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90-10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接被胡人彻底占领的原因,因为这些胡人也学聪明了。

    他们发觉单纯的抢劫掠夺毫无意义,唯有学习汉人的文化、占据汉人的土地,才有战胜汉人的可能。

    所以有句话说得在理,不怕流氓会打架,就怕流氓学文化。

    因此在这一次的谈判之中,杨秋让荀谌陪在自己身旁,这种时候有个智囊在侧总归是好的。

    毕竟杨秋对胡人的理解更多凭借后世的眼光,而这个时代的人对这群人看得更为透彻。

    所以,杨秋抵达上谷郡后,并未即刻去见轲比能,而是先与荀谌见了一面。

    而轲比能刚到两天,当然,他也不会亲自踏入杨家军的土地,而是在上谷郡前方驻军等候,届时双方再约在空地处会面。

    “友若,你和文远已与轲比能见了一面,你觉得此人如何?能谈吗?”

    杨秋与荀谌漫步在上谷郡周边的田间道路上,秋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

    此时,周边的农户正热火朝天地忙着秋收,空气中弥漫着收获的喜悦。

    这几年北方的天气还算平稳,虽没有什么特大的自然灾害肆虐,但一直以来,缺水始终是个棘手的问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90-100(第3/24页)

    不过,好在粮食种子已换成抗旱抗寒的优良品种,所以北方的农业收成所受影响不大。

    至少此刻,杨秋放眼望去,能清晰地感受到田间的农户们皆面带笑容,尽管此刻身体劳累,但内心却充盈着丰收的喜悦。

    “将军,这位鲜卑首领脾气豪爽,颇具英雄气概。他体恤下属,凡有所获皆公平分配,因而身边之人皆对其颇为忠诚。

    且其谈吐之间,似对中原文化颇为通晓,引经据典,头头是道。

    观其行事作风,确有雄主之象,此人决然不会轻易屈居人下。倘若扶持其势力壮大,恐有反噬之险。”

    荀谌看人倒是很准,这轲比能未来确实是个雄主人物,但主要是步度根先行和她打了一架,所以杨秋只能暂时先选择轲比能合作。

    总不能现在去把刚被教训一顿的步度根叫来,说:“坐下来咱们俩谈谈合作。”

    那也实在是荒唐至极,毫无意义。

    “那就只能一边打一边谈了,让他们以后变得能歌善舞……”

    杨秋这句自言自语刚说到一半,荀谌不禁疑惑地“咦”了一声。

    “将军此意为何?”荀谌一脸困惑地问道。

    杨秋瞬间尴尬一笑,而后道出自己的想法。

    “我之意是,先谈,谈完再打。古往今来,战场之上未曾获取之物,谈判桌上更是难以得到。

    恐怕这位轲比能也欲试探我方底线,他若毫无谈判之意,根本不会前来。届时,就看谁更足智多谋,棋高一着了。”

    反正杨秋胸有成竹,有诸多方法应对这群人。

    哪怕他们逃到大草原深处,她也能按照地图地址将他们一网打尽。

    只是现在不想大动干戈,总得让自己的将士们休整歇息一下。

    但万一这群鲜卑人不识好歹,那她也只能让这些人见识一下杨家军的厉害了。

    荀谌领会了杨秋的意思,他提出了一个颇有意思的见解。

    “将军,北方的胡人这些年似乎人口锐减,然而他们却愈发凶悍地觊觎中原的富饶土地。

    以往他们似乎只是贪图一时之利,抢劫掠夺一番便离去。可我现在觉得,他们似欲占据北方的土地定居下来,长久生根。”

    那是一种隐隐约约的预感。

    自见到轲比能,发现其言谈举止有向中原文化靠拢之意后,荀谌并未觉得对方被同化。

    反倒认为对方学习中原文化后,实力将会增强,而后这群人会直接与他们争夺中原的土地。

    到那时,恐怕将会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恶战。

    在北边待了许久,荀谌也看明白了一件事。

    过往那些年,汉军之所以能够屡次将北边的胡人成功击退,依靠的不单是中央朝廷的强大国力,更重要的是拥有精锐的兵卒和强大的武器。

    所以荀谌现今完全能理解杨秋对炼铁技术的高度重视,以及将军在秘密工坊中精心研制出的那些威力惊人的喷火武器、铁球炸弹。

    唯有如此强大的神兵利器,方能持续压制敌人,保境安民。

    但让荀谌深感担忧的是,胡人并非愚笨之徒。

    他探查得知,过去这些年,胡人时常掳获汉人工匠去草原帮忙生产工具、制造武器。

    一旦他们的技术实力大幅提升,届时的战争便不会如往昔那般轻松应对。

    “友若,胡人也是人,当他们享受过更为优渥舒适的生活,谁又愿意再回草原辛苦放牧,颠沛流离?你的担忧不无道理。

    而你察觉他们人口减少,那你可注意到一事?北方的天气愈发寒冷,并州和幽州亦深受其影响。”杨秋目光深邃,望着远方说道。

    荀谌在北方的时间不算长久,尚未能敏锐地感受到每年气温的细微下降,仅觉每年冬日十分寒冷,令人难以忍受。

    但在中原地区,冬季确实比以往更为严寒,于是荀谌瞬间诧异地问道。

    “我记得将军在学堂发放的书籍中提及一些气候知识,言及太阳活动会影响农业生产,难道当下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愈发寒冷?”

    如果是那样,那就太可怕了。

    农业减产,胡人南下,战乱不断,那样的世道还有希望吗?荀谌的心都不由得紧张了起来。

    “大概还会持续很久,所以这群胡人在草原上是难以长久生存的。每年这样持续严寒,他们就会再往南方继续转移。

    而他们的人口也会持续减少。为了族群的生存,为了抵御饥饿寒冷,他们势必与我们展开一场激烈残酷的争斗。”

    生存资源的掠夺,将会是这世界上最为激烈的斗争,荀谌自然也明白了杨秋的言下之意。

    “那将军现今为何选择扶持部分鲜卑部落?依我之见,若天气愈发寒冷、灾害持续增多,倒不如将其斩尽杀绝,永绝后患。”荀谌眉头紧蹙,直言问道。

    杨秋对荀谌有此想法毫不意外,她并未直接劝诫,而是抛出一个问题。

    “友若,我们杨家军如今开设众多工坊,现今又要修筑大量道路,还有诸多煤矿、铁矿、铜矿、金矿亟待开采,至今人手仍显严重不足。

    我对鲜卑人并无赶尽杀绝之意,他们若安分守己,听从调遣,大家便是盟友,携手共进;若冥顽不灵,肆意妄为,那就让其帮忙挖矿,为我所用。

    所以战争是迫不得已的手段,但人最好还是留下。

    更何况,友若忘了那些乌桓人吗?难楼不在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地加入了我们杨家军。

    有实力的成为英勇无畏的兵卒,只为让家人吃饱穿暖,安居乐业;无勇武之力的也学会了开垦荒田,辛勤种植粮食。

    所以友若,要将鲜卑部落的首领与鲜卑治下的普通民众区分开来,对于那些首领,边打边谈,恩威并施;而那些普通鲜卑人则可加以拉拢,使其为我所用。”

    “将军之意是从内部将其分化?如同对待难楼那位大人那般。”

    杨秋笑着点头,把他们底层的根基都挖空了,到时候他们手底下还能有多少人?

    这世界上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向往更好的生活,这里能吃得饱穿得暖,干嘛还要去干那些掉脑袋的买卖。

    不过此事需循序渐进,荀谌也明白,现今鲜卑人尚未与他们深入接触。

    唯有边打边谈,方能让那些鲜卑人逐渐知晓这边的策略,届时直接将他们的人吸纳过来。

    就如同汉廷那边的流民,听闻杨家军治下能吃饱、分田地,便会拖家带口前来投奔,这无疑是一种釜底抽薪之法。

    不论是天子还是部落首领,手下无人,或者无人听从其吩咐,那就是一个傀儡,所以荀谌有了一个良策。

    “将军,我有一计,能迅速将将军的想法付诸实践。”

    杨秋示意荀谌详述,于是荀谌滔滔不绝地将自己的计谋道出,杨秋听完瞬间眼前一亮。

    她之前竟未曾想到此等方法,果然身边需时常有谋士一同探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90-100(第4/24页)

    于是次日,杨秋命人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去见轲比能了。

    利益动人心,有时欲让对方落入陷阱,就得先用糖衣炮弹进行轰炸。

    第93章

    这一天的傍晚,轲比能也在和自己的弟弟苴罗侯探讨着有关杨家军的事宜。

    “大哥,那步度根据说被杨家军打得狼狈逃窜,如今我们已至此地两日了。

    今日他们派人来说,那女将军明日会与我们会面,大哥能否猜到他们的意图究竟为何?”

    “这是他们汉人惯用的伎俩而已,哪怕这杨家军是汉朝的反贼,但他们汉人都是一个样子,想要拉拢一批鲜卑人,然后对付另外一批鲜卑人,让我们自己内斗。”

    轲比能的语气略带讥讽,但实际上他又明白,在没有彻底吞并其他鲜卑部落之前,这内斗就必须持续下去。

    倘若他不与汉人合作,届时便是步度根与汉人结盟。

    虽说杨家军刚刚将步度根击退,但休整一两年,双方成为盟友并非绝无可能。

    因此他必须走这一遭,为的便是防止杨家军扶持步度根亦或者其他鲜卑部落。

    “他们欲使我们内斗损耗实力?那大哥为何还要前来?这群汉人向来阴险狡诈,大哥明日是打算敷衍应付吗?”

    “二弟,这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步度根对我们穷追不舍,其他鲜卑部落亦欲将我们吞并。

    若不想被其兼并,就得借助汉人的力量使自身强大。

    没错,他们确实想利用我们内斗,但我们也可以利用他们壮大自身。这世间之事,并无绝对的好坏,汉人有有句话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听完兄长的一番见解,苴罗侯心中满是钦佩。

    原本他们兄弟几人不过是普通的鲜卑人,然而兄长却凭借着勇猛与聪慧,一步步攀至如今的高位。

    “那兄长打算怎么谈,恐怕直接要武器,要工匠,这些人不会同意,但若是什么都不给,我们又凭什么帮他们?”

    轲比能瞬间展露出自信满满的笑容,在来之前,他便已想好了此次商谈的策略。

    汉人惯于以利诱之、以弱攻之,而他恰好揣度到了杨家军暂时不想征战,需要他们鲜卑部落帮忙控制北方。

    待到探出底线,他自会知晓哪些条件提出后对方会应允。

    不过眼下自己这个弟弟估计难以理解,于是轲比能转移了话题,让弟弟明日跟在身旁,好好观摩商谈的过程。

    毕竟,他尚未见过这位女将军,所以很多事情得见了面之后,才能确定接下来怎么做。

    次日,双方约在一处空旷之地碰面。

    此地四周皆是草场,视野开阔,一望无际。

    故而无论是杨秋还是轲比能,都会感到安心,不必担忧有伏兵藏匿。

    当然,主要是轲比能害怕有埋伏,毕竟他是远道而来的客人。

    在双方都不熟悉彼此的情况下,信任是不存在的,而这一场谈判直接能试探出两个人之间的想法。

    因此,轲比能仅带了弟弟苴罗侯相随,杨秋则携荀谌在后。

    而他们两人的亲卫皆留在了数百米之外,在这空旷的场地中进行商谈,无人能够听闻他们的私密之谈。

    “将军今日所着服饰,实乃我前所未见,莫非是汉人近期流行的风格?”

    在双方寒暄数句,知晓彼此身份之后,轲比能率先挑起了话题。

    他深知汉人交谈时喜欢迂回婉转,先以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语试探一番。

    再者,他也确实对这个问题颇感好奇。

    只因杨秋今日所穿的衣物与汉人往昔所着服饰截然不同。

    他身为鲜卑部落一方首领,汉人的珍宝丝绸皆有所见识,自身亦身着汉人喜爱的丝绸。

    然而眼前这位女将军身着那身奇异的鹅黄色衣裳,既令人眼前一亮,又令人心生怪异之感。

    或许是初次得见,总觉其形制略显奇特。

    难道是自己见识太少了,还没有对汉人的衣服彻底了解?

    轲比能的心中暗自思忖着,杨秋却是轻笑出声,一旁的荀谌在后面忍不住抽动了一下嘴角,其实他也挺不适应将军今日所穿衣着。

    只是,没想到轲比能还真被将军牵着鼻子走了,直接踏进了衣服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