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些?想要趁机揩油、过?来大捞一笔的各国使团脸色都很不好。
蒙古部族的人甚至私下里?嘀嘀咕咕,频频往女真族还有东瀛人使团的方向看去,商量着要不要万寿节结束后,他们一起坐下来好好聊一聊。
连纵合横,不只你们大明?人会?,他们也会?!既然大明?表现的那?么无耻,那?么他们也不是好相与?的,到时候大家?一起联合联合,给你们搞点事情,让你顾头不顾尾,搞得满头包的时候,就知道我们蒙古各部不是好惹的,更不是你们这一星半点的东西就可以打发的!
蒙古人心?里?发着狠,即将要散席的时候,却突然接到了一封来自鸿胪寺的拜帖,邀他们明?日在?鸿胪寺一叙。
瓦剌、朵颜卫和科尔沁部使团的首领都收到了,大家?面面相觑,互相打探着消息,但是所有人都摇了摇头,并不清楚鸿胪寺的官员找他们什么事情。
鸿胪寺是负责和他们接洽的部门,这个他们是清楚的,但是他们来明?朝的京城已经半个多月了,鸿胪寺的人除了安排他们吃住,也没有和他们有什么过?多的接触,原本万寿节结束后,最多再?停留几天,他们就要回?去的。
早不来找他们,为何偏偏是这个时候?
“反正鸿胪寺离我们会?同馆也不远,明?天就先去听听到底是什么意思?”科尔沁部的□□是个直性子,先开口发表意见了。
瓦剌的吉布哈有些?担忧:“该不会?是大明?人说的那?种鸿门宴吧?”
□□笑了:“鸿门宴?我看今天这就算是鸿门宴了,还是个杀鸡儆猴宴!不过?也说不得是觉得自己做的过?了,要重新和我们谈一谈到底要给我们多少赏赐呢!”
朵颜卫的哲布理智道:“既然如此,刚刚我们说的话,便先搁置,反正最差也不过?如此了,明?日先听一听大明?官员到底如何说,再?做决断。”
这三个部族,是如今蒙古各部的主要领头者,基本上?他们做了决断了,其他蒙古部族的人也会?跟上?。
蒙古那?边去年冬季开始就一直在?下暴风雪,蒙古是游牧民族,养马赶羊他们擅长,像中原人一样种植土地却是不擅长,一遇到暴风雪,他们没有储存粮食的习惯,日子就会?特别艰难。
日子艰难的时候蒙古各族会?怎么做?会?朝身价丰厚的邻居大明?“借粮”,这已经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了。
除了在?大明?边境“借粮”,每年万寿节朝供也是他们“借粮”的好机会?,但是今年却是平来平往,根本没有在?朝供上?占到任何便宜,加上?去年冬季雪灾以来,水草不丰,饿死了不少牛羊,部族里?的百姓这次可是对这次朝供充满了期待的,盼着他们满载而归,好让他们紧绷的头皮松快一些?。
只希望这次那?个鸿胪寺官员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小贪官》 170-180(第5/15页)
,否则哪怕他们摄于大明?如今的实力,不敢轻易妄动?,部族里?的勇士们可是忍受不了太久的饥饿,到时候引起的慌乱恐怕连他们的可汗都阻止不了。
第 174 章
带着?各种猜疑和揣测, 第?二天一早,代表蒙古族最大势力的三个使团的?领头人结伴到了?鸿胪寺。
不得不说, 和明朝这么多年打交道?下来,这些使团的?人对大明的?各种制度和民俗都已经是十分了解了,见到秦修文的?时候,各种面上?的?寒暄和礼节一丝不差,若不是他?们的衣着打扮还有身材五官和中原人有着?差别,否则听着?他?们一口纯正的汉话以及端起茶杯来行云流水的?饮茶姿态,不知道?内里的?人, 还以为就是一家人似的?。
果然,最了?解的?你的?人,永远是你的敌人。
秦修文接待这三人也是有礼有节, 该有的?尊重都给到位了?, 让他?们心中的?石头悄悄落下一些——看来并不是来者不善。
□□甚至在心中想?着?, 说不定自己昨天的?猜测是真的?, 大明不想?给其他?国家和部落丰厚的?赏赐,但是对待他?们蒙古各部一向是大方的?,说不定就是明面上?大家一视同仁, 背后再给他?们补上?赏赐,安抚他?们。
这般想?法自然不是无的?放矢,信心来源于他?们蒙古族曾也入主过中原, 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 同时他?们与大明对峙了?两百多年, 明朝也没讨到好,甚至还被俺达汗打到了?大明的?都城下面, 要不是俺达汗无心称霸治理大明,只想?要逼迫大明互市, 否则这片土地的?主人,或许早就又换成了?他?们蒙古人了?。
如?今的?大明边境,更是如?同筛子?一般,他?们蒙古的?勇士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大明的?军队和官员?呵呵呵。
或许眼前的?这位年轻的?秦大人应该不知道?,大明的?边境是到底怎么一回事。
可是他?们蒙古人自己心里清楚。
大明的?官员为了?不受处罚,不遭到蒙古骑兵的?劫掠,甚至主动搜刮民脂民膏来贿赂他?们。
有人上?供,又何须自己提刀上?马去抢,他?们蒙古人也不是闲的?慌,非要去杀几个汉人才过瘾。
你以为这就算是可怖之举了??其实更有丧心病狂的?地方官和蒙古军队勾结,然后打扮成他?们蒙古人的?样子?,混到蒙古骑兵队伍里面,同他?们一起烧杀抢掠边境百姓,事后再一起分赃,同时还将杀掉的?边境百姓头颅割下,处理成蒙古人的?打扮,再去朝廷索要战功封赏!
这些大明官员做出来的?事情,就是蒙古人听着?,也是目瞪口呆,惊叹连连,但是这些事情确实就是真实发生着?。
在边境,蒙古人和地方官员称呼那些老百姓为“两脚羊”,根本就没有将他?们当作人来看待过。
一方面,蒙古人享受着?大明官员严酷的?贪腐作风和自私自利带来的?好处;另外一方面,蒙古人自身也很?看不起大明官场上?的?官员,认为都是一丘之貉。
所?以面对秦修文,他?们也只是表面尊重。
秦修文抿了?一口茶水,放下茶盏,看向蒙古族的?三人,不紧不慢温和有礼道?:“我今日叫三位使者过来,是想?向你们传达大明的?善意。”
此话一出,等于是将今日谈话的?基调定了?下来,顿时三人心情都放松了?下来,甚至另外两人都看向了?□□,认为果然是被□□猜中了?。
□□也好不得意,挺了?挺自己的?胸膛,含笑看向了?秦修文,期待他?接下来的?话。
但是秦修文接下来的?话,却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不是说大明不慷慨,而?是太慷慨了?!
“我大明与蒙古各部是多年的?老友、老邻居,互市这么多年来,可谓是明蒙一家亲,造福了?许多边境的?百姓,也让蒙古百姓有衣穿、有瓷器可用,有茶可喝。但是仅仅是这些还远远不够,朝廷希望蒙古的?百姓可以过的?更好,所?以经过商议之后,我们有了?一个帮扶持蒙古的?计划。”
这官话说的?,让蒙古的?三位使者一阵恍惚。
他?们与大明的?关系什么时候这么融洽了??
就连“明蒙一家亲”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还要帮扶蒙古?他?们就不怕扶持了?蒙古,到时候反噬大明吗?
况且,他?们准备怎么帮扶?
秦修文并不卖关子?,很?快就将具体的?帮扶计划说了?出来:“咱们都知道?,蒙古是马背上?的?民族,向来自由如?风,但是不善于种植,牧草天生天养,有时候遇到灾年就会让马匹、牛羊挨饿,我们大明的?意思是,将在你们蒙古地区,派专人修建三座千亩大牧场,种植牧草驯养牛羊,同时协助蒙古部族寻找可以种植粮食的?产地,以抵御极端天气引发的?天灾。”
哲布大受震动,不知道?明朝是发什么疯,要这样帮蒙古,听到这些话,不是感觉到开心,而?是感到可怕,对方一定所?图不小!
果然,接下来秦修文话锋一转,说起了?条件:“既然是大明出人出力,那么也需要贵部同样互惠大明,等到牧场建好,所?出产的?牛羊马匹大明有优先采买的?权利,同时价格要低于同时期市面上?的?价格,粮食产区你们可以自享,但是有了?粮食后,你们必须约束族人,不得再继续到边境劫掠大明百姓。我知道?这并不是你们大汗的?本意,但是接受了?大明的?善意,就要回馈以善意,不是吗?”
原来目的?在这里。
听了?秦修文的?话,三个使者反而?是放下了?心,大明想?要一劳永逸,让他?们吃饱穿暖不再闹事,倒也是个主意。
自互市以来,其实大明和蒙古大规模的?战役并没有再发生过,毕竟大部分的?生产资料现在已?经可以通过金钱来获取,但是小股作战却依旧没有停止过。
如?今蒙古族自身都分裂成了?三十六部,每个部都有自己的?首领,很?多人的?想?法并不相同,有些大汗是愿意用金钱换取和平的?,但是有些大汗却是喜欢用鲜血征伐去不劳而?获。
理解了?大明的?用意,他?们心更加是放了?下来,同时心里也是在嗤笑,果然是大明官员的?做事风格,贪生怕死、自私自利。
有便宜不占是傻子?,大明官员讲话都说的?这么明了?,说了?到时候牧场的?前期建设和投产,都由大明出工出力,等投建好了?之后他?们只需要安排牧民去放牧照顾牛羊马匹即可,养出来的?牲畜大明都会要,就价格稍微低一点有什么不可?种植粮食的?土地甚至他?们会提供种子?和耕地农具,派遣老农到他?们那边进行种植指导,他?们还有什么不同意的??
秦修文露出了?一个如?释重负的?笑容:“既然如?此,一会儿我们会将此事的?契约签订下来,对了?,还有一件事我要提前和大家说一下,你们知道?我们大明一贯缺金银,所?以到时候牧场上?的?牛羊马匹,我们会用一种新的?货币,大明新币纸钞来进行交易。”
一听到大明纸钞,所?有人面色一变,皆是骇然。
你们之前的?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小贪官》 170-180(第6/15页)
钞弄成什么鬼样子?,居然还好意思提这个!
秦修文自然知道?大明宝钞因?为滥发、超发,导致最后成为废纸的?事情,连忙安抚:“诸位放下你,这个纸钞是和银两等价的?,到时候你们可以用这个纸钞在马市上?兑换任何你们需要的?产品,关于这个条例我也会写进契约里,而?且在马市上?,唯有用大明纸钞可以兑换盐和铁器,这是本官为你们极力争取到的?最好的?条件了?。”
这倒是算有点诚意,要是到时候大明人敢不认账,那就看看谁的?拳头比较硬好了?。
不怪他?们马上?心动了?,对蒙古人来说盐铁确实太重要了?。
蒙古不产盐铁,全部依赖从大明进口而?得,但是这两者在大明本土都是严格管控的?,更何况是和蒙古的?贸易中?
人不吃盐会无力,同时铁器又是军队必备之物,除了?军队外,烧饭做菜需要有铁锅、菜刀,甚至于大明说要帮忙建设牧场和寻找种植之地,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蒙古没有技术,同时也没有必要的?农作物用具。
虽然蒙古各部都有从大明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走?私,但是以大明官吏的?贪婪,自然要在其中狠狠捞上?一笔,蒙古族想?要获取盐铁,所?花费的?心思和金银并不少。
现在这个年轻的?鸿胪寺卿居然说可以直接在马市上?用大明纸钞交易到他?们想?要的?,而?且是明码标价,岂不是比以前通过走?私渠道?要便利的?多?
秦修文装作突然想?起了?什么,连忙补充道?:“当然,铁器只能是日常用品,你们知道?的?。”
自然不可能售卖兵器给他?们,至少明面上?是不可能的?,这不需要秦修文去细说,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铁器到手后,还能再融,融成什么,就不归大明管了?。
哲布终于笑了?:“这个是自然,我们绝不会为难秦大人。”
他?们对于明朝给到的?条件十分满意。
秦修文也对这个结果十分满意,从容地叫来主簿,将契约拿了?出来,蒙古的?三位使者连忙凑到了?一起,细细看了?起来,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还要让秦修文答疑解惑,逐条逐条分析,就怕被心机太多的?大明人坑了?。
契约条条框框写的?很?细,讨论耗时过长,好在石飞羽和宋星达两人也一起帮忙解读契约,这才进度快了?一点。
看了?整整一整天,这份契约从头到尾看下来,确确实实就是如?那鸿胪寺卿说的?那样,没有什么偏差。
满意了?,到位了?。
这比大明皇帝直接再补一点封赏都要更让人激动,前者只是一次性?买卖,而?后者则是长久受益。
这次出使大明,居然还有这种意外之喜,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
三人都郑重地签下了?名字,按上?了?手印,同时将契约谨慎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