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壮哥回去也和孙婶儿商量一下。”
成亲一事,并非两情相悦即可,还需家里认可,禾哥儿并无娘家,只需自己点头即可。可孙大壮却是有老母亲在的,孙母守寡艰难,带大独子,婚事上怕是多有思量。
若说过去,孙家家贫,倒也罢了。如今孙大壮外出这一趟,就赚了二十多两银子,有了这些银子,修缮房屋,另在村里寻户好人家的姑娘都够了。禾哥儿自然是好的,可眼下境况不同,就怕孙母有别的想法。
孙大壮虽然不善言谈,但人并不蠢笨,琢磨了会儿,便明白了李大成话里的意思,“大成兄弟放心吧,我已经跟我娘商量好了,若是真成了,我一定不会辜负他。”
其实,一开始孙母有些犹豫,倒不是因为禾哥儿是二嫁,只是因着禾哥儿嫁给王贵后一直也没生孩子。孙大壮是家里的独苗,孙母自然盼着儿子能延续香火,但她到底不是固执强势的人,既是儿子喜欢的,便也没有阻拦。
见孙大壮一脸的庄重认真,李大成也没再多言,朝着里头招呼了一声:“小六,把店里的卤肉装上,咱回家吃饭。”
“哎。”里头半大的少年轻快的应了一声,动作麻利的将食盘里的卤肉,收拾到食盒里,跟在李大成身后,脸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娶个夫郎奔小康》 200-210(第3/13页)
带着独属于少年人的笑。
十三四岁的少年,本就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段日子吃得饱,睡得好,人也精神了不少,如春日里蓬勃生长的嫩竹一般。
家里离着铺子极近,不过几步之遥,李大成带着两人往家走,刚进巷子,一股诱人的香气便已悄然钻入鼻尖,正是从自家飘出来的。
以前在村里的时候,多是李大成做饭,自从搬到镇上来,有时铺子里忙不过来,倒是沈桥做饭的时候多些。
小六显然是来的时候多,同他们打了招呼,便熟门熟路帮着挑水,其实水缸里还有多半缸水,但耐不住少年实在是勤快。
李大成招呼孙大壮在厅里坐好,又招呼挑好水的小六过来作陪,才起身来到后院。沈桥正在灶房里忙乎着,禾哥儿见他过来,贴心的退了出来,把空间留给他们二人。
来到前厅,禾哥儿才发现孙大壮也在,他迟疑了一下,顿住了回屋的脚步。有外人在,他自然不好直接回屋,简单的寒暄了几句,而后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孙大壮本就不善言辞,此时对上禾哥儿,更不知该说些什么,屋里一时静了下来。
小六是个机灵的,刚刚在铺子里,李大成二人的话,他自然也听进了耳里,见气氛有些尴尬,便主动活跃气氛。孙大壮慢慢松懈下来,小心的找着话题,两人有问有答,到是也融洽。
李大成和沈桥过来的时候,瞧见屋里的情况,相识笑了一下,这事看起来有戏,至于到底能不能成,还得看禾哥儿的意思。
一顿饭吃完,天色彻底暗下来,孙大壮见时候不早了,也没多待,李大成送他出门,见他的视线,还有些不舍的落在禾哥儿身上,笑笑没有戳穿。
等李大成回来时,禾哥儿已然回了屋,院里之余沈桥一人,立在花墙侧边,静静出神。微风浮动,枝头海棠摇曳,为人平添了几分不言而喻的妩媚与灵动,衬的人更加娇俏可人。
“想什么呢,这么专注?”李大成从背后揽住他,亲昵的在人耳后蹭蹭了,“让我猜猜,小桥是在想念为夫吗?”
近来小夫郎总是默默出神,似是有什么心事,问又问不出,见人吃喝不受影响,李大成这才松下心来。这些日子铺子里着实忙,他还想着抽空带沈桥去府城玩一圈,也好散散心。
“先松开,一会儿被瞧见了。”沈桥面上一热,轻轻的挣了一下。禾哥儿虽然回了屋,可一门之隔,难保不会听见,他哪好意思与李大成太过亲近。
小夫郎脸皮实在是薄,李大成也舍不得将人逗得太狠了,歪头在人脸上偷了个香,才心满意足的将人松开。
夜风袭袭,带着几分凉意,站的久了,难免染上几分寒意,怕人惹了风寒,李大成便揽着沈桥回了屋,“小桥,还没告诉我想什么呢?”
沈桥心里的话自然不好直说,便找了个理由搪塞过去了,李大成哪里是这么好糊弄的,表面上不再追问,待他松懈下来,又悄无声息的将话题转了回来。
沈桥被男人压在身下,侧腰被男人的手指滑过,一股难以言喻的酥麻感迅速蔓延开来。他笑着躲闪,却不是李大成的对手,屋里响起阵阵清脆的笑声,显然一幅温馨又旖旎的画面。
“好啦······不闹了······快松开·········”沈桥笑的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声音里带着几分娇嗔,几分无奈,伸手推了推李大成,见实在推不动,才放软了声音:“痒······痒······松开我,好不好?”
身下人娇妍氤氲,双颊绯红,一双湿漉漉的眸子里含着潋滟的水光,亮晶晶的看的人心里软成一片。李大成将人松开,却不肯让他蒙混过去,揽着人的腰侧身,与他面对面,故意作出一副伤心的样子。
“瞧着小桥是与我不同心了,心里有事都不同我讲了?”
沈桥最看不得他这副样子,虽然明知道他是装的,心里还是舍不得,鼓起勇气蹭了蹭男人的唇角,一时有些犹豫,不知该不该说实话。夫妻间最重的就是信任,纠结了片刻,沈桥还是说了实话。
“我想······我想着······我们是不是要个孩子。”沈桥一句话说的磕磕绊绊,因着想看看李大成的态度,虽然羞的不得了,却还是没有移开目光。
到底是活了两世的人,李大成面上瞧不出丝毫情绪,只是眉头微微皱了皱,却一闪即逝,让人瞧不出端倪。他开口的声音如往常一样温柔,里头还夹杂着几分心疼,“小桥,孩子的事不急,我们成婚还不足一年,缘分到了,自然就有了。”
沈桥想说,他们都不曾·······,哪里有的了孩子嘛!只是这样的话,他是怎么也说不出口的!
李大成见他脸越来越红,一张小脸皱皱巴巴,也猜出他心中所想。既然夫郎都不满了,他再不努力,也太说不过去了。
罗帐灯昏,满室春情·······
第203章 禾哥儿成亲
天气一天一天的暖和起来, 芳草如茵,街旁的桃花开的正盛,一枝枝艳红横斜, 微风拂过,花海无声, 香沁扑鼻。
沈桥已经换上了轻薄的春衣,坐在马车里, 挑帘看着前面赶车的男人,笑的温婉,眉眼里多了几分柔软缱绻。
“镇上新开了一家成衣铺子,明儿咱们去逛逛,给你添置几件衣裳。”李大成赶着车,似是察觉落在身上的目光,悠悠开口。
“不用,我还有两身新衣裳没上身呢。”沈桥一抬眸,就对上男人浸着笑意的眸子, 连连摆手,“倒不如我们去布庄看看,买些轻软的料子, 给你做两身衣裳, 换季了, 合该置办几身换着穿。”
提起买衣裳, 沈桥就不自觉的摇头。自打搬来镇上, 他已经添置了不少的衣物、首饰。 前几日,他才刚添了几身春装, 还来不及上身,哪里还需要再添置衣裳。
自打李大成发现镇上的小哥儿、夫郎, 也十分注重打扮,衣裳首饰虽不如女子的繁复,却也十分精致,便觉着他的穿着太素了些,铺子里生意稳定,花起银子更是毫不心疼。沈桥想起成衣铺、收拾铺掌柜看着他目光里的殷切,都心疼花出去的那些银子。
倒是李大成,沈桥虽给他做了几身春衣,但他一直以干活儿,没必要穿新衣裳为由,依旧穿着往日的旧衣裳,丝毫没有要入乡随俗的意思。
“好,多买些料子,咱们一人做两身。”夫郎说的话,李大成自然不会回绝,痛快的点头应了,心里还是想着去成衣铺子看看。他的小桥天生丽质,自然得多置办几身衣裳。
清河镇距离河谷村本就不远,李大成又租了马车,不大会儿的工夫便到了。因着今儿是孙大壮成亲的日子,村里十分热闹,李大成拉了一下缰绳,放慢了速度。笑着同相熟的人打了招呼,才赶着车往村里去。
村口闲聊的人们,见马车走远了,才羡慕的开口。
“瞧瞧大成是出息了!”
“是啊,都坐上马车了,那可是有钱人才做的起的。”
“哎,羡慕也没用,人家赚的银子,也进不了你们口袋。”
这倒是实话,今天年景不好,春耕的日子都往后推了,还不知道收成怎么样的,若是到了冬日里再赶上个寒冬,日子可就难过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娶个夫郎奔小康》 200-210(第4/13页)
做生意赚钱,人人都知道,但真能成功的又有几个,尤其是从他们这乡下地方走出去的。与其羡慕人家,还不如在地里都下些工夫,那可关乎着一家人的温饱呢!
村里人的闲谈,李大成并不知晓,他还未拐进巷子,就听的里面锣鼓声不断,好不热闹。
孙家的亲戚这些年都断的差不多了,如今来捧场的都是左邻右舍的人家,好几户平日里就交好的,见了李大成同沈桥,自然是一番亲近。
沈桥被周恒媳妇拉着进了屋,禾哥儿正在梳妆呢,原本他心里还有些紧张,见了沈桥倒是缓和了几分。
禾哥儿一身崭新的喜服,上头绣的都是百年好合的花样,针脚细腻精巧,看得出是下了工夫的。
乡下人成亲没这么多讲究,好些家里不宽裕的人家,成亲连身喜服都置办不起,不过是穿身新衣裳,在系上条红腰带,图个喜气罢了。禾哥儿身上的这身喜服,一看就是找人定做的,也看得出孙大壮的心意。
沈桥伸手取过桌上的梳子,轻柔地为禾哥儿梳理发丝,浅笑开口:“夫妻恩爱,白首不离。”
禾哥儿面上一热,害羞低头,眸子里却是满满的欣喜,到这一刻他还有些飘乎乎的,有些不太真实,想到孙大壮,面上的热度又盛了几分。
屋里几人见状免不了打趣几句,说说笑笑的很快就到了吉时,几个儿女双全的妇人,给禾儿理好盖头,喜气洋洋的扶着人出了堂屋。
孙大壮早就在院里等着了,见着人出来,一双漆黑的眸子瞬时亮了。因着禾哥儿并无娘家,又一直跟着李大成他们住,便直接从李家出嫁。两家就在前后巷子里住着,便连车马、轿子都省了,孙大壮直接将人背了过去,看热闹的人们少不得起哄两句。
孙母坐在堂屋中,看着两人被簇拥着进来,眼底不禁泛起了点点泪光,喜悦与感慨交织,情绪复杂。抬手抹了抹眼眶,脸上又重新浮起笑意。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唱礼声响起,孙母连连称好,忙颤着双手将两人扶起来,刚刚止住的泪花又忍不住冒了出来。
在喜庆的氛围中,李大成悄悄握了握沈桥的手,动作轻柔爱念。沈桥下意识地转头,便对上一双笑意缱绻的眸子。堂上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一对新人身上,倒是没人注意他们,因此沈桥也没抽回手,任掌间那份温暖悄然流淌。
禾哥儿能有今天,沈桥是真心高兴,一双亮晶晶的眸子,看的李大成心里软成一片,捏着人的指节轻轻的揉捏。
礼成后,禾哥儿被簇拥着送回了新房,孙大壮留在外头招待客人,他生怕委屈了禾哥儿,席面上很是舍得花银子,来的人都吃的心满意足,这场喜事办的也算是圆圆满满。
李大成和沈桥也算是他们半个媒人,孙家人丁又不兴,他们一直跟着忙乎到席面散了,才回镇上去。
春日匆匆而过,不知不觉间便步入了盛夏。蛙鸣和蝉鸣交叠,再加上天气炎热,沈桥最近都没睡好了。即使换了轻薄的里衣,一宿还是被热醒好几次,还经常梦魇。再加上暑热难耐,食欲也不佳,李大成眼瞅着人短短半月,便消瘦了一大圈,心里急的不行。
看过大夫,大夫只说是身子弱,脾气亏虚,给开了药,嘱咐切记忧思过度,好好休养。可这药一日一日的喝下去,却并不见半分起色,反而因着喝了药,整个人都蔫蔫的,没多少精神,夜里时常被噩梦惊醒,触手便是一身冷汗。
李大成心急,却没有办法,好在铺子里如今也上了正轨,除了小六,他又招了两个伙计,卤肉的香料都是他提前配好的,即使他不去,也忙的过来。小六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平日里不仅做事勤勉,他不在的日子更是尽心尽力的盯着铺子,每日都把当日所售的银子拿过来。
铺子那边不用费心,李大成干脆带着沈桥出去玩几天,府城那边因着临水,要比他们这要凉快些,换个环境,一来可以避暑,二来也可以散散心。
府城极盛,城内便有两条河流蜿蜒而过,碧波荡漾的水流在日光下如缎带般波光粼粼,平添了几分灵动与韵味。漫步其间,河水潺潺,桥影相映颇有意境。
因着想要修养身体,李大成便没有住客栈,而是选了一处民居。小院虽不大,却收拾的极为干净,院里一株葡萄藤长得正好,绿意盎然,藤下还有一架秋千,傍晚在下面乘凉正好,也可抵几分暑气。因着小院临水,出门便可坐船,因此比别的房子要贵些,半个月就要四两银子。
环境倒是清幽,周围也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