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60-7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白茶皇后》 60-70(第1/19页)

    第61章 共情

    长春宫外的主道上,前后有序地停了不少轿子,淑妃轿辇到的时候,还得宫人七手八脚地把轿子挪开,给淑妃腾出一条入宫的空道。

    淑妃掀开帘子往外看去,招了一名宫人问询,肖家少夫人来了没。

    宫人毕恭毕敬地回:“来了呢,已经入到宫内,面见太后去了。”

    淑妃的轿辇入得更深,直到长春宫主殿外,方才停下。

    更有懂得眼色的宫人开始提嗓子报喝,淑妃到。

    话音落下,淑妃人也迈进了殿门,朝内厅走去。

    才到了厅门前,便听到太后一声呵斥,显然是动怒了。

    “你也不看看你什么身份,克死了爹娘的孤女,能嫁到肖家,是肖家仁义,而不是你多本事,你身份太低,连带着你的夫君也会被低看,日子久了,难免会有芥蒂。我把顾家的表孙女许给肖瑾为贵妾,也是在帮你,肖瑾的妻妾里面,总要有一个能上得了台面的人,不然肖瑾在朝中办差,也会被同侪耻笑,妻族势弱,不仅帮不上忙,反倒还拖后腿。”

    淑妃放慢了脚步,呼吸都变得轻浅,多听一句,心就多抽一下。

    太后这是在皇上那里碰了钉子,就把主意打到肖家,妄图把肖家也拉到顾家的贼船上。

    前几日,顾淳还私下找到肖侯爷,也是差不多的意思,但顾淳心更狠,他甚至给肖侯爷出了个馊主意,人已经娶了,肖家也算兑现承诺,仁至义尽,至于新妇进门后过得如何,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要是有个什么大病,一命呜呼,也只能说她命不好,怪不得肖家。

    淑妃这时候又庆幸,亏得给父亲交了底,新妇身份不一般,不可胡来,不然以肖侯爷的脾性,被顾淳几下撺掇,难保不会鬼迷心窍,干出缺德事来。

    顾淳没有说动肖侯爷,现在又换太后了,直接找上素君。

    好在这位王女只是失去了记忆,并非变傻变痴,太后以退为进这招,根本糊弄不到她。

    素君也是真敢,笑了下,直言道:“今日是贵妾,明日是否就该取代我,转正了。”

    没料到新妇居然敢质疑自己,太后也是一愣,随即怒道:“你算个什么人物,若不是肖瑾脑子不清醒,把你娶进门,你连见哀家一面的资格都没有。”

    素君平平静静地又是一笑:“我是个什么人物,我知道,太后未必知道。”

    “你,你还敢顶嘴,不敬太后,出言不逊,掌嘴二十。”太后身边的嬷嬷急不可耐地替主子出气,叫了个手掌大的宫女就要处罚素君。

    素君笑意变冷:“最吵的狗最无用,一遇变故,跑得比主子还快。”

    嬷嬷恼羞成怒:“这里不是肖侯府,肖少夫人可别太嚣张了。”

    “嬷嬷此言差矣,我这弟妹乃世子夫人,正二品诰命,便是有所不当,太后都没发话,嬷嬷在这又斥又打,也不合适吧。”

    淑妃快步走进来,话语亦是轻快,唯恐说慢了,这位尊贵的弟妹面上就要红红一片。

    淑妃一来,太后的目光也看了过去,绷着声道:“淑妃来了正好,哀家意欲将我三妹的小孙女赐给你的弟弟做妾,你觉得如何?哀家那表孙女也是正经官家女,能娶到她,也是你弟弟的福分。”

    太后这乱点鸳鸯谱的做派何时能改,皇帝那里不好使,就惦记上皇帝的左膀右臂了。

    肖家不能和顾家绑在一条船上,皇帝不可能答应,是以,弟弟娶谁都可,但绝不能娶顾家女。

    淑妃行过礼后,正琢磨着如何婉拒太后。

    冷眼旁观的素君先开了口:“太后就不要为难大姑姐了,夫君要纳妾,需得征得正室同意,我不同意,就不成。”

    “好你个正室,你一个孤女,哪来的底气,连哀家的话都敢驳。”太后是真被这个出言不逊的女子气到了,腾地一下站起,却不想用力过猛,气血直往头顶涌,身子一晃,倒了下去。

    嬷嬷就在太后身边站着,瞧见主子不对劲,立马奔上去,把摇晃倒下的身子接住,急得大喊:“快去叫太医,太后被肖少夫人气晕了。”

    淑妃连忙一声喝:“你闭嘴,太后旧疾发作,你还在这添乱,还不速速将太后扶进屋。”

    “淑妃娘娘好大的威风,纵容自己弟妹,在宫中肆意妄为。”

    略带沙哑的声音,在淑妃背后响起,淑妃蓦地一僵,回过头,就见顾洵腰挎长刀,直勾勾地盯着她。

    淑妃压下内心的微慌,勉力维持镇定:“顾大人又如何不是妄为,本该守外城的司职,无诏令不得入宫,顾大人却出现在这里,官威也是够大。”

    顾洵面上不见恼意,而是一脸凝重朝淑妃拱了拱手:“顾某入宫,也是迫不得己,形势所逼,还请娘娘借一步说话。”

    太医匆匆赶到,顾洵放人进去,自己则仍是对着淑妃,手一摆,做了个请的动作。

    淑妃稳了口气,看向沉默不语的素君,温声道:“弟妹若是无事,就先行离宫,太后这样,你在这里也陪不了什么。”

    淑妃又让宫人放话,叫候在外面的命妇们全都离宫,归家去。

    不料顾洵命手下拦住宫人,却是反着来,叫他们看住命妇们,一个都不能放出宫。

    “顾洵,你什么意思?这宫里,不是你一个外男说了算的。”素来好脾气的淑妃此时也忍不住动怒了。

    “娘娘借一步说话,听顾某解释一二。”

    淑妃压着火,又让素君在这里等着她,看也不看顾洵,径自往稍间走去。

    门一阖上,顾洵在淑妃发作之前,递了封密信给她。

    淑妃打开,几下看完,面色大变,一副深受打击又不愿相信的样子。

    “行宫走水,皇上和郦国夫人全都困在里面,没能出来?你好大的胆子,这样的谣都敢造,你就不怕诛九族,顾家毁在你手上?”

    顾洵面色沉重:“娘娘也去过行宫暂住,应当认识这章印,行宫三大管事,一人一把钥匙,却只有这三把钥匙并在一起,才能打开锦盒取出章印,三大管事都是皇帝亲自选任,我知娘娘伤心,但也不能自欺欺人。”

    淑妃仍不愿意信,跌坐在椅子上,失魂落魄。

    顾洵低着身子:“臣请娘娘节哀,皇上已经大行,太后身子骨也不见好,德妃又是那样的性子,如今这宫里,能主事的唯有娘娘了,娘娘请务必振作,不然消息一旦放出,宫中必乱,纷争必起,再去想法子可就晚了。”

    淑妃似乎哀莫大于心思,木着声音:“你想我怎么做?”

    顾洵道:“还请娘娘代太后下旨,封锁宫门,以及京畿外城各门,任何人都不得出入,违令者,斩立决。”

    淑妃面无表情地看向顾洵。

    顾洵又道:“娘娘不知,就在不久前,有个狂徒竟敢冒充皇帝,想要混入宫中,形势所迫,臣已将此人当场诛杀。”

    “顾大人果真是雷厉风行。”

    淑妃话里的讥讽,顾洵听得分明,却又浑不在意,清淡一笑:“娘娘并非孤身一人,身后还站着一大家子人,还望娘娘权衡利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白茶皇后》 60-70(第2/19页)

    ,不要因小失大。”

    淑妃冷笑:“那么顾大人告诉我,什么是小,什么是大呢?”

    顾洵看着女人秀美的容颜,心头一热:“顾某一心为娘娘,娘娘以后自会明白的。”

    另一边,顾淳打着稳定社稷的旗号,正在极力游说礼亲王和邢太傅发丧文,昭告天下,以及尽早册立新君。

    “七王爷只是伤了一只耳朵,并非听力全失,正常讲话,凑近些并无影响,且七王爷乃太后嫡出,更为名正言顺,七王爷承袭大统,任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

    “更何况,七王爷坐上那位子,二位更能放开手脚,七王爷是个能听得进去话的主。”

    能力不行,拿不定主意,他们这些宗亲臣子才有发挥的余地。

    顾淳话里的深意,礼亲王和邢太傅如何听不出来,可他们派去行宫打探的人尚未回来,他们始终心有顾忌,难以做决定。

    毕竟,自古以来,皇帝薨逝却秘不发丧的先例不是没有,拖个十天半月,万一有转机呢。

    顾淳面上镇定:“我已经派人去往行宫,把三位管事接到京中,但行宫到京中,快马加鞭,也要三四日的时间,若在此期间,京中出了乱子,二位又该如何担待。”

    礼亲王和邢太傅对视一眼,均未吭声。

    “何况,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行宫走水,方圆百里都有波及,消息传开了,民心大乱,储君却还未立,动摇的可是国之根本。”

    顾淳句句戳到人肺管子上,礼亲王和邢太傅你看我,我看你,已然有所动摇。

    就在这时,顾洵带着礼部拟写的讣文求见。

    “太后已在讣文上盖了凤印,请三位大人过目。”

    事后,顾淳走出大殿,顾洵跟在一旁。

    顾淳沉着脸问:“部署得如何了?”

    顾洵道:“各大城门已经换上了我们的人,西北招募的五万私兵也在赶来的路上,请伯父放心。”

    顾淳微微扯唇,总算有了点笑意:“你做得好,我自然就放心。”

    兵贵神速,要么不做,要么就速战速决,绝不能拖延。

    顾淳再道:“你务必盯紧了,行宫那把火,烧得太顺利,尽管他们确实在主殿内搜出了男女两具,身上物件也依稀能够辨认,但我这心里总有些不安,还有肖瑾如今又在何处,你赶紧派人去找。”

    顾洵信誓旦旦道:“肖瑾的姐姐和夫人都在宫中,他跑不远的。”

    最终,淑妃没能拗过,写了封城令,盖上凤印后,顾洵才放她回去。

    淑妃带上素君,回到自己宫中,便紧闭大门。

    素君只觉这宫内气氛怪异,却不知为何,但见淑妃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开口询问:“我是不是让娘娘难做了,若是太后为难你,我去同她说。”

    对着别国储君,淑妃做不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心想把素君送出去,可这时候进出的几大宫门怕是已经被顾家的人层层把守,连只苍蝇都难以飞出去,更不说素君这么一个大活人了。

    淑妃想到弟弟,不由问道:“子游当真没有向你透露,他去了哪里?”

    素君摇头:“他只说过几日回来接我,别的没提。”

    谨慎惯了的人,是不可能轻易留下把柄,落人口实的。

    闻言,淑妃一声轻叹,纵使有心,此刻也半点力都使不上了。

    没几个人知道,行宫不仅有地上的,还有地下的。先帝老迈后,别的不行,为自己建避难所倒是勤快,这些地宫建成后,先帝便秘密处置了所有参与建造的工匠,最后活着的,只有先帝和他最为信任的老太监高炜。

    高炜临终前,又把这等机密告知了他认下的义子,也就是高福。

    做戏要做全套,容渊势必要来一趟行宫,且进来了,就再也没人看他出去过。

    大火把行宫烧毁了大半,容渊隐在地下,正聆听暗卫从京中打探到的消息。

    顾淳此等匹夫,把点聪明劲全用在大逆不道的事儿上了。

    江山都快拱手让人了,亏得容渊这时候还能笑得出来,高福一旁看着,都替主子着急。

    “爷,再不回去,就真回不去了。”

    内外城门全都封禁,可就难了。

    容渊饮了杯茶水,不疾不徐道:“都说第一胎易早产,按九个月算的话,到五月,正正好。”

    风和日丽,绿肥红瘦,再好不过。

    高福愣了下,看主子真是不急,自己更急了。

    “为着夫人和小主子,皇上也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啊。”

    这三年里,皇帝为了推行新政,缩减开支,减免赋税,惩治了不少官员,也得罪了不少权戚,他们明着不敢抱怨,私下里还不晓得如何想,指不定,还巴不得另立新君,能力且不论,不折腾就成。

    容渊却好似没听见,又问高福:“朕的私库,可有收好了?”

    将来都要给他的孩儿,一分钱也不能少。

    高福诺诺:“都给皇上收着呢,少不了。”

    高福张嘴,还想说点什么,容渊扬手,示意他闭嘴。

    良久,容渊终于有了行动,亲自写了两封密诏交予暗卫,一封发往西南大营,一封发往东南。

    待到夜深了,他换上一身劲黑的夜行衣,带上斗笠,稍往下拉,遮住大半张脸,悄无声息地出了地宫,往远方奔去。

    皇帝薨逝的讣告传到平京府时,已隔了好几日,尧窈正坐在炭盆边,看秀琴和明姑把糯米粑粑架在盆上烤。

    “多烤几个,给紫鸢送去尝尝。”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尧窈向来不吝于分享。

    秀琴烤好后,就给紫鸢送了过去。

    明姑剥了一个放到碗里,递给尧窈:“这东西好吃,但也不能吃多,不克化。”

    见尧窈吃得香,明姑又是一声叹:“要是王女在就好了,她也爱吃这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