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跃,这时的她早已经从一个娇气的城里姑娘变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质朴农民形象。
第一眼看到她,最先被看到的一定是那双坚定的眼睛,只有仔细透过她被风沙吹皱的脸,才能发现她五官的优越。
但这时的她已经无需用容貌证实自己,黄沙上倔强冒头的绿洲雏形就是她最好的军功章。
镜头的最后,郭跃坐在高高的沙堆上望着天上的飞鸟。
“郭跃,郭老师,有你的信!”
郭跃回头,镜头戛然而止。
随后,片尾演员表开始出现。
电影,到这里就结束了。
电影院重新亮了起来,观众们坐在原地没走,还在消化电影中的内容。
《跃进》不是一部大团圆喜剧,在艰苦奋斗的主旋律之下,是知青们的泪水,是村民们拼命干活也填不饱的肚子,是青春换来的一株株树木,是军人坚强却又不那么坚强的肩膀,是洪水下的家破人亡,是整个时代背景下所有人的无奈。
整部电影中,淡淡的忧伤始终缠绕着故事里的人物,又通过镜头,将观众的心也紧紧拽住。
平心而论,这是一部需要细细体会深度挖掘的电影,但演员们又实在厉害,特别是主演沈木栖,那种强大的感染力,让人即使不是很明白镜头想要表达的意思,也能直观地感受到主角的喜与悲。
“啪啪啪啪啪……”不知是谁起的头,一阵掌声在电影院中响起,掌声一开始只有稀稀拉拉几个,没一会儿就汇成了一片海洋。
好的电影能从故事中长出血肉,在观众的心中脱胎成真实的人,《跃进》中的大家,在观众们的心中就是这样鲜活又可敬的存在。
掌声过后,大家陆陆续续离场,离开之前,大家的目光又忍不住看向大屏幕,就像在和自己的朋友不舍告别。
从电影院回来,许多人的心里闷闷的,总有一种想要倾诉的欲望。
于是有人开始在网上写影评。
“一部时代背景下的奋斗史,并不是大爽文,整个故事的主色调甚至有些忧郁,但一点也不影响这是一个好故事。”
“故事里的每个人性格都是鲜明的,不经常看电影的人肯定很难想象,几十集电视剧都不一定能让几个主角有完整的成长弧,但一部一百多分钟的电影,居然能清晰地展现出那么多人的性格前后变化,由此可见演员和导演的功底。”
“已经很少静下心来这么仔细看一部电影了,看完之后,感觉像是吃了一顿精神大餐,现在很饱很满足。”
“虽然不是很懂,但我想,这部电影明明很励志,但我看着依旧觉得难过,可能是因为郭跃对家人的思念……又或者还要加上电影中的其他人,那个年代啊……”
“整部电影,郭跃的家人除了最开始的时候出现,后来再也没有出现,只有郭跃偶尔会去邮局寄信,但应该是没有结果的,因为她每次从邮局回来都会低落一段时间,其实也不难理解,从电影开头展露的信息和他们匆匆送郭跃离开,就能知道,他们的处境应该不怎么样。
即使一开始可能不知道,但后来局势越来越紧张,郭跃应该也意识到了吧?所以才会越来越努力,也越来越沉默。
现在再回想局势最严峻的时候,郭跃被从试验田里拉出来劈头盖脸一顿教训的画面,我的心里依旧不好受。
郭跃女鹅,真的让人好心疼。
所以电影最后的信,是家人寄来的信吗?”
“一定要是家里寄来的信啊,跃跃真的让人太心疼了。”
“不知道为什么,就算我知道跃跃很强大,但还是忍不住怜爱她。”
“应该是角色的强大感染力让人忍不住共情,第一次这么直观的感受到沈木栖的演技,真的还得是这种细腻的文艺片,这种电影才能把沈木栖身为优秀演员身上那个特殊的感染力发挥到极致,也不是说她之前饰演的角色不好,只是对于我们这种电影人来说,这种品质的细腻表达才是真正的大餐,难怪总有人说什沈木栖的演技被低估了,今天一看确实是这么回事儿。”
“大家普遍认为电影不过是一种消遣娱乐,但偶尔吃吃细糠真的很爽,《跃进》这部电影真的给人很大惊喜,第一次体会到了文艺片的魅力,我之前算是商业片的受众,总觉得这种文艺电影太过难啃,甚至有些还会给人无病呻吟的奇怪黏腻感,但《跃进》完全不同,超级认同一些影评人的观点,《跃进》就是一顿精神大餐。”
“之前总有人说沈木栖的繁花影后是评委向流量妥协的结果,但现在看,即使没有《基因博士》的唐梨,《跃进》中的郭跃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能继承角色天赋》 60-70(第7/26页)
也足够她拿奖了。”
“沈木栖这次确实豁出去了,素颜出镜不提,居然能把自己折腾成电影后期的样子,可以看的出来,沈木栖是硬生生把自己晒那么黑,而不是通过化妆技术来实现的,对于一个女明星来说,这真的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另外让我惊喜的是,她干活真的很利索,就好像真的是干很多农活的那种人,但前期郭跃光下乡时的那种笨拙也不像是演出来的,所以也不知道沈木栖到底是哪种情况,只能让人忍不住感慨她真的肯为角色花心思。
这年头的年轻演员里,能这么踏实肯钻研的人已经不多了,沈木栖凭借郭跃这个角色再拿一个影后,我肯定是心服口服的。”
沈木栖之前参演的电影,大家评论的时候更多的是口语化的,要赞美更多的也是网友们习惯的“啊啊啊好看”“棒棒棒”之类的直观夸赞,爽就完了。
但《跃进》不同,许多网友分享的观点不仅言之有物,就连评论的语气看上去也是组织过的,发自内心的感悟。
也许这也是商业电影和文艺电影的显著区别之一。
《跃进》上映后的一周,电影好评不断,即使偶尔有些不好的言论,但总体而言,大家对这部电影还是十分认可的,此外电影评分也一直在9.5分以上,也许随着后续点评观众变多可能会有一些下降,但从总趋势来说应该是不会到9分以下。
众口难调,一部电影的好坏评价没有标准,再加上演员本人也不一定能让所有人都喜欢,评分9分以上电影,这个分数不仅在沈木栖的一众参演电影中数一数二,在整个影史上,也是数得上的优秀评分。
除了《跃进》,沈木栖也就只有《应怜》的评分到了九分,这可能和应怜本身是个魅力十足的大美人有关,票房最高的《基因博士》,在网上的评分居然只有八分多一点点,偶尔还会掉下八分,和卖到飞起的票房以及风靡千家万户的周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随着《跃进》的热映,票房呈现一个稳定的上升趋势,口碑也持续上涨。
但观众喜欢《跃进》,也不会像喜欢《基因博士》一样二刷、三刷,所以《跃进》凭借着前期的宣传和后期的口碑票房虽然在一众文艺片里一骑绝尘,但和沈木栖此前的票房战绩来看,《跃进》的票房就不算多突出了。
于是早就看不惯《跃进》上映后一水的夸奖的人终于找到了攻击的方向。
“沈木栖的《应怜》上映后刷新了票房记录,《基因博士》又破了《应怜》的记录成为票房第一,就连镶边的《战国策》票房也在前排,对比来看,这会儿的《跃进》算不算是一种失败?”
“我就说这么无病呻吟的电影为什么网上全是好评,感情是票房扑了,只能从其他地方找补。”
“早就看不惯这个沈木栖了,就她牛,瞧瞧那些人把她吹的多神,现在新电影还不是扑了。”
“喜闻乐见,之前的百亿票房排行榜上都是耳熟能详的优秀演员,沈木栖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女的把一众影帝压在后面看起来别提多别扭了,希望她下部戏继续扑,最好一直扑,扑到从百亿票房排行榜上跌出去。”
“楼上什么成分不用多说了,看不惯的话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眼睛戳瞎?”
“刚看到热搜#沈木栖票房扑街#的时候吓了一跳,我还寻思着票房明明不错,怎么就扑街了呢?敢情是你们这些人在造谣。”
“《跃进》上映一周票房破五亿,不要看我们栖栖动不动大几十亿的票房就觉得亿不值钱,别说这只是一部文艺片了,就算是商业片,能拿得出这个成绩的又有多少?”
“如果这也算扑街的话,多少电影想这么扑街?”
“重新定义扑街。”
粉丝们的战斗力实在太强了,你一句我一句就把黑子们堵的哑口无言。
黑子们恼羞成怒,忍不住开始扭曲概念。
“还商业电影,文艺电影,搞得多高贵一样,就你们文艺电影牛呗!”
“多高高在上的语气,演了部文艺片就多高贵似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部电影拿了多少奖一样。”
“我的建议是别吹的太早,不然到时候奖项方面颗粒无收就尴尬了。”
“谢谢你们操心了,不过我们栖栖已经拿到影后了。”粉丝们才不惯着他们,直接一句话绝杀。
黑子们根本没闹出多大的动静,就被粉丝们无情镇压。
路人也就路过看了个热闹,很快就散了。
电影继续热热闹闹的上映,期间沈木栖也参加了几个含金量比较高的颁奖典礼,甚至还收到了国外的电影节邀请。
得奖的是《应怜》,这部电影在国外的票房和口碑一直很好,沈木栖的美貌毋庸置疑,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人大家对美的审美都有共通之处,很多人都为这个颠倒众生的绝世美人,以及整部电影营造出来的那种世纪巨星的味道给迷的神魂颠倒。
颁奖的不是什么不知名的小奖项,而是拥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超级大奖,世界范围内一共也就只有三四个这种等级的奖项。
收到消息的时候沈木栖和李姐还以为是恶作剧,从其他渠道反复确认,又亲自打电话过去询问之后才确定他们真的获得了提名。
这对沈木栖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虽然不想承认,但确实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如果能得到国外的权威奖项认可,国内的观众也会更加买账,对她未来的事业规划也有着数不尽的好处。
沈木栖也没清高到那个程度,当然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结果,很快就决定亲自去参加颁奖典礼,为了最终能够获得奖项认可,沈木栖和李姐还动用了一些在国内没有用过的,但其实在国外很普遍的小技巧——拉票。
给评委们送送小礼物送送电影录像都是常规操作了,很多团队甚至还会从评委的家人朋友方面入手以此来影响评委本人,沈木栖这边也充分吸收了对方的优点,把该做的事都做了一遍。
最后的结果让人很满意,《应怜》给沈木栖赢回来了一座国际影后奖杯。
消息传回国内的时候,不出意外在网上引起了一阵轰动。
不过沈木栖到底不是在国际圈混的,所以也没怎么炒作宣传,上了一两轮热搜之后很快热度也就淡了下去。
不过在观众们的心中,沈木栖演技派的标签算是彻彻底底坐实了,这之后就算是闭着眼睛黑的终极黑子,攻击的时候也很少带沈木栖的演技。
沈木栖跟着团队在国内国外来回跑来跑去,整个颁奖季忙的都没时间休息,终于又拿回来几座奖杯,其中有《基因博士》的,也有《应怜》的,可以说是收获颇丰。
形状、大小不一的几座奖杯金光灿灿的堆在一起,是对沈木栖的最佳肯定。
算算她从开始演戏到现在也已经好几年了,之前一直没获得奖项方面的认可,没想到一来就是一连串。
也许这也和种植一样,生长发芽,熬过漫长的春季和夏季,最终在秋天迎来硕果累累的丰收。
颁奖典礼结束,谢恒也回了一趟家,给沈木栖办了一个简单又温馨的庆祝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能继承角色天赋》 60-70(第8/26页)
会后其他人都散去了,谢恒亲自拿着沈木栖的奖杯,打算在客厅找个地方摆放。
沈木栖也在谢家老宅谢恒的书房里看过谢恒满满当当摆了一墙的奖杯奖状和荣誉证书,这会儿看着谢恒在不大的家里到处找地方摆放奖杯,沈木栖不知怎么就想起小时候路过别人家,爸爸妈妈看向别人贴在客厅里满满当当的奖状时的那种遗憾又羡慕的眼神。
“栖栖真棒!”谢恒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地方,小心翼翼的将奖杯放了上去。
小涛真棒,这么多奖状。那个时候,对方的父母就是这样夸家里的小孩的。
她也想被爸爸妈妈夸奖“栖栖真棒”,沈木栖想到这里有些恍惚,她曾经也想过成为父母的骄傲,可她太不争气,到最后也没能听到爸爸妈妈的这句话。
但现在,看着一脸骄傲的谢恒,沈木栖又觉得心里某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伤口正在缓缓愈合。
“这个柜子到底还是太小了,奖杯再多点就要放不下了,以后你肯定会有更多的奖杯,要不我们干脆换个大点的柜子专门放你的奖杯,你觉得怎么样?”谢恒说这话的时候仔细观察着沈木栖,语气中带着一丝小心翼翼。
他知道这个家对沈木栖来说意义有多重要,里面满满都是她和父母的生活气息,除了把废弃的阁楼改成舞蹈室,谢恒没更改过小院的任何东西,包括沈爸爸沈妈妈的房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