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40-15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的, 哪有工夫做饭!天天就吃白水煮红薯配咸菜,吃的我都烧心。”白清霖一头扎进陆奶奶怀里直嘤嘤, “奶奶去吧, 跟爷爷一起去。让村长叔叔多开几张介绍信,想回来的时候就回来, 反正那边能买到卧铺,也不麻烦。奶奶,去吧,呜呜呜我做梦都想你了。”

    “好好好,”陆奶奶实在是没招了,“去,去还不行吗?我过去看看,大不了忙完了我再回来。”

    这世上谁能扛得住她家霖霖撒娇哦,这小脸儿给委屈的,酒窝都浅啦。

    既然准备要过去燕城那边,这家里很多东西那得找人托付了。还好陆家人多,知道陆三爷爷家二老也要去燕城,都表示应该去。

    “孩子们都在那边,你们不去不合适。得有个长辈镇场子。”陆家大奶奶晃着小脚过来劝,“这家里乱七八糟的,就交给我们几个老家伙,还能少了你的?去了燕城你们俩就是去享福了,想想我们,就算想要去都没这个机会。”

    孙女婿也是占了白家的光,还把几个孙子都带过去了。但这种光也不能总是占,占多了人家也烦。

    陆二家孩子都有工作,这次一个人都没过去。陆三家也是几个嫁出去的闺女孙女都没能过去,总不能人家提携陆家儿子孙子,还要把外嫁的闺女都带上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炮灰在70年代发大财》 140-150(第3/18页)

    那也太不象话了。

    “那几只鸡都下蛋呢,得好好养。院子里的菜也都能吃了,别糟践了。指不定我俩过去一个月就回来了,这钥匙嫂子拿着,偶尔过来打扫打扫。”

    陆奶奶真的是舍不得,俗话说破家值万贯,临走之前看这个也值钱,那个也值钱。

    最重要的是……

    “好家伙,咱家好东西可真不少。”陆向阳看着陆奶奶不知道从哪个耗子洞掏出来的两个盒子。一个盒子里放了不少首饰金条,还有几张鲁城老家那边的地契。

    这地契也是当年闯关东的祖爷爷们带过来的,几个儿子平分了,就怕在这里混不下去了回老家还能有个宅子铺子啥的。

    还有一个盒子里装的满满当当都是袁大头,仔细数数能有三四百块儿。

    “这东西咱们走了,放家里不安全。”陆奶奶发愁,“要不说我不想走呢,走了谁看着这些东西啊。”

    “我找人给您换成钱吧,带着钱走。”陆向阳捏着个袁大头在手里把玩,这东西小白空间有一大箱子呢,都用红纸裹着,怕不得几千块,他都看腻了。

    “换成钱,粮票……到头来还是你门路多。”陆奶奶舍不得,她在首饰盒子里挑挑拣拣,拿出三个镯子,“这三个镯子就留个念想,这俩金的给你大娘和三婶儿,这个绿的就留给你娘。也不知道你爹你娘啥时候能回来。”

    陆奶奶想起离开家的二儿子和儿媳妇,心里就不得劲儿,“以后如果你们学校让你们出国,可别去,去了就回不来了。”

    “知道了奶奶,行了,这几天我先把这些东西给换了。”陆向阳把两个盒子塞进筐里,直接拎去找白清霖了。

    换啥啊,直接跟空间里拿呗,钱,粮票,布票,他家小白都囤了不少了。

    带着陆家老两口离开的那天,宁冬天兄妹,大周和村里一些聊得开的人都去送了,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心里真的是又嫉妒又觉得人家应该如此。

    谁让当初人家帮着贵人了呢?谁能想到当初那个啥也不会娇娇气气的小知青,有这么大的本事呢?

    “山里打的松子啊榛子啥玩意的,记得给霖霖他们寄过去,霖霖就好吃这个。”陆奶奶临走还叮嘱呢,“不让你们白弄,给钱,我给钱!”

    “行了,婶子。”大爷爷家几个叔伯哭笑不得,“又不是多值钱的东西,我们还指望以后霖霖能多照顾家里那几个孩子呢。什么钱不钱的,多生分。”

    “那得记得寄,这眼瞅着松子就下来了。”陆奶奶真舍不得这山上的一堆好吃的。“蘑菇也要啊!”

    “行了,赶紧上车吧,都给准备好,等冬天晒干了都给寄过去啊,老婶子,赶紧去享福吧!”

    白清霖还远远的看见了朱正民。

    朱正民瘦的可怕,眼神阴郁,看着似乎带着一股子疯魔的样子。

    大周小声道:“可别搭理他,脑子真的坏了。前两天我去县里看小勇,他还跑我屋里偷吃的。打他他就满地打滚,滚刀肉似的。”

    大周平时跟村民住,但是前段时间考试为了求个安静,又搬回了知青点。不过十来天的事儿,屋里放的粮食点心什么的就被朱正民偷了。

    朱正民破罐子破摔,没吃的了就去找大队部要,或者看谁家吃饭没关门,直接抬腿进去,挨揍都不怕。

    之前带来的那种文化人的气质早就都没了,成了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之前村长他们商量着要给朱正民送回去,但是他老家那边接收不了,因为他家都去了大西北了。目前大西北那边也没有信儿过来,我瞅着,这朱正民怕是要烂到村里了。”宁冬天对朱正民也十分无语,他刚来的时候这个朱正民每天还打扮的利利索索的像个人,现在呢?

    牙不刷脸不洗,头发都擀毡了。那一身衣服穿的看不出来颜色,脏的浑身都臭烘烘的。

    而且朱正民有的时候犯病,逮谁跟谁说他是燕城第一首富,家里住别墅,进出开豪车,有司机。那股子疯劲儿,村里小孩见了他都绕路走。

    白清霖觉得,这应该是朱正民从极高的位置跌落下来,落差太大,失心疯了。

    如果他只是个普通的知青,没有接触过曾经的破天富贵,兴许还能躲过这一劫。只可惜……

    不过也没有什么可惜的,毕竟他为了富贵间接弄死了原本的白清霖。

    只能说是报应吧。

    这么看,那个徐江南是躲过一劫了?

    白清霖心中有点儿不太舒服,也不知道是自己本身产生的情绪,还是残留在身体里原主遗留下来的心思。毕竟徐江南也曾经害死过原主,但他现在远远的离开了,怕是之后不会有什么交集。

    白清霖原本以为老两口坐火车卧铺会很激动呢,没想到俩人都十分淡定。

    “这铁路,”陆爷爷摸着旱烟,不好意思在干净的卧铺空间里抽,“你太爷爷曾经修过。”

    这时候的华国,很多条铁路都是倭国入侵的时候修的,为的就是运送他们倭国的士兵以及将华国的好东西运出去。

    现在倭国投降了,这些铁路成了老百姓出远门乘坐的交通工具,老爷子内心还是十分感慨的。

    陆奶奶也跟着笑道:“当年打仗的时候,我还跟火车上当过保洁员呢。打扫卫生,从这头到那头,几天才能回来一次。偶尔还能带回来不少吃的用的,都是那些外国人不要的。但是咱们觉得好啊,都没见过,都是好东西。”

    陆向阳笑道:“行了爷爷奶奶,别忆苦思甜了,现在咱们老百姓当家做主,这火车只要有介绍信就能买票坐,不但咱们能坐,那些鸡啊鹅啊羊啊都能上来溜达一圈。”

    陆奶奶就笑,眼中充满了说不清楚的情绪。

    张村长几个村干部人也都实在,咔咔的开了好几张介绍信,都是探亲的,每张管半年。还有几张没写日期的,说如果老爷子老太太不想回来,就把日期续上,能继续跟燕城那边待着。

    因为这,白清霖还偷偷给他们送去了十多斤大肥肉,每家两斤糖块,当做人家愿意帮这个忙的礼物。

    陆爷爷指着车窗外的一大片荒废的建筑,“就这一片,以前都是倭军,可把哈市折腾的不轻。现在还在呢?都塌了。”

    “炮打的,估计以后就全拆了。”陆向阳给老两口切苹果,“爷爷年轻的时候没少到处跑啊。”

    “呵,我去过的地方,可比你去过的地方多。”陆爷爷把玩着烟斗,眼睛都眯了起来,“之前跟我家大少爷去南京,吃那边的鸭子,还去过燕城,燕城也吃鸭子,两边都是古都,但鸭子的做法都不一样。还去过昌市,根据地啊,挨着就是景德镇,瓷器特别好,都一车车往国外卖。不过那边吃的太辣了,我受不了,天天上火。”

    老爷子以前是个掌柜,跟着主家四处的走,把东北的皮子人参卖出去,然后去找合适买卖的东西。后来战乱起了,主家死的死散的散走的走,如今也找不到个熟人了。

    “还是现在好,不打仗,也没有那些军阀。”陆奶奶笑道:“大姑娘们上街都安全,也不用怕什么时候睡着觉,炮弹就落下来了。还是这时候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炮灰在70年代发大财》 140-150(第4/18页)

    “谁说不是呢,还是这个时候好啊……”

    第142章 服装厂

    把陆家爷爷奶奶都接过来, 大伯他们都很高兴。

    若是别人家的儿媳妇,都愿意自己住,不喜欢跟婆婆住。但在陆家, 陆奶奶可是俩儿媳妇的主心骨, 见她来了, 大娘和三婶儿表情都松快了。

    不过陆向阳跟爷爷奶奶没亲香两天, 就要准备出门。这次出门时跟着曾阳的车队走,从燕城直接去广城。介绍信都是曾阳准备的,准备了好几封, 有备无患。

    他要趁这个机会去一趟广城, 把广城那边传送点打开,然后看看那边有没有什么新鲜东西。

    白清霖原本想要跟着去,但是这一路太遭罪了,周围又都是人, 想要进空间休息休息都没办法。陆向阳舍不得让他折腾,说好了只要落地就拍电报回来, 让白清霖在家里耐心的等着。

    因为怕长途车路上出点儿什么意外,白清霖还特地弄了一壶灵泉水让陆向阳带上。只可惜现在天气太热,不方便带吃的,否则他还得给准备各种食物。

    陆向阳就拎了一袋子水果和一壶水走了,去广城这件事也没敢跟两边老人说, 怕他们担心, 只是说去同学家玩一个礼拜。

    这俩人平日里焦不离孟的,如今分开, 谁见了都有些好奇的问上几句。白清霖有些无语, 只能说这边学校留了课程没有做完,所以不能出去玩。

    白家老两口还是一个星期后才知道陆家老两口来了, 连忙带了礼物上门。两家长辈终于见了面,竟然意外的亲切。

    尤其是俩老太太,一个喊老妹妹,一个喊老姐姐,那亲热的仿佛几十年没见面的亲生姐妹似的。

    白家姥姥亲香不够,甚至还硬是把陆家老两口接去城里,跟那边住了小半个月,才满面红光的回来了。

    不过在这段期间,白清霖已经偷摸的跑去广城了。

    陆向阳去了之前买的院子,太久没人住,这院子乱的一塌糊涂。他先去拍了电报,然后打水一通的收拾,总算把屋子收拾的能下脚了。

    白清霖接了电报,二话没说就去了广城。第二天看见曾阳还笑眯眯的找了个借口,说他是坐火车卧铺来的。

    曾阳也没怀疑,其实他一直觉得陆向阳跟白清霖可能是吵架了,否则怎么一个跟他的车,一个跑去坐卧铺火车?就算是卧铺那也得倒车啊,陆向阳能放的下心?

    不过现在看两个人挺好的样子,也算是放下心来。

    到了广城,两拨人是分头行动的。

    曾阳要去码头找点儿好东西带去北方赚大钱,陆向阳和白清霖则是在这边考察一下各种服装厂布料厂。

    72年,东北辽城就引进了各种机器建立了的确良布料生产厂,但是用了足足六七年才产出足够普及全国的布料。也就是从80年代开始,国产的的确良开始全面铺货,价格也降低了不少,老百姓手中终于有了足够的布票可以去扯料子做衣服,或者用之前不到三分之二的价格购买一件心仪的衬衫或者裙子。

    但是目前,花式面料最多的地方还是广城,这边从国外购买了大批各种布料,又制作出新式儿的衣服,冲击国内服装市场。

    不过才78年,这种外国货占领国内市场份额的苗头已经逐渐展露出来了。

    只不过现在还没有私营企业,要等到80年代私营才会逐渐出现,80年代后期,国家才正式允许私营企业办理各种执照。所以说,90年代是华国经济飞跃的一年,不光粮食产量上去了,国家资金储备也上去了。

    不止有国内的各种私企,还引进了不少外国的投资,北上广这些大城市几乎一天一个变化,短短十年就翻天覆地,日新月异了。

    78年的广城也是要比大多数北方城市热闹许多的,这种热闹不只是因为上班的人多,而且自行车多,小轿车也能看见不少。

    还有不少渔民挑着担子闷头走路,但路边的人招呼也会停下来,飞快的交易着担子里的鱼干之类海货。

    广城这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外向,自由,举报的风气也没有内陆那么盛行。

    这次带着陆向阳他们四处逛的还是毛仔,但是毛仔的坐骑不再是个普通动力小三轮了。人家鸟铳换炮,开了一辆改造的带棚柴油动力车,也就是俗称的三蹦子。

    “把帘子都撩起来,开起来就很凉快啦。”毛仔看上去没什么变化,仍旧黑瘦黑瘦的,不过似乎稳重了不少。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