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争鸾 > 正文 100-108

正文 100-108(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是关押宫中犯错的后妃与宫人的地方,可明锦一点儿都不害怕,甚至还在笑。

    她并不指望几句话就能说服陆顺华造反,可只要她开了这个头,那些暗中蠢蠢欲动,心里反对迁都,嘴上却不敢明言的百官,就会纷纷顺势劝谏陆顺华。

    如果陆顺华也有心为陆聿报仇,她一定会有所动摇。

    这时,三公主来了一趟暴室。

    去岁的时候,梁王世子殁了,他原就有些先天不足,本非长命之像,如今过世,三公主也算解脱了,恢复自由身后,她便时常出入宫禁,参与政事。

    已是冬月了,暴室四面漏风,冰冷透骨。

    元季遥看着抱膝坐在草席上冻的发抖的明锦,拢了拢身上的银狐氅。

    “明锦,过去我们也曾同仇敌忾,可这一次,你却把剑锋对准了我的哥哥,我没有办法再与你同心协力。”

    明锦淡淡道:“我跟公主从来都不是一路人,过去的短暂友好,无非是因为太后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可如今太后没了,我们之间的矛盾,也就无所遁形了。”

    元季遥默了片刻,“明锦,我很理解你的心情,因为我也曾失去过爱人,所以便更能与你共情。虽然我私心更偏袒陛下,但我也没有办法苛责你,你想为爱人报仇,没有错。”

    明锦抬眸望着她。

    元季遥站在光影下,眼神却流露出黯然,“我不会帮你,但我也不会阻止你。我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争鸾》 100-108(第3/15页)

    一能做的,就是不向陛下告发你。”

    明锦淡淡笑了,元季遥这些年纵情声色,周游于权贵之间,都是在为元晔亲政改革收拢人心,她是死忠帝党。

    明明知道她想造反弑君报仇,却选择置身事外,而不是给皇帝通风报信,她已经足够感激了。

    “公主,这样便已经足够了。”

    元季遥看着她的眼神饱含怜悯,或许是因为同样刻骨铭心的遭遇。

    “但我还是要提醒你,明锦,一旦谋反,你没有任何胜算,你只有死路一条。”

    明锦不以为意,“倘若我一心求死呢?”

    元季遥便哑口无言了。

    *

    长春殿。

    “皇后,风雨欲来,现在是必须要做出决断的时候了。”

    陆顺华回宫后,太尉元泰和尚书元颖两位宗室老臣便急急来了长春殿求见。

    此二人虽是宗室,却是被陆太后一手提拔上来,因此忠于陆氏,是死忠太子党。

    只是到底年纪大了,思想老顽固,很难接受新的改革,更遑论迁都这种背弃祖宗基业之举了。

    元泰本就有心将太子留在旧都,以拿捏皇帝继承人的方式,逼迫皇帝妥协,放弃迁都打算。

    今日听了明锦一番话,心中亦是大为震动,比起以太子来牵制皇帝,直接拥立太子登基也不是不行。

    元泰道:“崔内司说的不错,陛下如今对皇后的礼敬,无非是因为太子在邺城,陛下顾忌太子,故而不敢跟皇后翻脸,可如果皇后把太子平安带去洛阳,陛下就不会对皇后客气了。”

    元颖接着道:“司徒是被皇帝所害,皇帝清算陆氏之心昭然若揭,皇后必须牢牢把太子抓在手里,才有和皇帝对抗的资本。”

    元泰点点头,继续道:“朝中有很多鲜卑老臣都是拥护太后路线,反对迁都的,只要能笼络这部分老臣,争取到他们的支持,拥立太子在邺城登基也并非不可行。”

    陆顺华陷入了沉思,他们是宗室元老,皇帝叔公辈的人,若是他们支持拥立太子,太子登基的合法性便有了保障。

    陆聿之死,让她对皇帝彻底心如死灰,她想为哥哥报仇,可终究能量有限,怕挡不住皇帝的百万大军。

    “崔内司虽口出狂言,却也并非胡言乱语,出于对她的保护,我才将她暂时收押暴室。自长兄去后,我时常担忧自己朝不保夕,只是拿不准朝臣的主意,听了明公一席话,心里才有了几分底。”

    元泰和元颖心中一喜,看来皇后也是有心起事的。

    陆顺华复又担忧道:“可皇帝手中有百万大军,我们就算掌控了太子,却无兵可调,又怎能跟皇帝对抗?”

    话音刚落,殿外便远远传来一道豪亮清脆的女声。

    “谁说无兵可调?”

    众人纷纷往外看去。

    穆兰若跟贺云珠大步流星地走来,太师府的变故,她们已经听闻了。

    陆聿丧讯传回后,穆兰若悲不自胜,虽痛恨皇帝的绝情,可也未想过造反,明锦的一席话,如同当头一棒,让她瞬间清醒。

    陆聿与皇帝的关系是何等亲近,皇帝今日能杀陆聿,保不准下一个就是她们。

    皇帝不仁,莫怪她们不义。

    她们只是想靠自己自保,而不是把性命寄托于天恩浩荡。

    二人合计之后,决定支持明锦,联手起兵。

    穆兰若郑重道:“司州乃京畿重地,尚有五万精兵驻守,如今是由我的兄长穆鸿统领,皇后若要起事,怎会无兵可调?”

    陆顺华微微震动,穆兰若自入宫后,便与她针锋相对,明争暗斗,关系疏远了很多,不想因陆聿之死,竟能让她放下前嫌,选择与她联手对抗皇帝,为陆聿报仇。

    她不由心头一热,二人此时不再是争夺皇帝宠爱的对手,而又回到了过去亲密无间的姐妹。

    “穆姐姐,你明知大哥是因刺杀你的父亲才落网,还愿意这般助我?”

    穆兰若眼眶转瞬红润,情绪激动道:“他有何理由要杀我父亲?归根结底,不过是君命难违,是皇帝要杀我父亲!”

    她恨声道:“我父亲无愧天地,无愧君主,他为何要如此昏聩残忍?既然天道不公,那我们索性就反了这天!”

    见穆兰若这般深明大义,不为皇帝所惑,陆顺华也红了眼眶。

    贺云珠点了点头,接着道:“司州接壤的冀州、青州、幽州、平州大部兵力虽已被皇帝调走,可州府依旧有固定兵力护城,也能凑出几万兵马。”

    说完,贺云珠又将一张羊皮地图摊开,指着东部道:“辽东一带紧邻高句丽和突厥,现任突厥可汗的生母是高句丽人,即位后素来与高句丽通好,我和阿锦跟他的关系还可以,若皇后决心起事,我愿为使臣,以新帝的名义与突厥结盟借兵。”

    陆顺华看着地图,若有所思。

    贺云珠又指着地图上六镇的方位,“六镇本就反对汉化,有造反之心,我们原本可以利用六镇兵力造反,可皇帝很阴险,在迁都之前,就先解决了六镇问题,如今六镇兵权被元善现掌控,我们无法动用六镇兵力。”

    随即话锋一转,“但是早些年,在陆哥哥的协助下,我和明锦在朔州暗中培养了一支火骑兵,后来,沅止来了朔州和我一起训练这支精锐,现已有五千之数了。”

    如今,是火骑兵真正派上用场的时刻了。

    陆顺华愕然睁大了眼,当年魏国祖先南下时,靠着三万骑兵便能入主中原,贺云珠她们竟有五千私骑?

    穆兰若抹了抹眼角的泪,感慨道:“卫子夫一介柔弱歌女,都敢为太子起兵对抗皇帝,以死相斗,虽败犹荣。我们大鲜卑本就民风尚武,我等又岂能畏缩,惧怕一死?”

    元泰和元颖对视了一眼,趁势继续劝谏,“皇后,这都是为了您和太子的将来考虑啊,若是去了洛阳,皇帝一定会废后,届时全盘汉化,我们鲜卑的祖先,我们鲜卑的文明,就要彻底磨灭于历史之中,老臣已年迈,不愿做背弃祖宗家业的罪人啊!”

    二人一齐伏地跪倒,“请皇后早下决定,莫再犹豫了。”

    穆兰若跟着屈膝跪倒,正色道:“穆氏掌握的司州五万精兵,随时听候皇后调遣。”

    贺云珠亦跪倒在地,“贺氏部与刘氏部,随时听候皇后调遣。”

    陆顺华站起身,愕然看着殿中跪倒一地的人,双手颤抖,心中震动。

    有了穆氏、陆氏、贺氏、刘氏,鲜卑勋贵八姓中四大姓的支持,又有了皇室宗亲支持。

    此事成了。

    她不再犹豫,缓缓抬起手,拔下头上的凤钗,狠狠掷碎于地,表示与皇帝恩断义绝!

    “传旨,戒严。”

    备战!

    *

    入夜时分,三道身穿僧衣,扮作小沙弥模样的人影抱着包裹急匆匆往城门处赶去。

    朝廷下了京城戒严令,他们必须赶在戒严前逃出邺城,不然就再也走不了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争鸾》 100-108(第4/15页)

    “快走,只要我们逃到洛阳,向陛下揭发她的谋反罪行,陛下一定会废了她,再立丽华做皇后,我们就能出人头地,扬眉吐气了。”

    常氏拉着陆丽华和陆修姐弟,心急火燎地往城门跑。

    当年太后虽逐了陆丽华出宫,可她毕竟是陆氏的女儿,只要陆鉴活着,她们母女就有依靠,陆丽华在宫外的日子过的也不错,只是不能像过往一样招摇过市,引人注目罢了。

    可如今陆鉴死了,她们没有任何靠山了,陆顺华是皇后,常氏管家这些年那么折磨她们母女,陆顺华不会放过她们的。

    如今皇帝迁都洛阳,命皇后率六宫与百官赴洛,可皇后竟不愿赴洛,有拥立太子登基造反之心。

    陆丽华知道,她的机会来了。

    只要他们早些跟陆氏切割,改投皇帝阵营,皇帝念在昔日与她的旧情,以及他们的举报之功,一定会再迎她入宫,立她做皇后!

    母子三人跑的越来越快,仿佛光明的前途在对他们招手。

    突然,陆修被绊了一脚,怀中的行李瞬间散落,金银珠宝哗啦啦掉了一地。

    常氏恨铁不成钢的给了儿子一巴掌,立刻帮他拾捡着地上的行李。

    就在这时,一群士兵举着火把出现,将他们团团包围。

    陆丽华看着突然窜出的士兵,吓得和陆修抱在了一起,常氏也瘫坐在地。

    陆顺华从容从士兵中走出,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们。

    “你们这幅打扮,是准备逃去洛阳给皇帝通风报信吗?”

    三人心里一咯登。

    陆顺华微勾唇角,冷冷嘲讽,“你们觉得你们还走的了吗?”

    陆丽华吓得连滚带爬地跪到陆顺华脚下,拉着她的裙摆,语无伦次道:“妹妹,不,皇后,皇后我错了,你饶了我吧,我不敢,我再也不敢了,你放过我们吧。”

    陆顺华冷笑,眼中闪过一丝戾色。

    他们姐弟昔日投毒谋害陆聿,如今还想去洛阳跟皇帝通风报信背刺她,破坏她的大事,简直是死有余辜!

    她们母女被陆丽华母女欺压了这么多年,如今陆鉴死了,她又准备跟皇帝撕破脸,也就无所顾忌了。

    有仇报仇,有冤报冤。

    陆顺华不再废话,一寸一寸从陆丽华手中抽回自己的裙摆。

    转过身时,眼中已是一片杀意——

    “杀。”

    陆修吓得嚎啕大哭,陆丽华痛哭着不停求饶,常氏也呼天抢地高呼着陆鉴的名字,陆顺华始终不为所动。

    卫兵们将绳索套上他们的脖颈,三人很快就被活活勒死,倒地无息。

    陆顺华在熊熊火光中漠然离去,对身后发生的一切都置若罔闻,甚至没有回头看他们一眼。

    冷漠决绝——

    陆聿:好家伙,我一“死”,倒是让你们统一战线了

    第103章 太后遗诏

    凛冬将至,千里冰封。

    陆顺华以即将起驾赴洛的名义戒严京师,调动司州驻军,在邺城各重要关口集结。

    陆沅止至今不知所踪,可如果她们要起事的话,相信她也会暗中相助。

    拥立太子登基是大事,恐提前走漏了风声,破坏大计,除了元泰几位老臣知道详细计划外,留守京师的官员并不知道此刻陆顺华的真实打算。

    百官见她一心筹备赴洛事宜,便推测皇后并无与皇帝反目的打算。

    明锦从暴室被放了出来,依旧以大内司的身份在皇后跟前服侍,参与密谋。

    众人秘密议定,在陆鉴下葬之日,皇后致辞后,便抬右手为信,由太尉元泰牵头,众人联合上书劝进皇后,拥立太子登基。

    杨淑君隐隐猜到了她们的打算,她并不赞同,却也不敢声张,毕竟陆丽华母女前车之鉴,现在谁敢去跟皇帝告密都是一个死。

    她暗中来寻了明锦一趟,问她明明是汉女,支持汉化,如今为何又要站在皇帝的对立面?反对迁都?

    明锦理解她,弘农杨氏是自汉代以来的名门华胄,洛阳是前朝旧都,杨氏在前朝曾出过两位皇后,洛阳承载着杨氏的百年辉煌历史。

    杨淑君心里是愿意去洛阳,愿意迁都的,出于家族门户私计,她也不会支持皇后与皇帝反目。\/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