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随舟怒道:“崔闻谦!喻勉!你们怀疑本王与墨逍勾结放北岳人入境?”
一直对季随舟不满的胡将军阴阳怪气道:“这可是您自己说的。”
第112章 帝王心术
尽管延光帝极力维护季随舟, 但由于季随舟同墨逍关系匪浅,他还是被暂时关押起来。
为应对强敌,朝廷的剩余官员正安排百姓陆续离开, 城内的世家大族认为皇帝还未南下, 上京估计着危险不到哪里去,于是他们为了在皇帝面前彰显自己, 打着与京城共存亡的旗号, 打算留到最后一刻。
对此,喻勉心想, 想必是上京安定太久了这才让这些人如此不知死活。
布置好城防后, 喻勉心情沉重地站在城墙上,方才他收到左明非的书信, 信中说太子还未找到,南下的途中流寇遍地, 并不安稳,左明非还嘱咐他要好好照顾自己, 并在信的末尾补充一句:多多留意弈王殿下。
“大人,要将王爷押送回大牢吗?”崔闻谦登上城墙,询问喻勉。
喻勉呼了口气:“陛下如何说?”
“陛下病了两天了,属下不敢前去叨扰。”崔闻谦二十来岁的年纪,看起来还很年轻, 他望着满是疮痍的土地,心情沉重地问:“大人,上京能守住吗?”
喻勉看他一眼,反问:“你觉得呢?”
崔闻谦苦笑道:“一个月前, 上京城内还是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谁人不识君》 110-120(第3/15页)
舞升平的太平模样,如今却危若累卵, 末将…末将不敢猜测了。”
喻勉笃定道:“能。”
崔闻谦眸光微闪,他神色动容地看向喻勉。
喻勉目光旷远道:“我们能挡住东夷人,就能挡住北岳人。”
“嗯!”崔闻谦重重点头,之后,他叹气:“末将未曾想过,墨逍先生竟然是这样的人。”
“你同他很熟?”喻勉追问。
崔闻谦不好意思道:“先前在学宫学习时,末将听过墨逍先生的课,墨逍先生是个很风趣的人…其实,也不怪他人怀疑弈王殿下,墨逍先生对弈王殿下很是亲厚,听闻还传给弈王一套逍遥功法,不过这些都是传闻,末将也只是听一听。”
喻勉突然有了个不好的猜测——弈王先是胁迫延光帝上战场,是想让延光帝死在战场上。
而后墨逍叛变放北岳入境,大周岌岌可危,身为一国之主的延光帝自然颜面无存,换句话话说,若是大周真的亡了,延光帝以死谢罪都不为过。
太子又在这个时候失踪,大周没了能继承大统的储君。
这时,弈王在战场上大放光彩,若是延光帝真出了事,他简直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员。
那这一切,是否是墨逍为了让季随舟继承大统而布的局?
喻勉呼吸急促起来,他迅速转身道:“回军营,见陛下。”
崔闻谦立刻跟上去:“是。”
喻勉行色匆匆地回到军营,到处都是严阵以待的状态,喻勉来到王帐,延光帝已经从昏迷中醒过来了,“喻卿。”他虚弱地唤了一声,而后道:“百姓可还好?”
“回陛下的话,该撤离的都撤离了。”喻勉注视着延光帝苍白的脸,理智回了神,说到底,方才的都是猜测,只要保护好延光帝,一切都有转机。
喻勉又道:“陛下,军营条件艰苦,您尚在病中,不如先行回宫,这里有臣守着。”
延光帝摇了下头,虚弱道:“朕要同兄弟们共甘苦…”
“崔将军。”延光帝招了招手:“朕已派遣弈王去守东城门,你速速赶去,务必保护好弈王的安全。”
崔闻谦道:“臣遵旨。”
喻勉蹙眉:“陛下,此时不易重用弈王。”
“喻卿,随舟是朕弟弟。”延光帝叹气:“东城门在四个城门之中是最安全的,随舟受人怀疑,只有得了军功才能打消他人疑虑,喻卿,朕以性命担保,随舟绝无反心…”
“陛下这是在把我大周的存亡当儿戏!”喻勉忍无可忍道。
延光帝声音冷了下来:“喻卿这是在怪朕?”
喻勉攥紧拳头:“臣岂敢。”
“不必再说了,大敌当前,喻卿你守好七里坡就行。”延光帝不由分说道:“朕自有分寸。”
喻勉憋屈地退下了,他衣角带风地离开王帐,崔闻谦赶上前来,安抚道:“太尉莫生气,弈王那里,末将明白该做些什么。”
喻勉停下脚步,他递给崔闻谦一个令牌,直接道:“崔将军,若是你发现弈王与北岳勾结,不必通报,先斩后奏即可。”
“末将遵命。”
喻勉心中的阴霾挥之不去,他总觉得自己忽略了什么,却在此时,前方传来通报,北岳大军再次发动袭击,喻勉来不及细想,再次踏上战场。
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喻勉和吴懿兵分两路,一路突袭,一路包围,最终取得了胜利,也恰在此时,肆虐了好几日的风雪终于停了。
回军营的路上,吴懿痛快地笑着:“依我之见,这北岳人只会打嘴仗!什么七万人的铁骑,这人马分明两万都不到!太尉?太尉!”
喻勉回身,看向吴懿:“吴将军,怎么了?”
“打了胜仗,太尉为何还心事重重的?”吴懿扬起唇角,打趣:“莫不是思念哪家儿郎了吧?”
知道喻勉与左明非事情的将领都笑了起来。
喻勉扯了下唇角,“……”
吴懿调侃道:“太尉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可以理解。”
喻勉果断换了话题:“吴将军不觉得奇怪?今日这胜利来的太容易了些。”
吴懿思索片刻道:“是有些,不过…天佑我大周,说明我大周不该亡,梁将军若还在世,定会欣慰。”
喻勉:“但愿如此。”
喻勉一行人刚回到军营后,忽然几声惊雷巨响,一瞬间,仿佛地动山摇起来,吴懿正在下马,差点摔倒在地,喻勉眼疾手快地扶住他,吴懿赶忙站稳,惊道:“天爷啊,地震了?”
“不,不是。”喻勉似有所觉地往都城方向看去,他眉心狠狠一跳,差点忘了呼吸,“是上京城,上京城…走水了…不对!”
喻勉目光一紧,炮破声不绝入耳,在这样的震势下,上京城的高大建筑纷纷倒塌,城内的哭喊呼救声似乎传了过来,喻勉心中觉得奇怪,按道理说,上京城内应是没有多少人了,那这接连不断的哭喊声是来自何处?
爆破声停止之后,上京城俨然成了一座废墟,前去查探的士兵回来通传,城中到处都是北岳士兵的尸体,他们是从东城门进入的上京城,原来,他们声东击西,在北面托住喻勉,只是为了从东面进入上京。
发现北岳人的意图之后,崔闻谦和季随舟拼死阻拦,最终,崔闻谦战死,季随舟不知所踪。
进城之后,北岳军队肆意屠杀城中剩下的世家大族,正当他们得意洋洋地以为自己攻占了上京之时,却不知上京之中早就埋好了足以毁灭他们的火/药,最终,上京城成为了这七万北岳人的坟墓。
由此,墨逍放北岳人入关的真实意图展现在众人眼前——墨逍深知大周军队在与东夷人一战后兵力大损,可是北岳铁骑虎视眈眈,在此之下,墨逍诱敌深入,以投敌之假象,放北岳军队入关,当他们深入大周内部,表面上是侵占了大周的领土,但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孤立无援?
最终,在保证大周兵力损失最小的前提下,北岳七万士兵永远地留在了上京城。
墨逍。
喻勉在心底念了一遍这个名字,看着上京城在自己眼前变成一座废墟,喻勉简直心神震荡,与此同时,一些念头在他心中逐渐清晰起来。
王帐之中,延光帝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朕不相信!朕不相信!你们快去找随舟!快去啊!!”
喻勉深呼吸一口气,吩咐道:“都退下。”
其他将领也是满面哀痛,听到喻勉这句话,他们先是一怔。
喻勉面无表情道:“退下,我有要事同陛下相商。”
其他人纷纷退下。
延光帝满脸焦急地望着喻勉:“喻卿可是有随舟的消息了?”
“臣倒是情愿王爷已经死了。”喻勉听不出语气地说。
延光帝无奈地落下两行清泪:“为了大周,随舟与墨逍先生以身作局,喻卿为何还不信他?”
“臣请问陛下,这真的是王爷与墨逍做的局吗?!”喻勉骤然怒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谁人不识君》 110-120(第4/15页)
延光帝盯了喻勉片刻,他擦去两行清泪,微叹:“喻卿,什么意思呢?”
喻勉目光如炬地看向延光帝:“与墨逍合作的人,是陛下。”
“这个局,得了十成十好处的人,也是陛下。”
“陛下不肯回皇宫,是因为知道有去无回。”
“陛下非要王爷去守城,是想把上京失陷一罪落实到王爷身上,因为北岳人进城之后,会杀了陛下最厌恶的一群人——世家,这样一来,世家覆灭与王爷脱不开干系,日后,即便王爷有反心,那也将得不到世家的支持。”
“想必崔闻谦也是陛下和墨逍的人,他一直在试图告诉我墨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王爷。”喻勉脑海中闪过关于崔闻谦的细枝末节——无疑都和墨逍有关。
“陛下看似对王爷掏心掏肺,实则和先帝一样。”喻勉嗓音低沉:“是你们亲手把季随舟推入了万丈深渊。”
延光帝忽地一笑,他和声道:“喻卿这样的人,也会替旁人不公?”
喻勉语气淡漠道:“臣自知不是什么好人,可也断然不会跟人合伙去欺负一个孩子。”
“有什么所谓?”延光帝不以为意道:“和大周比起来,随舟的利益是最微不足道的。”
喻勉想起来延光帝曾对左明非说过的话:“父皇在时,谁都知道随舟是他最宠爱的皇子,可也是父皇,多次陷随舟于不义之地,只因为随舟的利益在帝王的眼中最为微不足道,所以即便父皇宠他护他,却不在乎他的想法,最终导致他众叛亲离,落下一身骂名。”
这话里面隐含的帝王,恐怕也包括了延光帝自己。
延光帝缓缓起身,他尽管脸色脸色苍白,却一扫虚弱之态,他仍旧语气平和:“朕之所为,皆是为了大周,爱卿,还想质问朕些什么吗?”
君主如此,喻勉该是欣慰的,毕竟延光帝没有他看起来那般无用,但喻勉的心情却沉重得很。
喻勉喉咙发紧:“臣不敢。”
“嗯,朕晓得,爱卿最有自知之明,说起来,朕日后还要多多依仗爱卿。”延光帝又咳了两声,而后道:“爱卿既然那么关心随舟,那朕就派你亲自去将随舟接回来。”
喻勉抬眸看向延光帝。
延光帝和颜悦色道:“朕如何会舍得自己的弟弟枉死?放心吧,随舟还活着。”
喻勉神色阴沉地转身。
“喻卿,若叫随舟知道,他身边的至亲都在算计他,你猜他会如何?”延光帝的声音喻勉身后传来。
会如何呢?喻勉心想,那孩子本来就不想活,知道了这些事只怕会更加想死。
延光帝用一种有苦难言的语气道:“朕相信爱卿会守口如瓶的。”
第113章 庇护
寒冬凌冽, 空气中杂糅着硝烟之气,硝烟之气中又裹挟着血腥味,夕阳逐渐倾颓, 将苟活于世之人拉进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
喻勉策驰在通往上京的道路上, 他眉心紧皱,目光烦躁地望着远方, 想从已成废墟的昔日都城里寻找出什么。
路上所见皆是尸体——北岳人的尸体, 往日繁华不再,硝磺之气蔓延在都城上空。跟随喻勉而来的周军气氛沉闷地清理着战场, 喻勉继续往前奔驰着, 直到看到一个单薄的人影。
残阳如血,余晖镀在季随舟身上, 显得他整个人有些缥缈,似乎要随着落日消失一般。
季随舟背上背着一具尸体, 他行尸走肉般地前行着,喻勉看不清他的表情, 便唤了一声:“季小九。”
闻声,季随舟缓缓抬头,他脸上血迹未干,神色空洞又茫然,待看清来人之后, 他眸光微闪,微微启唇,欲言又止地望着喻勉,整个人仿佛要碎掉一般。
喻勉下马, 大步走向季随舟,他心绪复杂地望着季随舟, “殿下…还好吗?”
这显然是句废话。
季随舟低声喃喃道:“我没守好东门…是我没收好东门…”
喻勉喉结滚动,嗓子有些干涩,“……”
“我原是要死守东门的,可我的头太疼了,我疼晕过去…再次醒来时,他们都死了…”季随舟语无伦次地说:“还有一个,晋二没死…晋二哭着求我救他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