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40-15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突的,有种不祥的预感。

    或许,他该防的不是狗咬人,而是人咬狗???

    Emmm是时候跟他的大侄孙来一场开诚布公的谈心谈话了。

    第143章 第 143 章

    沉迷督学的顾劳斯显然忘了, 他还有个晕船的毛病。

    船行不过四十里,菜鸡顾就开始面色发白,头晕目眩, 胸闷欲呕。

    苏朗已得琉璃真传, 眼疾手快给他灌下早已备好的“浓茶”。

    困意袭来, 眼一闭一睁, 诶嘿, 就到啦。

    躺平式出游get√

    顾悄:……你们有人问过我意见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作为一个惯会夸大的诗人,老李这把还真没乱吹。

    沿江南下, 乘风顺水, 重庆到荆州, 确实可以朝发夕至。

    水速风速加船速, 老祖宗们率先在水路上实现了高速。

    时至大宁,胡家买卖用的又是最新式的太仓船。

    安庆府到金陵城, 只消大半日功夫。

    小顾饥肠辘辘被按人中摇醒,已然换了个地图。

    他晕晕乎乎下船,顿时被码头上的豪华接机阵容震惊到。

    上栈道就见张庆, 领着老管事搓手献殷勤。

    “顾大人外出公干,你府上无人打理,不如去我家安顿?”

    水云领着几个小厮上前,婉拒得滴水不漏。

    “有劳费心,主人虽然不在, 但仆从不敢懈怠,家中一应如常, 就不叨扰公子了。”

    张庆还想再约,顾劳斯揉着斗大的脑袋, 一句话叫他熄了火。

    “我这船上还有同仁三四十,交浅言深,不如请张兄一并安排?”

    张庆心念电转:什么同仁?还三十四个?

    别不是来打秋风的穷鬼吧?

    他瞥了眼船舱里陆续上岸的黑脸李逵,果然一水儿穷酸打扮。

    方巾无不洗得泛白,条件好些的,儒衫还有个样子,差些的,袍子上补丁遮都遮不住。

    补就补吧,打补丁用的残布,颜色还五花又八门。

    毫不夸张地说,金陵城里混得好的乞丐,穿的都比他们要体面。

    简直没眼看。

    他兄弟成天竟跟这些人混迹一处?!

    可见真是饿狠了啊。

    老半晌,他抹了把眼角心酸道,“兄弟,你受苦了。”

    顾劳斯一懵:我苦啥?

    张庆已然脑补出一百集连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140-150(第5/25页)

    续剧。

    “我知道,这些年你在徽州名声不好,世家子们但凡上进些的,谁也不带你玩,身边来来回回就咱们这几人,是挺孤独的,可你也不能来者不拒啊……”

    什么叫来者不拒?咱有那么上不得台面嘛?!

    众生面面相觑:不愧是旧都人,当着面就给咱下马威。

    顾劳斯黑线,不耐烦推开他:“谁说我来者不拒?这不就拒了你?

    去去去,离我们远着点,蠢是一种病,传染性还强,你可别影响我们乡试。”

    张庆后头,是正三品的应天府尹朱大人。

    见着顾悄,长官十分和蔼客气,“贤侄一路辛苦啊。”

    说罢他揪出小猪,一巴掌拍向猪脑壳。

    “我这不成器的侄子,此行怕是给你添乱了。”

    “不能算添乱吧。”顾劳斯皮笑肉不笑。

    “我与子初鞍前马后协助太子治水,有才他啊,也没闲着,缠着牛灵台足足学了两个月掐算,哦不,治了两个月本经。”

    朱庭樟突然皮一紧。

    果不其然,顾劳斯接下来小报告打得行云流水。

    “如今他小有所成,既能卜出顾云佑这辈子除非死,否则考不上举人,不如叫他也替大人卜一卜官运?瞧瞧这往上窜一窜的转机在哪里?”

    府尹笑不下去了。

    碍于人前秀才打不得,他咬牙切齿,“好你个朱有才,有这功夫不如仔细算算,回去你要挨几顿打?!”

    朱大人穿的虽是常服,但李逵里也有见过世面的,早已认出他来。

    他们虽落后几步,听不清谈话,但见府尹不仅亲自来迎,待顾悄还甚是可亲,心中不由对这位小夫子愈发肃然起敬。

    某位大龄考生已是第三回赴考,他偷眼觑着朱大人,与身边人吹嘘。

    “那位便是应天府尹,正经的三品官,比咱们知府还高上两级。两京乡试提调官,如无意外,都是由府尹担任。”

    众生一凛,提调官?那可是乡试考场的现场总指挥!

    老考生摸着小胡子,意味深长道,“他同咱们顾小恩师,瞧着感情不一般呐。”

    众人循着视线看去,总指挥与小恩师相谈正欢。

    懂的,自然秒懂。

    一时间,一众乡巴佬与有荣焉,腰杆子都挺直了一些。

    咱也是老皇城里有靠山的人了。

    三品的光芒还没褪去,眼瞧着又来一老头。

    老头身高八尺,精神矍铄,自带不怒自威的气场,一出现就叫朱大人点头哈腰。

    众人隐隐听得朱大人唤了一声“顾总督”。

    哦豁,人虽然认不得,但这头衔如雷贯耳。

    能叫总督的,起码二品起步,而姓顾的总督,那更是从一品的副国级……

    嗝,人群里,不知是谁紧张地打起鸣儿。

    这大概是他们见过最大的官了吧……

    副国级果然老当益壮、气冲斗牛、非同凡响……以下省略一本褒义大辞典。

    顾冶领着顾云斐,亲赴码头是来道谢的。

    于公于私,近来顾准这一房都助他良多。

    不说先前县试保下他亲孙,单这次治水,先起民乱,后又丢了太子,这般失职失察,神宗一怒之下都没乱斩几个治水的,这就多亏了顾准老小在其中转圜。

    老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白花花的银子跟前,暴君也能有话好好说。

    赈灾的钱有人出了,重建的钱有人出了,甚至罪己诏里基层减负的钱,也一并都有人买了单。

    不止如此,甚至顾冶驻节淮安,奉命总理凤淮两地灾后事宜,所需疏浚运河、重修大堤的钱,也尽由南户部一力筹集。

    如此这般,神宗哪里好意思再提刀?

    顾冶虽瞧不上顾准那满肚子的心眼子,可也不得不服,论搞钱的手段,当世确实无人能出这对父子左右。

    只是总督他老人家万万没想到,今日码头如此热闹。

    替个后生接风还要排队:)

    好容易挤上前,他对小辈很是慈眉善目。

    “上月雅山来信,说此次治水,你与顾大人助他良多,可惜他父子二人领命西去甚是匆忙,未及答谢。近日又听闻顾尚书另有机务,恐你金陵无人照应,故而特意来信,托我代为接风。”

    雅山便是韦岑表字。

    能请动顾冶,属实出人意料。

    这些年两支顾关系微妙,这番总督不再避嫌,众目睽睽之下大大剌剌示好,也不知是做给哪方看。

    顾悄应答也圆滑。

    “族叔言重,父亲与韦老大人都是为国尽心,各尽所能,哪里谈得上一个助字?”

    说着,他望向顾家车马,歉意一笑。

    “您的心意,小子心领。只是家中已经安排妥当,还请族叔放心。”

    好在这位大佬也不耐烦同小辈墨迹,露个面意思意思就撤了。只留顾云斐下来,美其名曰你们小辈有话聊,叫他尽一尽地主之谊。

    朱大人忙着溜须,自也跟去共商“机要”。

    一时间,码头又成小辈天下。

    顾云斐比之前黑了不少,原先的休宁双壁,这会一会合,倒成了黑白双煞。

    学里他外向张扬,总压沉静不争的顾影朝一头,朱有才早就看他不爽,忍不住风凉道,“顾向风,你国子监读书,怎么读成这包公脸?”

    顾云斐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夏虫不可语冰,我这可是在淮安治水时晒下的伟丈夫勋章,与你这等只知朝神拜鬼的白面书生,没甚好说。”

    说着,他孔雀开屏似的挺了挺胸。

    许久不见,他拔高不少,也英武不少,已颇具顾冶风姿。

    说白点,就是糙了。

    要不是五官过硬撑住了黑皮,同身后一众秀才站在一处,真真是李逵见着李鬼,本家撞上了本家。

    他比学里时亦爽朗不少。

    朱庭樟的挑衅,他不似从前计较,反倒笑着拦住他肩膀,颇为哥俩好道,“喂,朱有才,我特意拖着爷爷来给你们撑场子,你还挑我刺,多少有些不知好歹了吧?”

    朱有才一愣,“撑场子,撑什么场子?”

    自然是怕某些乡下莽汉进城,被不长眼的欺负了去。想到国子监里那群眼高于顶的监生,顾云斐不由磨了磨牙。

    但他没有明说,反倒装模做样调侃。

    “徽州府差点被连剃三年头,你们该不会都忘了吧?

    今年你要上场,你叔叔须得避嫌,这提调官是做不成了,顾大人又不在府城。

    这般一个靠山没有,可不得我拉面大旗来给你们撑撑场子,免得你们这群‘休宁驴马生’被旁的州府瞧扁了!”

    驴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140-150(第6/25页)

    生,便是剃头那两年外府给休宁书生冠上的“名头”,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顾云斐话音才落,后排李逵们,就集体朝张庆投去谴责的目光:不用旁的州府了,这应天府首先就城门缝里竖着往外看人。

    张庆苦着脸:那厮说的可不是我!

    愚蠢的乡巴佬们,一个个盯着我作甚???

    真正鼻孔看人的,是国子监那群监生,并他们背后的势力。

    顾云斐说得委婉。

    顾准这一房混得一直都差,被捧高踩低已是寻常,即便顾准在南都也不起啥作用。

    大历这群官油子们心里门清,当官不看品秩高低,只看荣宠盛衰。

    顾准不得圣宠,这事人尽皆知。

    别的不说,皇仓案后,查办案子的官员各有升迁嘉奖。

    苏训改北督察院右都御史。

    看似平调,但从金陵老干局一脚油门蹬到北平中、纪委,能一样嘛?

    下头具体查证的韦岑,也由南直隶户部员外郎擢左春坊大学士,协领治江事。

    官虽只升一阶,但左右春坊乃东宫要职,亦是六部要员储备库,历来由翰林出任。

    外授官员召回履任这还是大宁头一遭。

    连风头出得不甚出众的吴遇,亦借这个东风,从徽州知府升直隶户部侍郎。

    顾准有啥?

    他就如一头老牛,只有耕不尽的荒地!

    听说这会又被外派去协助户部彻查湖广、江西侵地贪腐去了。

    竟干些吃力不讨好,专得罪人的活计。

    啧啧,茶余饭后金陵人莫不摇头叹息。

    只知道埋头苦干、不知道抬头看路的人,官场是永远不会有前途滴!

    何况顾大人早已修成一块鹅卵石。

    虽然滑不溜秋,叫人拿不住手,可也无棱无角,任人肆意磋磨。

    这样的人,哪有什么官威可言?

    旧日顾悄在休宁被欺负得哭爹喊娘,顾云斐一一看在眼里,如今纨绔变兄弟,他当然要罩着些。

    顾劳斯:我谢你哦。

    金陵城里,人声鼎沸,车马喧嚣。

    城东闹市,不惑楼第三家分店早已挂起“爱心助考”的旗子。

    这头安庆府一众考生正欢天喜地办理入住,毗邻的公益彩票销售点却乌烟瘴气。

    几个学生气鼓鼓从里间出来,口中大骂。

    “拿我等功名这等大事作博戏,我定要到府衙讨一个公道!”

    “这大科教育是个什么玩意儿?下九流也敢妄谈教育?”

    也有不好惹事劝着息事宁人的。

    “算了算了,眼下还是备考要紧,咱们等考过再来理论。”

    “这叫我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