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7-2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让我们把时间再倒回到半个小时前,倒回到杰拉德和欧文离开,诺亚回到客厅,弗爵爷想问儿子聊了什么,又担心挨老婆骂的时刻。

    诺亚显然没有看出老父亲的纠结,好吧,或许他看到了,但和以往一样刻意无视了。

    他只是跟双亲道了晚安,并在妈咪的要求下给了他们一人一个晚安吻,就轻快上楼。

    就在他准备洗漱时,就接到了一通来自贝克汉姆的电话。

    这通电话,让诺亚略感意外。

    他进入卡灵顿的时候,年仅10岁,那也是老爵爷在曼联上演第二次大清洗,让利物浦名宿阿兰·汉森说出“靠一群孩子,你什么都赢不了”的夏天。

    同样是那个夏天,老爵爷召回了之前被租借出去的贝克汉姆,赋予了他那件寄托着无限希望的曼联10号球衣。

    而贝克汉姆甚至没让老爵爷多等哪怕一场,只是他回归后的英超首轮,他就上演了一球成名的经典戏码。

    足球世界中的美好,就在那样一个瞬间完成定格,也在那一刻铭刻到了无数球迷的青春记忆中。

    那是弗格森被誉为心理战大师的赛季。

    但对于诺亚,那只是他初学踢球的第一个赛季。

    “靠一群孩子,弗格森什么都赢不了!他的儿子,甚至连球都停不好!”

    “从他的弟弟[1],到他的儿子,弗格森不能什么垃圾都往卡灵顿塞。”

    “十年了,这个苏格兰人应该带着他的垃圾离开了。”

    向来无视世人嘲讽,将这些看作是工作中必须承受的一部分的苏格兰人却罕见地破防了。

    他愤怒地质问记者:“这个世界上,不允许10岁的孩子学踢球吗?知道巴蒂是几岁才开始踢球的吗?知道什么叫做天才吗?老子曾经是个职业前锋,现在是职业教练,还不懂什么叫天赋吗?”

    诺亚第一次见到贝克汉姆,或者说整个92班成员,就是在这次被誉为“心理战大师也有崩溃的瞬间”的事件后。

    准确地说,是三天后。

    那是1996年9月19日,诺亚在曼联青年队的比赛日。

    而那时他甚至不姓弗格森。

    对于这次见面,因为撰稿人的原因,也被写入到了那本我们都知道的自传中——

    “我们堂而皇之地刷脸进入了克利夫兰基地,在这座承载着我们青春记忆的老旧基地里,轻松地找到了U10梯队,在一群小矮子中,找到了鹤立鸡群的少年。

    因为受到了那些舆论的影响,我们本以为会在那场比赛中,看到那个身高最高的孩子,变成被对面轻松突破的木桩,或者连球都无法挺好的笨蛋,可结果呢?

    虽然队友们并不倾向于把球传给他,皮球落入他脚下时,往往是传大了,又或者是仓促出球,并不是想舒舒服服地送到他脚下。

    可结果呢?

    他停得很好啊,不但好,而且从容,从容到像是后脑勺上也长了一双眼睛。

    当然,我知道你们这些粉丝一定会嘲笑我的形容,但事实是,当年的我们在看到皮球以任何仓促、离谱的方式传给他时,他都能在停球的瞬间,以最自然和合理的方式,将皮球合理传出,又或者自己处理。

    我知道当你们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眼前就会出现很多经典画面,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够相信我——

    这是他的天赋,也是他的与生俱来。

    或许是因为父亲因为自己受到了媒体的嘲讽,也或许是得到皮球的机会太少了,在那场比赛中,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独行侠,嘿,没想到吧?

    得益于此,也让我们马上发现了他的第二个优点——

    他速度很快。快到像风一样在我们的眼前刮过,他甚至还过了一个人,用瑞恩(吉格斯)喜欢的方式,这让我们马上调侃了瑞恩。

    不过那小子的表演,也就仅此而已了,他的射门轻松被对方的小门将扑出,甚至没有给对方带来什么挑战。

    他可能自己也意识到了这是自己欠缺的能力,然而这并未影响他的心态,接下来有机会,他还是选择自己射门,一次又一次。

    我当时都惊呆了,其实和球迷想象中不同,前锋不断浪射,也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这意味着他已经失望了一次又一次。

    当然了,我承认,如果我是他那些场上的队友,也肯定想对他竖中指了。

    可谁让他的粑粑是弗格森呢?

    我们也要对那老头仰其鼻息,受他支配呢,本质上我们都是一样的。

    可当比赛结束后,我们都在嫉妒那老头,嫉妒他的狗屎运——

    他们捡了一个儿子,一个刚学会踢球没几天的儿子,就展现出了这样的天赋,他绝对是走了狗屎运了,绝对!

    当然,我们的感慨还有很多,比如这孩子的颜值,也比如他远超同龄人的个头,还有他对瑞恩的模仿。

    但我们相信,如果他的射门再好一些,再靠谱一些,我们很快就要去U11甚至是U12的球队去看他的比赛了。

    然而在这场比赛结束,我们去祝贺小朋友们收获胜利时,不同于其他孩子们看向我们的星星眼,那个身高最高的小子,反而只是瞥了我们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看到这里,你们是不是又有画面感了?

    你们还是收回这些幻想吧,因为这崽子虽然不可爱,但大卫已经走上去了,主动问小孩要不要和我们合影留念了。

    这个案例也证明了,对孩子来说,学会拒绝有多重要——

    是的,他没拒绝大卫,他无法拒绝一个微笑的成年人,哪怕这个成年人的目的,只是跟未来的巨星合张影。

    PS:他也没有拒绝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足球]退役后,拒绝背锅》 17-20(第9/12页)

    [首次晒出的10岁诺亚和贝克汉姆的合影.jpg][诺亚和本文豪的合影.jpg]”

    一个微笑,一个请求,就将10岁的初见永远定格在了胶卷内。

    贝克汉姆和诺亚之间的关系,虽然也伴随着前者和弗爵爷之间的关系,几经变化,但在诺亚心中,大卫·贝克汉姆这个名字,依然有着特殊的魔力。

    因为他是大卫,所以他可以在需要他时,毫不犹豫地说出这个名字。

    因为他是大卫,所以即使他需要他,也要辗转地让英足总跟他联系。

    然而在这个夜晚,38岁的贝克汉姆就像他记忆中的青年那样,主动打来了电话。

    明明早就已经学会了拒绝,而且善于拒绝的青年,却无法拒绝这通电话。

    他坦白,对于这种来电,他等待已久。

    *

    如果可以,贝克汉姆也不想主动打出这通电话。

    毕竟提出想让他帮忙的,是那个臭小子诶,难道不是那个臭小子应该主动打给他吗?

    结果他等啊等,好不容易等到他好老头回家了,掐着手指头计算弗格森家的晚餐什么时候结束,就看到了欧文和杰拉德出现在弗爵爷家中的新闻。

    贝克汉姆当然不会相信杰拉德会转会曼联,哦,让他有信心的不是利物浦队长的节操,而是某个红鼻子老头的骄傲——

    你以为曼联大门是朝你家开的?你想来就来?我们曼联就没有点门槛了吗?

    当然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杰拉德的年龄。

    他和斯科尔斯老了,英格兰双德当然也不再年轻,2012欧洲杯,或许已经是他们职业生涯中,最后一届大赛了。

    而贝克汉姆更是连最后一届大赛,都无法以球员身份参加了。

    这或许也是杰拉德鼓足勇气,出现在弗爵爷家门口的原因,然而狂刷新闻的贝克汉姆,却烦透了这个利物浦人。

    你这个时间来,不就是想着在老头家蹭饭吗?

    浓眉大眼如你,居然也跟那个小矮子学会套路了!

    等到时间来到晚上9点,贝克汉姆已经等烦了,因为他很清楚某个机器宝宝的作息,所以在刷到那辆军绿色大G驶离弗爵爷家中的新闻后,他毫不犹豫地拨打了那通电话。

    为什么要如此着急呢?

    因为再不着急,某个宝宝就睡了,等他睡醒,天就亮了,然后又是一天的繁忙工作。

    而且双红会还有两天上演,红鼻子老头大概率明天召开新闻发布会,伴随着比赛的热度,杰拉德和欧文夜访弗格森家的消息,还会被媒体持续炒作,进一步发酵,媒体们当然也会留出版面。

    那问题来了——

    杰拉德这个队长的牌面有了,他这个即将上任的助教,有牌面吗?

    他都甘当助教了,当然有部分原因是为了诺亚,可剩下的部分原因,不就是想让英格兰球迷看到他的付出吗?

    所以,他选择主动出击,在签约之前,和诺亚聊聊自己的定位。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都已经是“助教”了,还用谈定位吗?

    当然有必要,因为助教的工作细分也有多种。

    就以弗爵爷的助教们来说,无论是早期的曼联名宿基德,还是麦克拉伦,又或者奎罗斯和佩兰,他们虽然都被称为爵爷的大管家,但他们主要侧重的方向,还是不同的。

    比如基德,他是名宿,对当时初来乍到的爵爷来说,最大的帮助就是帮他维系更衣室,让他第一时间知道更衣室的动向,能做好这点,就是基德对他的最大帮助了。

    至于麦克拉伦,则是更侧重于战术和管理,到了奎罗斯这里,爵爷更进一步放权,让奎罗斯在球员面前,都有十分的话语权。

    然而等到了佩兰时期,卡灵顿内部的运转已经自成体系,爵爷也早有威严,更衣室内更是有加里·内维尔他们这些弟子把控,所以佩兰才像是真正意义上的“管家”。

    贝克汉姆想知道,诺亚想让他成为哪种助教呢?

    他是这样想的,但在电话被青年接通后,率先出口的,反而是夹杂着笑意的调侃:“嘿,诺亚宝贝儿,你知不知道我的身价啊?我很贵的。”

    “……你宝贝儿是布鲁克林,是罗密欧,是克鲁斯,是小七。”

    “那你就不是我的宝贝儿了吗?你确定?你真的要伤我的心吗?”

    “……我挂了。”

    “喂!好吧,我们谈谈足球,谈谈你想让我做什么?你懂我意思,助教有很多种。你是想让我平衡更衣室关系,还是扮演奎罗斯、佩兰,甚至是你自己在曼联更衣室的角色呢?”

    结果青年的话,让贝克汉姆大感意外——

    “我需要你来帮我,但教练组现有的职位中,并没有能精准描述这个位置的用词,只能暂时让助教来定义你的职责,但我希望它成为你的束缚。”

    “那是什么?你想让我做什么?你知道的,只要你需要,我可以付出一切。”

    “……你的花言巧语可以留给你的妻子。说回工作,我想,我对你的定位并不仅仅是助教。你知道齐达内退休后的履历吗?”

    这怎么和齐达内扯上关系了?

    但贝克汉姆和齐达内可是前队友,这家伙退役的时候,他正在见证,这家伙退役后,他也了解。

    “06年世界杯后,这家伙就退役了,之后弗洛伦蒂诺就完成了当年对他的承诺,让他成了皇马的顾问。

    后来那个抠门蹩脚的律师成了主席后,也没有敢罢免他的职位。

    我记得大约是09年的时候,弗洛伦蒂诺回归后,就让他成了整个皇马体育城的总监。

    到了10年穆里尼奥携三冠王之势入主皇马,也依然搞不定皇马错综复杂的更衣室,然后这家伙正好想转行当教练,就成了穆里尼奥的助教。”

    青年看他信手拈来,就把时间节点说得清清楚楚,就补充道:“穆里尼奥可以说是自迪斯蒂法诺后最有权柄的主帅,整个皇马体育城,都在他的管理范围内,他就像成为了巴尔德巴贝斯的皇帝,然而我们都知道,他做不到事无巨细,统管一切,还有巨大的竞技压力——”

    “你想让我成为你的齐达内?”

    无须他把话说完,贝克汉姆就已经懂了。

    穆里尼奥当然无法真正做到统管皇马体育城,是谁在幕后帮他做这些?是齐达内。

    是谁帮他沟通更衣室?是齐达内。

    是谁帮他挖球员?依然是齐达内。

    当然了,如果问是谁在代行他的权力,还是齐达内。

    在想到这些后,贝克汉姆的心情就更舒服了。

    对他来说,既然选择成为诺亚的助教,无论诺亚让他做什么,他都想做到最好。

    然而这个小鬼,并不是随性地就丢给了他一个所谓助教的名头,他是真的有在认真思考过他能做什么,他又能做好什么的。

    而他也在用这样的方式告诉他——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