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40-5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sp;   ……

    乔昭站着,身姿挺拔如劲松,她看着面前满含泪意的徐纾言。

    他看起来是那样的倔强高傲,强撑着不愿折腰,可是又有着那样破碎的眼神,复杂又难以捉摸。

    乔昭深深的,深深的叹了口气。

    随后。

    缓缓将面前的人拥入怀中,她的拥抱轻轻的,环住徐纾言的肩膀,不含有任何情欲。只是为了安慰伤心的灵魂。

    徐纾言一直憋着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了,他前进一步,将自己深深嵌入乔昭的怀里,仿佛这样才会完整。埋在她温热的颈窝,任眼泪肆意落下。

    乔昭感受着肩膀的湿意,手指微动,过了很久,还是轻抚他的背,温和的,一下又一下。

    这是每次乔昭难过时,宁安郡主安慰她的办法。

    屋内又恢复了寂静,昏暗的烛光勾勒出两人相拥的身影。仿佛刚才声嘶力竭的争吵只是一场幻影,从未存在过。

    “乔昭从未瞧不起掌印。”

    或许是刚刚徐纾言的歇斯底里,超出了乔昭的预料。乔昭的内心也不由颤动,此时才慢慢说出心中所想。

    她一边轻抚徐纾言的背,安慰着他的情绪。一边又将自己心底剖析给徐纾言听。

    “只是觉得掌印身边,风云诡谲,太过危险。”

    “昌敬侯府这一辈,只余下我一人,父亲又手握兵权。回京以后将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我,盯着昌敬侯府。”

    “父亲一生清流,从不参与朝堂纷争,也不愿将昌敬侯府牵扯进来。”

    “所以乔昭只能离掌印远些,掌印聪慧秀敏,明明知晓乔昭未有那些想法,怎么就偏偏钻了死胡同。”

    乔昭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其实由始至终两人之间的矛盾就这一件事。她都觉得自己疯了,这与她此行的目的截然相反。

    可是乔昭总为徐纾言破例。

    乔昭将徐纾言拉出自己的怀抱,看着徐纾言满脸泪痕,又忍不住用手给他擦眼泪。

    徐纾言睫毛上都挂着泪,眼睫一颤一颤的。他低垂着眼,不肯抬眼看乔昭。

    “掌印说乔昭瞧不起你,这话可真是伤了我的心。我不会拼死跳下悬崖去救我瞧不上的人。”

    乔昭温和的说着,有些打趣的意味。

    徐纾言这才抬眼撇她一眼,眼神中委屈和骄矜糅杂,显得有些娇。

    “那我们回了中京,还能见面吗?”

    徐纾言哑着嗓子,看着乔昭试探性问道。

    “有什么不能见呢?以后在朝堂上多的是见面的机会,又不是老死不相往来。”乔昭笑道。

    徐纾言紧盯着乔昭的眼,道:“你明知道我说的不是这种见面。”

    乔昭这下不说话了,沉默闭上了嘴。

    不是上朝的见面,那是哪种见面?私下见面那种吗。

    徐纾言看乔昭闭嘴不言,就知道她的态度,一时间讽刺悲苦涌上心头。

    说来说去,不就是要避嫌吗?

    她乔昭名门清流,断然不能和宫里的宦官纠缠在一起。

    徐纾言看向乔昭的眼又红了,他很努力不让眼泪丢下来。在乔昭面前丢脸真的太难堪了。

    乔昭真有些头疼了,她无奈道:“我和掌印又有何事,需要私下见面交谈的呢?”

    她实在费解徐纾言的大喜大悲。若是之前,徐纾言觉得乔昭瞧不起他,愤慨悲伤,还能理解。

    但是乔昭已经解释清楚了,他还是含着眼泪,欲落不落。

    乔昭就真的不明白徐纾言的情绪从何而来。

    徐纾言听见乔昭的这句话,就像被人当头一棒,脑子彻底清醒过来。夜晚真的容易让人犯蠢,徐纾言心底那些隐秘的心思都快昭然欲揭。

    若是让乔昭知道他那些龌龊不堪的心思,她肯定退避三舍,此生不复相见。

    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将军和俏掌印gb》 40-50(第7/16页)

    纾言有些庆幸,乔昭不懂他。又有些悲伤,乔昭不懂他。

    良久,他转身拭掉眼角的泪,低声道:“滚。”

    乔昭定定看着徐纾言的背影,终究是什么都没说,只留下一句。

    “夜深了,掌印歇息吧。”

    第45章 第45集

    午时,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秋日的太阳不似盛夏的太阳毒辣,温和许多。

    秋风萧瑟也敌不过百姓热烈的心,中京城内熙熙攘攘,人群涌动,交头接耳,甚是热闹。

    今日街上的人格外的多,似乎整个中京的老百姓都来凑了热闹,街边的酒楼座无虚席。

    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仰首四顾,高声交谈。

    细听声旁的人交谈,就会知道。

    原来是九千岁徐纾言带着尚方宝剑从边塞归来!

    几月前,九千岁远赴边疆。食君之禄,忧君之忧。以外人看,九千岁身负天子圣意,行监军之职,是顶好的事!

    然而其中深浅,只有局中人才知悉。

    但是平民百姓可不管这些!他们只知道大战告捷,将士们凯旋,可喜可贺!

    许多人此番前来都是为了一睹徐纾言的真颜。

    要说肃州一战,当真是赢得艰难!七年前国之危急时刻,大将军乔愈年披甲挂帅,守卫边疆。

    谁知遭西戎暗算,险些全军覆没。后朝廷再派十万将士支援肃州才挽回颓势。与西戎战况焦灼,这一打又是五年!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西戎不破,无人敢在夜里安然入眠。就像是头上高悬利箭,不知哪一刻便会掉落下来。北齐百姓就这样胆战心惊的过了七年,

    终于!定北军赢了!

    北齐赢了!!

    百姓们心中的喜悦早已压制不住,只待大军回来那一刻,为凯旋的将士送上最热切的欢迎。

    现如今监军已经归来,大军班师回朝指日可待。

    ……

    人群中氛围热烈,但是大家等久了还是会心浮气躁,不少性子急的人开始口出怨言。

    “还没到吗?这都快巳时末了!磨磨唧唧的!”人群前方站着一人,身形高大,满脸的络腮胡,看着脾气不太好。

    人又多,挤挤闹闹的,就容易出矛盾。

    他的发言一石激起千层浪,勾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就是啊!一大早就来这儿等着了,一直不到,累死个人!”

    “大军早都在郊外了,安营扎寨有两三天了,但是一直没进来,不知为何?”

    “朝廷的事,我们小老百姓又哪里知道。不知道九千岁何时能到!”

    身边的人开始议论纷纷,语气是有些抱怨,但也没到天怒人怨的地步,顶多是嘴里吐槽几句。

    “慌什么?凯旋礼午时才开始。这才哪到哪。”站在人群后方的小娘子,一脸不以为意的说道。

    “凯旋礼?今日又不是大军班师回朝,监军说到底只是一个宦官,怎么会举办如此盛大的凯旋礼?”

    有人质疑小娘子。说是质疑,其实话里话外更多的还是对徐纾言宦官身份的嗤之以鼻。

    那小娘子撇了那人一眼,不紧不慢道:“他又不是一般的宦官,这个凯旋礼还真就担得起。真是鼠目寸光。”

    “你——”反驳之人气急,想上前教训她,但看见她身边的人,又心虚的收回了手。

    小娘子身着华丽精致的锦缎霓裳,上面的绣花繁复,一看便知是名贵的布料。整个人看起来明艳大方,骄矜可人。

    她可不是单独一个人出来的,身边的站着的温和女子应是她的婢女,身后还站着几个彪形大汉,护卫在她身边,看着就唬人。

    那人只能骂骂咧咧的走了,梁颂宜嗤笑一声,转过头去。

    她今日也是看着人多出来凑凑热闹,在街上站了一会儿,觉得无甚有趣。就转身去了酒楼的二层包房,不与百姓们挤在一起,吵得很。

    今日路上人确实多,平日甚是宽敞的朱雀门街,能通融四辆马车并肩而行,而今挤得一辆马车通过都显得艰难。

    禁军在一旁疏散人群,把位置腾出来。

    城门外,大军早已整装以待。黑压压一片,无人说话,分外寂静。

    乔昭他们一大早便离开驿站,紧赶慢赶,一路无言,现下已经到了城门外。

    赤红的北齐军旗迎风飘扬,上面的绣着的花纹,也随风摆动,更显凌厉。

    身着黑色戎装,戴着铠甲的北齐将士,面色严肃庄严,目光坚定冷硬,分立两旁。

    乔昭骑在高头大马上,暗红色的戎装,穿着甲胄,披风飒飒飞扬,头戴铜冠。

    她一人一马,在队伍最前端,意气风发,英姿飒爽。

    身后一辆高大华贵的马车缓缓驶来,马车四周摇晃的金色铜铃,光耀夺目。车内四周,都挂着精美丝绸帐幔。车轮倾轧着路面,发出细微的声音。

    就这样渐渐接近城门处。

    现下城门大开,再往里走便是朱雀大街,主道尽头便是庄严肃穆的皇城。街道两边都站满了人,每几步便有一个禁军守着秩序,防止有民众激愤挡住路。

    城门口站着十几个大臣,个个穿着官袍,精神抖擞。其中便有身穿紫色圆领袍衫的兵部太尉周承远。

    看着乔昭一行人向城门口缓缓而来,众人都将目光投向他们。

    人已经走进,礼部司官大声吩咐道:“奏乐!奏学!”

    教坊司的人一早便侯在这里,只等徐纾言一来,便拿起手里的唢呐吹奏起来。

    每逢祭祀,朝贺等大典上,才会有御乐奏响。

    伴着激昂向上,铿锵热烈的御乐中。所有人都注视着从城外缓缓驶来的将士。

    尤其是最前端的马车里那人,尽管现下帐幔放下来,什么都看不清。

    朝廷官员面上神色各异。

    眼瞧着他们走进,一众臣子等候在城门口。

    “礼部司官李磊,奉旨率有司官员恭迎监军回京!”

    “恭迎监军回京!”

    为首的的礼部司官行礼下跪,他身后的官员们也整齐有序的下跪。

    “都起来吧。”马车里传来清冷声线。

    徐纾言端坐在马车里,徐淮将马凳放好,徐霁挑开马车的帘子。

    徐纾言这才从里面施施然探出头来,下了马车。他今日穿得郑重,一袭四爪蟒袍,黑色锦袍上刻着祥云团纹,头戴冠玉。

    礼部的人退下后,再后面的便是一些朝中大臣。

    他们看见徐纾言下了车,忙上前来。为首之人便是周承远。

    他满脸笑意,道:“掌印千里奔波,路途颠簸,从肃州回京,带来凯旋捷报,老臣特来恭迎掌印回京。”

    “太尉多礼,这是咱家应当做的。”徐纾言悠悠说道。

    “掌印何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将军和俏掌印gb》 40-50(第8/16页)

    自谦,这次您是大功臣,此次回京,定能青云直上。”

    现下城门口鱼龙混杂,周承远虽看似在恭贺徐纾言,但其中深意细想便觉得不对劲。

    此次平定西戎的功臣,哪里轮得上徐纾言?

    周承远这样说,岂不是让他人误以为徐纾言回京邀功。

    徐纾言抬眼看向周承远,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道:

    “咱家可算不上大功臣,真正的大功臣还没回京呢。咱家最多只算得上一个传话的。”

    “太尉折煞奴才了。”

    周承远心道,这徐纾言还真是个老狐狸,不好对付。但面上又装出一副惶恐的样子,道:

    “看我这嘴!今日掌印回京,臣太过欣喜,一时说错了话。”

    徐纾言轻勾嘴角,一字一句道:“太尉在咱家这里说错话倒是无所谓,可别在圣上面前也说错了话。”

    周承远脸色一僵,忙不迭说道:“不敢,不敢!”

    随后他将目光向徐纾言身边的人看去,只见他身边站着一个身着戎装的女子,气宇轩昂,明眸皓齿。

    周承远直觉,这个女子不好对付。

    他笑问道:“这位是?看着倒是面生,没在掌印身边瞧见过。”

    徐纾言直直盯着周承远,眼底闪过一丝戾气,又消散,隐藏的很好。

    他简短说道:“是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