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张氏也难得露出笑容:“同喜同喜,亲家您也当上外婆了。”
“对对对,同喜同喜。”两位母亲笑得合不拢嘴。
韩时遇没理会她们,快步往产房走去。
文夫人见了忙拉住他:“还?不能进去,得收拾了才行。”
“那师娘您进去瞧瞧她。”韩时遇被迫着遵守习俗,只?得请求文夫人。
“行行行,你在外面等着啊,我这?就?进去瞧瞧秀清。”文夫人开?门?进去了。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没一会儿稳婆就?抱着红彤彤的婴儿出来了,笑容满面,好?话一箩筐:“恭喜太太,恭喜少爷,少夫人生了个大胖小子,添丁进口。”
韩张氏忙将准备好?的红封塞给稳婆,而后接过她手里的婴儿,眉眼都是喜悦:“这?孩子长?得真好?看。”
韩时遇站在一旁看了一眼,实在是不明白这?有什?么好?看的。
红通通皱巴巴的,像只?丑猴子。
韩时遇被儿子丑到了,转头问稳婆:“秀清都收拾好?了吗?我可以进去了吗?”
稳婆道?:“里面还?在收拾,得等会儿。”
韩时遇就?只?能等,好?在没让他等多久,吴月将脏东西端出去,文夫人招呼他:“可以进来了。”
韩时遇忙进屋,屋子里闷热闷热的,还?有股血腥味。
想到之前吴月端出去的一盆盆血水,韩时遇就?有些脚软,好?在文秀清被收拾过,除了脸色有点儿白,眉眼有些疲惫,没有大碍,韩时遇一颗心这?才算是放了下来。
“你受苦了。”韩时遇走过去抓住文秀清的手:“以后咱们都不生了。”
生孩子太可怕了。
文秀清闻言不由得一愣,明白过来又是心暖又是好?笑:“女人生孩子不都这?样??更何况孩子乖巧我也没有怎么遭罪,才两个多时辰就?生下来了,比起那些生两三天的好?多了。”
不料她越说韩时遇脸色越不好?。
什?么叫做才两个多时辰?他在外面听着她痛苦的喊叫就?感?觉腿都软了,这?要是生个两三天,那他不得疯?
“所以说,我们以后不生了。”不生是最保险的。
文秀清没想到自?己一番解释最后起了反效果,顿时哭笑不得,这?会儿也不好?再跟他争执,转移话题:“你看到孩子了吗?”
“看到了。”韩时遇没忍住:“红彤彤的,皱巴巴,好?丑,也不知道?母亲到底是怎么看出来他长?得像你我的。”
文秀清没忍住掐他一把,嗔道?:“瞎说什?么呢。”
正好?这?会儿韩张氏和文夫人抱着孩子进来让她看。
文秀清一眼看去,果然跟韩时遇说的那样?,有点儿丑。
“是吧,我就?说很丑。”韩时遇低声跟文秀清说。
这?话被文夫人和韩张氏听到了,韩张氏没好?气的白他一眼:“你自?己出生的时候也没比他好?多少。”
文夫人好?笑道?:“刚出生的孩子就?是这?样?的,养一段时间?就?好?了。”
果然,等到了洗三那天,孩子就?没有那么红了,等到满月的时候,就?变得白白嫩嫩的超级好?看,是一家人的宝贝。
文秀才给取了大名,叫做韩曦,取他出生在日出之际。
韩时遇则给取了个小名,叫小猴子,取他出生时像只?丑猴子。
有了孙子,韩张氏一点儿事业心都没有了,就?想辞职在家带孙。
宜家家居店的生意越来越好?,每个月供货量不少,偏生文秀清怀孕还?要上课,韩时萱和文秀月也都要上课,能帮忙的时间?大大的减少了,单靠文夫人和韩张氏自?然是不行的,所以他们在附近另外租赁了一个小院子,聘请了一些勤快的妇人来帮忙干活。
文夫人主管家居产品这?一块,韩张氏则是主管肥皂生产这?一块。
一则文夫人绣工本?来就?好?,她来管这?一块也算是业有专攻。
二则肥皂生产涉及到了配方,文家无论如何也不想沾染这?个配方,所以交由韩张氏来主持这?个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古代考状元》 60-70(第7/16页)
最好?不过的。
同理,文秀月就?跟着文夫人给她打下手,韩时萱也跟着韩张氏打下手,这?样?也能让两人都得到锻炼。
至于文秀清,她是总管,专门?负责协调的。
毕竟文夫人和韩张氏一个是她亲娘,一个是她婆婆,她便是两人之间?的润滑剂。
如今韩张氏不想做了,那她这一块交给谁来做?
韩时萱虽然一直给她打下手,到底年轻不说,还?要继续上课呢。
文秀清也同理。
孩子还?没有出生之前,韩时遇就跟她讨论过这个问题。
依照文秀清的想法,她觉得自?己既然生了孩子做了娘,还?是要将精力放到家庭和孩子上,反正她也上了一年课了,这?一年她也真的学到了许多,算是可以了。
但是韩时遇不同意。
文秀清首先是文秀清,她不应该为了家庭和孩子就?做出牺牲。
更何况他们现在的日子也不像以前那样?贫穷,一分要掰成两分花,他们现在有店铺有生意,每个月的收益不低,完全可以请人回来帮忙。
这?样?文秀清自?然也就?能抽出身来继续学习。
再者云夫人极有才华,文秀清跟她学习了一年便大有改变,如果能继续学习下去,文秀清会学到更多的东西,这?些东西对她以后的一生都受益无穷。
韩时遇最后一句话更为打动文秀清:“我们既然做了父母,那么我们对孩子的责任就?不单单是把他们养大,更要教育他们成人,而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深远的,再也没有什?么比以身作则更好?的方法了。”
韩时遇也这?么跟韩张氏说:“都说诗书?传家,但孩子长?大了让孩子读书?就?是诗书?传家吗?在我看来不然,所谓诗书?传家,更在于一种精神。一种为梦想持之以恒的精神。母亲您不妨好?好?想想,您的梦想又是什?么,是也有自?己的一番事业,还?是教养大了儿子继续教养孙子,一辈子为子孙做保姆?”
这?件事就?连文夫人都不好?相劝,毕竟自?家女儿便是韩张氏的儿媳妇,若是自?己乱插手,难免会让韩张氏多想。
这?只?能韩张氏自?己想明白。
韩张氏想了好?些天才想通:其实她自?己也并没有那么愿意放弃工作回家带孙子,她就?是觉得自?己应该这?样?做罢了。
因为作为母亲,她习惯了为儿女付出,为儿孙付出。
但她不想有自?己的事业吗?
当然不是的。
如今她管着肥皂的生产,她每天都活得很充实。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最后韩张氏没辞职回家带孙,文秀清也没放弃学业,而是专门?请了个经?验丰富的妇人回来帮忙带孩子,至于喂奶还?是由文秀清自?己来喂。
云夫人身边的婆子见了悄声跟云夫人说;“这?一家子感?觉好?没规矩。”
这?哪有孙子都生了,婆婆还?顾着自?己的生意不管孙子的,这?儿媳妇就?更加了,孩子还?那么小,她不说将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竟还?有心思上学读书?,真是从来都没有见过这?样?没有规矩的人家。
云夫人神色淡淡:“这?哪里没有规矩了?我瞧着极好?。”
云夫人不知道?多羡慕文秀清。
当初她也嫁的书?香门?第,可进门?之后给婆婆立规矩,还?要照顾夫君和孩子,哪里还?有时间?读书?作诗弹琴?
虽然她跟丈夫感?情很好?,但不得不说,当初为家庭放弃爱好?的日子,她活得一点儿都不快活。
有一句话她也从来都不敢对人说,其实她觉得丈夫去世后,她出来做夫子这?些年,是她人生中?活得最自?由最快活的时光。
孩子见风长?,眨眼间?便能抬头,翻身,爬行,又开?始长?牙,吃辅食,会咿咿呀呀的跟你吵嘴,每一次成长?都让作为父母的韩时遇和文秀清会心一笑,感?叹生命的神奇。
只?是将近韩曦周岁的时候,韩时遇和文秀才准备前往省府参加乡试。
转眼三年过去,又一个大比之年到了。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第65章
大魏朝有严谨的科举制度,为体现科举的公平性,会试取士用的乃是分卷录取的方式。
其实大魏朝立国之?初并未实行分卷录取政策,是魏朝建国之?初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血腥残酷的科举案之?后,才开始实行南北分卷录取政策,又经过?几任皇帝的改革,便?形成了如今分卷录取的方式。
即按照地缘以及文化发展程度将大魏朝各省份划分为三个区,分为南,北,中?三区,每个区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分录取名额,如此只需要在弥封试卷的时候,在朱卷上写上“南”“北”“中?”三字,便?可区分考生的籍贯,录取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分卷的比例来进行录取。
分卷录取制度的确是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那些?偏远的文化教育不发达的地区,比如说岭南省,但同样也有一些?弊端,在实行之?初便?有南区的考生为了能够被录取,冒籍跑到北区或者中?区的省份去进行科考,所以后来便?出现了冒籍制度,要求考生都必须回到原籍进行科考。
如果你?不想回到原籍科考,那么就要求你?的祖辈必须在当地居住二十年以上并且按时缴纳税项方可。
为了防止冒籍,朝廷还推出了保结措施,如此才能参加县试等?一系列的考试。
学子唯有考上秀才,才算是刚刚踏进科举的门槛。
而就算是考上了秀才,也并非是你?想参加乡试就能参加的,秀才必须通过?由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并且取得?一二等?的优良成绩,才能被举荐上去参加乡试,而一般情?况下?科考都是三年一次,主要是在乡试之?前进行。
今年正是大比之?年,所以在乡试之?前,省学政巡回举行了科考,西宁府的科考便?定在七月初,省学政提前一个月向西宁府发下?通知?,而后由西宁府的学政再向下?面的州府发下?通知?,令整个西宁府的秀才届时前来应试,届时科考结果会分为六等?,一二等?可参加乡试,三等?不赏不罚,四五六等?皆要接受惩罚,退步太?多的甚至有可能会被取消秀才功名,所以这一场科考备受秀才们的关注。
韩时遇和文秀才今年俱都在府学就读,倒是免了一路奔波劳碌,既多了时间进行复习,身体和精气神也俱都能够保持最好?的状态,最后翁婿二人俱都考了个一等?的好?成绩,既获得?了朝廷颁发的奖励又得?到了参加乡试的资格。
科试成绩出来没多久就到了八月初,韩时遇和文秀才必须得?启程前往省府了。
其实西宁府和省府相距不是很远,坐马车也就是一天的时间,乡试从八月初九开始,八月初八开始入场,这样他们只需要八月初七抵达省府就可以了,但乡试是大比,届时会有几千人一起?涌进省府,不说别的,住宿就是个大问题,去得?晚可能连住的地方都找不到,所以他们必须要提前五六天抵达,就这样已经算是比较晚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古代考状元》 60-70(第8/16页)
“叮铃铃叮铃铃。”
望着韩时遇手里五颜六色,还挂着小铃铛的绣球,白嫩嫩胖乎乎的小孩屁颠屁颠的跑过?来,一把?抱住韩时遇的腿,头仰得?高高的,一双黑葡萄般明?亮的眼睛,奶声奶气的叫:“要。”
“要什么?”韩时遇含笑问。
“要,啾啾。”小猴子的目光落在韩时遇手里的绣球上:“啾啾。”
“是球球,不是啾啾。”韩时遇纠正他。
小猴子重复:“啾啾。”
好?吧,跟个小孩子较真干什么?
韩时遇没再坚持,将手里的绣球跑出去:“好?,给你?,去追吧。”
小猴子看着绣球叮叮当当的抛出去,落在地上,眼睛一亮,转身屁颠屁颠的跑过?去捡起?来,而后又抱着绣球跑回来,朝韩时遇灿烂的笑,用力的扔到韩时遇脚下?,发亮的望着他:“给,啾啾。”
韩时遇弯腰将绣球捡起?来,又往远处扔去,然后小猴子跑去捡回来,这样来来回回的,没一会儿小猴子就跑出了一身汗。
文秀清从外面回来,便?看到这一幕,不由得?露出会心一笑。
“娘亲。”小猴子率先看到文秀清,连绣球都不要了,跑过?去抱着文秀清的腿:“抱抱。”
文秀清没有立即将他抱起?来,掏出手帕低身给他擦额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