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便是新找的护卫。

    起晚了些的顾悄, 正奋力往嘴里塞着蕨菜腊肉小包子, 嘴巴鼓鼓囊囊, 没得闲搭话,只一个劲乖顺点头。

    他今日事情不少,但紧着点, 也够办完了。

    首当其冲的一件, 是将校订完毕的一套六册《小学语文》, 托李玉付梓。

    有顾影停那小粘人精在, 这套本子家里才画完,第二天小班就已通读一遍了。

    现下各家正吵嚷着要掏银子买, 再不济也要轮番租借回去传阅。

    顾劳斯琢磨着,韭菜已经养肥,快到时候收割第一茬了。

    早在画第一本时, 物色书坊刊印这事,李玉就在帮着打点了。

    如今小公子有了钱,自然事半功倍。

    预算提上去,李玉甩开膀子放开干,直接找了徽州府排得上号的耕读堂。

    下了学, 一行人浩浩荡荡又去了醉仙楼。李玉做东,原疏作陪, 请的耕读堂坊主鲍芜,黄五则是硬跟着蹭热闹的。

    “自从到了这休宁, 我那是天天清粥小菜,吃肉的事怎么能丢下我!”黄五哥俩好地与李玉嘀咕,“你别说,醉仙楼老板是个会机灵的,你说我把他挖去秦淮宴如何?届时咱们哥几个叫上……”

    “五爷,慎言,三少不知事,仔细带坏了他,阁老扒你的皮。”李玉低声提醒。

    黄五闻言,立马闭了嘴,左看右看,没见到跟梢的,这才松了口气。

    不用顾准,就谢昭那活阎王,就能先叫他好看。

    醉仙楼依旧是那副要倒不倒的冷落样,王贵虎依然挂着下雨不愁的憨笑,给几人上了茶水并几样荤点心后,又去大堂充小二去了。

    鲍芜是个儒雅中年人,留着抹一字胡,白净正气。因耽误了片刻,连连拱手深躬抱歉,急得小胡子一抖一抖的。

    他与李玉来往颇多,但头一次见顾家、黄家人,很是忐忑,就算下手位落座,依旧只挨半个屁股。

    待顾悄拿出册子,他才卸下拘谨,露出行家里手的自信来。

    “这图集子,小公子可算找对人了。您这要求,整个徽州府,我敢说再没有别家敢答应。”

    全场只有黄五是插队的,不清楚前因后果,“所以,顾老弟提的什么要求?”

    鲍芜连忙答,“小公子要按册子一般无二拓印出来。”

    黄五一翻书页,就看出门道,“难不成你要彩的?”

    顾悄点点头,“给小童看,自然要彩色才够趣味。”

    这要求在后世看来,平平无奇,可在大历,当真要命。

    严格来说,彩印是激光印刷有了之后的名词,这时应叫套印。

    雕版里,一色一版。彩印意味着,需要几种颜色,就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30-40(第5/12页)

    要将内容对应拆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单独刻版,最后重重套印,这对雕工和制作技艺的要求极其苛刻,但凡差之毫厘,数块雕版悉数作废。

    从元代红墨双色《金刚经》之滥觞,到清末,最巅峰也就只见五色套印本子,还是帝王案头才能见到的珍品。

    相对纯色墨印来说,多种色彩嵌套的印法,是雕版印刷时代里最巅峰的技术。

    顾悄可不是无理取闹,提出这个要求,纯粹是想试试能否从需求端反向推动生产端技术革新。

    像他这种手残党,只能靠一点似是而非的理论基础,和力所能及的票子供应,钓一些民间高人,进而反哺技术革命了。

    身为穿越人,他可以不具备搞起工业革命的业务能力,但不能不具备基础自觉,不是吗?

    当然,这是顺带,顾悄还有更大的私心。

    前一阵子ooc太厉害,他很是动了些歪脑筋,琢磨如何拯救自己的纨绔外皮。

    小公子玩虫花钱,没问题,他可以玩书花钱。小公子聪慧但不用在正途,没关系,他可以强识却从不过脑读书!

    掌握了“聪明的废柴疯狂撒钱”这套逻辑,顾悄表示,复刻起来简直是毫!无!压!力!(并不是)

    “所以,彩的一套多少钱?”饶是黄五从不涉猎书坊刻印行业,也能盲猜价格必定不菲。

    鲍芜有些不好意思,伸手比了个5。

    500两。金陵城里一套安逸小宅子。

    “啧——”黄五连连摇头,“昔日听闻休宁顾悄,最是会玩,小少爷不知洛阳米贵,豪掷千金就为悬赏几只玩虫,今日可算开了眼了。为了喜好,你可真舍得砸钱。”

    他默默吞下腹中暗槽,这可是真·败家子啊。

    “不……不贵了。”鲍芜弱弱替自己正名,“不计这册子里笔墨疏淡不一,粗略算起来已有三十四色,算上雕版、人工,并上折损,六本册子,我已经给小公子最低价了。若不是我这里恰好有个手艺精湛的老师傅,听了小公子想法,想要斗胆试一试,别家这个价不说接,想都不敢想。”

    瞧出坊主紧张,李玉连忙安慰,“老板莫慌,黄五爷没有非难你的意思,他不过在与顾三爷顽笑。”

    可怜的坊主这才干笑着抿了口茶。

    顾悄也悠然陪着喝了口茶,他的纨绔人设第一次立起来了。

    对此,草根表示满意。

    于是,心情很好的他,掏出上次黄五投来的、印着黄氏钱庄的票子,刻意叫黄五看个清楚似的,慢吞吞抽出一张,缓缓推到鲍芜跟前。

    “我自然舍得花钱,因为……花的也不是我的钱。”小公子侧首,笑盈盈望着黄五,“这不是有大善人送来关礼,我爹打赏给我了嘛?”

    “咳咳咳……”黄五呛住。

    精明的他,此刻终于后知后觉,原来谢昭压着他送礼求学,打得就是给小情儿送用钱的狗主意。

    他就说,以他身价,到个顾氏上几天学,哪里要带万把银子通关节!

    呵,英雄不问出处,流氓不分岁数。

    财神爷冷漠地摸着剩下的九千两:身为狗东西的左膀右臂,剩下的钱,他还得尽快合情合理送出去。

    “对了,上次谢大人托我们找的匠人,有着落了。”

    付梓一事谈妥,李玉忙将另一件事说与黄五,“近些日子山里天气不好,雨雪不断,今日我总算将人请到休宁,不知谢大人何时方便接见,劳烦黄五爷替我们通禀一二。”

    这便是今日的第二件大事。

    几日前醉仙楼一聚,谢昭可还给顾悄留了一道难题。

    虽然李玉早早备好了答案,但顾悄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大人一直在等着,明日未时末,你直接将人带到我住处。”

    说到正事,黄五难得正经,“做得低调些,莫要惊动任何人。”

    “爷放心,小的省得。”李玉应道。

    顾悄竖着耳朵听两人交谈,脑中浮现那日所见漆皮匣子,莫名的熟悉感,教他忘记谢昭的可怕,不自觉开口,“那匣子,我定是见过,不如明日我也去看看。”

    那还能叫你插手?

    黄五可没忘记上次教训,慌忙摆手,“不劳贤弟,不劳贤弟。”

    第035章 第 35 章

    “咳, 事关谢家秘辛,咱们还是知道得越少越妙。嗐,我想起来家里炖的乌鸡老了火, 先回了。”黄五打了个哈哈, 溜之大吉。

    几人面面相觑, 也各自散了。

    原疏按惯例送顾悄回家。

    这次他学精了, 在李玉开溜前, 揪住泥鳅尾巴,硬是拽着他同行。

    小伙子挣扎一番,不是莽汉对手, 过往行人又纷纷侧目, 他不得不低头掩首, 不情不愿跟着。

    “我说你小子, 翅膀硬了,是越发不待见我们了。怎么?与我们同行, 丢你人了?”原疏暴力挟着他,直白声讨。

    李玉有口难辩,只一味沉默, 双手却不松懈,使劲挣着魔王恶爪。

    两人孩子样一路打闹,倒有了些先时模样。

    那时候他们也不过十一二岁,原疏才从四十里外的明泉镇,随姐姐出嫁到了顾家。

    迎完新娘, 众人吃席的时候,顾悄偷偷带着知更与李玉, 遛到三房后院里摸知了。

    就听见一个少年赖在新房不走,硬要扯着新娘回家。

    “姐姐, 咱们走!凭什么你这样的年纪,要嫁个半老头子!你可是原家的嫡女,续弦填房本就是庶女做的,我定要找二叔,用庶姐换了你回去。”虎头虎脑的少年也不管诸多丫鬟婆子围阻,一脚踹开新房大门,竟真拉了姐姐袖子就要往外拽。

    “小弟,休要胡闹。”红盖头下,女子声音轻颤,却强作镇定,“你且听话,去厢房休息,明日我与你细说。”

    “不!爹娘走了,我来护你,哪里有这样糟践人的!”少年不听,犹在义愤填膺。

    小公子与李玉听了片刻,大约猜出原委。

    早先听闻,原家嫡系遇了难,只留下一双儿女孤苦无依,被庶出的叔叔接了过去,等到姑娘出阁,便赶紧将姑娘折了千两银子,卖与顾家。这样看来,不止是卖,还是骗卖,显然,姑娘和弟弟,从头到尾被蒙在鼓里。

    且不说,二人走不走得脱;就算姑娘回去了,那之后呢?

    少年显然不更事,想不了那么多,倒是姐姐聪颖,极力劝着。只是弱女子哪是小犟牛的对手,眼看着事情闹大收不了场,姐姐声音里都带了哭腔。

    小公子瞧着不是滋味,扬声央李玉和知更,“你们快去把他拿来。”

    都不用知更出马,李玉瘦猴儿一样的小身板,几下就窜过去给原少爷拖走了。

    这边动静早有人去禀了前堂。

    新郎官抽空子回了后院,就见小舅子被两个小孩儿肉绑着,跟烧了尾羽的小公鸡似的,上蹿下跳,不成个体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30-40(第6/12页)

    新房门户大开,丫鬟婆子围了几圈,竟由着几个孩子胡搅蛮缠。

    顾悦不太悦。他扫视全场,虎着脸颇有几分大家长的样子,“这是怎么回事?!”

    下人们面面相觑,不敢搭话。

    唯有顾悄,天真浪漫,“三房玲之哥哥,是我叨扰了。我瞧原兄弟这体格子,上树肯定是把好手,所以想央他替我抓几只树顶上的大夏了猴(知了)!”

    原疏一个“呸”字才出口,知更眼疾手快,就将喜桌上顺来的大桃子,一把塞进了小少爷即将口吞芬芳的嘴巴里。

    尔后,三个小的赶忙架着一个大的跑路了。

    如今,架人的,成了被架的,大家都长大了。

    “我说小玉子,你怎么整得跟大姑娘似的,被臭地痞骂几句,就成天躲绣楼里不出门啦?”

    这等闷葫芦,原疏只得使出看家的本事,逗他说话。

    “我没有!”李玉白净的面颊微红,也不知是大姑娘气的,还是跟原疏角力斗的。

    “那你都不送琰之回家了!”原疏捧心,“你不知道,琰之多难过,他还一直自责,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周,叫你与他生分了。”

    这般调侃,说者无心,听着有意,直叫李玉本就微红的面颊,更加滚烫。

    他嗫喏一句,“我怎么会与三爷生分。”

    “别闹了。”眼瞅着两人越闹越没边,顾悄不得不做了和事老,“阿玉,单独留你下来,是有点事想同你说。明日你送人过去,务必夹带上我。”

    李玉怔了怔,半晌才垂眼应了,“三爷有事,打发知更告诉我就好,无须单独唤我,省得被撞到,又平白惹您被学子们排挤。”

    “既然您打定主意走仕途,就该与我这样的人分出个尊卑。”

    顾悄竟从这话里,听出了一丝怨怼。

    小伙子这是有情绪了啊!

    大约小伙伴们都有书读,唯他没有,心理落差一时难以自遣。

    原疏见他冥顽不灵,甩开手佯装生气,“听这说的,都是些什么见外的话?亏得我们自小一起长大,还是过命的交情!”

    这话并不夸张。

    他们三不打不相识。那日后,原疏姐姐哭着与他说了利害,若婚礼那天,由着原疏闹起来,他们不仅回不了原家,今后在顾家也不会得什么脸,日子只会更艰难。

    原疏这才知道顾李二人好意,于是玩虫斗鸟小分组,又多一元老。

    顾悄十三岁那年,酷暑时候,顾家进山避暑,带上了原疏和李玉。

    那时原疏好动,闲不住,深山老林里又有探不尽的密地,寻不完的宝藏,他便撺掇着顾悄,领着几个小的,去到林子里抓鸟捕鱼。

    避暑山庄周遭提前清过场,再是安全不过,几人玩着玩着就分散了。

    原疏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