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庆贺你我今又重逢,今日我便与你共饮一番!”
柳依依拨开另一支盛酒的竹筒,看着身旁人怔然模样,又道:“放心罢,你那里边装的是水,我可不敢让你饮酒,否则你若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位神医姑娘还不得跨越千山万水来漠北取我性命?”
楚流景笑起来,摸索着拧开了水囊上的封口,抬手与身前人举杯相碰,暗淡的双眼便落了漫天暮色,恍若天上云锦。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柳依依眸光灿亮,掷地有声道:“故人相与,千里自同风!”
兽皮制成的水囊与竹筒轻碰,二人扬首同饮,清冽甘甜的酒液入喉,远处传来胡笳浑厚的曲调。
许是当下景致叫人舒怀,许是酒意上涌让人起兴,柳依依一口饮罢,拔出腰间弯刀,明丽如火的绛衣一晃,她便手握弯刀信手舞起了刀。
“人生百岁,七十稀少。更除十年孩童小。又十年昏老。”
飒飒的破风声穿林过耳,与意气飞扬的语调一并高歌于长空。
楚流景展眉一笑,击节而歌,便与她一同高唱起来。
“都来五十载,一半被、睡魔分了。那二十五载之中,宁无些个烦恼。”
“仔细思量,好追欢及早。遇酒追朋笑傲。任玉山摧倒。”
“沉醉且沉醉,人生似、露垂芳草。幸新来、有酒如渑,结千秋歌笑。”
银光一挑,镶金缀玉的弯刀斩破长风,竹筒中酒水浇于刀上,烈酒洗刀,锐利的刀身便泛起了泠泠清光。
柳依依反手将弯刀收归刀鞘,回眸看向身后人,眉眼间俱是飞扬神采,再没了先前的怅然酸楚。
“从未听过你唱曲,没想到唱起来倒还挺好听的。”
楚流景微微一笑,“自是不及柳少当家悦耳。”
听她打趣自己,柳依依睨她一眼,望着天际将尽的余晖,便伸出了手。
“太阳将落山了,夜里风寒,我们回去罢。”
楚流景颔首应下,正欲与她一同返回毡帐,却听得万里坡的另一端传来一阵铃声,声音不似先前的引魂铃那般苍凉,当啷浑厚,更像骆驼所系的驼铃。
“什么声音?”她问。
柳依依并未回首,只扶过了她的身子,似对如此铃音早已习以为常。
“是大娘子,每日日落时她都会来万里坡看看,如此这般已经十余载了。”
听着风中传来的驼铃声,楚流景似透过眼前黑暗见到了立于黄昏中的那道身影,再朝万里坡的方向看了一会儿,她便任凭身旁人扶着自己,回首朝毡帐而去。
两人沿着来路回到部族中,方进入毡房,便听得一个懒洋洋的声音打着哈欠响起。
“做什么去了,病怏怏的一个人还到处乱跑,害我在此等了许久,见你们迟迟不回来,还以为这人已经下葬了。”
“胡说什么!”柳依依大怒,“你下葬了她都不会下葬!”
少女浑不在意地抬起眼皮,“是是是,少当家说得是极,最好早早将我葬了,选处好山好水的地方,也免得我日日在族中白受折磨,到了还落不着一声好。”
柳依依冷哼一声,不再搭理她,将楚流景带至榻旁,没好气道:“这是游也,族中的大夫,虽然脾性不讨人喜欢,但医术尚算过得去,暂且让她为你看看。”
楚流景不以为意,坐于榻上伸出了手,手后蔓延的蛊印于灯火下更显妖异,她微垂着眸,温声道:“有劳游大夫。”
游也走近前去,在柳依依余怒未消的视线中抬指搭上了眼前人的腕,略作诊断,便漫不经心地收回手,自针囊中取出了几枚银针。
“还是老样子,活不过月余,若寻不到方法压制体内的蛊虫,便是医仙转世也救不了她。”
银针刺入穴位,十分熟稔的施针方式叫楚流景怔了一怔。
“不知游大夫的医术师从何人?”
“身子不好,眼光倒不错。”游也瞥她一眼,悠悠道,“济世圣手江霁月。”
楚流景若有所思地抬了眸,“听游大夫的声音应当未到双十年纪,可江圣手二十年前便逝世了,不知游大夫是从何修习医术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万山载雪》 160-180(第7/34页)
柳依依撇了撇嘴,先一步答道:“许多年前不周城内生了一场怪症,城中百姓一夜之间忽然神魂不属,时常对着空气唤已故之人的名姓,且愈渐嗜睡,最终长眠于榻,病死于睡梦中。
“后来江圣手游历至此,听闻此事后,登上迦莲山寻到了治病药草,游也的母亲便是被江圣手医好的,江圣手见族中无人通晓医术,便留下了一本自撰的医书,以供后人从中查阅治病之法,游也亦是从书中习得的施针术法。”
听她说罢来龙去脉,楚流景眉目微凝,“那些百姓莫非中的是梦蝶花花毒?”
柳依依一怔,很是惊讶地看着她:“你怎么知晓?据游姨所说,江圣手诊断他们中的的确是梦蝶花毒。”
“我曾在兰留见识过此花花毒,中毒者初时只是昏沉嗜睡,其后便会愈发体虚,终日为幻梦所扰,最终心神衰竭,病死梦中。”
楚流景敛了眸,回忆起兰留发生之事,面上神色愈发沉凝,垂于身侧的手亦不知不觉收了紧。
不周城地处边塞,百姓人数虽不多,可一夕中毒也绝非意外所致。
梦蝶花毒与六欲门所制的见欲香何其相似,倘若当年不周城百姓中毒是有人刻意为之,那么此人与六欲门背后之人或许便为同一人,她想要寻得一种方法控制天下百姓,而秦溯也不过是她苦心经营中的一环,这场棋局早在二十年前的图南大疫之前便已布下了。
究竟是何人……
微弱的气息渐渐凌乱,幽府处蛊虫剧烈地躁动起来。
察觉到手下人脉搏愈发紊乱,游也皱了眉,总是无精打采的一双眼睁了开,手执银针快速地封上楚流景经脉,再一点她身前穴道,方冷声道:“我就说我最讨厌医治江湖人,尤其是命在旦夕还满脑子打打杀杀的江湖人。”
楚流景面色微白,弓着身子不断咳嗽起来,幽府处的躁动在经脉被封锁后慢慢平复下去,她轻轻喘息片刻,抬指擦去了唇角鲜血。
“多谢游大夫。”
望着她手上沾染的血色,柳依依心都提了起来,正欲为她再倒一杯清水来,却见一名飞骑自毡账外走入,拱手道:“少当家,飞隼传来消息,迦莲山风雪已弱,三日后便是登山的最好时机。”
听她说罢,柳依依再望了一眼身前人,抬手按上腰间弯刀,当机立断地下了令。
“好,令十八骑备好行囊,近日不再外出习练,三日后,我们启程登山!”
“是。”
第165章 过客
过客
三日转瞬即过。
寒露当日的清晨, 柳依依整装待发,换上了进山时所着的裘衣貂帽,再与族中人告别, 便带着十八骑同楚流景一并奔向了远处的大漠雪峰。
迦莲山位于漠北深处,与鬼戎接壤, 山脉横跨东西多地, 自斜阳洲至最近一处余脉的山麓约有数百里。
楚流景视物不便,索性便用一条白布将双眼蒙了起来, 单薄的身躯掩在了裘领鹤氅之下,驾马的动作却仍是从容自如, 叫人瞧不出她与常人有丝毫差别。
一行二十人出了斜阳洲, 原本绿意葱茏的湖泊草木眨眼变作了望不到头的流沙朔漠, 马蹄踏过较为平整的沙地发出沉闷声响,苍鹰于上空高飞引路,奔腾的骏马带起猎猎尘烟,踏入大漠腹地的十八名飞骑便似一支一往无前的利箭。
柳依依将红巾蒙于脸前,转首看向身侧人, “病秧子,你要寻的那东西可知位于迦莲山何处?”
楚流景摇了摇头, “十洲记尚缺一篇,结合其余四篇只知所在之处当于迦莲山上,要知晓究竟位置,唯有寻得剩余的残篇, 可这最后一本残篇如今应当在青云君手中, 且……”
所有残篇需有图眼方可推出其暗藏方位, 而当世唯一见过图眼之人如今并不在她身旁。
听她这般说,柳依依攒起了眉, 望着天边犹如银白玉带的雪山,高喊道:“迦莲山长至北戎,广约数千里,若无具体方位,我们该上何处去寻?”
楚流景早有预料,因而未曾慌张。
“十洲记传闻皆起于漠北,当年有人在一处绿洲中拾得记载了青阳秘宝的古瓷残片,十洲记之名方才广为人知。
“这两日大娘子已寻人替我打听过,当初拾得古瓷残片之处正是汇入不周湖的一处支流,倘若残片是因积雪融化而被雪水冲刷至大漠,那么顺着水流溯洄而上,或许便可知晓埋藏了青阳秘宝的大致方位。”
柳依依眼神一亮,几番思忖,觉得此方法的确有些许可行之处。
“如此说来,这却好办许多,我漠北沙匪于此处生活了数十载,大漠之中每条暗流每处沙丘都已了然于心。汇入不周湖的几处积流皆出自正北方向的狼荒草原,狼荒距此不过三百里,想来日落前我们便可到得地方。”
听她如此踌躇满志,楚流景笑了笑。
“只是我既能想到如此方法,对十洲记趋之若鹜的其他江湖人大约也早已试过,然而青阳秘宝至今未曾现世,恐怕前路仍有其他波折,届时,一切便要劳烦柳少当家了。”
柳依依眉梢微扬,一抬下颌,傲然道:“既然你都这么说了,一切包在我身上便是。船到桥头自然直,我有些预感,此次迦莲山之行,你定能平安归来。”
楚流景笑起来,“借你吉言。”
奔驰的骏马穿行过广阔沙海,留下蜿蜒痕迹,一众人策马疾行,两个时辰后,脚下黄沙便渐渐变换为了苍凉广袤的戈壁。
顾及楚流景的身子,柳依依并未急着赶路,带着众人寻了处避光的地方,便停下马,于砾石荒漠之中驻步暂歇起来。
楚流景倚在一处背阴的岩壁旁,四周伫立着一座座奇形怪状的岩土山丘,北风刮过,可听得宛如泣音一般的尖啸呜咽声,她怔神听了许久,低咳几声。
“是何声响?”
“是白龙堆。”
柳依依自马旁走近,将一只拧开的水囊递到了她手中,“大漠之中有许多干涸的河床,被风沙日夜侵蚀,化作了一处处凹凸不平的岩土堆。这声响便是风吹过白龙堆时发出的啸鸣,但亦有人说,这是长埋于大漠之中的亡魂留下的悔恨悲声。”
干涩的双唇在饮过水后慢慢回复莹润,楚流景放下水囊,抬首聆听着不绝如缕的尖利风声,任凭风中裹挟的细小沙砾划过脸侧,被风吹起的白发便似皎洁无暇的大漠银辉。
“悔恨龙城?”
柳依依饮了一口水,“的确与悔恨龙城有些相像,但此处未设阵法,因此也不会叫人迷失于龙城中。”
漠北以南有一处白龙堆密布的岩城,被称作悔恨龙城。两百年前,率领七曜军一统天下的洛奚将军为护心爱之人不受他人打搅,曾在龙城中设下阵法。
走入龙城之人,会回想起毕生悔恨之事,并为此沉溺其中。直至玉面青衣与裴家前任家主裴清祀一同闯过龙城后,龙城中阵法才被彻底破除,如今该处亦已受漠北沙匪严加看管,免叫迷途之人误入阵中。
拖沓的脚步声靠近,作为随行大夫的游也无精打采地行至二人身前,她随意瞧了一眼楚流景状况,再为她问了问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万山载雪》 160-180(第8/34页)
脉,确认眼前人暂无大碍,便收回手打了个哈欠。
“虽有些体虚,但暂时死不了,没旁的事我便去歇着了,少当家回见。”
见她这般敷衍懒散的样子,柳依依额角青筋暴起,正待出言斥她两句,却听身旁人当先开了口。
“游大夫请留步。”
游也停下脚步,回头觑她一眼,“何事?”
楚流景端坐于岩壁旁,微垂着首,裹于氅衣之下的身姿未动,徐徐道:“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这几日得游大夫施针医治,我已感体内伤病好转许多,游大夫针术守神而察机,已为医中妙手,只是这太素心经易学却难精,只得其形,终究还是浮光掠影。”
游也怔了一怔,乍然回身,原本懒怠的神色一时端凝了几分。
“你竟知晓太素心经?”
楚流景不答反问:“太素心经当为药王谷谷主所习针法,当年江圣手故去时尚未得医仙传授,游大夫若只是依据江圣手所传医书修习,当无法习得此针术。
“除非这些年来,还有另一人在教你医术?”
片刻沉寂。
游也望她一阵,面上神情略有迟疑,一双眉紧紧拧着,沉默了好一会儿,似是下定了什么决心,行至楚流景身旁坐下,低声道:“我可以告诉你我的医术是从何处学的,只是你也要告诉我——你为何会识得太素心经?”
楚流景笑了笑:“曾见我家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