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菜地的时候,他回忆起它们的口感,脸都有些绿了,可此刻看到这一幕,他反而压下了反胃,思索片刻后说道:“这些种子收集下来,或许可以暂时供应上附近城池的街边照明,唯一麻烦的就是它们或许会被人偷回家。”
到时候他们可填补不上这些空缺,而且万一有人捡起来吃了,那才叫得不偿失。
多的时候被不被吃无所谓,毕竟按照向日葵的生子速度根本吃不完,但多的前提是这些发下去的向日葵能长大,而不是在种子状态就被人砸吧砸吧嘴给吃了,那样他们种的还不够天天补的。
“这确实是件麻烦事。”李治凝眉思索片刻后说道:“但我们或许可以也可以与之前一样,先让黔首们按照户籍领取种子,按照一人一颗来算,谷内的这些向日葵生产的种子应当是足够用的。”
一天一熟的情况下,不出几天,全国就能人手一颗,毕竟向日葵的种子一次成熟就是一两千颗种子,全国也不过三千万人口,供应全国这么多向日葵绰绰有余。
“那样想要全国路边都用上向日葵照明也太慢了,我觉得可以搞连坐。”刘彻摩擦着下颚,他看着前方摇摆不定的向日葵,说道:“一人两颗种子,一颗种在自己家,一颗种在家附近,种在家附近的向日葵如果丢了,附近的人家都要受罚,如此一来,他们便不敢有人偷花了。”
“不行。”曹丕说道:“现在这样的场面,搞连坐就是在破坏自己的形象。”
刘彻将目光落在他身上,发现又是这小子在堵自己,便不高兴的蹙眉问道:“那你说要怎么办?”
曹丕微微一笑,不紧不慢道:“当然是利用好之前的形式,以报纸的方式进行宣传,让他们自发维护治安,主动去抓偷花贼与偷吃瓜子的人。”
李治眼眸微动,他转瞬间就在脑海里get到了曹丕的脑回路,甚至因为写多了报纸稿子,现在已经在心中拟出了几份草稿,想好了要如何写才能更好的引导黔首们自发保护起向日葵了。
想完,他又哂笑一下,这可真是习惯成自然了。
不过这个办法也确实绝,他们只要出个种子,黔首们就会自发去种,还会施肥呵护向日葵的成长,等到向日葵被黔首们种出来,他们还要反过来夸赞他们。
啧啧,这招可真好用。
决定了,以后他回去也要搞报纸,舆论战果然厉害,既能杀人于无形,也能快速将人推上神坛。
不过会被推上神坛的主要原因还是他们确实做了对民有好处的事情,否则一件对民有害的事情,即便再如何被美化,那也不会收买人心。
嬴政也想到了这一点,不得不说,在跟这群人混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始皇后宫传》 170-180(第5/18页)
久了之后,他发现舆论战打起来确实挺有意思的。
这件事就被这么定了下来,之后几人在花丛里走了会,还体验了一下亲手采摘瓜子的快乐。
因为向日葵有基础的自我思想,所以只要拿着袋子或者箩筐放到它们面前,它们就会自动吐出瓜子,都不用人多费心。
不过吐完瓜子后,它们的花盘就变秃了,再搭配那对懵懂无辜的豆豆眼,看起来又可怜又好笑,于是众人又体验了一把施肥浇水的快乐。
白起虽说灵魂是个大人,但身体毕竟是个小孩,还是个小老虎,进了花丛后就有些控制不住本能玩了起来,等嬴政他们要走了,才顶着头上的草叶跑出来。
也幸亏他的身份目前没有被公开,刘彻他们都不知道他的身份,也就没有幻灭。朝中记得白起相貌的更是稀少,他们顶多就心里嘀咕一下这神兽为何那般像武安君,但看那偶尔活泼的性子,却是绝不会将他们联想到一起去的。
毕竟谁能想得到大杀神白起,现在不止偶尔活泼开朗,会在嬴政面前努力当一个乖小孩外,还被嬴政叫婉君这么一个温婉的名字呢?
而在走之前他们又看了一下仓库,仓库里堆积的之前收上来的瓜子一麻袋一麻袋摞成堆,眼看着这仓库就要装不下了。
看着这满满当当的种子,充足的物资储备让众人放下心来,决定大干一场,于是等回了宫,李治曹丕他们便和扶苏几人一起去写之后要发的稿子了。
刘彻和刘备他们则去组织人手,将之后向全国推行向日葵时的一切事宜安排下去,同时还要安排人在咸阳试点,尽早在六国遗族们进入咸阳之前准备好全城的向日葵路灯,以及城市的基本改建。
丢什么都不能丢份啊!
绝对要在他们来的时候,把他们全变成乡下来的乡巴佬,震撼六国遗族全家!
*
三日后
殿试的内容是《官与民》。
拿到题目的那一刻,吕雉长舒了一口气,这题说简单不简单,说难也不难,结合之前考试的内容,应当是要看他们当官之后会如何做,如何对待治下黔首。
但这只是浅层的,更深层次的,应当是想看他们是否有当官的才能,治理一地,让地方欣欣向荣,让当地黔首为大秦创造更多的价值,并且还不会引起民愤,就像是钰县长那样。
思索片刻,吕雉先拿草纸写了一遍,梳理了自己心中所想,确定没有错字和语句不通的地方,这才抄到试卷上。
而她埋头苦写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她被人有意无意的打量了一遍又一遍。
今天这场殿试,身为出题人的刘彻等人都来了,不过他们都穿着官服,且是在众人开写后才进的殿,倒是没人注意到他们的到来。
李世民对刘彻使眼色,这就是你曾祖母?
刘彻默默点头,他之前看到中榜名字后,就去偷偷瞧过他曾祖母的长相,虽然不是亲的,但他是万万没想到曾祖母竟然这么大胆,为了逃婚直接跟着送折子的人跑到咸阳来科举。
不过知道了这些,刘彻却也没打算把她的位置告诉她家里人,然后让她重新嫁给他曾祖父。
客观的说,吕后嫁给他曾祖父后,虽然成了历史上第一位皇后,最后还成了太后执掌大权,但是她这一生多是悲剧。
被项羽他们俘虏后,孩子在逃亡的路上也差点死掉,他们还被拿去威胁曾祖父,但曾祖父当时的回答虽然保下了他们的命,却也着实伤人。
一路吃苦,好不容易回去成了皇后,他曾祖父又想换人继承皇位,虽然事实也确实证明刘盈不适合当皇帝,刘盈称帝后,吕后掌控朝政,但最终吕家因她昌盛,也因她之死而灭族。
他祖父刘恒也因此上位,接着是他父亲,再是他。
这一次吕后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她拒绝成亲,她在离开沛县之前去与沛县县长,也就是之前被嬴政点名上任的女子谈了谈,最后毅然决然的来到了咸阳。
她一路从童试考到殿试,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坐到了众人眼前,让人知道即便不嫁给一个被父亲说面相不凡的男人,她也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不凡。
而现在,她即将通过殿试,通过后,在这大秦她的职位最低也是县长,而被说面相不凡的男人现在也不过是亭长,两人之间被拉开了鸿沟。
嬴政也注意到了吕雉,不光是因为她是本次科举中为数不多走到了殿试的女子,也是因为刘彻他们对她的异常关注。
起身走到吕雉身后,嬴政垂眸看起她的策论,上面的辞藻并不华丽,反而质朴简洁,条理清晰的写了为官之道,又写了民与官的关系,官如父母,当爱民如子,为之辛劳,计之生存,民如镜子,一举一动映入眼底,记在心中,回之馈之,相辅相成。
嬴政笑了起来,能写出这番话的人,不论她是装的,还是真就如此想,都必有一番大才。
因为若是装的,那说明她很会把握人心,对政治很敏感,如此一来当了官,那只要大秦的环境在变好,那她就会一直是个好官。
若是真的,那她去了地方上,也定然会真心为民做出一番不菲的成绩来,不论哪种,嬴政都不亏。
第174章 明君的后宫
看过策论, 嬴政便抬步离开,去看其他人的策论,并未过多打扰吕雉, 免得影响了她正常发挥。
看了几个人后,嬴政心满意足的回到了位置上, 不愧是能经过层层筛选走到他跟前的人。
各有各的智慧, 也各有各的长处,每个人写出来的答案都有他们的亮点, 虽然有一些写的有些空泛, 但也不能说人家是错的,只能说太过理想化,毕竟他们并未真的为官过。
而他们关于民那一部分倒是都写的不错, 毕竟能来到殿试的人都不是蠢货,在前几轮的考试过程中, 他们已经敏锐的察觉到了这次科举想要的人才是什么样的。
那就是清正廉明, 可以干实事,有手腕,能压下手下官吏带领一地黔首遵守秦朝法律,欣欣向荣的人。
目前, 秦朝的大部分官吏,要么是当地士族应征,要么是退伍老兵转职当官,但都不识几个大字, 担不得大任, 要么就是有能之人来自荐, 识文断字有点智慧就可以进入底层成为官吏,诸如此类的官吏获取来源就导致里面什么样的人都有, 什么心思的人都有。
并非说这样没有好处,而是这样会导致上层命令推行不下去,各方势力在里面浑水摸鱼,时间久了,便会导致苍天大树烂根枯死,便是负责浇灌这颗大树的人再如何有能耐,他又要如何起死回生?
难道要他把根全部剪断吗?
那不叫救治,那叫给出致命一击。
而现在,秦朝刚刚成立,各方势力还在观望,准备拿捏了秦朝的态度,再在里面浑水摸鱼时,突然科举出来了。
这些被科举选拔出来的人去往各地,他们里面最低的职位是县长,最高的职位是郡守,任期三年,三年里每年一次政绩考核,好的有奖,坏的有罚,无功无过的什么也没有。
而在三年后,朝廷又会根据当地三年的政绩而进行人员调动,政绩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始皇后宫传》 170-180(第6/18页)
好的高升,没什么政绩的降职,政绩差或者非常差的,最轻降职,最重开除并下狱,且不论哪种三年后都不会在本地,会被调到其他地方去。
再加上配套的学院,以及新出的政策与神种,只要脑子不笨都知道这天下,终究是秦朝的天下了。
如此一来,所有人都要掂量掂量自己是要一时的财富与风光和当地士族豪强勾结,还是要一世的风光,带着美名流传青史?
而能走到这一步的人是傻子吗?
不,他们都是及其聪慧之人。
也正因为清楚自己坐在这,就只能与大秦一条道走到黑,他们在写的时候也就更加往嬴政他们喜欢的方向靠,除了想有个好名次,也是为了能讨个好,给上面的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刘彻他们也过去看了看,不过他们去的时候都开着潜行技能,没让参加殿试的人注意到他们被人关注过,等到收卷的时候,大家心里都有个大致的打分排名了。
而在殿试开始这日,前几天由李治他们带头编写的文章也发布了出去,同时,全国各地也开始响应政策去种子店领免费的向日葵种子。
昨天晚上接到通知后,大清早就爬起来的钰大人组织人手下乡的下乡,下镇的下镇,城里头的由官吏们在各个街道站岗念读。
经过一个多月的习惯养成,到点后黔首们不用人安排,就各自找好位置站定,听起今日报纸来。
今天的报纸内容是宣传那新出的植物向日葵,据报纸上的话来说,它的种子种下去细心浇水施肥,半月就能长大,而长大后的向日葵不仅花盘大还香,到了夜里还会发光,金灿灿的明亮又不伤眼。
而此物是灵植,是陛下忧心天下子民的安危与生活的不便,这才带人苦心寻找,想要找到可以保护百姓不受歹人侵扰,日后便是夜晚也能夜不闭户,安全出行的方法。
最后经过神女与陛下他们的不懈努力,终于有一日他们进入了一个拥有灵植的鬼域地界。
初见时,陛下他们发现这些东西会在鬼域中对抗鬼怪,帮助人类,于是便满心欢喜的寻了种子带回来种植,想知道凡间是否也能种成。
苍天不负有心人,在经过治粟内史的各种种植实验对比后发现,向日葵有自己的神志,它们不止会在遇到敌人的时候帮助人们驱赶敌人,还会给带着善意的人们可以发芽的种子,另外它们夜晚发出的光也能帮助作物在晚上生长,只是它们不喜欢阴雨天。
黔首们听得津津有味,在听到自家陛下为他们付出的努力时,一个个感动落泪,发誓一定要好好种这些向日葵,谁要是敢搞破坏或者不好好种,让陛下他们的一番心血浪费,他们定要让那些人吃不了兜着走!
之后听到鬼域副本里面发生的趣闻,又是感动又是新奇,没想到陛下他们也有这一面,为了他们去与长着眼睛嘴巴,模样怪异的灵植沟通,特别是那个鬼域那么危险,前面有模样奇怪的灵植,后面又有带毒的怪物,就这样陛下他们都不忘记给他们谋好处。
他们真的呜呜……他们哭死……
听到最后他们好一番忙碌,击败怪物,又细心照料那些灵植,才让它们心喜,换来了这些种子带出来种植时,黔首们又是一阵落泪,怎么会有这么关心他们的人啊!
之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