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20-14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白成蟜这话里的意思,“为什么哥哥站在那上面,成蟜会是这天下最厉害的人?不应该哥哥才是吗?”

    成蟜眼珠一转,下巴一扬,骄傲地说:“当然是因为成蟜,因为阿父和哥哥都是秦国的王,而别人没有,就连哥哥也没有。”

    嬴政忽略成蟜身旁侍卫欲言又止的神情,笑着说:“那成蟜确实是天下最厉害的人。”

    得到嬴政肯定的成蟜更加骄傲了,连日常要遮掩的小肚子都大大方方的亮了出来。

    一旁的[俞凇]听到成蟜这稚嫩的童言,心里默默想,如果成蟜一直保持这样的心态和想法的话,那么政崽一定会很幸福。

    有亲人的支持,有老师的赞许,有朋友的陪伴,这就是他们想要政崽得到的,拥有的生活。

    也是他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蒙毅觉得成蟜太口无遮拦了,但是架不住大公子也不拦着,太子子楚,不对,现在应该说秦王子楚刚刚登基,公子成蟜怎么能开口直言秦国的下一任君王呢?

    虽然这也是大家心里公认的,但是心里知道和说出来是不一样的。

    嬴政在这点上倒是毫不担心,因为他知道阿父的性子,也相信阿父的肚量。

    高台上,子楚下令尊养母华阳夫人为华阳太后,生母夏姬为夏太后①。

    宣布大赦天下,施德布惠于人民②。

    任命吕不韦为相邦,封文信侯,食河南雒阳十万户③。

    在场官员和百姓皆行礼谢恩。

    等所有的仪式走完,子楚下令吕不韦进宫。

    吕不韦进殿的时候,子楚屏退所有侍从,拉着吕不韦的手坐在秦王椅上,对他说:“吕君,当初答应你的,我做到了。”

    吕不韦,现在应该叫吕相,他看着眼前的秦王,他当年一眼看中并且投资子楚,这是他做过最值的生意。

    吕不韦想要从椅子上站起来,却被子楚按在了椅子上一动不能动,子楚很坚定,“不用起身,当年我们说好的,如果有朝一日我能成为秦王,定当与君平分天下。”

    “我秦异人能有今天,离不得你的帮助,若君不弃,你我二人共叙当年秦孝王与商君的佳话如何?”

    吕不韦嘴角上扬,伸手握住子楚的手,红了眼眶,声音坚定,“与君上相识相知,是吕不韦的幸运。”

    语气情真意切。

    这所伫立百年的宫殿又一次见证了君臣相和的佳话。

    也是这一天,子楚先后收到了蒙骜和赵摎攻下韩国的成皋、巩地,赵国的太原和榆次两地的好消息。

    他连连大喝叫好,为秦国士兵的英勇,也为当下的时局。

    韩国军队不敌,一退再退,韩王懦弱贪图享乐,一昧割地求和。

    赵王虽然心有不甘,但如今优势在秦,秦国的势头如一支利箭,飞出去的时候就带着势必斩杀的决心。

    赵国、魏国朝野上下动荡,不知多少官员驱车上朝,与君上共议。

    子楚也不想一次引起其余几国的抵触反弹,接受韩国的求和,命蒙骜军队与远在榆次的赵摎会和。

    赵摎在战场上看不出平日的不羁,神情平静,完全看不出与蒙骜暗暗比较的模样。

    他坐在营帐里吩咐轻点军队里的士兵损伤人数,拿出自己的一部分私人金库补给给战死的士兵。

    这种行为是沿用了当初的武安侯白起,白起别看有着‘杀神’这种令六国胆颤的称号,但秦国的士兵们都很爱戴他,因为武安侯会尽力保证手下士兵的损伤率最低。

    如果有人战死后还会给予一定的补偿,这些钱都是武安侯自己的私钱,不少将领也沿用了武安侯的习惯。

    有少数玩家也加入到了赵摎的军队,他们自成一队,听从赵摎的吩咐作为战场上的一支精锐小队,像是一柄利剑劈开如潮的人流,为秦国的胜利付出了极大的帮助,也大大减少了人员的伤亡。

    赵摎知道玩家们身上的奇异之处,但他不会深入探究,毕竟不会死亡在他眼里并不算什么好事。

    蒙骜与赵摎汇合的那天,天气都是阴沉的。

    蒙骜问起赵国对面将领情况的时候,赵摎阴沉着一张脸说:“几个废物罢了。”

    连他都杀不了,没有比这更废物的了。

    “那个赵王也是个蠢货,弃用廉颇任用不知名气的乐乘,让本将军提不起任何兴趣。”

    蒙骜与赵摎商议继续攻打赵国,先后攻打了新城、狼孟等三十七座城池,收到讯息的子楚乐开了怀,赶紧把战况告诉嬴政。

    他们父子二人在赵国为质的耻辱终将洗刷,他们终有一日会为当年的自己复仇。

    嬴政神色昏暗不明,良久后道,“阿父,我很开心。”

    子楚拍着他的肩膀,既是安慰,也是愧疚,“政儿,会有那么一天的。”

    子楚向他保证。

    第127章 赵国接连损失大量城池之后,在各国警戒甚至商议联合的时候,赵摎和……

    赵国接连损失大量城池之后, 在各国警戒甚至商议联合的时候,赵摎和蒙骜退兵了。

    这一退兵让各国都松了一口气,也让得知秦国攻击韩国进而返国想要与国共进退的韩非松了一口气。

    锦缎绿袍也遮掩不住他脸上的风霜和愁苦之色。

    他之前和李斯说好要待在秦国效力, 但是秦国攻打韩国太突然了, 突然到他来不及反应就已经坐上了返回韩国的马车。

    韩王一味割让国土不知奋起, 朝臣举止谄媚,阿谀奉承,他的思想的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皇的意志觉醒了》 120-140(第9/28页)

    到认可, 没有人有耐心听一个结巴说话, 救国之路没有丝毫进展。

    赵摎和蒙骜返秦中途分道, 蒙武辞别子楚带着蒙毅与老父和儿子汇合。

    嬴政听[俞凇]说自己那远在赵国的‘朋友’传来的情报, 赵王打算派遣乐乘和廉颇攻打燕国来弥补赵国的损失, 也好让百姓们有足够的粮食来度过初春和夏天。

    “看来策反廉颇暂时是不行了,”嬴政捏着下巴说,“不过这也很正常, 毕竟人心都分轻重。”

    “还是有用的,”[俞凇]忽略嬴政抓下巴努力做出老谋深算的动作,解释说, “我们已经在廉颇的心里埋下了怀疑和失望的种子,这次廉颇必须赢,但是一旦赢了的话, 那么他的之前的美名都会化为恶名, 赵国也会忌惮。”

    将领就像是君王手中的长剑,这柄剑是美名还是恶名端看君王怎么使用,廉颇这师出无名的战争势必会将他之前的声望冲洗得一干二净。

    可能有人说蒙骜赵摎的战争也是师出无名, 他们就不担心吗?

    那是因为秦国从上到下 皆不在乎盛名,他们只看中能够到手的好处, 比如大名顶顶的秦昭襄王——嬴稷。

    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嬴稷邀楚怀王在武关会面结盟,途中突然劫持楚怀王到咸阳,强迫楚怀王割巫郡、黔中郡两地给秦国。楚怀王愤怒拒绝,嬴稷果断扣留了楚怀王不让他回去,楚怀王侥幸逃离又被拘留。

    长平之战后的公元前259年,赵国割六座城向秦国求和。秦昭襄王嬴稷为帮范雎报仇,引诱赵国宰相平原君赵胜到秦国,然后囚禁了他,向赵国索要魏齐作为交换。

    魏齐由赵国再投奔魏国,没有人敢收留他,窘困自杀。赵国斩了魏齐的脑袋献给了秦国宰相范雎,秦国才释放了赵胜回国。

    秦昭襄王不止声明令六国小儿止啼,就连出尔反尔的流氓做派也是出了名的。

    蒙氏一族之所以能在秦国立足也是因为他们在战场上敢拼敢杀,不惧生死,在朝野上只听君上的旨令,指哪打哪没有丝毫异议。

    至于他们的名声?蒙氏一族会是君上手中最锋利的长剑。

    赵摎就更不用说了,他巴不得样样都学老秦王。

    只能说秦国从上到下都是实用派。

    嬴政一听也是这么个道理,点头道,“不急,慢慢来,人的猜忌只会隐藏,永远不会消失。”

    说完后他看着[俞凇],换了个话题,“阿父对你们似乎有些偏见,需要我帮你们去说和吗?”

    他知道玩家们对自己的偏爱,但是他也清楚,他们是要做任务变强的,如果没有任务的话他们就会落下进度,比别人差。谁都希望自己厉害,玩家们也一样。

    [俞凇]犹豫了一下,道,“那就麻烦政儿了。”

    其实对于他而言,子楚愿不愿意重用他并不重要,但是他们团队还有别人,他不能替别人做主。

    嬴政轻晃了一下腿,面上稳重,“不麻烦,这是我应该做的。”

    [俞凇]也不拆穿他,只是叮嘱道,“尽你的努力就好,如果君上不愿意重用那是我们的能力问题,与你无关。”

    嬴政点头,对[俞凇]的叮嘱不以为然,他就是上位者,对于上位者的心思再清楚不过,阿父就是偏心,他自然也是偏心的,只是他偏心的只有身边这些玩家而已。

    他要给他们争取一个公平的机会。

    李斯在目睹韩非离开之后就变了,也不能说变了,是性格比以前更加冷漠,也更加圆滑了,逢人三分笑,但这笑里有几分真心就不得而知了。

    圆滑且有才华的李斯很快就入了子楚的眼,负责外交事谊。

    而安分下来的东周文公自以为秦国大部分兵力已经分派了出去,与诸侯密谋攻打秦国,被子楚获悉,命吕不韦和王龁率军攻打东周国,将在外,一切听由吕相的指挥。

    吕不韦领命,带领十万大军攻灭东周国。

    而内心绝望的韩非跟着韩国外交大臣又重新来到了秦国,看到接引官是李斯的时候,他嘴唇嗫嗫,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而李斯看到韩非没有任何神情变化,好似陌生人一般,面带笑容,礼仪周到,此外再无其他行为。

    韩非站在原地感觉如坠寒窟,他好像又做错了?是他错了吗?

    嬴政知道的时候正在荀子的茶室,听到后哼笑一声,“天真,我不知道该说他他是不懂政治还是不懂人心?”

    他不能既想要韩国强大又想要秦国的李斯带他如从前一般。

    就像咸阳学宫欢迎天下的学子来交流学习,但是不能要求各择明主之后又怀念无忧无虑的学宫生活。

    这未免太天真了。

    韩非有韩非的立场,李斯有李斯的立场,而韩非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个情况。

    荀子也叹息一声,道,“韩非还需要磨炼。”

    [朔庭]今天正好有空,乖乖坐在茶室里面被荀子考察功课,一张脸皱成了包子,听到韩非的事瞬间来劲了,有点好奇地说:“那李斯会心软吗?”

    “不会,”嬴政给出答案,神色冷酷,“里斯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荀子也捋着胡须点头,道,“没错,李斯的欲望会催促他一直往上走,他不会被过去困扰。”

    [朔庭]不认同这话,摇了摇头说:“人总会被年少不得之物困扰医生,李斯这么想当官升职,难道不是因为他出身不好吗?”

    “他就算出身好,他也会一直往上走,”嬴政把玩着手中的玉佩,说:“他所做所想皆出自于不甘和欲望,并非是过去困扰,他只是觉得自己的才华与当下身份不匹配。”

    [朔庭]恍然大悟,夸赞道,“还是老师和师弟厉害,我还有的学。”

    嬴政哪里不知道[朔庭]是想拍马屁求放过,歪头看着[朔庭]的脸,故作好奇道,“那师兄这些年都学了点什么?”

    荀子一听这话瞬间生气,一把抢过[朔庭]手里的水杯说:“天天不干正事就知道嘿嘿,你走出去怎么有脸说是我荀子的学生的?”

    [朔庭]委屈,[朔庭]就要大声说出来,“老师,我天天都在为政崽的小金库努力,难道赚钱就不是正事了吗?”

    当下时代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商人,因为他们不务农事,到处游走,用极为廉价的价格掠夺财富,然后以高昂的价格售卖,谄媚官员,压迫百姓,风评实在不好。

    荀子知道商人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但这并不妨碍他瞧不上商人,嘴角往下一压,道,“你也不是个笨的,明明能入朝堂为何非要与铜臭为伍?”

    [朔庭]摇头,“老师,这话我可不认同,爱国的心是一样的,我赚钱也是为国家,还能让我开心,如果我去当官,别人的心眼子多的能把我吃了,说不定我早上当官晚上流放,您难道不心疼吗?”

    荀子没好气地说:“我心疼你个腿。”

    但也没继续劝说让[朔庭]入朝堂了。

    嬴政走到荀子身边劝说荀子,“老师,等到合适时机,我会跟阿父上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