆郎云丹也就是仗着陛下一副想要和他合作的样子,在他面前横!
等到逻娑使臣离去,他才转头看向苏承影。
苏承影说:“师父是想问我这把长剑哪里来的吗?这把长剑是陛下特意为我打造的,名为承影剑,陛下说承影剑是天下十大名剑之一,虽然他找不到原来那把承影剑了,但他可以亲手为我打造新的承影剑。”
他顿了一下,问:“师父有陛下亲自为你打造的兵器吗?如果是那把能折叠的匕首就算了。”
他朝着尉迟乙咧牙一笑:“那个我也有。”
尉迟乙:“……”他什么都没问,也压根不想问,平时怎么没有发现苏承影话这么多?
尉迟乙还真命驿站的人通知当地的衙役过来寻人,只是寻了一整天都没有寻到人。
眼见着又在原州耽搁了一天,昆郎云丹和逻娑使臣的面色都格外沉重,当他们听说人没有找到的时候,又跳了起来。
但是见到对面站着尉迟乙,以及看上去极为危险的苏承影之后,这些逻娑使臣又十分理智地说:“这么一天天地等下去也不是办法,我们的王还在等我们回去复命呢!”
逻娑使臣团一共有十五人,除去昆郎云丹、失踪的那个,以及在麟德殿被昆郎云丹杀掉的那一个,剩下十二人,有四分之一是逻娑王的人,有四分之一是昆郎云丹的人,剩下的那一半是各个贵族的人,未必全听逻娑王的,当然也未必全听昆郎云丹的。
总之十五个人大概能分出五六个派别来,所以他们也并不是很团结,各有各的打算,就像失踪的那人是逻娑王的人,唯有其他三个逻娑王的人想要再留一天,其他人都想尽快离开。
主要他们也担心,继续在原州待下去,保不齐他们也会成为下一个失踪的人。
少数争不过多数,尤其是名义上带团的是昆郎云丹。
昆郎云丹看了众人一眼,抿着唇像是有些为难,最后他拍板定下:“明日一早,我们先回逻娑,但是这件事大启必须给我们逻娑一个交代!”
尉迟乙凉凉地看了他一眼。
昆郎云丹的气焰稍稍下去,趁着众人不注意,抛了个眼色给尉迟乙,“过些日子我还会再来讨要结果的!”
如果他真要寻苏彧合作扳倒逻娑王,那么这就是他来原州的借口。
尉迟乙磨了一下牙,呵呵笑了一下。
他的笑让逻娑使臣背后发了一阵凉,突然想起了从前被尉迟乙打劫的恐怖,不管是什么样心思的人都决定尽快离开原州,如果不是夜路难行,他们甚至想连夜逃跑。
第二日天刚亮,昆郎云丹就带着使臣们过来与尉迟乙告别。
尉迟乙这几日一直被拆成三截放在包裹里的斩魂枪,此刻完完整整地握在他手中,他还拿布将枪头擦得锃光瓦亮。
逻娑使臣:“……”这是在恐吓他们吧!
尉迟乙站起身,给人的压迫感更甚,“我把你们送出原州。”
昆郎云丹:“……”是错觉吗?总觉得尉迟乙加重了“送”这个字。
尉迟乙领着他自己的人马,又加了当地的守军,浩浩荡荡地将昆郎云丹他们送出原州。
好在尉迟乙停在了边界的石碑前,没有再进一步。
别说其他逻娑人,便是昆郎云丹也不自觉挥鞭,让马跑得快一些,实在是尉迟乙手持长/枪、一身煞气,着实有些吓人。
一直等到逻娑使臣跑得很远,扬起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扮男装后抢了男主的路》 130-140(第9/21页)
的尘沙在日光弥漫开来,模糊了视线。
尉迟乙依旧紧紧握着长/枪,目光如炬,直视着前方。
苏承影驱马到尉迟乙的身旁,说:“师父,现在要杀他们还来得及。”
他还是第一次在尉迟乙身上感受到这么强烈的杀气。
尉迟乙摇摇头,他说:“杀了这些人也是无济于事。”
他回过头问苏承影:“你知道前面是什么地方吗?”
苏承影老实地摇摇头。
尉迟乙手中的长/枪往前一扬,枪头指向逻娑使臣消失的方向:“那里是渭城,是渭城朝雨浥轻尘里所说的渭城,在往西南而下,那里的岷州、秦州、河州都曾是我们大启的大好山河,而如今都被逻娑人占去了。”
苏承影看向他,高大的武将在他的印象是爱笑的,此刻的神情却是格外肃穆。
尉迟乙凝望前方许久,才对着苏承影说:“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父亲就曾对我说过,我们尉迟家世代武将,守卫大启是我们尉迟家的宿命,只要我尉迟家还有一人活着,就必定要将那些被逻娑人侵占的河山,一寸一寸地收复回来。从前有我阿兄在的时候,我父亲不让我上战场,就是为了他日他们战死沙场时,还有我来继续完成这份尉迟家的使命。”
所以在十五岁那年,他能毫不犹豫地走上战场,不单单是为了报父亲和兄嫂的仇,也是为了刻在尉迟家骨子里的宿命。
他极认真地对苏承影说:“你既然喊我一声师父,也算是半个尉迟家的人,日后我若没能收复河山就死了,那你和阿佑得完成我们的遗愿!”
苏承影露在外面那只黑漆漆的眼睛直直地盯着尉迟乙,说:“师父你还没死,说遗愿不合适。”
尉迟乙:“?”这是重点吗?
苏承影又说:“这些地方都是陛下的,就算你不说,我也会收回。”
尉迟乙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你说得对!”
苏承影顿了一下,慢吞吞地问:“师父你什么时候偷偷背着陛下和我背诗了?渭城朝雨什么的,后面一句是什么?”
尉迟乙:“……忘了。”
他也就会这一句,要不是这句诗里有“渭城”二字,他还不一定能记住。
苏承影倍感欣慰地笑了一下,还好,如果尉迟乙都有文化了,那他岂不是要被比下去了,虽然还有一个尉迟佑垫着。
尉迟乙:“?”苏承影这笑什么意思!他只是和陛下一样,不善诗词歌赋而已!
第135章
送走逻娑使臣之后,苏彧便先将姚非名、崔玄和谢以观三个人叫过来,商量河北三镇重新设置官员以及昭义节度使人选的事。
苏彧一早就有了往藩镇派文官去做监军的想法,监军这个名号从前被宦官弄得有些不大好听,所以苏彧决定在每个藩镇都设置一个观察使,节度使负责军事训练,观察使负责教兵士们读书识字。
“普通兵士也要读书识字吗?”姚非名听苏彧这么说着,面露震惊。
崔玄和谢以观倒是没多少惊讶,毕竟他们的陛下出其不意的想法很多,也不差这一出。
苏彧依旧坐没坐相,左手撑着脑袋,右手则在涂涂画画。
姚非名稍稍凑上去看了一眼,没看懂皇帝又是圈又是箭头的在画些什么,默默将目光收了回来。
苏彧朝他点了一下头:“如今河北三镇正式回归朝廷,所有藩镇的官员任命权也都应该回到朝廷手里,反正这次打河北三镇支出的钱比朕原本预期的要少很多,朕这还有钱,哪个藩镇不听话,我们就大大方方地打它。”
姚非名:“……”陛下您还怪大大方方的。
姚非名瞄了一下其他两个人,见不管是世家出身的崔玄还是寒门出身的谢以观都没有反对,他不得不说:“藩镇的官员本就应该由朝廷来任命,每个藩镇再多封一个观察使,臣也觉得是件稳妥之事,只是需要教那些大老粗识字吗?他们识了字怕是越发难以管教。”
世家能发达、寒门能实现鲤鱼跃龙门,靠的便是比寻常人多识些字,若是最底层的兵士都能断文识字,那他们这些读书人的地位岂不是岌岌可危?
而且自古以来,帝王总是不希望寻常百姓掌握太多知识,懂得太多,以免不服管教。
姚非名十分担忧地看向苏彧。
“我倒觉得是件好事。”
“姚阁老此言差矣。”
崔玄和谢以观几乎是同时站起来反对姚非名,他俩互看了一眼,倒是没像平日里相互挤兑,谢以观做了个礼让的动作,让崔玄先说。
崔玄也没有同谢以观客气,他直截了当地说:“兵士识字,更能明断事理,让令行如流。且兵士们若能识字,或许还能在军中培养出更多的文韬武略之才,于我大启亦是一件好事。这满朝的官员也未见谁识字多,知识渊博便有了反心。”
他看了姚非名一眼:“还是说,姚阁老觉得自己懂得多、心思多,心里并不服陛下之令?”
姚非名:“……”好好一个人怎么就长了一嘴?
谢以观见崔玄怼了姚非名,他便笑笑不说话,其实他还能想到苏彧的另一层顾虑,武将在军中的号召力大,一大原因便是一兵一卒都是他们训练出来的,但是如今加了文官出身的观察使,观察使对兵士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既是兵士的官长也是兵士的师长。
自古以来,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当观察使成为兵士的师长时,那在军中的地位自然要远超于过往只会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监军。
姚非名看了一眼谢以观的笑,这里就四个人,崔玄和谢以观都是皇帝一伙的,他再反对也是没用,不过崔玄说的也是有几分道理。
横竖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如今这天下一共有48个藩镇,苏彧还想将河北三镇再分一分,成德节度使是自己主动向朝廷投诚的,所以苏彧暂时不动他,另外两个魏博藩镇和范阳藩镇,苏彧想要进行重新划分,将两个藩镇拆成三个,这样子天下就变成49个藩镇了。
也就是说得再多派出49个观察使。
苏彧让崔玄组织一场吏部的考试,来选拔各藩镇的观察使,凡是有功名在身的人不管有没有官职都可以参加考试。
谢以观本以为,苏彧会要他协助崔玄来办理这场吏部考试,却没有想到,苏彧只是点了姚非名配合崔玄,并没给他指派任务。
明明落得个清闲,谢以观却总觉得浑身有几分不自在,脑海里不自觉就跳出了谢以欣常说的两个字“争宠”。
他笑了笑,他是凭本事吃饭的,争什么宠?
三人一同从苏彧的御书房出来,走到一半,谢以观突然说:“我随身携带的锦帕找不到,我回去找一下,便不与二位阁老一同走了。”
崔玄回头看了他一眼,他笑得坦坦荡荡,然后转身疾步往回走。
谢以观重新回来的时候,便见到苏彧整个人都趴在案几上——
相比起来,他们在的时候,她的仪态已经算好很多了,不过如此肆意的陛下透着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