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权经 > 正文 90-100

正文 90-10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最终也害病而死的母亲……

    眼泪顺着面庞滑落,她不敢想象在这里接受严刑拷打的族人们,究竟有多痛!

    “我为什么要那么冲动地去救她呢……为什么呢……”

    她喃喃自语。

    她后悔了,她不该救她。

    ……

    “滴答……滴答……”

    仍不知是哪一天,只知道雨终于不再下了。

    郦壬臣几近崩溃,想到族人在这里的惨状,她根本无心进食,空气里混合着血腥和恶臭,噎下去的干粮都忍不住吐了出来。不见天日,精神涣散。

    耳边随时都是哭声和叫声。好冷……她冻地发抖。

    她几次困极入睡都会被噩梦惊醒,一次又一次将她拉回那场大雪夜。一种悲伤沉郁的情绪围绕着她,蔓延开来,这样下去要不了几日她就会死的,哪怕不动刑。

    她是见识到昭狱的恐怖了。

    “滴答……滴答……”

    她好像生病了。

    又不知是哪一天,她终于昏迷过去,在半迷半醒中循环做着噩梦,却无处可躲。

    没有可以计时的东西,她觉得自己似乎被关了很多年了。

    ……

    铃铃铃……

    也不知道是哪天,似乎有锁链抽动的声音响在耳畔,也许是幻觉吧,她没力气睁眼。

    忽然,一道炫目的白光在囚室中亮起来,哪怕她闭着眼,也能感到那股刺眼。

    她抽搐了一下,害怕的想躲。太久不见光明的人,感到光亮的第一反应是拼命躲藏。

    “郦侍中,郦侍中……”

    有人在轻轻地呼唤。

    郦侍中是谁?她吗?

    她脑子晕乎乎的甚至连自己的职位都反应不过来了。

    紧接着,一个温暖的东西靠近了她,使她忍不住想靠过去,但她实在没力气,只好挣扎着睁开了眼。

    引入眼帘的是一提模模糊糊的油灯,油灯的光亮其实是很微弱的,但对于长期未见光的人来说,却很刺眼。

    她受不住这光亮,又闭上了眼,过一会儿,再睁开,再闭上,再睁开……如此十几次,才缓过来一些。

    她费力的转脸,想看看旁边的那个温暖的东西是什么,哦,原来是一个人,眯眼细看……

    “王……王上?”

    “是寡人。”

    刘枢静静地蹲在她身边,离她很近,黑亮的眸子里盛满了担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权经》 90-100(第5/20页)

    刘枢的旁边,立着提油灯的闻喜。

    刘枢伸手,扶她坐起来,却瞥见她衣服上沾着的血迹,一惊,“他们对你用刑了?谁!”

    知道了现在的处境,郦壬臣恢复了一点神智,她轻轻把肩膀往后让了一下,让开了刘枢的双手,答:“没有人对罪臣用刑。”

    这声音气若游丝。

    刘枢看着空落落的双手,微微皱了皱眉,心里泛起细密的疼痛。她想说,虽然没有受刑,但你一定受苦了,但话到嘴边,刘枢还是咽了下去。

    “不必自称罪臣。”

    郦壬臣虚弱一笑,“大汉律,凡近王上十步以内者,杀无赦。”

    她不知有谁能逃脱这铁律。

    “你……”刘枢被一呛,收回了手。

    刘枢原本不必亲自来的,但她要来。她是怀着多么焦急的心情飞奔来见她,她原本一见面就想告诉她,她不必受制于那条律法了。

    原因无他,大朝会那天,上殿之人均不得佩剑,那么郦壬臣手中的剑又从哪来呢?

    只有相国高傒能够剑履上殿,没错,郦壬臣袭击刺客的那把剑,正是她情急之中趁着混乱,从高傒腰间抽走的剑,那是高傒的剑!

    这就叫她有理由可说了。

    是高傒的剑登上了王座高台,袭击了刺客。如果要论处郦壬臣,那么高傒也必将被连坐论处。

    高傒怎么可能引火上身,于是这件事的性质就转变成了救驾有功,是高傒的剑解救了王上,那么使用这把剑的郦壬臣,自然也没有罪责了。

    为了早日提郦壬臣出狱,这几天刘枢几乎夜不能寐,她火速加急处置完了刺客风波的事情,不眠不休,宣室殿彻夜亮灯。

    然后又马不停蹄的办理她出狱的流程,召三司会晤,划清厘定郦壬臣无有罪责的事实……从古至今,还没有哪个人能好端端的不戴罪责而走出昭狱,于是郦壬臣的出狱流程要比其他监狱复杂得多,这几乎要把刑律修改。

    至于为什么要将她下昭狱论处,是因为全天下也只有昭狱是刘枢能牢牢掌控的地盘。若将郦壬臣投到廷尉大狱那里,必然惨不忍睹,刘枢还真不能保证她毫发无伤。

    刘枢秘密叫昭狱不得对她用刑,还特意交代羽林卫暗中护卫。

    可是看郦壬臣的态度……

    她恐怕还是不信寡人啊,刘枢在心中叹了口气。

    “这二十日,郦卿住的可还舒服?”刘枢站了起来,语气僵硬,默默观察郦壬臣的脸色。

    郦壬臣靠在角落,不言。

    原来才过了二十日吗,她还以为起码有几个春秋呢。

    刘枢又道:“咳,相国求情,寡人不得不来。”

    原来是相国让来的……郦壬臣只有苦笑,她垂下头,压住胸口的酸涩。

    刘枢见她还是不说话,捏了捏手指,心里着急,但嘴上就是软不下来。她瞧了一眼闻喜,示意他先出去,闻喜会意,将油灯放在地上,悄悄隐退。

    闻喜刚一走,刘枢便蹲下来,又扶住她肩膀,刚欲开口,却见她眼眶里都是血丝,“你……你不会要哭了吧?”

    刘枢心里一紧。“连舍命救寡人都敢* ,怎么一两句话都能说哭啊,你知不知道……”

    你知不知道,寡人这几天有多着急!

    郦壬臣强忍住泪水,咬了咬苍白的唇,“臣便是如此愚蠢、如此脆弱,王上笑话够了吗?”

    刘枢一怔,心里划过一道钝钝的痛,手下使力,不由分说将人扶起来,站好。

    “你不脆弱。”

    刘枢的目光变得难得的柔和,在黑黢黢的牢房里,心中所有的关切在此时都暴露无遗,她托着郦壬臣的手也小心翼翼的,生怕有什么不对。

    郦壬臣也怔住了,她从没见过刘枢这样的表情。

    有时候,君王的心思是最难猜的。

    自从郦壬臣替高傒封驳了那封王命之后,刘枢就再也没有召见过郦壬臣,好像真的已经放弃了她,把她打成了高傒一党。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刘枢的心里埋着很多事,对于君王而言,在没有十分把握能保护一个人的时候,那么保持疏远便是最好的保护。

    这便是君王与普通人的区别。

    有些话是刘枢没必要说出来的,但是看着郦壬臣此刻的神情,她决定再破一次例:

    “你知道寡人这几天没来,是在干什么吗?”

    “……”

    郦壬臣不言,刘枢也不再在乎什么面子,自顾自的说下去:

    “寡人在翻律法。”

    “寡人比任何人都想找到一条能赦免你的律法。”

    郦壬臣抬起头,暗淡的眸子和刘枢的相遇,蓦然触动。

    刘枢扬起一抹富有温度的笑,那是从前谁也没见过的一种笑,

    “好在寡人找到了。”

    刘枢朝外朗声唤道:“闻喜!”

    “唯。”闻喜又出现在狱室门口。

    “念判决。”

    闻喜就从袖子里取出一卷帛书,念给她们听,郦壬臣听着听着,都忍不住觉得好笑,也不知是从哪个角落翻出来的律法,竟然都用上两百年前的案例来佐证了?可见要把她的情况生搬硬套进去有多难。

    全沣都城的人都说,幸亏相国大夫鼎立相助,郦壬臣才能免于刑戮,可真实情况怎样,只有刘枢心知肚明了。

    “寡人保证,这是最后一次。”

    最后一次,让你受这样的苦。

    她真情流露的话叫郦壬臣惊讶又迷惑,可刘枢没有给她看透的机会,接着道:

    “照这样的判决,寡人不仅能赦免你,还能升你一级爵位。”

    此次救驾,着重强调用了高傒的剑,高傒便是一等功臣,郦壬臣紧随其后。

    刘枢的语气中藏着一丝连她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宠溺态度,“你想要什么官职?说来听听?”

    明明牢房里这么昏暗,可刘枢此刻的笑意似乎在发光。

    “臣想要,王上就会给吗?”

    “只要你说。”

    郦壬臣不言。

    汉王一笑,朝外道了句:“闻喜,宣诏!”

    闻喜又展开了另一封帛书:

    “侍中大夫郦壬臣,恪尽职守,忠信仁勇,践寡人治国之道,乃汉之肱骨辅弼。

    寡人闻国事劳于九卿之功,遂择之典章,加封——廷尉。

    赐银印绯绶,秩二千石。敕下,使明知寡人之意。”

    王命中凡有“使明知寡人意”这样的句子,都表示是汉王亲自书写的王命。

    郦壬臣吃了一惊,这封王命竟是封她为九卿之一的廷尉。相国也同意了?

    她欲叩谢王恩,却被刘枢扶住,不叫她跪。

    “怎么样?可还中意?”

    郦壬臣有点不确定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权经》 90-100(第6/20页)

    问:“可是……原先的廷尉大夫如何是好?”九卿可不是能够随意任免的职位。

    刘枢道:“他没能找到赦免你的律法,已被寡人免职了。”

    “……”

    第093章 探病

    探病

    七月流火, 金风送爽,王宫里比外面更早地起风,刘枢比高傒先一步知道他派人去北境秘密洽谈的结果。

    一切都在按设计步骤发生, 她的计划网正在慢慢收拢。

    高傒可能到现在也百思不得解,为什么和狁方的接洽以失败告终吧。

    恰在此时,盟会在即。

    齐王于将盟会的地点选在了郑国的鄄城, 这是正好处在天下中间位置的城池,方便各国国君从四面八方前往。

    鄄城也是郑国第二大商贸城市,以郑伯的脾性, 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做大生意的机会,于是很乐意的就同意了齐王于想将此地作为盟会主办地的请求。

    消息送到沣都,汉廷开始筹备启程事宜, 虽然上一次刺客的案子还没有查清楚背后源头,但是汉国也不会因此爽约。

    刘枢大半夜还在宣室殿里翻阅随行人员名册, 其中自然也有郦壬臣,目光定格在这名字上,她想起来又是旬日没见过郦壬臣了。

    “闻喜,你说……怎样才能叫一个女子开心呢?”

    正忙着沏安神茶的闻喜走过来, 摸不清汉王的意思, 便道:“这可问住老奴了,王上您也是女子,不妨想想,您会因何事而开心呢?”

    “寡人嘛……”刘枢理所当然的说:“叫上下群臣、内外百姓,都乖乖听命,寡人自然就高兴了。”

    闻喜:“……”

    他怎么就忘了, 自家这位主子是和寻常女子不一样的性子。

    刘枢放下名册,又拿起另一卷竹简, 问道:“怎么久不见郦大夫的奏疏呈上来?廷尉司的职务交接这么慢吗?”

    闻喜这才反应过来汉王兜这一大圈的目的,就道:“只怕郦大夫还未接手廷尉司呢。”

    “为何?”

    闻喜道:“因为郦大夫已告假好几日了。”

    “告假?她为什么告假?何时告的假?寡人怎不知?”刘枢合上了卷轴,一连串的追问。

    这一大堆问题叫闻喜听出了其中的焦急,搁在从前,汉王是从来不关心臣下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的,他俯身道:“王上,九卿告假都是直接与相国大夫说的。”

    “哦。”刘枢也意识到自己有点反应过度了,就忍住不再说什么。

    闻喜接着道:“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