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小刘干事,不用等高考结束,争到回城名额时,不能把妻儿户口落户后,也多的是抛妻弃子的。
以前小刘干事日子过得多舒坦啊,还曾到处炫耀过生了两个儿子,可紧接着她丈夫争取到回城名额后,直接就把她蹬掉,离婚走人了,根本没要所谓的儿子。
现在她带着两个儿子,自己的工资养活孩子艰难,再想嫁人,却是没人愿意去给别人养儿子。
谢秋白“啧”了一声,弹了陈舒瑶一个脑瓜崩,“别想没用的了,怪别人有什么用,老祖宗早就说过,‘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快看你的书去吧。不想看,咱们就做点别的?”
“讨厌!”陈舒瑶把谢秋白推开,把书抱在胸前,防贼似的目光烁烁的盯着谢秋白,“你老实一点,把心放在学习上,别一点到晚脑子里总想些不正经的东西。”
陈舒瑶是不担心谢秋白会考不上,他简直是文理通吃,谁有不会的题目,找他来问,他准会。
就在大家紧张的备考中,十二月十号终于到来了,仅仅准备了两个月不到的考生们,一个个迈进了改变他们人生的考场。
为了省钱,谢秋白他们团场的考生们都是揣着干粮,一大早坐上大卡车,冒着鹅毛大雪,去的考场。
在猎猎寒风里,历时两天,终于考完了后,就是煎熬的等待成绩的时间。
自从知道谢秋白要参加高考后,他就一直在卸掉自己身上的职务,一点点的交接到其他认识手中。
他不但有团场内的职务,还有许多厂联合成立的工作组,也有许多事情需要交接。
所以,一直忙碌奔波的他倒没觉得等待的时间难熬,反倒是听说他要走的朋友们,一个个的,也不顾距离远了,时不时的就会有各地的人跑过来找他话别。
弄得谢秋白天天情绪低落、伤感不已,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连成绩都没出现,他们怎么就这么肯定他一定能考上。
很快,成绩出来后,就证明大家做的很有道理,他在边城省以距离满分只有一分之差的成绩,摘取了七七年全国的文科状元。
让大家惊奇的是,他的妻子陈舒瑶同样优秀,她差五分就是满分,这成绩放眼全国,都是没有敌手的,他们俩竟然一个是文科状元,一个是理科状元,这就太让人惊讶了。
谢秋白对此成绩不觉得很意外,实在是题太简单了,他两辈子的积累,加上这些年一直准备着,要是考的太差,那也太丢人了。
在得知成绩的时候,陈舒瑶高兴的浑身颤抖,喜极而泣,她没想到她能考这么好,她终于证明她自己没有那么差。
这一次,她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并肩和谢秋白站在了一起。
谢秋白擦掉她的眼泪,“诶,这么高兴地事,快别哭了,这么多人看着呢。”
陈舒瑶根本顾不上那么多,她真的是太高兴太高兴了,这一刻,从小到大受到的所有委屈和白眼,仿佛都不算什么了。
她足够优秀,是那些人不懂她的好。
第65章
自从成绩出来后, 几乎是每天,团场内高考落榜的职工,都会来找他们俩请教题目。
谢秋白的父母以及陈舒瑶的父母, 也都发来电报, 让他们回去过年。
谢秋白和陈舒瑶两人商量过后,决定哪也没回,就好好待在团场过个春节。
他们俩少时来当知青,这这片土地上度过了许许多多难忘的时光,他们在这里相遇, 在这里成长, 在这里诞下了他们的一个又一个孩子。
他们在这里从一个不知世事的少年人,变成年近而立, 为人父、为人母的大人。
万幸恢复高考,给他们这段时光, 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如今这一走, 这里的人和事就都会逐渐陌生, 封存进记忆的一角,他们都很珍惜这最后的相处时光, 尤其是陈舒瑶。
谢秋白这段时光是他最为悠闲的了, 工作全都交接完成, 什么心都不用操,什么事都不用管,再也不用睡到半夜被人从被窝里叫走,再也不用为机器故障,却着急赶订单焦心, 他从身到心的轻松,每天都过得悠闲而又自在。
家里天天有人来问问题, 他很不讲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成年代文男主后[女穿男]》 60-70(第7/14页)
气的留下了陈舒瑶在家,带着三个小崽子跑到外边玩,饿了就猎只兔子、野鸡,烤来吃,一出去就是一天。
三个小家伙从没有有如此充裕的时间,天天从早到晚的和谢秋白这个爸爸待在一起,兴奋的不得了。
然后,如此放肆的结果就是,他们四个人都上火了,陈舒瑶好笑的给排排坐在炕上等着她给上药的四人,“活该,谁让你们一个个不讲义气,抛下我出去玩的,现在知道疼了吧,肉好吃吗?以后还敢不吃青菜,不喝热水了吗?”
大宝、小宝、蛋黄乖乖回答,“不敢了。”
谢秋白:-_-
他们不过是出去玩了几天,他千防万防,防住了感冒,不想一觉醒来,他们嘴巴里都有了口腔溃疡,嘴唇上也冒出又红又亮的水泡,太疼太痛苦了!
因为上火,一家子四口人的颜值都大幅下降,只有陈舒瑶依旧貌美如花,已经有了美丑观念的三个孩子,都意识到了自家爹的不靠谱,一个嘴甜的改抱陈舒瑶的大腿,把谢秋白这个老父亲抛到了一边。
谢秋白觉得有一丢丢冤枉,他也是个心思如发的人好不好,只是出门在外,多有不便,上个火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吧?
只是面对陈舒瑶寒光烁jsg烁的针头,他咽下了没说出口的话,和几个孩子龇牙咧嘴的嚷着疼。
来他们家串门的人,看到他们的样子,没少偷笑,结果搞得大宝、小宝连门也不乐意出了,非要等水泡好了再出去,小小年纪,偶像包袱还挺重。
外边天寒地冻的,窝在家也挺好,省心,谢秋白就带着他们做题,省得精力旺盛的小崽子们上蹿下跳的拆家。
在一片闹腾中,迎来了七八年春节。这次春节相比起往一年,更添了许多伤感。
团场正要建楼房,谢秋白就在第一批分房之列,不想却要走了。
多年前,要是没有他一力开办红星厂,也不会有他们团场美好生活的今天。
他们现在肯定会和其他农场一样,别说楼房了,一定是依旧住在土坯房子里,甚至地窝子里。
全团场的人都拿出最拿手吃食,送到谢秋白家里,表达自己的感激。
谢秋白一家人哪里吃得了,就干脆送到食堂后厨,做出来的饭菜,请大家一起吃一顿饭。
但无论怎样舍不得,过完春节后,一推再推的离别也要到来了。
离别之际,面对许多闻讯赶来送别的朋友们,谢秋白弹唱了一首李叔同的《送别》,在泪眼朦胧中挥别了这个他生活奋斗了近八年的地方。
火车一路穿行,看着熟悉的景色一点点远去,小孩子很快就忘记了离别的悲伤,开始到处跑着玩。
和谢秋白一家同行的还有张建国、李大柱一家,以及谢秋白许久不见的黄博文一家。
去年一同考上大学,收到录取通知书的还有唐方茹、陈盛华、郑树森兄妹俩,周正梅、罗玉成、陈金莲,只是他们报的都是沪市的大学,开学时间不同,和谢秋白他们不是一批走的。
金美娟和戴明哲成绩不理想,他们想回沪市或者去京市也行,就打算再复习备考继续高考。
录取通知书下来之后,唐方茹和陈少华没少发生争执,陈振文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其中两个女儿都考的成绩不错,最小的儿子却名落孙山,强烈对比之下,他没少写信骂自己的宝贝疙瘩儿子。
更可气的是他讨厌看不上的儿媳妇唐方茹都考上了,他那个废物儿子,愣是考的门门不及格。
最让陈振文吃惊的是,从小最被他忽视的三女儿,成绩高的离谱,邻里邻居看新闻都知道了他三女儿夫妻俩是文理状元的消息,纷纷跑到他们家恭喜。
这让陈振文和刘香云心里都不太得劲,宠着爱着的啥也不是,被冷待忽视的却光芒万丈。
这说明什么,除了能说明他们有眼不识金镶玉,还能说明什么?
为此,他们两口子没少被街坊邻居背后骂没有眼光,石头瓦砾当成个宝,金子扔在外边不闻不问。
这让陈振文和刘香云十分没脸,从内心来讲,他们也高兴三女儿考的好。
但是她已经嫁的很好了,好处不能全让她一人全占了啊,他们还是更希望把她的分数均给其他孩子就更好了。
看到报纸报道后,陈振文也不吝惜那点邮费了,厚厚的信件寄过来,全篇都是教育陈舒瑶要友爱弟弟,他们才是一家人,女孩子嫁人后更不能忘了娘家人,那就是忘本,以后要互相扶持等等。
或许是什么都有了,又或许是婚后幸福的生活滋养了她干涸缺爱的灵魂。
现在陈舒瑶整个人变得平和柔软了下来,她已经没有曾经看到父母偏心时的愤懑伤心,能够理性的看待他们。
她也是为人父母的人了,从父母的角度讲,当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友爱团结,这是所有父母的愿望。
可她也明白,这是建立在父母对待孩子一碗水端平的基础上的,她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爱,又哪里有多余的爱分去给姐姐弟弟呢?
虽然道理都明白,心里到底还是伤心的,也有那么一点意难平的,她幼时是多么希望她的苦痛是被父母看见的啊,可惜并没有。
从小父母爱谁,那这份爱就会延续一生,并不会因为她长大后变得优秀,而有变化的。
这种事,谢秋白也没法劝,只能抱住她一遍一遍告诉她,“你还有我,有三个小家伙爱呢,从数量上就完胜了。”
还叫来三个淘气鬼,过来对陈舒瑶奶声奶气的喊话,“妈妈,我爱你,最喜欢你了!”
惹得陈舒瑶好气又好笑,只顾着给三只小花猫擦脸,忘记伤感了。
两人一个文科一个理科,一个京大一个华大,上的学校不一样,猛地要被分开,两人都很不舍得,时不时的就要腻歪在一起。
现在几个孩子,看到他俩黏黏腻腻的样子,就要在一旁捣乱,做鬼脸笑话他们不知羞,气的谢秋白只想赶快把他们都送走。
谢秋白本来是想在附近租个房子住,两个大的放进附属小雪上学,小的放进托儿所,这样一家人照样能在一起。
可谢颂芝坚决要让他把孩子送到她那去,和他姐姐顾秋筠的孩子一起带,这几年谢秋白一家过年都没有回顾宅,到底也不能把关系闹的太僵,谢秋白和陈舒瑶商量了后,也就同意了。
他们家大的该上小学了,小的也三岁,能够自己顾着自己了,放在顾宅反而更省心,谢秋白和陈舒瑶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校生活中去。
因距离开学还有几天,到京后,谢秋白和陈舒瑶先在顾宅住下了。
他们这趟虽然通过邮局寄回了一部分东西,还把缝纫机这样的大件,直接在团场就给变卖了,可一家子五口人呢,还有朋友死活给塞的特产,需要带的行李依旧不少。
而且,他们还有三个孩子,这年头火车站坏人多,需要格外小心,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陈舒瑶一路紧紧拉住大宝小宝的手,免得被挤散。
谢秋白不但要扛行李,还要抱着胖乎乎的蛋黄,实在是累的不轻。
回到顾宅,他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成年代文男主后[女穿男]》 60-70(第8/14页)
把带的牛羊肉拿出来,放进冰箱,随便对付了口饭,洗了澡,就倒在床上一睡不醒了。
谢颂芝坐在床头,仔细的用目光描摹着儿子的五官,只觉得怎么看都看不够。
陈舒瑶也累,但她还好,就趁有空把孩子们的衣服从行李翻出来挂进衣柜。
这次再进顾宅,她感觉呼吸都轻松了,也不再那么紧张了。
谢颂芝看着陈舒瑶,思及儿子写的信,也不想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要求儿媳妇了,她是为儿子好,但儿大不由娘,她也不能永远陪伴在儿子身边,他的日子想怎么过就随他自己吧。
她儿子信里说的也对,她们俩是因为他成为婆媳,成为一段关系的对立面的,她们谁都很好,都是因为在乎他,才会拼命的争取话语权的。
这根本没有必要,母亲是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只是孩子大了,需要有自己的家庭,难免会对母亲有忽视。
这和儿媳妇没有关系,她也和自己的父母关系变远了,只有这样才能组成他们自己的小家。
在回来之前,谢秋白也和陈舒瑶谈了,告诉她尽管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不用顾忌那么多,喜欢你的人会喜欢你,不喜欢你的人,无论怎样的姿态,都不会喜欢。
婆媳矛盾的本质是婆媳都把这中间的男人,当成了自己后半生的依靠,觉得他是自己的,这就有了争夺的意识。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