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让周瑜的表情严肃了起来。
“伯符,若是昭国扶持袁公路,那么明年扬州的形势恐怕会有重大变化,不可不防。”
而此时身处天下舆论八卦中心的杨秋在做什么呢?
冬日里面闲得无聊,她确实在听曲儿。
能够让关东之地的人都在传言她喜欢擅长音律的美男子,那是因为这事儿是真的。
毕竟有政治才能抱负的人,都被她打发出去当官了,谁还会留在身边耽误?
所以留在杨秋身边的人都是没啥政治才能的人。
不是擅长音律,就是擅长绘画。
毕竟什么才能都没有,那也实在是看不上。
一个长得美的少年郎若是开口老说蠢话,真的是没眼看。
所以能和杨秋沟通聊天的人,大多数都是擅长音律的人,平时聊天可以沟通音律。
而且无聊放松的时候,杨秋也喜欢自己弹点曲子自娱一下。
“弹错了。”
下面的少年似乎有点紧张,曲子瞬间弹错了,于是这话一说出来,对方脸色都吓白了。
杨秋直接笑出了声,恰好旁边下属过来禀告郭嘉来了,于是杨秋就让对方下去。
“不用紧张,回去好好练。”
这话一开口,少年松了一口气,立即抱着琵琶退了下去。
此时郭嘉已经走了进来,他看了这位少年郎一眼,然后上前行了一个礼,接着坐在了杨秋的下方。
“大王最近又添新宠了?”
“这是益州那边送过来的人,川蜀之地的一些小调,听来也别有一番韵味。”
于是,郭嘉忍不住笑了。
“我听说江东有一少年郎,时人称其为周郎,江东人笑言,曲有误,周郎顾。
臣看大王未来也会被人笑言,少年弹错曲,昭王笑且宽。”
“那我送奉孝一句,醉酒郭奉孝,狂放人飞扬,如何?”
这话一说出来,两人都大笑出声。
随即,杨秋让下属摆上美酒佳肴,然后和郭嘉一起喝酒聊天。
毕竟郭嘉现在掌控着灵通院,经常需要会对她禀告一些秘密消息。
了解了一下冀州,兖州,豫州,徐州、扬州等地的情况,郭嘉提到了一件让杨秋感兴趣的事情。
“你说张仲景来到长安了?”
“大王不是一直对这位张仲景颇为关注吗?此人确实来了,刚刚来到长安不久。
第二日便去长安医馆之中与疾医聊天了,看起来对此次瘟疫的药方颇有见解。大王要见此人一面吗?”
那确实应该见一面,杨秋等此人许久了。
第176章
张仲景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实际上算是士族出身。
不过他大概是对医学这方面感兴趣,所以很小就在这方面表现出天赋,对医学一道上颇有研究。
但这只能算是兴趣,作为士族出身的阶级,张仲景依然按部就班的的举孝廉做了官,似乎这样才是正确的道路。
不过做官也不影响张仲景私底下继续研究医学爱好,给人看病当大夫,所以在医学上,他的经验也积累得越来越多。
四十多岁之后,天下已经彻底大乱,张仲景作为南阳人依然在关东之地做官,南方还稍稍算是平稳,至少没有北方那样战乱不停。
然而南方湿热的气候,再加上战乱导致的尸横遍野,瘟疫就这样在南方开始传播了起来!
这两年甚至形成了愈演愈烈的趋势,好多人都在这场病中倒下,包括张仲景自己的族人。
如此混乱的世道,再加上心痛瘟疫带来的灾害。
张仲景心中有了一个念头,想要潜心研究医术,不让瘟疫继续蔓延下去。
此时,昭国突然向关东之地所有地区传播治疗瘟疫的药方,张仲景心生惊奇,没想到昭国在这件事情上竟然如此大公无私。
感受到了药方的精妙,再加上这些年关中之地传言。
昭国极其重视学医之人,在医学一道上培养了许多人才,疾医身份不只是受到尊重,所学优秀者在昭国朝廷更是可以当上大官。
如此,张仲景终于决定来昭国亲眼看一看,那所谓的长安医馆究竟是何等精妙,是否真的聚集了天下医学一道上的人才。
因此,来到长安不久,他就沉浸在长安医馆里面学习医术,结识昭国医学人才。
张仲景怎么都没有想到,昭王会亲自召见他。
这实在让他吃惊,毕竟在他看来,他实在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不用紧张,昭王为人宽和。当初昭王也单独召见过我,我当时也很吃惊,但后来我才明白,昭王是真的重视医学人才。
所以昭王召见你,应该是知晓你的才华。”
华佗在旁边安慰了起来,能让他佩服的医学人才不多。
但和张仲景认识不久,他就对眼前的人深深佩服了起来,此人的才华必定能在医学上青史留名。
这番安慰还是让张仲景有些不敢相信,直到亲自面见昭王之后,看着眼前这位笑容宽和的女子礼贤下士。
张仲景才终于明白,为何长安的人提到昭王总是会面带崇敬而并非恐惧。
这实在是一个让人如沐春风的人。
完全不像关东之地的传言那样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170-180(第9/17页)
,是一个杀人如麻、令人心生恐惧的君主。
“张君未来想做一个治世能臣的大官,还是想做一个青史留名的疾医?”
双方见面之后,杨秋让张仲景坐下聊天,并且让人摆上了美酒佳肴。
分明是一副闲谈的样子,气氛莫名就放松了下来。
“大王错爱,在下愧不敢当。昭国之地,人才辈出,而我已逾不惑之年,人生大半已逝。直至今日,方悟为官原只为顺遂家族之愿。
虽这些年来,我未行差踏错,然亦无甚建树。反倒于医术一途,略有心得。
青史留名,我不敢妄求,唯愿来日能于医学一道,为天下苍生谋福祉,钻研疑难杂症之疗法,使世间病痛少些,我愿足矣。”
这番话一说出来,杨秋站起身来行了一个礼,张仲景非常惊讶,他也赶紧回了一个礼。
“大王此举实在是让在下受之有愧。”
“张君不用紧张,你已去过长安医馆,想必也认识了华佗等人,我欣赏先生的才华,想留先生就此留在昭国钻研医术,先生可愿意?”
张仲景其实是愿意的,长安医馆有很多他未接触到的医书,实在是让他如饥似渴,恨不得天天都待在医馆那边看医书。
更何况,昭国这边的外科手术之法完全是他不了解的领域,让他颇感兴趣。
只是这一次前来长安,张仲景是单独前来的,也就带了自己的一些下人。
而他的家人全部都还在南阳,就这么留在昭国,实在是让他觉得有些故土难离。
“先生可是有为难之处?”
张仲景纠结了一会儿,然后说出了自己犹豫的原因,他可以留在昭国学习医术,但总觉得过几年之后,还是想要回到家乡。
这个答案倒是让杨秋没有吃惊。
于是,杨秋笑着对张仲景问了这样一句话。
“先生觉得,我昭国需要几年能一统天下?”
此问一出,张仲景瞬间紧张了起来。
虽然当今天下很多人也在议论这个问题,毕竟昭国都占据大半个江山了,实力又如此强大,总感觉关东这边的朝廷未来抵抗不了。
但这也只能在私底下讨论,哪里敢就在昭王本人面前说这件事情。
“先生不用紧张,我并非试探于你。我只是想说,未来昭国必将一统天下,时间不会太久。
届时,我有意于南方择址修建一学校,招揽南方之地人才,专研南方常见疑难杂症。
毕竟先生亦知,南北差异甚巨,常见病痛亦不相同。故我以为南方当有一座专门学校以研医术。”
此言一出,张仲景瞬间听懂了眼前这位昭王的暗示,未来南方之地所建的学校,昭王已经选中他来建立。
“大王厚爱,臣必定不负所托。”
和张仲景聊了未来的规划之后,杨秋就没有再继续插手了。
毕竟医学一道上不是她的专业领域,张仲景自然有自己的学习方法。
他是天赋卓绝的人,只是需要了解学习一下昭国这边的医术进展而已,想必未来必定能够著书立说。
新年过去之后,昭国今年有大量的官位要进行调动。
再加上科举考上的学子已经在长安学习了一阵子,新年开始也要安排这些人正式做官了。
邓容在安排这件事情的时候,还一直记得大王的嘱咐,所以她对诸葛瑾颇为重视,并且亲自询问了一下对方的想法。
“你说你想去益州?”
询问对方的意向之后,邓容都没想到,诸葛瑾居然打算去益州,毕竟益州都还没收复。
虽然那边确实也缺官吏。
“臣认为益州大有可为。接下来几年,想必都需要调动官吏前往益州控制局面,还请邓司徒准许。”
不过一瞬间,邓容就猜到了诸葛瑾的心思,益州那地方确实更有机会建功立业,倒是一位颇有想法的年轻人。
“你若想去益州,倒也并非不行,但是你的家人是否应该安排一下?
益州毕竟还是有些动乱,不如将家人安排在长安居住。
我这边有一处住宅正好空着,子瑜暂且就搬来此处居住吧,未来再将家人安排过来。”
此言一出,诸葛瑾颇为吃惊。
虽然昭国对官吏待遇不错,每年考上状元的人都会有奖赏,但这不是已经奖励过了吗?
现在连住的地方都安排,而且还是邓司徒亲自为他安排?
总觉得有哪里不太对。
但上官如此厚爱,诸葛瑾自然不会没有脸色的拒绝。
等到过几天搬家,亲眼看到这座三进的宅院之后,诸葛瑾就更加吃惊了。
长安如今地贵,就算想要出钱租住这样一座三进宅院,那都需要花好大一笔钱。
而这座宅院附近可都是在达官贵人居住的地方,内部还修建得如此精美,这可是花钱都不一定买下的地方。
需要极其强大的关系才能在此地居住,他诸葛瑾到底是有哪一点被邓司徒看上了?
“兄长,你恐怕需要马上写信,让家中之人立即赶过来了,不能再留在荆州了。”
诸葛亮参观了一下这座三进宅院之后,立即得出了这个结论,诸葛瑾瞬间明白了弟弟的言下之意。
当初他们一家人逃到荆州之后,一直在想办法和周边士族结交好关系。
因此,诸葛家的两位女子都和当地的士族定下了婚约。
所以,诸葛氏现在和荆州的世家大族有些牵扯。
虽然定下婚约的两大家族并没有和刘表扯上直接关系,但毕竟是有些牵扯的。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瑾选择了在昭国出仕,原本这在去年没什么影响。
但偏偏就在去年下半年,刘表这边出军益州,分明是想要援助刘璋,
如今益州之战还没有结束,也许开年之后还要再打几个月。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瑾想要去益州为官,恐怕昭国这边已经查清楚了他们诸葛家在荆州的情况,所以现在做出了暗示。
既然未来要做昭国的官员,当然要做昭国的子民,怎么能够把人还留在荆州呢?
万一诸葛瑾去益州做官,其实是要传递消息给荆州呢,也不是没这种可能啊?
所以诸葛亮做出了此种猜测,建议兄长立即将家人转移过来。
“孔明之意我已明白,我会立即写信。听说叔父正好生病了,长安有名医,开春之后让叔父带着家人过来,正好可以治病。”
不得不说,杨秋真没有想到这事儿。
她只是让邓容这边想个办法,邀请诸葛一家人过来,这样丞相就能在长安了。
但是邓容自然有自己的谋略手腕,不过是专门调查了一下诸葛瑾的家族情况。
在听说诸葛瑾要去益州为官之后,邓容就立即想出了办法。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