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临时起意吧。”
“临时起意什么意思!”
“意思是,起初没有呃……那个心思。”
“言之有理!”
“言之有理啊!”
“陛下身边那人是谁!”
“怎么看都不像男子。”
“嘘,好像是娘娘,我在有间药铺见过她。”
“这……她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
后面鸦雀无声,但排在前列的皇室们仗着地位和辈分议论纷纷。
第153章
起初,唐乐筠觉得,一个朝会而已,再庄重也不会比千万丧尸围攻基地的场面更宏大。
可真到现场了,她便知道是自己狭隘了。
小广场上至少来了两千多名官员,他们穿着紫色的、绯红的、蓝色的、绿色的官服,在晨起的阳光中黑压压跪了一地。
吃人的丧尸固然可怕,但皇权和愚忠亦不遑多让。
山呼万岁后,纪霈之在宝座上坐下了。
他坐姿随意,上半身靠着左侧扶手,左手支着下巴,幽幽地扫视着前排的一干皇室中人,两只如意球在右手手心里转得无声无息。
端王的文玩核桃就能杀人,更何况铁疙瘩呢
躁动的皇室立刻安静了。
唐乐筠手压短剑走到御座下面的太师椅前,亦缓缓落了座。
皇室众人吓了一跳,但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隐忍。
“咳咳~”纪霈之轻咳两声,开了口,“众所周知,朕的脾气不太好,不喜欢被当面质疑,所以,诸位如果想保命,不妨在接下来的朝会中谨言慎行。”
他声音不大,但乾坤门内拢音,即便是中后部的官员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官员们左顾右边,骚动片刻,转瞬又沉寂了下去。
这场景,让唐乐筠想到了“暗流涌动”四个字。
“甚好。”纪霈之满意地点点头,“怡皇叔,有请!”
“臣在。”怡王站起身,离开队伍,从侍立一旁的礼部尚书手里接过圣旨,展开,面向所有官员读道,“朕自登极三十五年,同袍反贼直逼京师,乱臣贼子邵昌文某朝篡位,大弘和大苍……”
这是一份永宁帝的罪己诏,白管家代笔,词藻虽不华丽,但检讨深刻,细数了永宁帝‘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种种罪行,以及他和蓝皇后对几个儿子和所纳嫔妃的迫害。
罪己,然后才能禅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乱世小药铺》 150-160(第5/17页)
。
怡王将罪己诏还给礼部尚书,取来他手上的另一份圣旨,继续宣读禅位诏书——他是永宁帝的亲弟弟,由他给纪霈之背书,确保了纪霈之继承皇位的合法性。
怡王读完“钦此”二字,再将圣旨归还礼部尚书,回到原来的位置,纳头再拜,“臣参见陛下,”
剩下的两千多人赶紧附和:“吾皇万岁万万岁!”
虽然没有人喊口令,但格外整齐,声势巨大,如同乍然而起的惊雷。
广场上和屋宇上的鸟类呼啦啦地飞起,密密麻麻地向北而去,场面好不壮观。
纪霈之放下支着下巴的手,坐直了身子,“诸位大人平身吧。”
“谢陛下!”一干王室面面相觑,乱七八糟地站了起来。
前面的几个纷纷看向站在前排的瑞王。
瑞王始终面色平静,没有任何不甘和愤怒。
纪霈之把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说道:“朕说四件事,首先,太上皇身体康健,已然移驾乐福堂;其次,朕不日亲征西北,届时将由皇叔和瑞王共同掌管朝政;再次,朕组建了军机处,怡皇叔、瑞王,秦国公、韩大人、庞大人皆是军机大臣,朕亲自提拔的伍大人和白大人为军机处行走。”
“这……”
“呃……”
“那二位是谁!”
“没听说过。”
“未免太儿戏了吧。”
……
前面的百十号人忍耐不住,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各种各样的质疑声。
纪霈之停下话头,用了些内力,问道:“哪位大人有意见,不妨站出来说话。”
他的语气平和,但左手的如意球接连转了两圈。
怡王看得分明,警告地回头瞪了一眼。
小广场迅速地安静了下来。
纪霈之又道:“最后,如今国库空虚,但军饷所需数量巨大,官员俸禄的缺口亦不在少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朕作为大炎的拥有者,理应做出表率,是以,朕捐银五十万两,原内阁的几位阁老作为朝廷的主要责任者,共捐银六十一万。现在,朕想看看你们能捐多少,你们对我大炎是否赤胆忠心,对百姓是否怜悯之心。”
说到这里,他起了身,往前踱了两步,“伍大人,白大人,唐大人何在!”
伍畅、白管家、唐锐安一起出列,齐声道:“微臣在。”
纪霈之道:“捐款者不动,不捐者分站两侧,你们记下名字、官职和金额。”
三人道:“臣领旨。”
纪霈之转过身:“原内阁大臣、现军机大臣随朕去乾坤宫,其他人做好登记便退朝了吧。”
这就完事了
唐乐筠眨了眨眼,难道不该想办法收拢人心,鞭策一番,再鼓舞鼓舞士气吗
太草率了吧!
她思索着看向几位年纪较大的皇室,他们个个面无表情,但视线不约而同地落在了纪霈之手中的如意珠上。
啧~
这就是喜怒不形于色和敢怒不敢言了吧。
……
被逼捐款的大人们还在原地观望,怡王、瑞王、韩大人等,纪霈之提到的大人们开始动了,井然有序的现场变得混乱了起来。
挺拔高大的年轻帝王施施然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一干高矮胖瘦各不同的老大人们。
还挺喜感的!
唐乐筠和一丈开外的唐悦白对视一眼,默契地笑了笑,正要跟上去,余光忽然扫到几条人影同时从队列中脱颖而出……
居然真有不捐的。
她一边琢磨一边看了过去,就见那三人掀起大袖,忽然抬起手,指向了侍立一旁的御林卫。
“趴下!”
唐乐筠大喝一声,声音清脆,极有穿透力。
御林卫是精锐,服从性和反应都不慢,大部分听到口令便有了动作,但还是有一小部分慢了半拍,就见一道道肉眼很难捕捉的东西那三人的宽袍大袖里接连发出,瞬间便伤了三个。
同一时间,剩下的四个穿着文官官服的刺客越过一众官员,朝唐乐筠冲了过来。
“嘭,嘭,嘭,嘭!”随着四声细小的轻响,四团牛毛一样的细针如烟似雾般地扑向唐乐筠的左上右三路,最后一路在正中……
距离短,暗器速度快,而且封锁了所有逃避方向。
除非遁地,不然必死无疑。
“姐!”唐悦白大惊失色,拔剑赶来……
目标不是纪霈之,竟是自己!
唐乐筠微微一笑,侧过身,向右稍跨一步,短剑挽起半个剑花,“叮叮叮”几声脆响后,两团暗器贴着她的前胸和后背飞了过去……
唐乐筠看了一眼,还好,她身后是纪霈之的暗卫,已然避开,正朝刺客冲过去。
“护驾!”
“护驾!”
唐锐安向纪霈之快速靠近,一干御林卫也涌了过来。
纪霈之停下脚步,转过身,目光落在唐乐筠脸上。
“我没事。”唐乐筠交代一声,将奔过来的唐悦白拦住,拎着短剑杀入了战团……
七个刺客,武功都不算低。
但唐乐筠和几个暗卫都是高手,不超过十息,杀死四个,活三个。
这三个被唐乐筠、伍畅、吕游三人用剑顶住了脖子。
纪霈之道:“不要碰他们,马上检查一下,受伤的御林卫有没有中毒。”
“回陛下,有毒!确实中毒了!”一个御林卫惊恐地喊道。
唐乐筠把刺客交给唐锐安,一个健步蹿到受伤的御林卫跟前,见其呼吸困难、嘴唇发紫,便知毒性猛烈,使人窒息,片刻耽搁不得。
她让御林卫把伤兵平放在地上,问道:“伤在哪里!”
伤者大口大口地呼吸着,但其意识涣散了,回答不了任何问题。
“不知道。”
“找找!”
暗器是牛毛针,极细,穿过衣服后进入皮肉,无影无踪,难以在表面发现伤处。
唐乐筠从腰带里抠出一只小瓷瓶,倒出三粒清补丹,一枚塞进她照顾的伤者嘴里,剩下的给了另两个,吩咐道:“给他们服下去,解开衣服,在胸部找找小红点。”
说完,她撕开伤者的上衣,很快就在右臂和右胸上找到两个微小的红色小点。
太医们围过来了。
“小钱,速去准备解毒药。”高院使吩咐一句,又高声问几个御林卫,“哪位兄弟身上带了小刀!”
“我有。”唐乐筠从腰带上取下一把小刀,左手在伤者的胸脯上一按,便知道了牛毛针和大血管的位置,右手持刀,小刀在皮肤上一按,鲜血便顺着皮肤流了下来……
“我的天!”
“万一,唉……”
“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乱世小药铺》 150-160(第6/17页)
未免自负了些。”
……
御医们没想到她会如此草率,不免啰嗦了几句。
唐悦白冷哼一声,说道:“我姐都挑出来了,哪里自负了!”
一干御医赶紧看了过去,就见唐乐筠用帕子垫着,捏起一根黑漆漆的牛毛针,放在鼻尖闻了闻。
高院使见她若有所思,好奇地问道:“娘娘,能闻到毒药的气味吗!”
“很难,但并非一点线索没有。”唐乐筠扔下牛毛针,麻利地割开另一处红点,刀子一按一别,又有一根牛毛针从血肉中跳了出来,“陛下,针上涂了‘见血封喉’。”
见血封喉是百花门的独门毒药,有解药,但并非唾手可得,否则不会拿来对付唐乐筠。
纪霈之问:“有办法吗!”
“有办法。”唐乐筠指尖凝力,在伤口周围的几处大穴戳了几下,“绝青子三两、牧靡草二两、附子一两……”
她不假思索地报了十二味草药。
纪霈之看向高院使。
高院使虽然将信将疑,却深知质疑不得,赶紧打发两个年轻太医赶去太医院抓药。
唐乐筠继续处理其他两个伤者,“陛下自去忙吧,这里有我。”
纪霈之点点头,对吕游说道:“把刺客押过来,现在就审。”
“呵呵……”一个刺客冷笑几声,“知道为什么叫‘见血封喉’吗他们死定了!端王妃会祝由之术,她是妖女、灾星,走到哪里,人就要死到哪里。只要她不死,大炎就一定会亡。”
第154章
围在周围的官员闻言面色复杂。
唐悦白怒斥:“你再胡说我就杀了你!”
那刺客丝毫不惧:“怎么,说到你痛处了!”
“不必跟他一般见识。”唐乐筠拦住唐悦白的话头,手下不停,又挑出一根牛毛针,“他们刺杀我,不过是怕我解了陛下的毒罢了。如果所料不错,这几位不是大苍的,就是大弘的。”
那刺客没有分辨,但冷笑了一声,任由暗卫带离了这里。
官员们有意无意地看向纪霈之方向,目光游移,在怡王和瑞王徘徊了片刻。
一干御林卫则看向了唐锐安——刺客用的暗器叫牛毛细雨,是唐门武器,而唐锐安和瑞王走得比较近——也就是说,刺客不一定是大苍和大弘的人,还可能是瑞王和唐门联手了。
唐锐安不安地动了动,到底什么都没说。
“娘娘所言极是。”纪霈之肯定了唐乐筠,便是否定了对瑞王的无端猜测。
他的锐利的目光在众官员脸上一扫而过,转身离开了乾坤门。
官员们感觉到了压力,纷纷退回原位。
……
唐乐筠处理完牛毛针,在伤兵的主要穴位上戳了几下,以减缓血液流动,拖延毒发身亡的时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