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00-12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在唇边打了个哈欠。

    李大成也没说话,弯腰贴近沈桥,眼角带笑,狭长的眸子闪过一丝狡黠,沉声道:“我的小兔子,昨天那招还想试试吗?或是小桥想再试试夫君,行不行?”

    温热的气息喷在沈桥颈侧,染红了一大片皮肤。

    他明知道男人不会真的做什么,却还是忍不住羞红了脸。男人那个“再”字,咬的极重,让他的心都跳漏了一拍。

    李大成对沈桥的反应很满意,带着惩罚意味的轻咬了一下夫郎的唇瓣,才心满意足的起身,还不忘给人掖好被角。

    “看来我这招还是很好用!”男人的轻笑伴着关门声响起,沈桥羞的将自己蒙进被子里,好半天才探出头来。

    早饭自然是李大成做的,棒骨汤里加了面条重新煮过,面条都吸满了肉汤,一碗喝下去身上暖乎乎的。

    沈桥现在一日三餐都吃的饱,而且顿顿都是大米白面,日日都有肉吃,这饭食比村里许多人家都好。也不再像过去一样,好不容易能吃饱就玩命吃。再加上他饭量本来就不大,因此喝了一碗面汤,又吃了半个馒头就饱了。

    李大成瞧着他太瘦了,又给他夹了一块排骨,看着人吃完,才作罢。

    饭后,沈桥收拾了碗筷要去洗,李大成在盆里添了热水,伸手试了试水温正好。才去一旁收拾东西,准备去安坪村。

    赵木匠人厚道,打辆板车只收了六百钱。李大成想着不能白白的占老爷子便宜,买肉的时候便多买出来些,昨日一起卤了,想着今儿带过去。

    沈桥见他端了装卤肉的大木盆,知道是要给赵木匠带,便拿了一个带盖的食盒递过去,眼见一个食盒好像不够,又找了一个大些的食盒。

    “一会儿我走了,就把院门关上,虽然赵荷花不一定敢过来闹事,但还是小心些好。”李大成一边用麻绳将两个食盒捆在一块,省的路上洒了,一边不放心的嘱咐沈桥。

    沈桥答应着,送他出门,见人走远了,才回身将院门关好。

    家里人口简单,也没有养家禽,沈桥将灶房收拾好了,便回屋做些针线活儿。给李大成做的棉鞋,已经做好了,昨日听了李家的事,一生气就忘了拿出来了,只能等男人回来再试。

    崽崽跟在他脚下打转,见他进了屋,便也跟了进来。沈桥弯腰摸了摸小家伙的头,小家伙才满意,跑去院里玩了。

    院门关的严实,又上了一道门闩。家里的门槛也高,关上院门之后,便没有一丝缝隙,倒也不怕小家伙跑出去,沈桥也就由着它在院里撒欢。

    想起小家伙刚来的时候,从屋里的门槛跨过去还费劲,如今长大了些,行动越来越利落,模样也越来越精神。

    见它玩的起劲,沈桥便进了里屋,想着今日将奶娃娃的小衣裳裁出来。别看是奶娃娃的衣裳,做起来却一点都不比大人的衣裳省力。

    孩子的衣裳针脚得更细密,领口、袖口处也得多注意。又是准备送人的,还得绣上些花样才好看。赵家喜礼送的重,他们的回礼自然也得精细些。

    拿出李大成买的红布,平铺在炕上,沈桥掂量着准备裁剪。这块布做身小衣裳有富余,他便想将小衣裳做大些。若再有剩余的还可以做个小帽子,再绣上虎纹,瞧着也喜庆。

    奶娃娃长得快,几天就是一个样儿,若是衣裳做的太小了,穿不了几日就穿不下了,也是可惜。

    上次做棉衣剩的棉花还有好些,给李大成做了两双棉鞋,都还有剩,也不用再出去买。沈桥将棉花从柜子里拿出来,放在一边。

    他是做惯活儿的,不多时就裁好了片。当初亏的他娘舍不得让沈平干一点活儿,这才把剪裁做衣裳的手艺教给了他。

    寻常人家的姑娘小哥儿做针线活儿,多是绣个手帕,做个荷包,或是在衣裳上绣个花,少有年纪轻轻就能裁制整身衣裳的。

    乡下人e一年到头都买不了两回布,除非年节或是家里有喜事,才会做身新衣裳,哪舍得让家里的姑娘小哥儿练手,最多是在旁边看着。

    沈桥从记事起,家里的活儿就都落在他身上。沈安是家里的独子,自然受宠。沈平从小就相貌出众,他娘指着他嫁个好人家,更是娇养着。

    如今想想,这些苦也不白吃。无论是地里的活儿,还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娶个夫郎奔小康》 100-120(第7/26页)

    洗衣做饭、裁剪制衣他都能拿的起来。李大成待他好,平日里一点儿重活儿都舍不的让他干,他能给男人做身衣裳做双鞋子,瞧着人穿上,他心里也高兴。

    沈桥摇摇头,不知怎么又想起过去的事儿了,现在他有了自己的家,日子也过的很好,过去的那些人和事,想起来心里也不那么难受了。

    因着上衣整个前襟都要绣花,得费些功夫。沈桥就先将上衣的裁片卷好了,放在柜上,等闲暇时再绣,绣好了再缝。小裤子好做,只需在裤脚处绣上一朵云纹便好,花样简单,可以等做好了再绣。

    家里的棉花够用,沈桥索性就做厚些,过些日子冷上来了也能穿。里屋的光线没有堂屋亮,填好棉花后,他索性拿了针线篮子在堂屋做活儿,还能看着点崽崽。

    小家伙正是贪玩的时候,整日里跑来跑去也不嫌累。估摸着再长大些,院里就不够它闹腾的了。好在家里后院够大,眼下也没有种菜,养家禽。等再过过,倒是可以让小家伙去后院撒欢儿。

    小家伙扑球的时候跑太急,摔了一跤肚皮朝上,翻过来后还对着竹球叫了两声。沈桥瞧着有趣,忍不住笑出声来。

    崽崽听见声音,球也不玩了,跑过来蹭着沈桥的腿撒娇。小家伙在地上滚的身上全是土,沈桥正在做衣裳,怕弄脏了衣裳便没摸它。

    拿起桌上的半块酥饼,喂给它,才将小家伙哄顺。

    瞧着日头升的高高的,两个村子离得也不远,沈桥估摸着李大成应该也快回来了。

    正想着,远处就传来脚步声,小狼崽警觉的往门口走了两步,许是察觉到是熟人,又退了回来,继续玩着它的竹球。

    沈桥见它如此,猜想是李大成回来了。将做了一半的小裤子连同针线篮子,一起放回屋里,才往院里走。

    刚走到门前,敲门声也同时响起。

    “我估摸着你快回来,路上可还顺利?”沈桥开了门,想帮着把门槛卸下来,立在一边,好方便板车进来。

    刚刚弯下腰,就被李大成扶了起来,“太重了,我来。”

    这个房子是买了黑子爹的,黑子在镇上开了家面馆,家里日子宽裕,有辆牛车。为了安全后院也没留后门,因此人和车都得从前院进。大门的门槛便做的活动的,平时卡在两边的石槽里,若是过车的时候,便可以拆下来。

    因着是整块木料打的,有一定的分量,平日他们也没有拆卸过。

    眼下他们也买了板车,倒是得这个便利,想着一会儿装了卤肉还得出去,李大成便没把门槛装回去。

    关上院门后,下面空了一大块,沈桥怕崽崽跑出去便把它抱回了屋里,回来时打了水让李大成洗洗手。

    “路上都好,老爷子见我给他带了卤肉,说不能占我便宜,非说要再给打一件家具。”李大成将水泼到门外,提起赵木匠也是无奈。

    老爷子着实是个体面人,平日好吃,一个人住又不会做饭,他送去的卤肉正和心意。可老爷子非说不能白白占他便宜,拉着他一定要给他再打件什么,李大成好说歹说才把老爷子劝住。

    沈桥听着,脸上挂着淡淡地笑,时不时插上一句。

    李大成就喜欢看夫郎浅笑嫣然的样子,若不是还要给吕掌柜送卤肉,他还真不想出门。歇了没多会儿,怕耽误人家事,将卤肉都装好,便又出了门。

    第106章 往镇上送卤肉

    李大成赶到胡杨街的时候, 离着约定的时间还有好一会儿。虽还未到开业的时辰,可街上已经热闹起来。

    青竹阁门前书着“酒香四溢”的锦旗飘扬,日光透过浅色的锦旗, 洒在青石铺就的街道上,映出点点光圈。廊下两根立柱上分别刻着两幅字迹俊逸的对联, 门楣上悬挂着一块金漆黑底的牌匾,刻着“青竹阁”三个大字。

    吕掌满面春风站在台阶上, 特意请来的舞狮班子,伴着锣鼓时而腾跃,时而翻滚,活灵活现。吸引了不少路人,一时间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

    李大成只匆匆瞧了两眼,便拉着板车去了后巷。许是今日开张,忙碌事多,后门并未关上。他象征性的在门上敲了两下,院里立时有人出来, 一个身材圆润的中年妇人,见他面生,脸上带着不耐烦, 眯着眼睛上下打量了一番。

    做生意什么人都能遇上, 哪个年代钱也没有那么好赚。想着日后少不得接触, 李大成不愿意闹僵。

    见妇人不是个好相遇的, 他也不等对方开口问, 主动搭话,“前几日吕掌柜在我这订的卤肉, 约好这个时候送过来,还烦请查验一下, 我也好给搬到后厨去。”

    中年妇人听他说是送卤肉的,脸上立刻换了副表情,热络道:“是大成吧,我是咱这的厨娘。我刚刚还听掌柜的提起你,快坐那歇歇,卤肉我喊伙计过来搬就行!”

    后院里有一张石桌,几个石墩,中年妇人说着给他让座。也不等他答话,转身就进了和前院通着的花门。

    李大成有些无奈,不知吕掌柜同这厨娘说了什么,这厨娘变脸如此快。上一刻还恨不得把他赶出门去,下一刻脸上就带了违心地笑。

    后厨并无别人,想来都在前头忙乎着,他不好四处走动,便坐在石墩上候着。

    没过多久,就打前头传来脚步声。李大成起身,见吕掌柜匆匆过来,拱手道贺,“恭喜吕掌柜新店开张,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承大成兄弟吉言了,一路过来幸苦了,快里面坐。”吕掌柜笑呵呵的拍了拍他的胳膊,引着人往前院走。

    正是忙乱的时候,李大成不想给人家添麻烦,笑着回绝了,“吕掌柜订的卤肉都在这,我打开盖子,您查验一下。”

    “不用,大成兄弟的为人我信的过,一会儿我使唤伙计搬到里头就好。”吕掌柜拉了一把李大成的胳膊,朝着前头喊了两声。

    两人是第一次合作,若真的认认真真的查验,难免让人心生芥蒂。再说他也信的过李大成的为人和手艺,便摆摆手把人拉住。

    李大成猜到吕掌柜的心思,笑了笑,上前打开了盖子,道:“牛肉贵些,酱牛肉我做的不多,还想请吕掌柜尝尝,也好帮着提些意见。”

    吕掌柜听他如此说,微微愣了一下,脸上的笑意真切了几分,目光中透露着欣赏,这个年轻人果然不俗。

    他做生意这么多年,形形色色的人也见过不少,无论圆滑狡诈的、憨笨愚蠢的,还是心怀不轨的,他都能瞧出个七八分。

    却说不上李大成属于哪种人,这个年轻人条理清晰,办事稳重,见利还能稳得住心性。最关键的是他能猜透人的心思,总能不动声色的顺着旁人的心思,把话留几分余地,把事办的圆满,却又不让人生厌。

    这样的人,说他是一个在地里刨食儿的农家汉子,吕掌柜打死也不信。总觉得李大成身上有一种超乎他年岁的从容,这份儿从容绝不是一个未经世事,不到弱冠之年的乡下人能有的!

    历经半生,吕掌柜自诩看人是有几分本事的,对李大成他却有些看不透。正因如此,从一开始两人就是平辈论交,他并没有端出掌柜的姿态。

    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这个年轻人不可小觑,虽不能为他所用,但和善些也没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娶个夫郎奔小康》 100-120(第8/26页)

    总比多个对头强。

    伙计依着吕掌柜的吩咐,将六个装着卤肉的大木盒搬进了后厨。吕掌柜拿着筷子,夹了一块边上的碎肉,放在嘴里。口感鲜嫩醇厚,卤制的火候也恰到好处,既有牛肉的嚼劲,还一点都不柴。

    酒馆菜色以冷拼卤肉和各式小菜为主,再辅以美酒。卤肉味道好,食客们吃的津津有味,在别处又吃不着,就得反复光顾。再加上他还特意找了两个外邦女子,定时有歌舞表演,不愁生意不好。

    这么想着,吕掌柜放下柜子,笑着夸赞:“大成兄弟的手艺果然好,这酱牛肉的味道绝佳,定会成为店里的招牌菜。”

    李大成得了别人的夸赞,少不得客套几句。吕掌柜也爽快,都是提前给银子,见今日前头人不少,加上尝过酱牛肉的滋味,还特意多订了五斤。

    人家做事厚道,李大成知这份情,也不能白白受下。卤肉吃多了难免生腻,尤其是猪头肉和猪肝。若是蘸着蘸料吃,不仅解腻,还能丰富口感,便提出帮着调配蘸料。

    吕掌柜自然是满脸喜色的应下,他吃过李大成调的蘸料,配上卤肉,那滋味称得上是一绝。还曾让家里的厨子试过,味道总是不对。

    刚刚还想着问蘸料的事,犹豫着还未开口,就听他主动提出来,哪有不高兴的。连忙挥手让厨娘出去,自己也跟着退到了门口。

    李大成笑了笑,这吕掌柜大概认为他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