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他们的主要目的是粮食,这是个大管理区,不是他们能打下来的。

    这群人中有几个壮汉拉着大石块前进,这是用来锤门的。

    他们不是第一次袭击管理区,有一套自己的攻击方式。

    李全能在人群后面,身边还有人拿着防爆盾牌保护他的安全,他是不会亲自上阵的。

    有枪声,可以理解,他们之前攻打的管理区也有枪,不过这么多年,只出不进,子弹也没多少,他们的人多,子弹不可能全杀完。

    只是很快,李全能觉得不对劲,这枪声响起来怎么没完没了的,他之前调查过,这个管理区的前身是学校,也不是兵工厂啊。

    他哪里想到这里的武器是补充过的。

    这群人手里拿的都是些铲子锄头之类的东西,少有的装备精良的人都围绕在李全能身边。

    受到阻挡之后,这些人掏出身后包袱里准备的各种石头。

    不大的石头被扔出去之后,砸到人就是头破血流,他们的钢盔帽子还真没多少。

    到底石头比不过枪,再狂热的教徒在死亡面前也无能为力,进攻农场的人越来越少,巡逻队甚至可以组织起小规模的冲锋反击。

    “我们得不到,别人也别想要,通知他们,把火把扔出去。”

    要是以前,他们还有**,只是后来瓶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他们就只剩下用乱七八糟的东西缠成的火把了。

    黑夜中,明亮的火把像一颗流星划过天空,极少数落在农场的棚顶上,更多的还是落在地上。

    农场棚顶还是挺高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扔上去。

    落在地上的火把也不需要管他们,周围完全没有可燃物,很快就会自动熄灭。

    落在玻璃棚顶上的火把让科研人员们担心不已,虽说是钢化玻璃,也是会破的。

    这样的火把落在已经成熟的麦田里杀伤力是非常大的。

    提心吊胆着,直到棚顶的火把逐渐熄灭,再也看不到亮光。

    枪声停止了,小哑巴继续给李籽报道:“那群人被打退了,有一小部分逃了出去,剩下的正在被带回来。”

    确定安全之后,李籽推开门出来,这群攻打农场的人穿的比较“节俭”,甚至是辣眼睛。

    这让李籽十分后悔自己为什么要特地出来。

    这些人也不是一无是处的,把他们带回来,可以让他们去做苦力劳动,挖矿之类的。

    挖矿这样的工作危险又繁重,平时都要靠高工分来支撑,要么就是这些犯罪分子。

    第二天整理损失的时候,除了人员伤亡,最大的财产损失就是碎了几块钢化玻璃。

    钢化玻璃打中边角的情况下,很容易直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笨鸟驿站,拯救世界》 30-40(第5/14页)

    粉碎,不过因为特殊粘合剂的原因,不会大面积掉渣,这也是为什么昨天晚上火把没有掉下来的原因。

    李全能他们以前很少遇到钢化玻璃,也就没有料到这种情况。

    把破碎的钢化玻璃换掉,小麦也要正是开始收割。

    没有机器,全程人工收割,锋利的镰刀快速飞舞,一捆捆小麦整齐的堆放在旁边,再由人统一拉出来在外面铺好的塑料布上进行脱粒。

    铺塑料布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脱粒过程中造成的不必要遗失。

    “总算是有收成了。”钟卫国看着越来越多的小麦,总是眉头不展的脸上也有了笑容。

    不止是他们管理区,九月份到来之后,其他管理区也陆陆续续开始收割。

    第34章 发射基地

    “快点快点,所有人加快速度,后面负责捡麦穗的人也要尽量捡干净。”

    白县,尽管已经是九月,在火山旁边照样热火朝天,因为太热,有些人选择光着膀子干活。

    他们管理区最大的特殊之处就是,这场小麦收完,来不及休息,要立刻翻地平地,重新种植,这样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收小麦的人多,守的人更多,作为县里唯一一个官方管理区,白县负责人太了解动乱的样子了。

    他们也从收音机里知道,不少管理区在收小麦的时候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袭击,目的当然是粮食。

    作为为数不多的火山口附近的管理区,他们选择因地制宜。

    附近多的是火山石,这些火山石直接可以拿来当武器,比普通石头硬,还更锋利。

    奇怪的是,他们这里居然没有受到攻击,反而是一些私人车队开始跟他们交好,试图从他们手里换一些小麦,尤其是种子。

    “今年肯定是不行的,这些种子我们立刻就要种下去,也许明年会有多余,看看能不能匀给你们。”

    他们收获的小麦种子是可以直接种植的,二代产量不会提高但是也不会下降太多。

    现在限制他们产量的是玻璃产量,除了自己的车队,他们还委托私人车队帮他们搜集玻璃。

    有玻璃他们才能搭建更大的农场,种更多小麦。

    甘省,沙漠深处,发射基地里,尽管已经四年了,这里依旧有不少人坚持着,未完成的发射任务也在缓慢有序的推进。

    每个人各司其职,保证自己的负责的部分不出问题,如果需要,随时都能正常使用。

    载人航天一直都是国家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即使末世,这里也不能被抛弃,他们都是自愿坚守在这里的,以这里为依托建立管理区。

    这里原本就是个独立的据点,各种该配备的东西都有,甚至比很多临时建立的管理区还要好。

    而且,如果地球真的不适合人类生活了,载人航天就是人类最后的退路,去寻找其他适合生活的地方。

    虽然,这一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来,也不知道会不会到来。

    从远处看,发射基地上方隐隐反光,走近能看到反光的是上面的玻璃。

    偌大个发射基地,全部都被玻璃棚顶保护起来,即使这样,发射基地也一直在生产玻璃。

    他们处在沙漠深处,这里有很多原料可以做玻璃,再加上发射基地到处都是人才,还有各种仪器,改装之后做玻璃很容易。

    发射基地的玻璃棚顶都是他们自己生产的。

    “有车队过来了!”

    发射基地四周一片空旷,有车队过来,隔着大老远就能看到,无所遁形。

    他们这里很少有车队来的,末世之前经常有车队来送物资什么的,末世之后这些基本上就要靠他们自己,附近也很难支援他们。

    一年附近能有一次车队过来都不错了。

    九月,这车队应该是最后一次出来,回去之后管理区就要进入冬休状态。

    经过检查,车队没问题,那也不会让他们开进来,有专门的车队停靠地点,车队是附近管理区的。

    “给你们送麦种,我们也是刚拿到的,想着赶紧给你们送过来,这麦种是新品种,你们就放心种在玻璃棚顶下面,没问题的。”

    车队的人很瘦弱,但是精神状态很好,跟他们说话的时候一直都带着笑,上次见面的时候还不是这样呢。

    “除了麦种,我们还带了一些其他的东西,想跟你们交换。”

    发射基地的人有些警惕的问:“要换什么,有些东西我们不换的。”

    “放心放心,不是什么重要设备,就是想跟你们换一些玻璃,我记得之前你们说你们有很多玻璃对吧?”

    车队的人擦擦汗,天气不热,可卸货也不轻松。

    “我们管理区的玻璃不够,明年听说还会有一批麦种过来,这样的话我们就没有足够的玻璃棚顶安在农田上面,所以想跟你们换。”

    日子有奔头啊,小麦都有了,其他的新品种还会少吗,据说东大管理区又在研究新品种,是大白菜。

    发射基地的人也在电台上听到过新品种,不过听说刚开始粮种不够,很多地方分不到,要慢慢推进。

    看着红彤彤的麦种,好奇的说:“不是说按照递进,一点点铺开吗?这么快就到咱们这里了?”

    他们这里距离东大管理区可不算近。

    “本来是没到的,据说是优先分配的,我们也是沾了你们的光。”

    “谢谢。”除了这个,发射基地的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在这里坚持苦吗?也不算,他们这里建设的很好,除了吃的比其他地方更难获取之外,不用担心安全问题,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根本不会有动乱份子过来。

    只是心里也会迷茫,日复一日的坚持,他们最怕的是坚持是没有用的,没有意义的。

    现在看来,这一切都有意义,大家也没有忘记他们。

    “玻璃有,还有很多,你们需要的话,随便带,反正我们这里还能生产。”

    “那太感谢了!”

    玻璃运输不容易,不比其他的东西,在装车的时候需要格外小心,也需要特殊对待。

    尽管车队想拉更多的玻璃,奈何车子不允许,他们拉着玻璃刚走,后脚又有车队从远处过来。

    “来晚了!希望他们没把玻璃都拉走吧……”

    他们也是附近管理区的,不过送麦种的任务没有落在他们头上,他们是单纯过来换玻璃的。

    之前玻璃可有可无,管理区自己找到的玻璃就够用,现在不行,玻璃眼看着要成为紧俏货,他们当然要提前过来换玻璃。

    发射基地的人突然发现,他们管理区成了香饽饽,附近的管理区都开始过来跟他们交换物资。

    按照现在的架势,等到明年甚至是后年,粮种铺开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管理区需要玻璃,他们必须要扩大产量。

    幸好发射基地之前屯的玻璃够,周围的管理区分一分,等到明年车队再来拉几趟差不多够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笨鸟驿站,拯救世界》 30-40(第6/14页)

    他们基地想要弄个农场很简单,基地面积够大,找个空位就能当农场,种出来的,两个季度之后就够吃了。

    他们还打算把农场用玻璃整个封起来,打造一个暖房,用生产玻璃产生的余温加热暖房,就可以做到全年无休。

    这些是他们之前就考虑过的,只是之前等到他们想到这个建设方案的时候,环境已经不适合普通麦种生长,他们也就是只能想想。

    现在完全可以弄起来,今年的这个冬天有的忙了。

    不止是发射基地,不少管理区从知道新麦种开始,都在忙着建农场,尤其是距离东大管理区近的地方。

    东大管理区今年也在搞建设,已经有一部分人从地下管理区搬出来,住进新房子里。

    真的是新房子,原本准备让大家在旧房子里修整之后住的。

    开始修整之后才发现,这些房子的问题太大,不是简单的修整就能住人的。

    不止是上层建筑被腐蚀,很多都是从地基开始就被腐蚀的,墙体开裂都是常见情况,有的裂口能从上到下一口气裂近十米。

    与其修整,不如推到重建,用专门的防腐蚀砖打地基,上层用普通砖块加玻璃棚顶。

    全部都是两层小楼,这样火山喷发距离的近也不用担心房屋倒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两层小楼也方便居民上下楼居住。

    小楼的中间是大片空地,用来种地,是人围绕着农田住,跟运动场的农场差不多形式。

    时间问题,只有一个这样的农场小区建成,首先搬出来的都是相对年轻力壮的,主要靠他们保护农场。

    所有管理区都在争分夺秒,建设一直持续到下雪土地上冻没办法继续干活为止。

    又是下雪季,灰色的雪落下,慢慢把大地全部覆盖,来这里一年多了,李籽还是想回去,想回去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困在笨鸟驿站。

    其实也不是不能出去,只是出去的话,很多事情都要停摆,外面也不安全,不安全是最重要的。

    每天收听电台,是她最近养成的习惯,可以听到更多末世的消息。

    电台也不全都是官方的,也有私人的,只不过私人的不会定时定点播放,时有时无,全靠运气。

    冬季是私人电台爆发的时候,可能是因为没办法出门吧,就只能在电台上发泄情绪。

    今天意外收听到了一个来自海外的电台,收听效果不太好,经常缺字少字,她只能根据前后语境自己补充。

    这是个海外华侨,末世发生的时候没能回来,索性他是跟家人一起在外面做生意,一家报团,勉强还能生活。

    在末世刚发生的时候,他们全家就从工作的繁华街道搬到了相对人烟稀少的郊区。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