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哭的。我们小仙姑是天上的仙子下凡嘛, 怎么会为凡人流泪呢?”
逢雪冷声道:“你是真不想活了。”
话音刚落。
地面隆隆颤动。琉璃吐出口血,跌坐在地上, 头顶血魔屏障霎时消失, 成千上万束血丝争前恐后钻入她的身体, 她发出声骇人的惨嚎,肌肤像干枯皲裂的地面裂开,从娇俏少女, 顿时变成一个面容可怖的老妪。
琉璃挥动双手,喊:“六哥, 六哥!”
行六撑起把伞,伞面泛黄,肌肤肌理尚在,伞柄亦是一截泛黄莹润的枯骨。一打开伞,四周阴风骤起,空气里响起哀哀鬼哭声。
他用伞盖住周身,发现苦海并未倾倒,才走向地上的少女。
琉璃朝他伸出手,“六哥,好疼,你给我弄点血来。”
行六环顾一圈,视线在监正逢雪叶蓬舟身上打了个转。圣女驱使血魔太久,急需一点人血来救命,可惜在座的几人,皆非易与之辈。
叶蓬舟对上他的目光,道:“不喂点自己的血给你的小情人?她都快等不及了。”
“六哥!”蠕动的血丝在琉璃的面皮上动来动去,她瞪大眼睛,叫得凄厉,拉住行六的衣摆,“疼!”
行六蹲下身,安抚道:“琉璃妹妹,你先在这儿待一会,我去外边找几个人来。”
逢雪转了转剑柄,冷嗤一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魔尊你就这点出息?》 220-230(第3/17页)
行六便改口:“找几个猴子过来。”
叶蓬舟:“想找猴子?”他扬眉笑道:“你这模样,能对付得了千年的山魈老妖?”
行六微微眯起眼,还未说话,面色忽然一变。
又一阵地动山摇,碎石滚动。
几个人被颠得晃来晃去,边闪避头顶落石,边往身后望去。
一道无头的巨影出现在他们身后。
“怎么还没死!”
头顶落石如雨,逢雪发现一块巨石凸起,下面恰好可以容身,便与叶蓬舟一起跑向那边。
“仙师。”行六喊道:“琉璃身体虚弱,动不了,能否帮我一起背着她过去躲避?”
逢雪没有搭理他。
行六声音可怜:“方才我们在苦海之中,可是并肩作战的伙伴。要不是为了保护大家,这么久驱动血魔,琉璃也不会被反噬。她只是个十六岁的小姑娘,仙师慈悲为怀……”
他闭上了嘴。
那两人依旧没有搭理他,径直跑到巨石下,靠坐着岩壁调息。
“六哥……”少女攥紧他的衣,“别丢下我……”
“别怕。”他弯下身子,眼神依旧怜惜,声音足够温柔,手摸进袖中,拔出一把匕首。
————
无头魔佛盘坐在地上,肚腹上面孔狰狞,嘴吐鲜血,一条条黑红的线从四面八方涌来,连在它的身上,似无数枷锁将它锁在了这儿。
仔细听,枷锁里传来许多人的声音。
“求求神保佑我啊……”
听来听去,这些向神祈愿的声音,化作一声声“请渡我”、“请渡我。”
金佛眼中流出血红的泪水。
监正道:“苦海无边,人们向千世佛求超度,但神佛难自渡。”他叹了口气,“这些愿望把它留在了这儿。”
“我们是不是该给它一个痛快?也算超度了吧?”
监正看她一眼,诧异问:“都这时候了,你还有力气,还能站起来?”
逢雪靠着岩壁,眼冒金星,“歇息一会就好了。”
监正低声道:“不怪你们能破云螭,除尸兵了。本是人杰,为何不为朝廷效力?”
“为朝廷效力?”逢雪顿了片刻,咀嚼着朝廷二字,不由低低笑了一下,此刻刚历尽生死,她也懒得再说什么,只道:“我没那么大追求。”
“没追求?”监正苦笑:“于是便屠龙斩魔吗?”
“若是世上没有吃人的妖魔鬼怪……”她眨了眨眼睛,干涸的血从眼前落下,手被旁边人不轻不重地牵着,剑随便搭在膝上,“我只要有方容身之所。”
譬如一叶小舟,人坐在舟上,泛舟湖海之间,从此不再靠岸。
若是舟上还有一只小猫,一个钓鱼郎,那就更好了。
监正擦着染红白须的血,眼神悠远,仿佛回到更早的时候,“我年轻的时候,意外觅得仙缘,拜在一位隐世的山人门下。山人闲云野鹤,座下收的几个弟子,都是附近的渔夫樵夫。大家砍柴捕鱼,偶尔在山间听法,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独独我的心中,另有一番志向。”
“我看人世艰辛,人间多少不平事,每每想起,总是意难平,想要于这乱世有一番作为,想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于是辞别恩师,进了朝堂,宦海沉浮六十载,不知不觉,竟至如今,”他望着煞气缠绕的佛魔,心中竟有些向往当初未选择的那条路,道:“也不知当年那些隐居山间的同门如何?当年我若像他们一样留在山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凡了此一生,或许也不错。”
“是不错——”叶蓬舟嗤笑:“少了你掺和,至少这世道会好一些。”
监正偏头看他一眼。此刻那盏金莲悬在他们头顶,洒下的光如层清澈明朗的日光,照在青年俊美的脸上,一双入鬓浓眉下,是似笑非笑的眼睛,鼻梁挺直,嘴唇微翘,容颜丰美中透着几分玩世不恭。
监正“咦”了声,打量得更仔细了些,“你……”
逢雪:“你看什么看?”
“他是云梦人氏吗?”
逢雪一怔,“你怎么知道?”
监正靠在石上,“有些像一个我见过的人。”
逢雪蹙眉,“是谁?”
“但他应当没有子嗣啊。”监正喃喃自语,显得有些魂不舍守,“不、不……应是长相相似吧。”
忽听一阵脚步声响起。
“几位,借个地。”行六疾步跑入,身子一矮,也挨着监正钻到巨岩下。
逢雪看他割掉的半截衣摆,耳畔响起琉璃的哀嚎哭泣,不由拧起了眉。
监正回过神,瞥了眼他,“就放你们圣女在外边?你只用把她抱过来。”
行六摇头,“非也。圣女被魔神反噬,要一连吃干十几个人的血才能罢休。别看她可怜,如果你碰到她一点,马上就会被她身上的血魔吸干。”
监正愕然:“那你方才还让我们帮你背她……哼,果然不安好心。”
行六理直气壮地回:“几位是光明伟正的大人,你们都不愿出手,何以指责我这等小人呢?”
一块块碎石砸在琉璃身上,她体内纵有魔神心庙,这幅皮囊到底是凡人之躯。被砸得头破血流,只能勉力翻滚躲避落石,声音越发凄厉。
但她身上皮肤皲裂处,血丝成簇涌出,长满了尖锐口器。
如果不小心被口器碰到,转瞬就会被吸干。也不知白花教炼这样一个魔神,吸干多少人的鲜血。
逢雪看眼佛魔。
无头佛魔拖着满身的枷锁,慢慢往前挪动。
“请渡我……请渡我……”
断舌涌血,无舌无头,缠绕在它身上的枷锁却发出无数人凄厉的声音。
“请渡我……”
这声音与琉璃的惨叫声相和,一高一低,在阴冷黑暗洞窟里回旋。
逢雪阖上双目,试着御剑而起,但刚驱动扶危,眼前又是一黑,吐出口暗红的血。
监正叹气:“你这样强行用剑,会伤到身体根基的。”
逢雪没搭理他。越想御剑,五脏愈疼,仿佛有火在烧。
直到习习凉风抚平剧痛。
叶蓬舟把她揽进怀里,下巴抵在她的肩膀上,冰凉的吐息吹过她颈侧敏感的肌肤。她觉得有些痒,不由扭了下身子,睁开眼睛,杏眼晶莹,恼火地看着他,“你干什么?”
“歇一歇,天下苍生不独只压在你的肩膀。”
“但是……”逢雪见他面白如雪,墨眉微皱,一副恹恹病美人的模样,不由有些怜惜又好笑,“就只许你压在我的肩上?”
“那可不。”他懒懒拉长了语调,一手弯着,揽住剑客的腰,一手摩挲她垂下的发丝,捻去发上结壳的血,“就算天塌了,三清来了,小仙姑也是我一个人的,谁也抢不走。”
“要是天塌了,我们就要被压死啦。”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魔尊你就这点出息?》 220-230(第4/17页)
“那我抱着你,先压死我!”
“呸,不许胡说八道。”
刚说完,头顶巨石咔嚓作响,碎石如雨。逢雪一怔,心想,不会一语成谶,真被压死在这儿吧。
“轰隆轰隆——”
地上的碎石似鼓点弹动起伏,小块的石头在地上蹦蹦跶跶,跳到大石头上,大石块跳至另外一块巨石上。
他们头顶的巨石咔嚓断裂,也滚到地上,一路往前,投身石头堆中。
不多时,一尊顶天立地的石巨人昂然而起,挡住了佛魔道路。
它双手合十,低念一声“阿弥陀佛”。
而后抬起一条手臂,重重挥出。
“轰——”
金身塑成的胸口,霎时被砸出巨大凹陷。
不显金刚之怒,何见菩萨慈悲!
第223章 第 223 章
石佛与魔佛相斗, 打得天翻地覆,山体剧烈摇晃。
眼见石佛按住魔佛,举起一条巨石攒成的手臂, 一拳把魔佛的肚子砸得稀巴烂。
魔佛巨大的身体轰然倒地,千万条乌黑的枷锁应声而断。
漆黑洞窟里, 响起一声低低的叹息。
如同尘归尘, 土归土。
石佛转过身, 低头望着自己脚边的几人。
逢雪撑剑慢慢站起来,身子轻摇晃, 仰头与它对视,“石大哥?”
石佛双手合十, 朝他们低了低头。它慢慢弯下身子, 在他们身前摊开手掌。
逢雪察觉到它的意思, 和叶蓬舟一起走到石佛的掌心。监正犹豫片刻,还未抬步,就见旁边的人快步跃上了石佛手中。
白花教的妖邪都敢上,他怕什么?
监正也快步走了上去。
石佛擎起手臂, 将他们越举越高, 至半空中时,刀剑忽然出鞘。
黑刃劈行六的眉心, 他早有防备, 人骨伞张开, 挡住这一击。但又有雪亮长剑,如一条灵活小蛇,从身侧绕来。
他为了避开致命一击, 只能不甘跃下佛手。
雪白的身影马上被漆黑的潮水淹没。
监正看见他们两一言不合默契拔刀剑的样子,身子慢慢往佛手边缘挪动。
逢雪看他一眼, “你刚才说,云梦的故人,再同我讲一讲吧。”牵住她的手轻轻握紧,她亦不不轻不重地回握一下。
叶蓬舟在棺材中出生,无父无母,万一监正所认识的故人,恰是他某位在世的血亲,在这世上,他就多了一位亲人。
许是怕他们再出手,监正刻意拖时间,叙述极尽详细。
————
不知几位可曾听过十五年前云梦旧事?
那是一伙水寇,揭竿而起,倚靠地形,渐渐成了气候。他们信仰太平教,最猖獗之时,云梦被称作匪国,太平教信徒席卷整片南方,所过之境,百姓纷纷皈依。
教众不缴赋税,不服劳役,不听从官府管教。
其中首领就自封为太平王。
眼见匪军来势汹汹,搅乱一方,朝廷便派大军剿匪。当年,我亦被朝廷委派,在大军中忝列军职,于是便有机会,与这位霸占南方的匪王见过一面,去送招安降书。
我原以为,太平教不过是些泥腿子,这位自称太平王的男人,也是粗鄙贼匪。
没想到,见面时,才发现他是位异常英俊丰美,见识过人的翩翩君子。
太平王不知从哪儿学来一身出神入化的术法,用术法替人治病,诛邪杀妖,祈雨降福,引来信徒追随。
我看他见地不凡,气质脱俗,以为他以前是个世家子弟,因什么祸事才被迫改姓埋名,便好心劝他归降朝廷。他却摇头,说自己只是个乡野之人,不在乎什么功名利禄。
既是乡野之人,哪儿会这样多的术法?
那些信徒振振有词,说他能呼风唤雨,役使雷电,他的符水能治百病,喝了百毒不侵。
太平王却不藏着掖着,说他只学到些术法皮毛,并不精通,信徒所吹捧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