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功德正神 > 正文 210-220

正文 210-22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蟹钳摇摇头,“你想断钳求生太晚了,先生虽然对世间万物一视同仁,但是为非作歹之辈,可不回轻易放过。”

    “原来这些生灵有灵智后,竟然会像人一样。”安从郡微微感慨。

    蒋育道见众人对这怪物没有什么要吃的想法,面露可惜之色,伸手一抓就将怪物抓在手中。

    众人眼睁睁看着这庞然大物变成溪水中的螃蟹样大,都张大了嘴巴。

    安从郡看着蒋育道动作娴熟地蟹钳收起来,眉头微皱地问:“我从未在不知山和青州城的这段路间,听闻有什么妖鬼物的存在,师弟可知道这怪物的来路,还得告知青州城的人,叫他们小心。”

    “说起来这事还和地府有关。”

    蒋育道解释道;“最近地府鬼差活动范围越来越大,那些有鬼差出现的地方,无数鬼物妖怪四处逃散,这东西也是从外面跑过来的。”

    三人都知道地府与陆风的关系,便不再继续说这事,免得引起恐慌,只能回到青州城后给城中知府提醒一下,让周围百姓出行小心为上。

    江水恢复正常,烟雾散去,不远处再次出现船影,只是那些船看起来像是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船上人都站着四处张望。

    见到有其他船只后才松了一口气,没了孤立无援的感觉。

    画舫不远处,一只大船上有人朝着这边呼喊。

    “对面的兄台,可知是发生了何事?”

    大家现在都惊魂未定,急于同其他船上的人交换一下各自的情况。

    安从郡闻言,负手来到船边,气息下沉,然后朗声道:“诸位无需担忧,事情已经过去,安某可以保证接下来的路将畅通无阻!”

    安从郡看着明明垂垂老矣,但是声音却是铿锵有力,传遍两岸,每一条船上的人都听见了。

    “原来是安大儒,有安大儒这话,我等便放心了。”

    对面船上的人拱手作揖,对着安从郡郑重一拜。

    接着又有几只船上传来声音,大家各自熟悉一番,打算接下来的水路都不要分开太远,有事也好相互救援,但最受关注的无疑还是安从郡他们所在的画舫。

    而安从郡他们却不在意,师兄弟三人聚在一起,打算好好聊聊。

    易水寒这些人也不敢打扰,进入船里后就彻底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扎堆讨论起来。

    其中最感唏嘘的,无疑就是易水寒和张君鉴这些早就知道一些内情的人。

    张君鉴和陆风也算是有些交情了。

    可是他一直以为陆风只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修士,一直都是奔着和陆风交友去的,结果没想到陆风身份如此不凡。

    他既然是纪明悟口中的先生,纪明悟与安大儒和这个乍然出现在世间的得道高人蒋育道又是师兄弟。

    那陆风定然也就是这些人的师父。

    能收一个不知道活了多少年的人做学生,再结合种种细节,那陆风的身份不言而喻。

    现在看来,纪明悟和安大儒是同门这事反倒是一点都不叫人震惊了。

    船头,三人席地而坐。

    纪明悟和安从郡听着蒋育道与陆风相识的事,感叹缘分之奇妙。

    得知蒋育道去过小山村,与平生见过之后,安从郡也觉得该去小山村走一趟,师兄弟自然就是要整整齐齐的。

    “师弟既然在小山村,又为何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经过短暂的熟悉,纪明悟和安从郡对于师弟这个称呼已经能很好地适应了。

    蒋育道说起来也毫无避讳,直接道:“我得先生指点,欲要传道,这次出门便是要寻找合适的徒弟传承我的衣钵,路上又想到两位师兄都在此,便想着过来与二位师兄见上一面。”

    听见蒋育道要开山收徒,两人都颇感惊讶,这消息要是放出去,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就光是蒋育道还活着这事就足以叫人震惊,何况他现在还要广收门徒。

    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涌来。

    “说起来,师弟今年……”

    蒋育道知道纪明悟想问什么,坦言道:“快七万岁了,本来是要死的,可是后来遇见先生,就感觉死不了了。”

    他说得云淡风轻,但是安从郡和纪明悟却是听得眼角抽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功德正神》 210-220(第7/17页)

    他们是头一次听说,岁数还可以用万来形容。

    动不动就万啊万的,感觉自己也可以。

    纪明悟想起自己二十出头却是大师兄,不禁在心中大叹气。

    旁边还没得百岁,看起来却比蒋育道还老的安从郡也不好受,两人对视一眼,又同时叹了一口气。

    蒋育道见状也表示理解,不过他不慌,这混元界也找不到比他老的了。

    “我看三师兄身上浩然正气鼓荡,想来在文道上有不小的突破。”

    “唉……将成未成,还需要一段时间。”

    安从郡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踏出那一步,毕竟他借三国踏足时间长河之后,就感到自己的大限将至,他也不知道在那一刻来临之前,能不能真正的踏出那一步。

    看出安从郡的犹豫,蒋育道开口:“师兄有空的话,不如去小山村住一段时间,草堂是先生住的地方,也许能帮到你。”

    “师弟不说,我也是要去的。”

    说起陆风,蒋育道就看向纪明悟的竹笔和安从郡的画卷。

    “这两样宝物是先生送与你们的吧。”

    说起来他也有,是易经。

    “这两个宝物可了不得,先生是不是没同你们细说过它们的用处?”

    刚才他出手之前就率先注意到了甲板上的安从郡和纪明悟,看他们迟迟不敢出手,便猜测他们或许并不知道手里的东西有多么厉害。

    “此话何意?”安从郡闻言面露疑惑。

    纪明悟倒是没有太大反应,拿着竹笔道:“我的笔能吸取他人寿命,此外应当没有其他用处了。”

    蒋育道:……

    安从郡:.……

    默契地,两人同时离纪明悟远了点。

    蒋育道清了清嗓子,“方才我看师兄拿着却不敢出手,可是因为怕这笔一去不回?”

    纪明悟点点头,虽然他已经很熟悉这竹笔了,但是控制不好,怕丢在这江中找不回。

    蒋育道便知如此,道:“修士手里其实都有不少宝贝,为了与宝物心意相通,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都会选择让宝物认主,同时这样也能让其发挥全部威力。”

    闻言,纪明悟双眼一亮。

    “可是滴血认主?”安从郡比纪明悟知道的多一点。

    蒋育道点点头,“二位师兄不妨一试。”

    流点血而已,两人二话不说就照做。

    在两滴鲜血同时滴落时。

    不知山,孔圣天地中,陆风缓缓睁开眼,眼中宛如有万千星辰。

    但是睁开眼的陆风只是浅浅笑了笑,就闭上眼睛重新入定,而在他的身下,一个透明的八卦正飞速运转,无数卦象围绕在陆风身边,无穷无尽变化着。

    江上画舫。

    一只竹笔和一幅画卷同时飞出,绽放耀眼光芒,引来白鹤好奇查看。

    竹笔和画卷随着主人的心意在云层之中穿梭,不多时才飞向江上的画舫。

    “我刚刚好像看见有笔和画在飞!”

    “我看是你心在飞。”

    ……

    画舫上,纪明悟和安从郡拿着自己的东西,眼中满满喜色。

    “大师兄的笔应当不仅是可以吸取寿命这么简单,或许还有其他的作用。先生对大家都很是重视,所以给的东西应该攻防一体,只是具体如何还需师兄琢磨,至于二师兄的画……”

    蒋育道伸手一探,自己的手毫无意外地被吸入画中,这让他的眼里都出现了羡慕之色。

    “这画卷不简单呐,画画的人虽然不是先生,但也是画道高人,先生又对这画做了一些改变,可使这画水火不侵,劈斩不烂,便是我也会被困入画中,一时三刻出不来。”

    纪明悟和安从郡闻言大喜,心中很是感激陆风为他们做的一切。

    但是同时也很好奇陆风给蒋育道的。

    “先生给师弟的是什么?”

    “我的?便也给你们看看。”

    蒋育道将几本经书拿出来,那易经都快被他翻烂了。

    纪明悟两人见只是几本书,不禁疑惑。

    这时蒋育道笑着道:“先生因材施教,他给我的就是我最需要的,我也是因为这几本书才确定自己的路,决定开山立派。”

    “原来如此。”

    笔、书、画……这倒很符合陆风的性格,就是不知道陆风会给平生什么。

    蒋育道将书收起来,叹气道:“诸位师兄还需快快成长起来,至少要有自保的能力,不能叫先生担忧。”

    他说得语重心长,语气不似方才轻松。

    纪明悟两人对视一眼,虽不明白,但也决定要走出各自的路来。

    第215章 一坐五年

    明日总会到来, 船也有行到尽头的时候。

    码头处,纪明悟三人即将各自前行。

    “二位师弟保重,三年后春江水暖, 小山村再聚首。”

    “保重。”

    三人一同拱手行礼, 纪明悟同张君鉴他们一起返回大虞, 安从郡则是和易水寒他们离开,处理完手中事后便要开始四处游历。

    而蒋育道走得最是悄无声息。

    不过他们在船上的时候定下了三年之约, 三年后无论陆风有没有回来,他们师兄弟都要在小山村重聚, 届时平生也会一起。

    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

    ……

    两月后,不知山的事情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三国也被人津津乐道, 各大书院都将之列为必读, 诸多英雄深入人心。

    有人说纪明悟夺得魁首。

    有人说安从郡半步证道。

    有人说万年未死的蒋育道开山收徒。

    更有人说,这三人师出同门,都是仙人的徒弟。

    一时间,诸多消息在混元界掀起巨大风浪,有人不信, 开始四处打听, 却发现有许多人说是亲眼所见,事情越传越离谱。

    而此时的纪明悟已经回到大虞, 官封翰林,成为朝廷新贵,在他返乡祭祖的第二日, 小山村里的苏夫子离开了,不久后住在草堂的小鬼平生也被纪明悟带走了。

    一时间, 草堂只剩袁成杰和吴羽子这两个孤家寡人。

    但不久后,道一与太一的矛盾彻底爆发,圣地之间的矛盾总是伴随着腥风血雨,几日后,吴羽子也从小山村离开,仅剩袁成杰孤身守在草堂,等着众人回归。

    秋去冬来。

    眨眼就过去五个月,大虞的皇帝终究没能熬过寒冬,于入冬时撒手人寰,临死前他终究还是随了陶愚松等人的意,立了他最不喜欢的长子为皇,纪明悟也官拜太子太傅,成为大虞史上最年轻的太傅。

    国丧时,小太子同纪明悟站在城楼之上,看满城素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功德正神》 210-220(第8/17页)

    “太傅,史官为什么要说皇爷爷是贤庸参半呢?”

    纪明悟牵着小太子的手,一身素衣负手而立,平静道:“史官也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老皇帝年轻时还听劝,心怀抱负,大虞在其手中也曾有辉煌的时刻,只是后来不知是被藏在宫里的魔物蛊惑,还是那把龙椅真能改变人心,死后还是逃不过庸字。

    “学生以后也会如此吗?”

    小太子有些不明白,但他并不想和皇爷爷一样。

    纪明悟看着太子稚嫩的面庞,笑着道:“人都会犯错,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闻言,小太子好奇地问:“先生也犯过错吗?”

    每每听到这样的称呼,纪明悟总会有些恍惚,他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他也会被人这样称呼。

    他站在墙头眺望远方,眼中露出怀念之色,“我也犯过错,我也被先生罚过。”

    “被罚抄书吗?”

    “嗯,不过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将字刻在石头上,我刻了好久……”

    闻言,小太子有些害怕的皱眉,“先生的先生好凶啊!”

    墙头风大,纪明悟牵着小太子往回走,他的声音由远及近:“先生他,是最好最宽容的人。”

    ……

    同月。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