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折竹碎玉 > 正文 120-130

正文 120-13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尖。

    说是内忧外患也不为?过。

    管越溪一气?灌下大半杯茶水,回绝了仆役的提议,摇头?道:“我须得等前线战报。”

    石生率兵迎战江夏兵马。

    管越溪心中有数,并没指望他能够大败萧诲,一开始定下的计划便是要他据城严守,尽可能多拦几日。

    纵然晏游未醒,公?主得了消息,也绝不会?坐视不理。

    但这道理江夏王又岂会?不明白?

    他手下养的那么些门客不是吃干饭的,何?况还有陈恕在,自?是铆足了劲全力攻城。

    昨夜石生令人传来消息,说是晏游重病的流言难以禁绝,加之江夏兵马太过凶猛,军中人心浮动,这样下去只怕撑不了多久。

    石生并非怯懦之辈,会?这样说,便是前线境况极不乐观。

    管越溪看着案上的军情奏报,掐了掐眉心,吩咐道:“去将军那边看看,他……”

    话说到一半,又苦笑道:“罢了。”

    若晏游已经苏醒,压根无需遣人去问,早就有消息传到他这里来了。

    “小人还是去问问,兴许就有好消息。”福泉宽慰他,也似干巴巴地安慰自?己,“将军吉人天相,必能转危为?安。”

    福泉年?纪虽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折竹碎玉》 120-130(第3/13页)

    ,但只消看这几日官廨往来之人的神?情,便知情况不妙。

    什么都做不了的时候,便只能求老天保佑了。

    福泉得了允准,才出门,迎面撞上前来通传的卫兵,踉跄两步方才站稳。

    卫兵却压根看都没看他一眼,大步迈过门槛,回禀道:“京都快马加鞭传来消息,崔少师奉命前来湘州,援军明日将至。”

    福泉揉着钝痛的肩,惊讶发现,自?家大人顷刻间来了精神?。

    虽说面色依旧苍白虚浮,但眼却亮了些,仿佛这句话比灌上一整壶浓茶都要提神?。

    “立即将此?消息传去前线,告知石生坚守城池,寸步不得退。”管越溪飞快吩咐道。

    卫兵领命而去。

    管越溪没再刻意挺直身形,抬起眼,目光落在窗外那枝桃花上,终于得了松了口气?。

    福泉好奇极了,因?知自?家公?子宽厚,便大着胆子问:“那位‘崔少师’,是极厉害的人物?吗?”

    管越溪沉默片刻,中肯地点了点头?。

    管越溪对崔氏这位长公?子并无好感,但并不会?为?此?否认崔循的本事,对于他来接手湘州这件事亦乐见其成。

    只是难免惊讶。

    对垒的双方谁也没料到崔循会?亲至湘州。

    陈恕观望湘州将士守城气?势,见与先前不同,便知应是有什么振奋人心的消息。

    他原想着兴许是晏游没死,侥幸捡回一条命,待到从江夏王处知晓内情后,眼皮不由一跳。

    江夏王将此?看在眼中,不由奇道:“你畏惧崔循?”

    他这些时日常召见“江舟”问询,此?人大多数时候都是一副谦卑恭谨的模样,但对答如?流,从未慌乱。却不想竟会?因?一句话变了脸色。

    陈恕垂首,掩去眸中复杂的情绪:“到底是崔氏长公?子。何?况他手中握有京口军,非湘州兵马能及。”

    “崔循这般不识时务,铁了心要为?萧霁卖命,那便迟早要碰一碰。”江夏王磨牙道,“若能在此?处了结他,那便一劳永逸,再无后顾之忧。”

    萧诲话中透着跃跃欲试的意味。

    陈恕知他得了桓大将军的允诺,自?视极高,心中虽不以为?然,但也没蠢到在他兴头?上泼冷水,只谨慎道:“若京口军来援前,未能攻下此?城,便须得从长计议了……”

    “本王自?然明白。”江夏王缓缓转着拇指上的犀角扳指,剑眉挑起,吩咐道,“召集各地信徒来湘州,我要用他们来试试崔循的深浅。”

    于江夏王而言,天师道信众皆是蠢笨不堪的愚民,用来投石问路再合适不过。便如?路旁杂草,死多少都不会?心疼。

    他自?己的人则要高贵些。

    毕竟这些年?养这些兵马耗了许多银钱,谨慎些也好。

    陈恕盯着帐中铺就的名贵茵毯,缓缓道:“只怕未必能如?王爷所愿。”

    他神?色未动,依旧是往日那副低眉顺眼的模样,只是说出的话带着微不可查的讥讽:“您自?然知晓,昔年?陈恩死于谁手,江左集结十余万信众又是为?何?而散。”

    “纵是神?智未开的傻子,亦知趋利避害。”

    于天师道信众而言,陈恕这个少主有多令他们向往,崔循这个名字就多令他们惧怕。

    这些年?来加诸于崔循身上的溢美之词多不胜数,在士族眼中,他是江左璧玉,是崔氏长出的芝兰玉树。

    可在陈恕眼中,崔循与洁白无瑕的美玉没有任何?干系,只有在战场上同对峙过才清楚,此?人何?其棘手。

    他能设计杀晏游,却拿崔循无可奈何?。

    因?崔循并不似萧诲这般轻狂自?满,也不似晏游宽厚悲悯,而是个冷静到冷漠的人。

    正是此?时湘州所需要的主人。

    随着崔循将至的消息传开,那未曾宣之于口却彼此?心照不宣的担忧终于得以缓解,进出府衙议事的官员肉眼可见地轻松不少。

    只是这口气?还没松多久,就又纷纷提心吊胆起来。

    因?崔循才至湘州,风尘仆仆,却一刻钟都没歇息,立时召集官员议事。

    说是“议事”,实则更像问话。

    自?王俭死后,晏游接手湘州,已经将治下官员换了一茬。

    那等尸位素餐,只知逢迎讨好的要么撤职,要么调了闲差,如?今能在府衙的不拘出身高下,皆有可取之处。他们不至于为?此?洋洋自?得,但心中多少有些傲气?。

    但这大半日下来,几乎没人能在崔循面前维系住从容不迫的气?度,不时答得磕磕绊绊。

    恍惚倒像是回到年?少时,被先生问得捉襟见肘,无地自?容。

    及至夜色渐浓,这场“酷刑”终于结束,众人离了议事厅后,面面相觑,唯有苦笑。

    管越溪则多留了片刻,向他道明晏游的伤情。

    议事厅中灯火通明,映出崔循那张无可挑剔的脸,面色稍显苍白,但眉眼间并无倦意。八风不动的神?色,无端叫人想起冬日冰雪。

    听?完他的回禀,只淡淡应了声:“活着就好。”

    想了想,又额外问道:“此?事可曾同公?主说明?”

    他提及萧窈时虽以“公?主”相称,似是疏远,但那与白日议事时截然不同的语调,任谁听?了也不会?误解。

    管越溪道:“……未曾。”

    一来是因?晏游尚未苏醒,二来,江夏大军压境,送信被拦截的风险太大,恐泄露境况。

    只是他还未解释,崔循已微微颔首。

    管越溪会?意,也退出议事厅。

    崔循独自?用过晡食,又看了许久公?文,直至子时方才起身离开,往下榻处去。

    松风等候许久,立时奉上大氅。

    墨色衣料上以银线绣着鹤羽,映着烛火的光,如?月华流转。

    这是萧窈放在行李中那件。

    才取出,仿佛还沾染着她?近来惯用的春信香。

    崔循披上,指尖勾了系带,忽而发觉尾端竟系着只小巧的香囊,怔了下。

    萧窈并没同他提过自?己放了东西。

    这两日赶路的疲惫,与大半日议事所积攒的些许不耐,被心底涌现的好奇所取代,眉目舒展,神?色中添了几分?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笑意。

    檐下悬着的灯在夜风中摇摇晃晃,细如?牛毛的雨丝拂面,沾湿鬓发。

    崔循并未避开。

    他解下香囊,片刻间已经有了许多设想。

    这样的香囊容不下多少东西,掂量下,便会?发觉分?量极轻,似是空无一物?。

    有那么一瞬,他想,兴许是萧窈促狭捉弄。

    待到解开香囊系带,倾倒,有圆润小巧的珠子落于掌心。

    檐下烛光洒下,细雨朦胧中,崔循看清那物?,其色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折竹碎玉》 120-130(第4/13页)

    鲜红,并非珍珠。

    是红豆。

    第123章

    江南梅雨。

    栖霞山笼罩在大片烟雨之?中, 草木葱茏,雨水洗过的?颜色青翠欲滴。

    这时节城中的?桃花已经开?谢,山间的?花期则要长些, 隔着?细雨看去, 绚烂宛若云霞。

    萧窈膝上放着?册书, 却并没翻看,葱白?纤细的?手指把玩着?一片书签。

    早些时候湘州快马加鞭送来奏报, 其中夹带着?封崔循写给?她的?家书。信上先是讲了晏游的?病况, 说是性命无虞叫她安心, 又叮嘱了半页纸, 是些叫她记得好好用饭这样的?话。

    最后才?说自己收到了她送的?“红豆”。

    崔循不是那?等情绪张扬的?人, 更不会写什么“思之?如狂”这样的?话, 只在信末颇为含蓄地写道, “我亦记挂你。”

    随信附来的?, 还有一细枝桃花。

    萧窈将那?页纸看了两遍,忙里偷闲, 用崔循寄来的?花做了这片书签,替换了先前?常用的?。

    青禾一见?自家公主对着?花签出神,便猜到她在想什么,抿唇笑了起?来,提醒道:“学宫到了。”

    马车在学宫大门外停下, 石阶上, 身着?青衣的?班漪正等候。

    这是学宫每旬例行考教的?日子,按理说, 是该萧霁领人亲自前?来。奈何近来朝中政务繁多, 他忙得已是废寝忘食,实在分身乏术。

    便交由萧窈代为督看。

    班漪昨日已得了消息, 特地在此等候。她含笑上前?相迎,打了照面细细看过,又不由关切道:“是近来太过劳累的?缘故?清瘦许多。”

    萧窈摸了摸脸颊。

    事多是其中一个缘由。再者,也因?崔循离开?建邺后,没人能再时时看着?她的?饮食起?居。翠微虽也会劝,但插手不了她在宫中时的?饮食,她也不见?得每回都?听。

    为此翠微还曾叹过,若崔循还在便好了。

    只是这点儿女情长的?缘故实在不好拿出来同旁人讲,萧窈咳了声

    ,只道:“到底是多事之?秋。”

    班漪语重心长劝道:“纵是如此,也得保重自身才?能长久。我如今常居学宫,闭目塞听,许多事帮不上……”

    萧窈听出她的?担忧,忙笑道:“师姐只管安心照拂学宫事务,无需为那?些俗务分神。倒没什么难以收拾的?事,只是麻烦些,需得多费些心力罢了。”

    崔循赶赴湘州,接手了最大的?麻烦。

    被他横插一手,江夏王先前?一鼓作气拿下湘州,再剑指建邺的?筹谋中道崩殂。萧诲虽非老谋深算之?辈,但在军事上多少有成算,与京口军交锋后,便知?湘州并非一时半会儿能攻克的?。

    召部下议过,索性铺开?阵仗徐徐图之?。

    而崔循才?接手湘州,对湘州兵马实力、各处地形布防算不上十分了解,远没到如臂所指的?地步,故而也没急着?动手。

    一时间僵持不下。

    至于朝中事务,令萧窈格外在意的?还是兴风作浪的?天师道。

    她耗费不少人力物力,又重赏医师,调拨药材,想要遏制这场来得蹊跷的?疫病,但收效甚微。

    为此,遑论那?些本就不对付的?,就连东宫属官也有言辞委婉向萧霁进谏的?。

    在他们看来,如今便该将染病之?人拘于义?庄隔绝,生死皆是自己的?造化,再将兵力人手用在镇压叛贼上。而不是如眼下这般,如填无底洞,明?知?不可为而为。

    前?两日甚至还有御史带头上书,暗指她身为女流之?辈,越俎代庖,干涉朝政过多。

    赵御史字斟句酌,俨然一副为太子殿下考量的?赤诚之?心,纯臣模样。结果萧霁非但没理会,将奏疏悉数原样打了回去,转头还将学宫考教交给?她来接手,以表态度。

    谢昭知?晓此事,似笑非笑点评:“既这般忠直,从?前?崔琢玉在时,怎不见?他多说一句?”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